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技士-寄生虫学及检验讲义03_第1页
临床检验技士-寄生虫学及检验讲义03_第2页
临床检验技士-寄生虫学及检验讲义03_第3页
临床检验技士-寄生虫学及检验讲义03_第4页
临床检验技士-寄生虫学及检验讲义0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临床检验技士 /技师考试辅导寄生虫学及检验第三章医学原虫一、阿米巴溶组织内阿米巴主要寄生于人体的结肠,引起阿米巴痢疾,也可侵入肝、肺、脑、泌尿生殖道和皮肤等器官组织,引 起肠外阿米巴病。(1)形态: 滋养体。 包囊:无色透明、圆球状。小懺养体(2)生活史:溶组织内阿米巴生活史的基本过程为:包囊一滋养体包囊。(3)致病:虫株毒力:致病机制;影响致病作用的因素(细菌共生作用;宿主的功能状态): 临床表现:无症状带虫者,有症状患者(肠阿米巴病、肠外阿米巴病)。4)实验诊断:病原检查:粪便检査,方法有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碘液染色法、浓集法、活组织 检查、体外人工培养法:免疫诊断:抗体检测方法有ELIS

2、A、IFA、IHA法,抗原检测方法有单克隆抗体 检测抗原:DNA诊断。(5)流行:世界性分布。我国人群感染率在0.25$2. 99%.流行因素:传染源(粪便中持续排出包囊 的带虫者):传播途径;易感人群。(6)防治原则:查治患者和带虫者,控制传染源:加强粪便水源管理:加强卫生知识宣传。非致病阿米巴寄生于人体肠腔内的非致病阿米巴有结肠内阿米巴、哈氏内阿米巴、布氏嗜碘阿米巴、微小内蜒阿米 巴和齿龈内阿米巴等。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此类阿米巴引起的病症凶险,死亡率高。二、鞭毛虫杜氏利什曼原虫(1)形态:无鞭毛体:虫体小,圆形或卵圆形:前鞭毛:梭形,基体处发出1根鞭毛,游离于体 外,摆动活跃。(2)生

3、活史:在白蛉体内发育;在人体内发育。杜氏利什曼原虫(3)致病:致病机制:人体感染主要见于脾、肝、骨髓和淋巴结等器官增生尤为明显;临床表现: 黑热病典型的临床表现是长期不规则发热、脾显著肿大、贫血及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血清球蛋白明显增(4)实验诊断:病原检查:竹髄穿刺涂片法、培养法、动物接种法;皮肤组织检查法;免疫检查: 检测血淸抗体,方法有直接凝集试验、IFA、IHA、ELISA等,检测血淸循环抗原;DA法。(5)流行:主要见于中国、印度、地中海沿海国家三大区域。在流行病学上分为3种:人源型又称平 原型:犬源型,又称山丘型;野生动物源型又称荒漠型或自然疫源型。(6)防治原则:控制传染源;治疗患

4、者;杀火病犬;防治白蛉。阴道毛滴虫主要寄生于女性阴道和尿道内,也可寄生于男性尿道和前列腺内,引起滴虫性阴道炎、尿道炎或前列 腺炎。(1)形态:梨形或椭圆形,无色透明,有折光性;有4根前鞭毛和1根后鞭毛。(2)生活史:仅有滋养体期而无包囊期,寄生于泌尿生殖道。(3)致病:滴虫的感染与阴道内环境有关:pH升髙趋于碱性,滴虫可大量繁殖,可引起滴虫性阴道炎: 也可引起泌尿道感染。(4)实验诊断病原检查:阴逍分泌物的检查:生理盐水涂片法、涂片染色法、培养法;尿液检查:镜检或培养: 前列腺分泌物检査:镜检或培养。(5)流行:世界性分布。传染源为患者和带虫者。传播途径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6)防治原则:卫

5、生宣传、预防和治疗患者。蓝氏贾第鞭毛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及胆囊,引起贾第虫病,有旅游者腹泻之称。(1)形态:滋养体:形似纵切的半个梨;包囊:椭圆形,囊内可见鞭毛。(2)生活史:滋养体寄生于人体小肠,主要在十二指肠,也可寄生于胆囊。F回肠下段和结肠内形成 包囊(3)致病:可无症状(带虫者)或有腹痛、腹泻、呕吐、发热等。(4)实验诊断:1)病原检查:首选粪便检查,方法有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碘液染色查包奏,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肠检胶囊法、小肠活组织检査。2)免疫检查:抗体检测有ELISA、IFA法和抗原检查CIFA法。3)DNA诊断。(5)流行:在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均有流行。我国平均感染率为2.65%。

6、(6)防治原则:加强粪便管理,保护水源,注意饮食卫生。英他鞭毛虫有:人毛滴虫、口腔毛滴虫、脆弱双核阿米巴。阴道毛滴虫的传播途径是A. 血液传播B. 母婴传播C. 经口传播D. 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播E. 昆虫叮咬传播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阴道毛滴虫的传染源为患者和带虫者。传播途径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预防黑热病必须消火医学节肢动物是A. 蚊虫B. 白蛉C. 革媾D. 软脾E.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黑热病的病原虫为杜氏利什曼原虫,其中间宿主在白蛉体内发育。中华白蛉可传播的疾病是A. 森林脑炎B. 黑热病C. 流行性斑疹伤寒D. 野兔热E. 丝虫病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杜氏利什曼原虫引发黑热病,通过白蛉进行传播

7、。B型题A. 取痰液检査虫卵B. 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虫卵C. 抽取羊水检查速殖子D. 取阴道分泌物检查滋养体E. 肠黏膜活体组织检查虫卵1肝吸虫感染的实验诊断依靠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肝吸虫感染的实验诊断依靠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虫卵。2. 肺吸虫感染的实验诊断依靠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肺吸虫感染的实验诊断依靠取痰液检査虫卵。3. 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实验诊断依靠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实验诊断依靠肠黏膜活体组织检查虫卵4. 弓形虫感染的实验诊断依靠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弓形虫感染可导致胎儿畸形或死胎,通过抽取羊水检查速殖子。5. 阴道毛滴虫感染的实验诊断依靠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阴逍毛滴虫感染的实验诊断依

8、靠取阴道分泌物检查滋养体。A. 经口感染B. 经皮感染C. 经呼吸道感染D. 经阴道感染E. 经媒介昆虫感染1阴道毛滴虫的感染方式为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阴道毛滴虫经阴道感染。2. 卡氏肺砲子虫的感染方式为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卡氏肺抱子虫经呼吸道感染。3. 蛔虫的感染方式为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蛔虫经口感染。4. 血吸虫的感染方式为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血吸虫经皮感染。A. 厚薄血涂片法B. nM穿刺法C. 碘液染色法D. 染色试验(Sabin-Feldman)法E. 十二指肠引流法1检査蓝氏贾第鞭毛虫正确答案EI答案解析十二指肠引流法检查蓝氏贾第鞭毛虫。2. 检査结肠内阿米巴原虫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碘液染色

9、法检查结肠内阿米巴原虫,见到其滋养体或包囊3. 检査疟原虫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检查疟原虫使用厚薄血涂片法。三. 抱子虫疟原虫疟原虫寄生于人体的红细胞和肝细胞内,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 虫和卵形疟原虫4种。(1)形态1)早期滋养体(环状体)胞质少,中间有空泡,胞质被挤向周边呈环状,核位于一侧,形似指环。2)晚期滋养体(大滋养体):体大、有伪足,外形不规则,胞质中出现疟色素,有空泡13个,核1 个。3)裂殖体:近圆形,空泡变小或消失,核开始分裂,随后胞质分裂,包绕每个核形成裂殖子。4)配子体:间日疟原虫配子体呈圆形或椭圆形,1个核,疟色素均匀分布。(2)生活史:4种疟原

10、虫的生活史基本相同,都需在人和雌性按蚊两种宿主体内发育,经历无性生殖 和有性生殖两个世代的交替。1)在人体内的发育:红细胞外期,红细胞内期,配子体形成。2)在按蚊体内的发育。(3)致病:红内期裂体增殖期是主要致病阶段:可引起周期性寒热发作、贫血和脾肿大。1)潜伏期:疟原虫侵入人体到疟疾发作期间。2)疟疾发作:典型表现为周期性寒战、发热和出汗3个连续阶段。3)贫血:多次发作后可出现贫血。4)脾肿大:急性期脾明显肿大,慢性期脾纤维化。5)凶险型疟疾:最常见脑型:高热、肾功能衰竭、水电解质失调,可死亡。6)疟疾再燃和复发:患者发作后未作治疗或经不正规药物治疗,疟疾发作停止后,血内少量残存的疟 原虫发

11、生抗原变异,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它们又可重新大量繁殖,引起发作,此称为疟疾再燃。间日疟 初发停止后,若血内疟原虫已被彻底清除,而肝细胞内迟发型子抱子发育为红外期裂殖体,释放大量裂殖 子,侵入红细胞进行裂体增殖,引起发作,此称为复发。(4)免疫:包括先天性免疫;获得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带虫免疫与免疫逃避。(5)实验诊断1)病原检查:血涂片吉姆萨或瑞氏染色镜检法(厚、薄血膜法)、血涂片卩丫咙橙染色法等。2)免疫诊断:抗体检査有:IFAT、ELISA法等;抗原检查有:固相免疫抑制试验、酶联免疫吸附双抗 体夹心法。3)DNA诊断(恶性疟诊断)。(6)流行:主要流行于热带、亚热带。我国华中、华南

12、、四南和海南地区尚有流行。流行基本环节: 血液中有雌、雄配子体的现症患者和带虫者为疟疾的传染源:输血也可导致疟疾,称为输血疟疾。影响因 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7)防治原则1)消灭传染源,保护易感者。2)常用抗疟药物:氯唾、伯氨唾啾、乙胺喘咙。经典例题疟原虫在人体红细胞内增殖期是主要致病阶段,在寒热发作时的血片中,可见各种形态的疟原虫,胞 质少,中间有空泡。胞质被挤向一边呈环状,核位于一侧形似指环。该阶段为疟原虫的A. 抱子体B. 配子体C. 裂殖体D. 早期滋养体E. 晚期滋养体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疟原虫早期滋养体(环状体)胞质少,中间有空泡,胞质被挤向周边呈环状,核位于一 侧,形似指环。经

13、输血可能感染的寄生虫是A. 丝虫B. 疟原虫C. 血吸虫D. 隐抱子虫E. 肺吸虫正确答案BI答案解析疟原虫可经输血感染。刚地弓形虫(1)形态:主要有5种形态:在中间宿主体内为滋养体和包囊;在终宿主体内为裂殖体、配子体和卵(2)生活史:属需宿主转换型,完成生活史需1种以上的脊椎动物。在终宿主体内的发冇:在中 间宿主体内的发育。(3)致病:有毒力相关抗原、期特异性抗原致病。先天性弓形虫病发生于孕期的胎儿,可引起死产、 流产、早产和畸胎等:获得性弓形虫病常有淋巴结肿大等非特异性表现。(4)实验诊断1)病原检查:取急性感染者的脑脊液、胸腔积液和羊水等直接涂片法,免疫酶染色法,虫体分离法。2)免疫诊断

14、:染色试验(DT)、IFT、IHA、ELISA.3)DNA诊断。4)影像学检査。(5)流行:人群感染相当普遍,我国血淸抗体阳性率平均5. 3%0(6)防治原则:预防为主,加强畜、禽管理和检测:立期检查孕妇血淸: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 卡氏肺抱子菌(1)形态:滋养体:多态性;包囊:圆形或椭圆形。(2)生活史:包囊经空气传播进入肺内,发育为滋养体。(3)致病:在健康宿主体内,本虫呈隐匿状态,当宿主免疫力下降(如使用免疫抑制剂、肿瘤治疗、 艾滋病),则大量繁殖,引起肺泡上皮受损,为卡氏肺抱子菌肺炎。卡氏肺抱子菌(4)实验诊断1)病原检査:痰液或支气管分泌物涂片染色镜检包囊(检岀率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15、和支气管活检 (检岀率高)。2)免疫检查:有IFA、ELISA法等,但检测血淸抗体不适于肺抱子虫病的诊断。3)DNA检测。(5)流行:世界性分布。(6)防治:接受免疫抑制剂者和携带HIV者,应警惕诱发本病:及时药物治疗本病。隐抱子虫(1)形态:卵囊:圆形或椭圆形,含4个子抱子及一团残留体;裂殖体;配子。(2)生活史: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均在同一宿主内,卵囊随粪便排出,具感染性。(3)致病:寄生于小肠上皮细胞微绒毛内的纳虫空泡内,空肠上端感染最严重,可引尼腹泻:本病是 艾滋病主要致死病因之一。隐抱子虫(4)实验诊断1)病原检查:主要检査粪便中或肠黏膜刮拭物的虫体、粪便检查卵囊,方法有:金胺-酚染色

16、法、改 良抗酸染色法、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2)免疫诊断:IFA、ELISA法。3)分子生物学检测:PCR、RFLP等。(5)流行:至少有74个国家(包括我国)、300多个地区有病例报道。(6)防治原则:加强饮水、食物管理、个人卫生,保护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经典例题艾滋病患者易合并感染的寄生虫是A. 肝吸虫B. 阿米巴C. 隐抱子虫D. 肺吸虫E. 蛔虫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隐抱子虫是艾滋病主要致死病因之一。隐砲子虫在人体的寄生部位是A. 小肠上皮细胞B. 腹腔C. 肝细胞D. 肠腔E. 肺组织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隐砲子虫寄生于小肠上皮细胞微绒毛内的纳虫空泡内,空肠上端感染最

17、严重,可引起腹 泻。隐抱子虫的感染阶段是A. 滋养体B. 卵囊C. 裂殖体D. 配子体E. 包囊正确答案BI答案解析隐抱子虫的感染阶段是卵囊。隐抱子虫对人体的致病特点是A. 机械性损伤B. 化学毒性损害C. 掠夺宿主营养造成维生素缺乏D. 虫体抗原引起的过敏反应E. 机会性致病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隐抱子虫对人体的致病特点是机会性致病。对隐砲子虫病作病原学检査时检出率最高的方法是A. 粪便直接涂片法B. 饱和盐水浮聚法C. 金胺-酚染色法D. 改良抗酸染色法E. 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对隐抱子虫病作病原学检查时检出率最髙。严重隐砲子虫病腹泻症状为A. 霍乱样水便B. 脂肪吸收不良性水样便C. 周期性稀便、恶臭D. “果酱样”血便E. 脓样性血便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严重隐抱子虫病腹泻症状为霍乱样水便。能够检获到弓形虫速殖子的标本是A. 腹水B. 胸水C. 羊水D. 脑脊液E. 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弓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