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若干问题探讨_第1页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若干问题探讨_第2页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若干问题探讨_第3页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若干问题探讨_第4页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若干问题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若干问题探讨提 要 结合设计实践将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时遇到的问题提出并加以探讨,以利今后规范的修订和设计参考。关键词 建规 问题 探讨1 规范的编制应力求与其它规范统一翻开每一本规范都不难发现,在规范的总则中总是有这样一句话“防火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简称建规)也不例外,其第 1.0.4 条就是这样一句话1,这似乎成了一句套语,试想,如果其他现行国家标准规范与此规范的规定不一致或矛盾时又如何执行呢?笔者在设计实践中曾多次遇到此类事情,举例说 明:例 1,建规第从 8.2.7

2、条“总容积超过 50m3 的液化石油气储灌区或单罐容积超过 20m3 的储罐,应设置固定喷淋装置”,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简称石化规)第 7.9.2 条却规定“液化烃储罐容积大于 100m3 时,应设置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当储罐容积小于或等于 100m3 或储罐设有隔热层时,可不设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2 。其不同之处,是建规以 20m3 为分界点决定是否设置固定式喷淋冷却,而石化规却指出了保温情况下可不设固定喷淋装置。还有,当储罐容积为 400m3 时,如果按建规第 8.2.7 条规定,移动冷却水量不应小于 30l/s 如果按石化规第 7.9.5 条规定,移动水

3、量则不应小于 45l/s 等等,由于这些规范的 不一致,会给设计者带来疑惑,以至感到无所适从。例 2,消防冷却水量的计算标准,建规和石化规、石油库设计规范(gbj7484 )(简称油库规)、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93 )(简称原油规)的规定亦不一致,当储罐设置固定式水喷淋冷却时,由于其供给强度不同,计算出的消防水量亦不同。上述规范的固定式冷却水供给强度分别见表 1 和 2。按表 1 和表 2 的规定分别进行比较,可得如下结论:对着火罐而言,当罐壁高度 h17m,其储罐公称容积大于等于 20000m3 时, 按表 2 计 算的总水量比按表 1 计算的总水量大。表 1 建规规

4、定的供给范围和供给强度项目着火罐供水范围罐周长供水强度/l(s.m) 0.5邻近罐罐周长的一半0.5表 2 石化规等规范规定的供给范围和供给强度项目着火罐邻近罐供水范围罐壁表面积罐壁表面积的 1/2供水强度/l(s.m) 2.51.0例 3,建规第 8.2.5 条注(4)规定“地上储罐的高度超过 15m 时,宜采用固定式冷却”,而石化规第 7.3.8 条注(2)规定“罐壁高度高于 17m 的储罐,不宜采用移动式冷却”,笔者认为,两者有着很大的差异,并且前者“地上储罐的高度”不明确,因其没有说明是指罐壁高度还是指包含罐基础和罐顶的高度,应以罐壁高度为准进行规定。例 4,建规第 8.2.5 条注(

5、5)规定“相邻储罐超过 4 个时,冷却水量可按 4 个计算”,而石化规第 7.3.8 条规定“相邻储罐超过 3个时,冷却水量可按 3 个罐的用水量计算”,类似上述的不同之处有很多,这就给设计人员执行规范带来许多困难,感到无所适从。笔者在设计审查会中曾与消防审查机关的有关人员就此作过多次探讨,说法不一,有人说应以建规为准,因其是 “母规 ”,有人说 “哪个严执行哪个 ”云云,建议编者在修订时要兼顾各规范,力求使各规范对同一内容的规定尽量统一,或者在总则中规定,当建规与其它规范不一致时,应首先遵循哪一规范及遵循规范的原则。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料库下载2 固定灭火装置的内容应充实和明确建规第八章第七节

6、为固定灭火装置,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容亦应充实,该节仅规定了闭式喷水、水幕、雨淋喷水灭火系统和水喷雾、二氧化碳、蒸汽等灭火系统,而对低倍数泡沫、高倍数泡沫、干粉、烟雾等灭火系统的应用场所没有作出规定,虽然在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简称低倍规和中倍数、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简称高倍规)中规定了系统的适合范围,即规定了 x x x 系统适合于 x x x 场所,但并不等于 x x x 场所应(或宜)设 x x x 系统,建议修订时在该节中对上述内容作出明确规定。该节第 8.7.6 条之(四)“有条件并适合蒸汽灭火系统设置的场所”中“有条件”一词不明确,在执行时尺度较难把握,应在条文说明

7、中指明什么情况才算“有条件”,笔者理解,所谓“有条件”,应是有压力为0.5mpa1.0mpa 的蒸汽并蒸汽量足够的场所,如果该场所内没有蒸汽,或有蒸汽但蒸汽量不够或压力不满足 0.5mpa1.0mpa 的要求,此种情况下,应视为没有条件,可不设蒸汽灭火系统。此外,在该条中应加入一项“使用蒸汽的甲、乙、丙类可燃液体泵房”,因甲、乙、丙类可燃液体泵房用蒸汽灭火系统更合适,既经济又有效。3 消防冷却用水量及固定式冷却装置的设置建规第 8.2.5 条及表 8.2.5 给出了甲、乙、丙类可燃液体储灌区消防冷却用水量计算原则及供水强度,并且表 8.2.5 分别给出了移动式水枪和固定式设备的供水强度和供水范

8、围,但没有明确总用水量应如何计算,仅规定了 “储罐区的总冷却用水量应按一次灭火最大需水量计算,距着火罐罐壁 1.5 倍直径范围内的相邻储罐应进行冷却”,笔者认为,储罐区消防冷却总用水量应按储罐区固定式消防冷却用水量和移动式消防冷却用水量之和计算,若不设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移动式消防冷却水系统供水量应能满足冷却总用水量的要求2。关于固定式冷却水设备的设置,该条注(4)规定:“地上储罐高度超过 15m 时,宜采用固定式冷却水设备”,规定不够明确,易使设计者感到疑惑,首先是其“高度超过 15m”的问题与石化规不一致而且不明确(前面已述及),其次是“宜采用 ”用词问题,笔者认为此处应该为“应采用”为

9、宜,根据条文说明,当油罐高度超过 15m 时,口径 19mm 水枪的充实水柱达到17m21m 时的反作用于力可达19kg37kg,一人难以操作,故建议将“宜”改为“应”。此外,本条并没有明确储罐高度为 15m 以下时是否采用固定式冷却水设备。理解本条,可以推知:“15m 以上宜采用”,那么 15m 以下时就“可不采用”或“不宜采用”,其实不然,根据,钢制立式圆筒形固定顶储罐系列( hg21502.192 )可知,储罐容积为20000m3 时储罐壁高度为17m5,如果对 10000m3,的储罐(直径为 31m)用水枪进行冷却,是极不利的,极易受到相邻罐的威胁和阻挡,难以使水均匀冷却整个罐壁,若水

10、枪的使用者不熟练操作,将会贻误时机,使火势扩大。笔者建议,当储罐罐壁高度超过 10m(含 10m)时,宜设固定式冷却水设备,当诸罐罐壁高度超过 15m(含 15m)时,应设置固定式冷却水 设备。此外,在规定固定式冷却水设备时,应将丙类液体加以区分为丙 a、丙 b 等,目前,各规范都笼统地规定“甲、乙、丙类液体”,对丙类液体不加区分是不合理的,规范规定闪点大于 600c 的液体为丙类液体,但没有规定上限,那么当闪点为 2000c 时,常温下已很稳定甚至呈现固态,火灾危险很小,储存时需加热储存,若再对其设置固定式冷却设备未免太浪费,采用移动式水枪冷却即可,因此,笔者建议应将丙类液体加以区分为丙 a

11、、丙 b,乃丙 c 等不同类别,以便设置消防设施时区别对待,对于闪点较高(超过 1200c 的),当操作温度接近或超过其闪点且罐壁高度超过 10m 时,应设置固定式冷却设 备。4 气体灭火系统的设置由于卤代烷灭火系统对大气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国际环保组织已禁止生产,建议修订时将卤代烷灭火系统取消,同时增加卤代烷替代品,如 fm200、cf3i 等。并对建规第8.7.5 及第 3.2.2 条虽已对“贵重设备”作出明确界定,但有些内容宜作适当修改。如其中将“单台设备和连同其配套设备的价值之和超过 100 万元,可认为是贵重设备”1,笔者认为,此价格范围应重新确定,由于规范制定时是 1987 年,物价

12、低廉,而 10 年后的现在物价成倍增长,如果仍以 100 万元为界定范围决定是否设置固定式二氧化碳灭火系统,那么设置固定式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场所将会大大增加,势必会增加投资甚至造成浪费。就此问题笔者曾与消防审查机关人士商讨时,一致认为 200 万元较为适 宜。5 管网压力的确定及高位消防水箱的设置在工程的消防给水设计中,管网压力的保持一直是长期以来存在意见分歧的“老大难”问题,尽管建规第8.1.3 条规定“室外消防给水可采用高压或临时高压或低压给水系统”,但执行起来并非易事。根据该条文说明,高压给水系统是系统管网内经常保持足够的压力和流量,满足全部消防设备的投入使用要求,这种常高压系统从满足安

13、全角度出发是无可厚非的,但要高压给水系统在任何地点、任何瞬间保证消防水量、水压的要求是很难实施或根本做不到的,同时也是极不经济的。又由于临时高压给水系统平时水压不高,接到火警时,紧急开启高压消防水泵使管网内的压力达到消防给水的压力要求,故建规第 8.6.3 规定 “设有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建筑物应设消防水箱”,可是,多年的工程设计和运行维护实践表明,加设高位水箱既增加建筑物立面处理的难度,又增加投资,且不利于抗震,火灾事故时作用并不大。所以,笔者建议采用稳高压消防系统代替高压和临时高压给水系统,并不必再设置屋面高位水箱或高位水塔。所谓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是以稳高压泵的日常稳高压来保持和满足消防给水

14、系统内任何一处消防设施的最不利点工作压力。火灾时,通过稳压给水联动消防主泵供水,满足全部消防设备系统投入使用所需的工作压力及流量的消防给水系统,一般由一台高扬程、小流量的稳压泵(一开一备)或稳压泵与气压罐组合而成稳压给水设备,两台高扬程、大流量的消防主泵(基中一台为柴油泵或由柴油发电机供电的电动泵)以及联动控制设备、供水管网和灭火设备等组成,目前,这种稳高压 供水系统已被应用于实际工程且效果良好。6 结语综上所述,在执行建规进行设计时所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均会使设计者在执行规范时感到无所适从,同时由于规范用词的两可性,使设计单位和建审部门对规范的理解不致,导致产生诸多分歧意见,以至影响设计进度和设计质量,为此,笔者加以提出并探讨,以 利建规今后的修订。参考文献:1.公安部编.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北京:中国计划出版 社,1997:1422. 中 国 石 油 化 工 总 公 司 编 . 石 油 化 工 企 业 设 计 防 火 规 范 (gb5010692).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2;42433.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编.石油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