中国文化史答案_第1页
中国文化史答案_第2页
中国文化史答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名词解释历史地理环境: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地理生态环境,是指中国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的整个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即历史地理环境。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放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图腾崇拜:图腾崇拜,是发生在氏族公社时期的一种宗教信仰的现象。一般表现为对某种动物的崇拜,其也是祖先崇拜的一部分,图腾主要出现在旗帜,族徽,柱子,衣饰,身体等地方。文字狱:文字狱是指封建社会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诸子百家: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四大发明: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即造纸术、

2、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二、辨析题1、将55改为56.2、将 黄河流域以南附近 改为 中国南方地区3、将 妾子 改为 庶子。4、图腾崇拜是对某种动物的崇拜,而非太阳、大地等。5、朝鲜三国时期应指高句丽、百济、新罗。6、指示改为指事,假设改为假借。7、天干是“壬”,地支是“辰”8、将 九品中正制 改为 科举制。9、将 青 改为 旦10、将 编年体 改为 纪传体。三、简答题1、宗法制度的三项主要内容? 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和宗庙祭祀制度。 2、中华先民宗教崇拜的三大分类主要是什么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3、诸子百家: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4、唐

3、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5、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6、宋元四大数学家:秦九韶、李冶、杨辉、朱世杰7、中国古代科技的主要特点:(1) 经验性、描述性、实用性与本土化,但理论薄弱。(2)与农业关系密切的学科更多地得到发展(3)官办为主 (4)整体观,与西方科学注重分析不同,中国传统科技重整合,重从整体上把握事物,重事物的结构、功能和联系(5)适合封建政治观念需要的科学文化在封建社会的框架内得以延续。8、中国绘画的美学原则:散点透视、以大观小

4、、以小观大、以貌取神、气韵生动、骨法用笔、随类赋彩、应物象形、笔墨情趣、形神兼备、意在笔先、成竹在胸、迁想妙得、天人合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等。四、论述题1、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对中国文化包容性的形成有何影响?(1)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小农经济,同时中华大地的广阔领域造就了显著的地区差异,在这两方面的综合作用下,造就了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持续性、多元结构和早熟性、封闭性、中庸性、忍耐性、盲目性、互补性、脆弱性和顽强性的特点。(2)农耕经济的多元成份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格,而农耕文化的早期定型是造成中国文化的守旧性的重要原因。(3)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5、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耕经济的持续性是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显著特点,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延续力,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二是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中国文化不仅包容百家学说和不同地区的文化,而且长期吸纳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明;三是农耕经济的早熟促进中国文化的凝重性和早熟性。2、如何看待历史上中华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1)中华民族历史的演进,离不开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华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是一个自我禁锢的系统,汉人、苗人、羌人、匈奴人、突厥人、鲜卑人、党项人、吐蕃人、女真人等,都是中华民族祖先的组成

6、部分。(2)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是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经济交往使民族文化互相同化;贸易之路成为连结各民族文化的纽带;成功的民族宽待政策成为各民族文化融合的前提。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文化。(3)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干,在历史上大多是汉族同化其他民族,因为汉族文化有着强大的融合力和向心力,其他少数民族在文化的交流融合中渐渐被同化,使全民族文化得以交流、融合而不断延续发展。3、对中西文化的交汇,我们应持怎样的态度?(1)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中西方文化均源远流长、气象万千,两种

7、文明都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发展演化才成型,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有机整体。(2)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文化的中心,并形成了以“谦、恭、信、敏、慧”为核心的文化思想观、以“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价值观。总的来说,中国文化就是细节服务于整体、突出整体效果的文化模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西方文化形成了以“争”为核心的文化思想观,以自然科学和科研为核心的文化发展观。总的来说,西方文化就是突出细节、突出个体效果的文化模式。(3)中西文化在伦理观念、文化价值观、文化结构、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对待西方文化我们应该尊重世界的多样化,在多样性中和谐共生,在差异中谋求发展,求同存异

8、,优势互补,同时我们也应该培养大国心态和大国胸怀,倡导文化共勉、兼收并蓄、收为己用,不必盲目排外。要先深入了解学习西方文化,领悟到精髓后,再做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真正为我所用,创造出更加灿烂的中华文化。4、“有容乃大”的文化气派对唐代文化发展的积极影响: (1)“有容乃大”的文化气派是唐代文化的显著特点也是唐文化的特殊气质,这种“兼收并蓄”、“有容乃大”的精神造就了唐代的“充实而又光辉”的文化繁荣时代。(2)在“有容乃大”文化精神的指引下,各种文化流派、艺术形式都具有充分发展的空间,并得到了极致的发展,从而造就了中华文化史上空前的文化盛世和文化巅峰。(3)文化的盛世,不仅表现在对自己传统文化的完美继承和发扬,也表现在对异族文化、外域文化的汲取上,唐王朝采取开放的民族政策和“有容乃大”的文化政策,不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