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电厂汽轮机绪论及第一章习题及题解编写:傅忠广 朱萍 李艳秋华北电力大学动力系2001年8月精品电厂汽轮机习题(绪论、 1 章)一、问答题 :1按工作原理、热力过程特性、蒸汽流动方向、新蒸汽参数等对汽轮机进行分类,汽轮机 可分为哪些类型?按新蒸汽参数分类时,相应类型汽轮机的新汽压力等级是什么?2国产汽轮机型号的表示方法是什么?3根据国产汽轮机型号的表示方法,说明下列汽轮机的型号提供了汽轮机设备的哪些基本 特征?1) CB25-8.82/0.98/0.1182) CC25-8.82/0.98/0.118-1(3) CB25-8.83/1.47/0.49(4) N300-16
2、.7/537/5374汽轮机中哪些部件是转动的?哪些部件是静止不动的? 5汽缸的作用是什么?6简述蒸汽在汽轮机中的能量转换过程? 7试绘图说明最简单的发电厂生产过程示意图? 8蒸汽对动叶片冲动作用原理的特点是什么? 9蒸汽对动叶片反动作用原理的特点是什么? 10 根 据蒸汽在汽轮机内能量转换的特点,如何划分汽轮机级的类型?各种类型级的特点 是什么?11 什 么是动叶的速度三角形?12 如何根据喷嘴汽流出汽角计算速度级、纯冲动级与反动级的最佳速比?13 汽轮机的调节级为什么要采用部分进汽?如何选择合适的部分进汽度?14 试述汽轮机级内有哪些损失?造成这些损失的原因是什么?15 如何减小级内漏汽损
3、失?16 简述轴向推力的平衡方法。17 简述汽封的工作原理?上表示18 何为汽轮机的进汽机构节流损失和排汽阻力损失?在热力过程线(焓熵图)出来。二、 名词解释19 汽轮机的级20 反动度。21 滞止参数22 临界压比23 轮周效率。24 级的余速损失25 最佳速度比。26 部分进汽度。精品27级的相对内效率三、单项选择28电厂常用汽轮机属于下列那种类型?精品B. 轴封D. 推力轴承B. 轴封D. 推力轴承B. 将热能转化成机械能D. 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B. 压力上升,速度下降D. 压力上升,速度上升B.C.D.A. 离心式B. 轴流式C. 辐流式D. 周流式29 保证转子相对于静子的正确轴向位
4、置的是:A. 支持轴承C. 汽缸30 汽轮机的轴向位置是依靠 确定的?A. 靠背轮C. 支持轴承31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的主要任务是:A. 将热能转化成电能C. 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32 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蒸汽在喷嘴中膨胀时A. 压力下降,速度下降C. 压力下降,速度上升33 级的反动度是:A. 蒸汽在动叶通道内膨胀时的理想焓降与蒸汽在整个级的滞止理想焓降之比。蒸汽在动叶通道内膨胀时的理想焓降与蒸汽在整个级的理想焓降之比。 蒸汽在动叶通道内膨胀时的实际焓降与蒸汽在整个级的滞止理想焓降之比。 蒸汽在动叶通道内膨胀时的实际焓降与蒸汽在整个级的理想焓降之比。34A.C.35 汽轮机的级中做功能力最大的
5、级为:A. 纯冲动级C. 复速级 36通常当级的焓降很大、喷嘴出口速度很高时采用:纯冲动级B. 带反动度的冲动级复速级D. 反动级反动级动叶入口压力为B. 带反动度的冲动级D. 反动级P1,出口压力为 P2,则 P1和 P2有关系。A. P 1 P2D. P 1=0.5P 240 kJ/kg ,该级的反动度为 0.187 ,则喷嘴B. 122 m/sD. 255 m/s ,喷嘴出口蒸汽理想比焓值为 3304.4 kJ/kg ,B. 81.3 m/sD. 320 m/s30 kJ/kg ,则蒸汽在动叶通道中的理想焓降B. 15 kJ/kgD. 45 kJ/kg40 当喷嘴的压力比 n大于临界压力
6、比 cr 时,则喷嘴的出口蒸汽流速 C1 A. C 1 CcrD. C 1 Ccr41 当渐缩喷嘴出口压力 p1 小于临界压力 pcr 时,蒸汽在喷嘴斜切部分发生膨胀,下列哪精品个说法是正确的?精品A. 只要降低 p1,即可获得更大的超音速汽流B. 可以获得超音速汽流,但蒸汽在喷嘴中的膨胀是有限的C. 蒸汽在减缩喷嘴出口的汽流流速等于临界速度D. 蒸汽在减缩喷嘴出口的汽流流速小于临界速度CcrCcr42蒸汽在喷嘴斜切部分膨胀的条件是A.喷嘴后压力小于临界压力B. 喷嘴后压力等于临界压力C.喷嘴后压力大于临界压力D. 喷嘴后压力大于喷嘴前压力43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喷嘴流量总是随喷嘴出口速
7、度的增大而增大;B. 喷嘴流量不随喷嘴出口速度的增大而增大;C. 喷嘴流量可能随喷嘴出口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也可能保持不变;D. 以上说法都不对44关于喷嘴临界流量,在喷嘴出口面积一定的情况下,请判断下列说法哪个正确:A喷嘴临界流量只与喷嘴初参数有关B喷嘴临界流量只与喷嘴终参数有关C喷嘴临界流量与喷嘴压力比有关D. 喷嘴临界流量既与喷嘴初参数有关,也与喷嘴终参数有关45蒸汽流动过程中,能够推动叶轮旋转对外做功的有效力是 。A. 轴向力B. 径向力C. 周向力D. 蒸汽压差4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余速利用系数增加,级的轮周效率uA. 增大B. 降低C. 不变D. 无法确定47在圆周速度相同的情
8、况下,作功能力最大的级为A.纯冲动级B. 带反动度的冲动级C复速级D. 反动级48在喷嘴出口汽流角1和圆周速度 u 相等时,担的焓降之比为纯冲动级和反动级在最佳速比下所能承A. 1 :2B. 2 : 1C. 1 :1D. 1 : 449当各种条件相同时,冲动式汽轮机与反动式汽轮机的级数比约为:A.2B. 1C1/2D. 1/450在各自最佳速比下,轮周效率最高的级是A.纯冲动级B. 带反动度的冲动级C复速级D. 反动级51当 最小时,级的轮周效率最大。A. 动叶入口蒸汽相对速度B. 动叶入口蒸汽绝对速度C. 动叶出口蒸汽相对速度D. 动叶出口蒸汽绝对速度52下列哪个措施可以减小叶高损失A.加长
9、叶片B. 缩短叶片C加厚叶片D. 减薄叶片53下列哪种措施可以减小级的叶高损失?精品A.级反动度选用较大值B.增加叶栅中的叶片数C.减小叶片高度D.采用部分进汽54部分进汽度越小,则:A. 鼓风损失越小,斥汽损失越大B.鼓风损失越小,斥汽损失越小C. 鼓风损失越大,斥汽损失越大D.鼓风损失越大,斥汽损失越小55汽轮机级采用部分进汽度的原因是A. 叶片太长B.叶片太短C. 存在鼓风损失D.存在斥汽损失56某列喷嘴叶栅工作段弧长为 1037mm,平均直径1100 mm,则该级的部分进汽度为A. 0.3B.0.5C. 0.66D.157下列哪种损失不属于叶栅损失A. 喷嘴损失B.动叶损失C. 余速损
10、失D.叶高损失58下列哪种措施可以减小级的叶型损失?A.级反动度选用较大值B.增加叶栅中的叶片数C.安装叶顶围带D.选用扭叶片59下列哪种措施可以减小级的扇形损失A.采用部分进汽B.采用去湿槽C.采用扭叶片D.采用复速级60扭曲叶片适用于汽轮机的下列哪种级?A.径高比比较小的级B.径高比比较大的级C.工作在湿蒸汽区的级D.调节级61下列哪种措施可以减小叶轮摩擦损失?A.级反动度选用较大值B.增加叶栅中的叶片数C.尽量减小叶轮与隔板间腔室的容积D.采用部分进汽62在汽轮机的低压级中,摩擦损失很小的原因是因为较大。A. 蒸汽比容B.圆周速度C. 级的平均直径D.蒸汽湿度63降低部分进汽损失,可以采
11、取下列哪个措施?A. 加隔板汽封B. 减小轴向间隙C. 选择合适的反动度D. 在非工作段的动叶两侧加装护罩装置 64 下列哪种措施可以减小鼓风损失?A. 安装叶顶围带B. 选用扭叶片C. 减小叶片高度D. 在无喷嘴弧段部分的动叶两侧加护罩 65 减少轴封漏汽的措施是A. 增加轴封齿数B.减少轴封齿数C. 加大轴封直径D.以上途径都不可以66 在叶轮上开平衡孔,可以减小A. 叶高损失B.部分进汽损失精品C. 漏汽损失D. 湿汽损失67 工作在湿蒸汽区的汽轮机的级,受水珠冲刷腐蚀最严重的部位是:A. 动叶顶部背弧处B. 动叶顶部内弧处C. 动叶根部背弧处D. 喷嘴背弧处68 减小排汽压力损失提高机
12、组经济性,汽轮机的排汽室通常设计成:A. 等截面型B. 渐缩型C. 缩放型D. 渐扩型69 为了安全,一般对现代凝汽式汽轮机终了的最高湿度限制不得超过:A. (9 12)%B. (12 15)%C. (15 18)%D. (18 20)% 70 提高汽轮机末级蒸汽干度,可采用下列那种方法?A. 提高蒸汽初压B. 降低排气压力C. 采用回热抽汽D. 采用再热71 为了安全,一般对现代凝汽式汽轮机终了的最高湿度限制不得超过:A. (9 12)%B. (12 15)%C. (15 18)% D. (18 20)%四、 多项选择72 背压式汽轮机和调整抽汽式汽轮机的共同点包括下列哪几项? A. 排汽压
13、力大于 1 个大气压 B. 能发电 C. 能供热 D. 没有凝汽器73 支持轴承的作用是A. 平衡轴向推力B. 保证对转子的支撑作用C. 确定转子与静子的相对幅向位置D. 维持转子相对于静子的正确轴向位置B. 动叶的理想焓降越大D. 蒸汽对动叶栅的冲动力越大。B. 蒸汽仅对动叶施加冲动力D. 动叶理想焓降等于零74 级的反动度越大,则A. 喷嘴的理想焓降越大C. 蒸汽对动叶栅的反动力越大75 纯冲动级内能量转换的特点是A. 蒸汽只在喷嘴叶栅中进行膨胀C. 动叶进出口蒸汽压力相等76 蒸汽通过渐缩喷嘴的临界流量与有关。A. 喷嘴的出口面积B. 级的反动度C. 蒸汽的压力比D. 喷嘴前滞止状态的蒸
14、汽参数77 已知某级喷嘴前压力为 P1 = 8.4 MPa ,喷嘴后压力为 P2 = 4.45 MPa ,该级蒸汽的临 界压力比为 0.546 ,试判断该级喷嘴内的蒸汽流动状态:A. 喷嘴的蒸汽流量小于临界流量B.喷嘴的蒸汽流量等于临界流量C. 喷嘴出口的汽流发生偏转D.喷嘴出口的汽流不发生偏转78 蒸汽在叶片斜切部分膨胀的特点包括A. 蒸汽汽流发生偏转B.其叶片前后的压力比 crD.叶片出口可以得到超音速汽流79 若余速在下一级中被利用,则不变。A. 本级的有效焓降B.本级的理想焓降精品C.级的理想能量D.本级的余速损失80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减少叶高损失?A增大叶栅平均直径B.减小叶栅的平均直
15、径C采用部分进汽D.采用扭曲叶片81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减小部分进汽损失?A采用扭叶片B.选择合适的部分进汽度C在叶轮上开孔D.在动叶非工作弧段加装护罩82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减小鼓风损失?A采用扭叶片B.选择合适的部分进汽度C在叶轮上开孔D.在动叶非工作弧段加装护罩83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减小级内的漏气损失?A加装隔板汽封片B.在动叶根部安装径向汽封片C设计叶片时采用合适的反动度D.在叶轮上开平衡孔84汽轮机级内漏汽主要发生在下列哪些部位?A隔板汽封B.动叶顶部C. 动叶根部D.叶轮轮面和隔板间隙85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设计时采用合适的反动度,可减小漏汽损失B.安装汽封片可以减少漏汽损失C.汽封
16、片越多,漏汽量也就越小。D.纯冲动级中没有漏汽损失86叶轮上开平衡孔的作用是A.减小漏汽量B.减小轴向推力C.转子平衡D.减小隔板漏汽损失87湿汽损失产生的原因包括:A.湿蒸汽在喷嘴中膨胀加速时,一部分蒸汽凝结成水滴B.水珠速度低于蒸汽速度C.水珠撞击下级喷嘴进口内弧D.蒸汽的过冷损失88可减少湿汽损失的措施包括A提高汽轮机排汽压力B.采用去湿装置C采用扭叶片D.提高初压89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减小湿汽损失?A. 采用斜切喷嘴B.有吸水缝的空心喷嘴C. 限制排汽湿度不得超过 12%15%D.在叶片进汽边凹弧上镶焊硬质合金90为保护末级动叶片提高其抗冲蚀能力,可以采取下列哪些措施?A叶片进汽边背弧上
17、镶焊硬质合金B叶片进汽边背弧上局部淬硬C. 将司太立合金片焊在动叶顶部进汽边的背弧上D. 加装围带91汽轮机调节级内存在下列哪几项损失?A部分进汽损失B.余速损失C叶高损失D.湿气损失92汽轮机高压级的主要损失有精品B.A. 叶高损失B.C. 漏汽损失D.叶轮摩擦损失湿气损失93 凝汽式汽轮机低压级可能包括下列哪几项损失?A. 叶高损失B.C. 扇形损失D.鼓风损失湿汽损失94 长叶片设计成直叶片,将产生多种附加损失,主要有。A. 沿叶高圆周速度不同所引起的损失B. 沿叶高、叶片宽度不同所引起的损失C. 沿叶高节距不同所引起的损失D. 轴向间隙中汽流径向流动所引起的损失五、 计算题95 已知汽
18、轮机某纯冲动级喷嘴进口蒸汽的焓值为3369.3 kJ/kg ,初速度 c0 = 50 m/ s,喷嘴出口蒸汽的实际速度为 c1 = 470.21 m/ s,速度系数 = 0.97 ,本级的余速未被下 一级利用,该级内功率为 Pi = 1227.2 kW ,流量 D1 = 47 T/h ,求:1 喷嘴损失为多少 ?2 喷嘴出口蒸汽的实际焓?3 该级的相对内效率?96 某冲动级级前压力 p0=0.35MPa,级前温度 t 0=169 C, 喷嘴后压力 p1=0.25MPa, 级后 压力 p2=0.56MPa, 喷嘴理想焓降 h n =47.4kJ/kg, 喷嘴损失 h n t =3.21kJ/kg
19、, 动叶 理想焓降 h b =13.4kJ/kg, 动叶损失 h b t =1.34kJ/kg, 级的理想焓降 h t=60.8kJ/kg , 初始动能 hc0=0,余速动能 h c 2 =2.09kJ/kg, 其他各种损失 h=2.05 kJ/kg 。计算:(1) 计算级的反动度 m(2) 若本级余速动能被下一级利用的系数1=0.97 ,计算级的相对内效率 r i 。97 某反动级理想焓降 ht=62.1kJ/kg ,初始动能 hc0=1.8 kJ/kg, 蒸汽流量 G=4.8kg/s , 若喷嘴损失 hn=5.6kJ/kg, 动叶损失 hb=3.4kJ/kg ,余速损失 hc2=3.5kJ
20、/kg ,余速 利用系数 1=0.5 ,计算该级的轮周功率和轮周效率。98 某级蒸汽的理想焓降为 ht = 76 kJ/kg ,蒸汽进入喷嘴的初速度为 c0 = 70 m/s ,喷 嘴出口方向角 1 =18,反动度为 m = 0.2 ,动叶出汽角 2 = 1 6,动叶的平均 直径为 dm = 1080 mm,转速 n = 3000 r/min ,喷嘴的速度系数 = 0.95 ,动叶的速度 系数 = 0.94 ,求:(1) 动叶出口汽流的绝对速度 c2(2) 动叶出口汽流的方向角 2(3) 绘出动叶进出口蒸汽的速度三角形。99 已知汽轮机某级的理想焓降为 84.3 kJ/kg ,初始动能 1.8
21、 kJ/kg ,反动度 0.04 ,喷嘴 速度系数= 0.96 ,动叶速度系数= 0.96 ,圆周速度为 171.8 m/s,喷嘴出口角1= 15 ,动叶出口角 2 = 13,蒸汽流量 G = 4.8 kg/s 。求:1 喷嘴出口相对速度?2 动叶出口相对速度?3 轮周功率?100 已知喷嘴进口蒸汽焓值 h0=3336kJ/kg ,蒸汽初速度 c 0=70m/s ;喷嘴后理想焓值 h1t=3256 kJ/kg ,喷嘴速度系数 =0.97 。试计算(1) 喷嘴前蒸汽滞止焓精品(2) 喷嘴出口实际速度101 凝汽式汽轮机的蒸汽初参数: P0=8.83 MPa,温度 t 0=530,汽轮机排汽压力
22、Pc=0.0034 MPa,全机理想焓降 H t = 1450 kJ/kg ,其中调节级理想焓降 h tI = 209.3 kJ/kg ,调 节级相对内效率 Iri =0.5 ,其余各级平均相对内效率IIri =0.85 。假定发电机效率g=0.98 ,机械效率 m=0.99 。试求:(1) 该级组的相对内效率。(2) 该机组的汽耗率。(3) 在 hs(焓熵) 图上绘出该机组的热力过程线。精品电厂汽轮机绪论及第一章习题解答问答题 :1答:(1)按工作原理可分为: 冲动式汽轮机 和 反动式汽轮机 (2)按热力过程特性可分为: 凝汽式汽轮机;调整抽汽式汽轮机;背压式汽轮机;中间再热式汽轮机。 (
23、3)按蒸汽流动方向可分为: 轴流式汽轮机;辐流式汽轮机(4)按新蒸汽参数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相应的压力等级同时列于下面:a. 低压汽轮机 新汽压力为 1.181.47 MPa;b. 中压汽轮机新汽压力为 1.963.92 MPa;c. 高压汽轮机新汽压力为 5.889.8 MPa;d. 超高压汽轮机e. 亚临界汽轮机 f. 超临界汽轮机新汽压力为 11.7713.73 MPa;新汽压力为 15.6917.65 MPa; 新汽压力超过 22.16 MPa;额定功率是指在额定工况下汽轮机连续运行时,在汽轮发电机输出端所发出的最大功 率。3答:(1) 该汽轮机为:抽汽背压式;汽轮机的额定发电容量为:
24、25 MW;汽轮机的新蒸汽压力为 8.82 MPa ; 调整抽汽的压力为: 0.98 MPa ;背压为: 0.118 MPa ;汽轮机按 原设计制造。(2)该汽轮机为:两次调整抽汽式;汽轮机的额定发电容量为:25 MW;汽轮机的新蒸汽压力为 8.82 MPa ; 两次调整抽汽的压力分别为: 0.98 MPa和 0.118 MPa ;汽轮机按 第一次变性设计制造。(3)该汽轮机为:抽汽背压式;汽轮机的额定发电容量为:25 MW;汽轮机的新蒸汽压力为 8.83 MPa ; 调整抽汽的压力为: 1.47 MPa;背压为 0.49 MPa;汽轮机按原设计制 造。(4)该汽轮机为:凝汽式;汽轮机的额定发
25、电容量为:300 MW;汽轮机的新蒸汽压力为16.7 MPa ,新蒸汽温度为 537,再热蒸汽温度为 537;汽轮机按原设计制造。 4答:转动部分包括:主轴、叶轮、动叶等;静止部分包括:汽缸、隔板、静叶、轴承等。 5答:汽缸的作用是形成一个空间容纳蒸汽在中流动和转子在其中旋转,并支持装在汽缸 内的其它部分。6答:蒸汽的热能蒸汽的动能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 7答:精品1 锅炉; 2汽轮机; 3 发电机; 4凝汽器; 5给水泵 8答:蒸汽只在喷嘴中膨胀,在动叶汽道内不膨胀加速,只改变流动方向。 9答:蒸汽在动叶通道内不仅改变流动方向,而且还进行膨胀加速。 10答:根据蒸汽在汽轮机内能量转换的特点,
26、可将汽轮机的级分为纯冲动级、反动级、带反动度的冲动级和复速级等几种。各类级的特点:纯冲动级: 级的平均反动度等于零的级。 特点:蒸汽只在喷嘴叶栅中进行膨胀,将蒸汽 的热能转变为动能,在动叶中只改变方向不膨胀。在这种级中:p1 = p 2; hb =0; m=0 。动叶叶型近似对称弯曲,汽道横截面沿流动方向不发生变化。带反动度的冲动级: 级的平均反动度介于 0.050.20 的级。 特点: 蒸汽的膨胀大部分在 喷嘴叶栅中进行, 只有一小部分在动叶栅中进行。 蒸汽对动叶栅的作用力以冲动力为主, 但 也有一部分反动力,它的作功能力比反动级大,效率又比纯冲动级高。在这种级中:p1 p2;hn hb 0
27、 ;复速级: 单列冲动级的一种延伸, 在单列冲动级动叶之后增加导叶和动叶继续将蒸汽的 动能转化为机械功。特点:作功能力比单列冲动级要大。反动级: 级的平均反动级约为 0.5 的级。 特点: 蒸汽在级中的理想焓降平均分配在喷嘴 叶栅和动叶栅中, 蒸汽经过动叶通道时, 除给予动叶一个比较大的反动作用力; 结构特点是 动叶叶型与喷嘴叶型相同。 反动级的流动效率高于纯冲动级, 但作功能力较小。 在这种级中: p1 p2; hn hb0.5 ht ; m=0.5 。11答: 由于动叶以圆周速度旋转, 蒸汽进入动叶的速度相对于不同的坐标系有绝对速度和 相对速度之分,表示动叶进出口圆周速度、绝对速度和相对速
28、度的相互关系的三角形叫 做动叶的速度三角形。12答:速度级的最佳速比为: (x1) op=cos 14; 纯冲动级的最佳速比为: (x1) op=cos1 2; 反动级的最佳速比为: (x1) op=cos1;其中: 1 为喷嘴汽流出汽角。13答:在汽轮机的调节级中,蒸汽比容很小,如果喷嘴整圈布置,则喷嘴高度过小,而喷 嘴高度太小会造成很大的流动损失,即叶高损失。所以喷嘴高度不能过小,一般大于 15mm。而喷嘴平均直径也不宜过小,否则级的焓降将减少,所以采用部分进汽可以提高 喷嘴高度,减少损失。由于部分进汽也会带来部分进汽损失,所以,合理选择部分进汽度的原则,应该是 使部分进汽损失和叶高损失之
29、和最小。14答:汽轮机级内的损失有: 喷嘴损失、动叶损失、余速损失、叶高损失、叶轮摩擦损失、部分进汽损失、漏精品汽损失、扇形损失、湿气损失 9 种。精品造成这些损失的原因:(1)喷嘴损失:蒸汽在喷嘴叶栅内流动时,汽流与流道壁面之间、汽流各部分之间存 在碰撞和摩擦,产生的损失。( 2)动叶损失:因蒸汽在动叶流道内流动时,因摩擦而产生损失。(3)余速损失:当蒸汽离开动叶栅时,仍具有一定的绝对速度,动叶栅的排汽带走一 部分动能,称为余速损失。(4)叶高损失:由于叶栅流道存在上下两个端面,当蒸汽流动时,在端面附面层内产 生摩擦损失, 使其中流速降低。 其次在端面附面层内, 凹弧和背弧之间的压差大于弯曲
30、流道 造成的离心力, 产生由凹弧向背弧的二次流动, 其流动方向与主流垂直, 进一步加大附面层 内的摩擦损失。( 5)扇形损失: 汽轮机的叶栅安装在叶轮外圆周上,为环形叶栅。当叶片为直叶片时,其通道截面沿叶高变化, 叶片越高, 变化越大。另外,由于喷嘴出口汽流切向分速的离心作 用,将汽流向叶栅顶部挤压, 使喷嘴出口蒸汽压力沿叶高逐渐升高。 而按一元流动理论进行 设计时, 所有参数的选取, 只能保证平均直径截面处为最佳值, 而沿叶片高度其它截面的参 数,由于偏离最佳值将引起附加损失,统称为扇形损失。(6)叶轮摩擦损失:叶轮在高速旋转时,轮面与其两侧的蒸汽发生摩擦,为了克服摩 擦阻力将损耗一部分轮周
31、功。又由于蒸汽具有粘性,紧贴着叶轮的蒸汽将随叶轮一起转动, 并受离心力的作用产生向外的径向流动, 而周围的蒸汽将流过来填补产生的空隙, 从而在叶 轮的两侧形成涡流运动。为克服摩擦阻力和涡流所消耗的能量称为叶轮摩擦损失。(7)部分进汽损失:它由鼓风损失和斥汽损失两部分组成。在没有布置喷嘴叶栅的弧 段处, 蒸汽对动叶栅不产生推动力, 而需动叶栅带动蒸汽旋转,从而损耗一部分能量; 另外 动叶两侧面也与弧段内的呆滞蒸汽产生摩擦损失, 这些损失称为鼓风损失。 当不进汽的动叶 流道进入布置喷嘴叶栅的弧段时, 由喷嘴叶栅喷出的高速汽流要推动残存在动叶流道内的呆 滞汽体,将损耗一部分动能。此外, 由于叶轮高速
32、旋转和压力差的作用,在喷嘴组出口末端 的轴向间隙会产生漏汽, 而在喷嘴组出口起始端将出现吸汽现象, 使间隙中的低速蒸汽进入 动叶流道,扰乱主流,形成损失,这些损失称为斥汽损失。( 8)漏汽损失: 汽轮机的级由静止部分和转动部分组成, 动静部分之间必须留有间隙, 而在间隙的前后存在有一定的压差时,会产生漏汽,使参加作功的蒸汽量减少,造成损失, 这部分能量损失称为漏汽损失。(9)湿汽损失:在湿蒸汽区工作的级,将产生湿汽损失。其原因是:湿蒸汽中的小水 滴,因其质量比蒸汽的质量大,所获得的速度比蒸汽的速度小,故当蒸汽带动水滴运动时, 造成两者之间的碰撞和摩擦, 损耗一部分蒸汽动能; 在湿蒸汽进入动叶栅
33、时, 由于水滴的运 动速度较小,在相同的圆周速度下,水滴进入动叶的方向角与动叶栅进口几何角相差很大, 使水滴撞击在动叶片的背弧上, 对动叶栅产生制动作用, 阻止叶轮的旋转, 为克服水滴的制 动作用力, 将损耗一部分轮周功;当水滴撞击在动叶片的背弧上时,水滴就四处飞溅, 扰乱 主流, 进一步加大水滴与蒸汽之间的摩擦, 又损耗一部分蒸汽动能。 以上这些损失称为湿汽 损失。15答:减少漏汽损失的措施:1)加装隔板汽封片,减少漏汽量;2)在动叶片根部安装径向汽封片;3)在设计时采用合适的反动度,使叶片根部形成根部不吸不漏;4)在叶轮上开平衡孔,使隔板漏汽经平衡孔漏向级后,避免混入主流。 16答:平衡活
34、塞法;对置布置法,叶轮上开平衡孔;采用推力轴承。精品17答:每一道汽封圈上有若干高低相间的汽封片(齿),这些汽封片是环形的。蒸汽从高压端泄入汽封,当经过第一个汽封片的狭缝时,由于汽封片的节流作用,蒸汽膨胀降压 加速,进入汽封片后的腔室后形成涡流变成热量,使蒸汽的焓值上升,然后蒸汽又进入下一腔室,这样蒸汽压力便逐齿降低,因此在给定的压差下,如果汽封片片数越多,则每一个汽封片两侧压差就越小,漏汽量也就越小。18答:由于蒸汽在汽轮机进汽 机构中节流, 从而造成蒸汽在 汽轮机中的理想焓降减小,称 为进汽机构的节流损失。、 名词解释汽轮机的乏汽从最后一级动 叶排出后,由于排汽要在引至凝 汽器的过程中克服
35、摩擦、涡流等 阻力造成的压力降低,该压力损 失使汽轮机的理想焓降减少,该 焓降损失称为排汽通道的阻力损 失。19答:将高温、 高压蒸汽所具有的热能转换为机械功的基本单元,主要是由一列喷嘴叶栅和一列动叶栅组成。20答: 蒸汽在动叶通道内膨胀时的理想焓降与蒸汽在整个级的滞止理想焓降之比,用来衡量动叶栅中蒸汽的膨胀程度。21答: 具有一定流动速度的蒸汽, 如果假想蒸汽等熵地滞止到速度为零时的状态, 该状态 为滞止状态,其对应的参数称为滞止参数。22答:汽流达到音速时的压力与滞止压力之比。23答: 1kg 蒸汽在轮周上所作的轮周功与整个级所消耗的蒸汽理想能量之比。24答: 当蒸汽离开级时仍具有一定的速
36、度, 其动能称为余速动能, 余速动能如果在后面的 级中得不到利用就成为了损失,称为余速损失。25答:将(级动叶的)圆周速度 u 与喷嘴出口(蒸汽的)速度 c1 的比值定义为速度比, 轮周效率最大时的速度比称为最佳速度比。26答:工作喷嘴所占的弧长与整个圆周之比。27答:级的相对内效率是指级的有效焓降和级的理想能量之比。三、 单项选择28答:B29答:D30答:D31答:B32答:C33答:A34答:C精品35答:C36答:B37答:D38答:A39答:C40答:A41答:B42答:A43答:C44答:C45答:C46答:A47答:C48答:B49答:C50答:D51答:D52答:A53答:D5
37、4答:D55答:B56答:A57答:C58答:A59答:C60答:A61答:C62答:A63答:D64答:D65答:A66答:C67答:A68答:D69答:B70答:D71答:B四、 多项选择72答:B C73答:B C74答:B C75答:A B C D76答:A D精品答: B C 答: A B D 答: A B D 答: B C 答: B D 答: B D 答: A B C D 答: A B D 答: A B C 答: B D 答: A B D 答: A B 答: B C 答: A B C 答: A B C 答: A B C 答: C D 答: A C D计算题7778798081828
38、38485868788899091929394五、95解: (1) c1tc1470.21 484.750.97m/s喷嘴损失:hn12c1t (1)48140.0705 (1 0.972) 6.94 kJ /kg(2)hc0c0221250 J /kg1.25kJ /kgh0*h0hc03369.3 1.253370.55 kJ /kgh1th0*12 c12t2484.7523370.55 12 10003253kJ /kg6.94 3260 kJ /kg3253(3)hthth1t 3370.55 3253 117.55 kJ /kg3600Pi3600 1227.2hii94kJ /k
39、gi D147 1000级的相对内效率:hiri940.80riht*117.55喷嘴出口蒸汽的实际焓: h1 h1t hn精品96解:级的反动度 m=hb/ ht=13.4/60.8=0.22 级的相对内效率 ri =( ht - hn-hb-hc2-h)/( ht-1 hc2)=0.9297解:级的轮周有效焓降 hu= ht *- hn- hb- hc2 =62.1+1.85.6 3.4 3.5=51.4kJ/kg 轮周功率Pu=G hu=4.8 51.4=246.7kW轮周效率u=hu/E 0=hu/( h t*1h c2)=51.4/ (62.1+1.8 0.5 0.35 )= 82.7%98解:2 c276 + 2.45 =78.45 kJ/kght*ht=76 + 0.5 702/1000 =2c1c1t2(1m ) ht*0.95 2(1 0.2)78.45 1000 336.57 m/sdmn3.14 1.08 3000 169.56 m/s6060w1c12 u22c1ucos 12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红楼梦》中对联的教学作用
- 分区公园改造工程方案(3篇)
- 工程安全管理相关方案(3篇)
- 电网工程履约管理方案(3篇)
- 安全教育教学专题培训总结课件
- 农业供应链管理中202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
- 聊城市协管员招聘面试题及答案
- 口腔基层面试题库及答案
- 安全教育培训课程讲义
- 新能源绿色信贷政策在2025年的执行成效:技术创新与市场趋势
- 发展经济学 马工程课件 13.第十三章 技术进步与创新
- GB/T 19136-2021农药热储稳定性测定方法
- GA/T 594-2006保安服务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
- GA 979-2012D类干粉灭火剂
- 发展对象培训班考试题库答案
- 开发区(园区)招商引资投资指南手册【超级完整版】课件
- 露天矿风险告知卡
- 教学课件 金属学与热处理-崔忠圻
- 铁道概论全套课件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
- 服装色彩设计(PPT57页)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