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测试题_第1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测试题_第2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测试题_第3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测试题_第4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测试题距离期末考试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内 突击做一些试题是非常用帮助的,小编整理了小学三年级数 学期末考试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查字典数学网预祝 大家取得好成绩!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测试题一、 智力拼盘(共 20 分)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2、5955 的商是( )位数;要使372 的商是两位数 里可以 填( )。3、我国将在( )年举办奥运会,这一年是( ) 年(填平年或闰年)。 4、小刚的生日是第三季度的倒数第二天 ,小刚的生日是( ) 月( )日。5、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到今年 10 月 1 日是成立( )周年6、 用 2 个 1 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 形的周长是( )分米,面积是 ( )平方分米。7、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1)一辆卡车可装货 5( )。 (2)长江大约长 6300( )。(3)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 300( ) 。 (4)一只鸡蛋约重 60( )。 8、场地上来了 5 只母鸡和 2 只公鸡,公鸡占这群鸡的 ;后来 跑掉了一只母鸡,这时母鸡占这群鸡的。第1页/共5页9、 7 角=元=0.( ) 元,3 分米=米=0.( )米10、 有四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 5。把其中一个数 1 改为 9, 那么它们的平均数变成

3、了 ( )。二、精选细挑。(共 10 分)1、下面字母中,( )不是轴对称图形。 a m s2、下列运动是平移的是( ) 推开教室的门 用板手拧螺丝 汽车在直路上行驶 3、有 35 个苹果,一只小猴分得它的七分之三,分得了几个, 正确列式是( ) 3537 357 35734、三年级 3 个班平均每班有学生 40 人。其中一班有 38 人, 二班有 40 人,三班有( )人。 38 40 42三、包公在线。(共 8 分)1、 0 乘任何数都得 0,0 除以任何数都得 0。 ( )2、 每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天数同样多。 ( )3、 两个正方形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 )4、 小数

4、就是比 1 小的数,如 0.5,0.8 等。 ( )四、精打细算:(共 24 分)1、口算下面各题。 (共 4 分)+ = 922= 2580= - =第2页/共5页250= 5.6+2.3= 7203= 90-15=2、 笔算下面各题。(带 的要验算,43+24)4567= 8964= 6082=5224= 4137= 5045=五、解决问题。(共 30 分)1、 12 个班的学生去春游,平均每班 45 人。一共有 10 辆大 客车,平均每辆坐多少人?2、 游泳池里有 45 名学生在游泳,其中 是男同学。男同学 有多少人? 女生有多少人?3、 一条绳子长 26.2 米,第一次用去 7.6 米

5、,第二次用去 3.8 米,还剩多少米?4、 一双皮鞋 105 元,一件衣服的价钱是鞋子的 2 倍。妈妈 买一双鞋子和一件衣服共要多少元?5、 三(2)班一小组同学的身高统计如下:142 厘米、139 厘米、 152 厘米、156 厘米、147 厘米、135 厘米、151 厘米。“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 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 “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 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 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 “ 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 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 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论语 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

6、生坐,何至于此?” 等等,均指“ 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第3页/共5页策中本身就有“ 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 之原意非真正的“ 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 近。看来,“ 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 者的专称。称“ 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曲礼, 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 ”,其中之“ 先生”意为“年长、 资深之传授知识者 ”,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 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 ,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 么? 还是没有彻底“ 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

7、个问题 ,方法很简 单,每天花 3-5 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 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 “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 前的 3 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 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 ,一年就可记 300 多条 成语、300 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 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 便会随心所欲地“ 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1) 估计一下, 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大约是多少 ? 应该在哪个范围之间?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 其相应传授者称为 “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 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 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 宗学”“律 学”“医学”“ 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第4页/共5页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 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 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 “ 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 助教”,其身价 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