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定律习题解答_第1页
牛顿定律习题解答_第2页
牛顿定律习题解答_第3页
牛顿定律习题解答_第4页
牛顿定律习题解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牛顿定律习题解答习题2-1质量分别为“人和ms的两滑块人和B通过一个轻弹簧水平连接后置Q L AAAAAAAA aJ A|D v vYvWVVWl/ / /习题2-1图o (D)于水平桌面上,滑块与桌面间的摩擦系数为“, 系统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匀速运动,如图所示。如 突然撤去外力,则刚撤消后瞬间,二者的加速度6和血分别为:(A)。人=0, Qs=O o (B)7人0,(C)67人0,解:原来A和B均作匀速运动,各自所受和外力都是零,加速度亦为零;在突然撤去外力的瞬间,B的受力状态无显著改变,加速度仍为零;而A则山于 力的撤消而失衡,其受到的与速度相反的力占了优势,因而加速度小于零。所以 应该选择

2、答案(D)。习题2-2如图所示,用一斜向上的力尸(与水平成30。角),将一重为G的木 块压靠在竖直壁面上,如果不论用怎样大的力,都能不使木块向上滑动,则说明 木块与壁面间的静摩擦系数的大小为:(A)/ 1/2 o (B) 1/V3 o (C)/ 2y/3 (D)/ V5 o解:不论用怎样大的力,都不能使木块向上滑动,应有如下关系成立/Feos30 Fsin30sin 30所以应当选择答案(B)。&习题23质量相等的两物体A和&分别固定在弹簧的两端,竖直放在光滑的水平面C上,如图所示。弹簧的质量与物体A、B的质量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把支持面C迅速移走,则在移开的一瞬间,A的加速度大小为a妒,

3、B的加速度大小为a6=o解:此题与习题21类似,在把C移走之前,A、B均处于力学平衡状态, 它们各自所受的力均为零,加速度亦为零;把C迅速移开的一瞬间,人的受力状 态无明显改变,加速度仍然是零;而B山于C的对它的支持力的消失,只受到自 身重力和弹簧对它向下的弹性力,容易知道此两力之和为2msg,因此,B的加 速度为2go习题2-4 一水平放置的飞轮可绕通过中心的竖直轴转动,飞轮辐条上装有一 个小滑块,它可在辐条上无摩擦地滑动。一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飞轮转轴上,另 一端与滑块连结。当飞轮以角速度。旋转时,弹簧的长度为原来的/倍,已知 e = e(时,f=fo,求与f的函数关系。解:设弹簧原长为/。

4、,则有弘(.#(令0 = ()得灯0(.广0-1)=呱丿(凤、联立得2/oo =(r-D/(/o-D这就是。与/的函数关系。习题25质量力=的均匀绳,长L=,两端分别连接重物A和B, mA=, mB=,今在B端施以大小为Q180N的竖直拉力,使绳和物体向上运动,求距离绳下端为x处绳中的张力T(x)o 解;重物A和B及绳向上运动的加速度为a = F = 180-15.0x10 = 2Q nVs 2tn A + mH + m15.0习题2-5图习题2-6图在距离绳下端为X处将下半段隔离出来,依牛顿第二定律有m+,11a )代入已知数据即可得到T(x) = 96+24x(N)注意:在本题的计算中我们

5、取gL0m/s2习题2-6 一名宇航员将去月球。他带有弹簧秤和一个质量为的物体A。到达月球上某处时,他拾起一块石头B,挂在弹簧秤上,其读数与地面上挂A时相同。然后,他把A和B分别挂在跨过轻滑轮的轻绳的两端,如图所示。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S2,问石块B将如何运动解:设地球上和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分别为g和g,物体A的质量和月石B的质量分别为m和m,依题意我们有kx = mgkx= mg因此有山题给图示可有解得代入已知数据可得Q= m =g9.8 x1.01.67= 5.87 kg_T = ni aT _ mg = maf mf - m .a =gm +ma = 1.18 m/s2所以,月石B将

6、以2的加速度下降。习题2-7 直升飞机的螺旋桨由两个对称的叶片组成,每一叶片的质量 m=136kg,长匕 求:当它的转速n=320r-min 1时,两个叶片根部的张力。(设叶 片是宽度一定、厚度均匀的薄片)解:依题意,可设叶片沿长度方向单位长度的质量为兄=竺=376kg/m /3.66J在距叶片根部(O点)厂处取长为dr的小段,其质量为Adm =加/该小段可视为质点,其作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张力)由叶片根部通过下半段提供,即dT = dm rco1 = Adr r -(Itdi)2整个叶片所需的向心力为iiQon右宀曲.社尹.662x4x3.142x(而)206= 2.79x105(N)所以

7、,叶片根部所受的张力大小与此力相等而方向相反。习题2-8质量为的物体,山地面以初速s竖直向上发射,物体受到的空气阻 力为Fr=kv,且k=(ms】)。求:物体发射到最大高度所需的时间;(2)最大 高度为多少%1+0.030.03 x 60.045.0x9.8 )心 6.1 Is(2)由可得分离变量并积分vdvdx= _(g +紳Veil)J%g+靛Xmx9.8x0.03x6045x9.8 0.03 丿一 In 1003x6045x9.8 )解:(1)取竖直向上为OX轴正方向,地面取为坐标原点。依题意可得物体竖直方向上的牛顿方程,dv厂、-mg -kv = mdt分离变量并积分得r dv -r

8、dtJ%g+紳 JoS(g+紀)|: =-f所以,物体发射到最大高度所需的时间为a 183 m此题(2)中的积分需查积分表 习题2-9质量为m的摩托车,在恒定的牵引力F的作用下工作,它所受的阻 力与其速率的平方成正比,它能达到的最大速率是试计算从静止加速到vm/2 所需的时间及所走过的路程。解:(1)因为摩托车达到最大速率时应满足其动力和阻力相平衡,即可以得到k = F/v;nF-kv =indt分离变量并积分訂2 dv _ dt丄)F _ kv, J() m可以得到把式代入上式并整理得In 3由可得F_kv?VclVdx分离变量并积分vdv 1J 丫uau1cia dv )0。 Jo2/)(

9、) a-bv-式中 a=F/m, b=k/mox = - ln(r/-Z?zr)2bo经整理最后可得阮 In J 0.144吠 2F 3F在的计算中需查积分公式表习题210质量为m的雨滴下落时,因受空气阻力,在落地前已是匀速运动,其速率为S。设空气阻力大小与雨滴速率的平方成正比,问:当雨滴速率为S时, 其加速度多大分析:当空气阻力不能忽略时,物体在空气中下落经历一定的时间以后,将 匀速下落,这个匀速下落的速度称为“收尾速度”血。显然物体达到收尾速度后, 其所受合外力为零。I解:山题设,空气阻力大小与雨滴速率的平方成正比,可知雨滴达收尾速度 时应有F合=fug - fv =mg -如=0III此

10、解得k _ g乂因为在雨滴下落的任一时刻都有mg -kv2 = ma所以代入已知数据可得a = 9.8 x= 3.53 rr/s2习题2-11质量为m的小球,在水中受的浮力为常力F,当它从静止开始沉降 时,受到水的粘滞阻力为f=kgk为常数)。证明小球在水中竖直沉降时的速度 与时间r的关系为v=msrk解:根据小球受力情况,依牛顿第二定律有分离变量并积分mg-kvF = m dt水mg最后可题解2-11证毕。习题212顶角为2&的直圆锥体,底面固定在 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系在绳 的一端,绳的另一端系在圆锥的顶点。绳长为/, 且不能伸长,绳质量不计,圆锥面是光滑的。今 使小球在圆锥

11、面上以角速度血绕0H轴匀速转 动,求:(1)圆锥面对小球的支持力/V和细绳中 的张力T; (2)当。增大到某一值5时小球将离 开锥面,这时及7又各是多少竖直方向:Tcos& + Nsin & = mg法向:Tsin&-Ncos& = mlsh 0co2 (2)、联立得N = mg sin 0 一 marl sin 0 cos&T = mg cosO + mco2lsin2 0 离开锥面A/=0,山、得T cos& = mgn题解2-12图解得Tsin& = sin&)= Jg/(/cos&),cosO解:(1)如图所示,对小球列分量式牛顿方程习题213在倾角为&的圆锥体的侧面放一质量为rn的物体,圆锥体以角速度 0绕竖直轴匀速转动,轴与物体间的距离为R,如图所示。为了使物体能在锥 体该处保持静止不动,物体与锥面间的静摩擦系数至少为多少并简单讨论所得到 的结果。习题2-13图题解2-13图解: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锥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f,其方向沿锥面母线 向上;锥面对物体的支持力M方向垂直于锥面;物体自身的重力mg,方向竖 直向下。依牛顿第二定律有f + N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