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安全生产事故案例_第1页
公司安全生产事故案例_第2页
公司安全生产事故案例_第3页
公司安全生产事故案例_第4页
公司安全生产事故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公司安全生产事故案例汇编一、支架运输车侧反事故(一)、事故经过2007年3月2日下午 5点30分左右,为了准确掌握*矿4800支架的重 量,销售处安排配货站一大货车从三分厂拉着一个支架去 * 村镑房过称,在 过完称回来时由于速度过快,在向! !公司大门拐弯时,支架向左侧翻下, 幸好当时附近没有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二)、事故的原因1、车速过快,转弯急。驾驶员明知道车上所装货物没有固定仍快速行 驶,当时 * 矿来验收支架的张科长和我公司销售处的 * 副处长也在车上, 曾提示驾驶员要慢点开,但驾驶员不听,到转弯时也不减速是造成这一事故 的直接原因。2、驾驶员王某酒后驾车是造成这一事故的主要原

2、因。3、运输合同中明确规定支架装车时三分厂负责提供防滑板并把支架吊 到车上,由运输方负责装车位置、方向及支架的固定。装车人员曾提示垫上 防滑板,由于驾驶员不让,装车人员也没有坚持。驾驶员没有固定支架就把 支架拉走了这也是这一事故的主要原因。4、配货站老板安排车时没有见到驾驶员,不了解驾驶员当时的情况就 安排来拉支架,驾驶员来到公司后,公司车辆协调人员也不在现场,只有销 售处人员让装支架过称,都与驾驶员不熟悉,也不了解驾驶员的情况,没有 把住关这是这一事故的又一原因。(三)、今后措施1、每次运输支架时车辆协调人员要与承运方签订好运输合同,明确双 方的义务和责任。2、承运方负责对驾驶人员进行教育,

3、每次安排运输时要明确告知驾驶 人员装车运输的安全注意事项,进厂要严格执行 * 公司有关安全规定3、装车时承运方要有带车人负责联系,公司车辆协调员要在现场,有 问题及时协商。 装车时* 分厂负责提供防滑物料并按承运人员的指挥把支架 吊到车上去,承运方负责装车的位置、方向和支架的固定。二、* 顶梁砸伤事故(一)事故经过11月24日晚, * 所在班由早班倒夜班。由于大结构件不多, * 上班 后先是焊接埠村矿支架的连杆等小件,在 1 点以后 * 就开始焊顶梁,因顶 梁已经盖了盖板,中部就没有可以挂链子的孔或环等,顶梁一头有一个连接 孔,但安全链不够长,为了图省劲 * 只在中部用一拉筋采用点焊的形式连

4、到了防倒架子上就进行焊接作业,在 2时50分时,另一电焊工任某从 * 所 在工位的西面吊顶梁,吊起后由于两头不平衡就放下准备整理后再吊,这时 顶梁离* 所用的防倒架子只有一米远的距离,链子调整以后行车小跑车的 位置发生了变化,行车工张某就把小跑车向东打了一下重新开始起吊,由于 这时小跑车的位置不在起吊重物的正上方,稍微偏东,顶梁离地后向东一摆 正好碰到了 * 所用的防倒架子上,防倒架移位,连接顶梁的拉筋点焊处开 裂又推倒了 * 正在焊接的顶梁, * 听到碰撞后刚一起身还没有闪开就砸到 了身上,造成盆骨、大腿多处骨折。(二)事故原因1. 、电焊工* 工作存在侥幸心理,图省劲怕麻烦,不按规定用防倒

5、链 把顶梁固定在防倒架上,在有外力的作用下所焊拉筋也不起作用,是造成这 一事故直接原因。2. 、行车工张某规程措施学习不够, “十不吊”执行不严,图省劲怕麻 烦,在顶梁与小跑车不垂直的情况下继续进行起吊作业,致使所吊顶梁离地 后摆动碰到 * 所用的防倒架,造成了事故的发生,是造成这一事故的重要 原因。3. 、电焊工任某安全意识不强,相互保安不够,在吊运顶梁时没有及时 提醒相邻人员,看到行车钢丝绳斜吊也不制止,任其斜吊是造成这一事故的 又一重要原因。4、车间内结构件多,安全通道窄,安全间隙不够也是出现安全事故的 原因。(三)防范措施1、对各铆焊车间的所有防倒架进行整理,防倒架之间距离要适当,防

6、倒链长度要能满足要求并且牢固, 焊接件上没有拴防倒链子的地方时要有其 它辅助安全措施,确保结构件不能倾倒。为员工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2、认真学习上级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和公司有关安全文件,提高管理人 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大考核力度,加强现场管理,车间跟班的管理 人员要随时制止各种违章行为。3、利用每周安全教育活动时间和班前班后会,加强各工种规程措施的学习,提高员工规范操作行为。班前会上车间管理人员要根据当班的生产情 况,有针对性的强调安全,对重点事项,要讲细、讲全,使员工提高安全意 识,自觉按章作业。以确保安全生产。4、工作中员工之间要相互提示,相互配合,做到相互保安。三、* 中缸脱钩砸

7、伤事故(一)事故经过2009年 7月 20日下午,装配车间安排 * 、刘某、董某、孟某四人在立 式装缸机上对所组装的许厂超前支架立柱进行例行拆检分析, 3 点左右,用 行车将中缸和小柱提出一段后,由于阻力过大无法提出,于是改用下腔注液 的方式将中缸和小柱顶出,由 * 控制操纵阀, * 在下腔注满液后用促的方 式加压,促了两次中缸和小柱也未动,他又促了一次,这时,中缸和小柱突 然向上窜了 200mn左右,造成行车吊绳与小柱脱扣,中缸在下落过程中碰到 油缸壁向一侧倾斜, * 想上前把油缸扶正,由于中缸和小柱太重,砸到装 缸机框架后,又滑到 * 的小腿上部,经医院确诊为右小腿环骨骨折。(二)事故原因

8、1、对拆检过程中的危险因素预见不够,没有考虑立柱下腔压力增大后 可能会突然窜出,行车吊绳调整不及时可能会造成绳套脱扣。在装配和拆检 过程中,没有做好吊绳防脱扣措施,是造成这一事故的直接原因。2、安全教育力度不够,员工自主保安和相互保安的意识不强,互相提 示不够,是造成这一事故的又一原因。(三)防范措施1、所有行车的限位、防过卷、防脱钩装置、钢丝绳(钢丝绳套、尼龙 绳套)、警铃、绳钩等坚持日检,必须保证合格,防护装置必须配齐、有效。2、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基层管理人员,要进一步加强业务知识的学 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了解和掌握分管范围内各工序的 安全重点,关键时刻要对员工进行提示

9、指导, 坚决杜绝各类生产事故的发生。3、利用每周安全教育活动和班前班后会,加强对员工安全知识和业务 技能的培训,使每一位员工明确本岗位的薄弱环节和安全重点,并能从自身 岗位排查不安全因素,加强自我保护能力。4、把安全联保制度落实好,工作中员工之间要相互提示,相互配合, 在实现自主保安的同时,切实做到相互保安。四、* 防倒架砸伤事故(一)事故经过2010年 3月 12日凌晨 3:40分左右,铆焊车间电焊工 * 在焊接支架掩 护梁盖板时,用行车将工件吊起竖在焊接架一侧并拴挂安全链,也没有检查 安全链拉紧没有就摘下行车吊钩, 也未对工件稳定性进行检查就站到焊接架 与掩护梁上进行焊接。由于掩护梁前端圆

10、弧面朝下与地面接触面窄,工件不 稳,焊工在上面移动时重心偏离,致使掩护梁向电焊机一侧倾倒,由于安全 链拴的太松,等拉紧时,因掩护梁重量大于焊接架重量,掩护梁带动焊接架 同时倾翻,将在上面工作的 * 摔到地上,被摔过来的焊接架砸压在下面。 幸亏焊接架一端落在掩护梁上,人被扣在里面。经医院检查后确诊为左腿腓 骨骨裂,头部碰伤。(二)事故原因1、电焊工* 安全观念淡薄,自主保安意识不强,安全链没有拉紧,对 竖立的工件也没有认真检查是否稳定可靠就仓促进行焊接, 是造成这一事故 的主要原因。2、当班班长张某对当班工作布置不细 , 强调安全针对性不强,缺泛安全 超前防范意识 , 薄弱时间的安全检查不到位,

11、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3、安全教育工作有漏洞,特别是薄弱时间下对薄弱人物的安全教育不 扎实,大而化之 , 没有针对性 , 措施落实不到位,是造成事故的另一原因。(三)防范措施1、按期对本生产区域组织隐患排查,重点是:行车、叉车、吊装工具 等,并要求各车间管理人员在薄弱时间要进行重点监控。2、所有铆焊车间使用的焊接架 ,全部用螺栓固定到地面上 , 从根本上解 决焊接架在使用过程中的倾倒现象,为员工创造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3、在立放结构件时,要垂直靠在防倒架上,安全链要拴牢拴紧,防止 结构件大角度倾斜时防倒架失去作用。4、车间管理人员特别是跟班人员对所管辖范围内的重要工序、重点环 节必须亲临现场,

12、 重点盯靠,如: 大件物料的起吊、翻转、 装卸车、登高等, 如果一人操作,跟班人员要盯上协助完成。并对各工序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 排查,及时进行整改处理,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5、利用每安全活动日和班前班后会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员工的 自我保护意识。 加强对员工业务技能的培训指导, 增强员工的自我保护能力。五、张 * 活柱滑落砸伤事故一、事故经过2010年 4月 1日上午 10点30分,加工车间车工张 *在修完高平支架小 柱柱塞孔卸活过程中,因小柱已电镀,表面比较光滑,绳套又没系在中间, 行车工刘某起吊时工件滑落,张 * 本能去扶工件,造成小柱滑到脚上,手也 被车床轨道划伤。经医生检查确诊为

13、左手无名指肌腱断裂,右脚拇指后边骨 折。二、事故原因1、操作人员安全观念淡薄,自主保安意识不强,对起吊工件重心掌握 不准确,在吊工件时未严格按“十不吊”要求操作,协作配合不好,致使工 件滑落。2、车间管理人员工作不严谨,不细致,安排加工电镀后的工件时,没 有意识到工件表面比较光滑,有易滑落的可能,缺泛安全超前防范意识,未 提出针对性的安全措施。3、安全教育工作大而化之,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学习不够扎实,个 别人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与工作结合起来。三、防范措施1、经常对本的单位的薄弱环节、薄弱时间和薄弱人物进行排查,制定 相应措施安排专人抓好落实,坚决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2、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宣

14、传教育安全活动, 对各工种分别组织学习相应的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行车工、叉车司机、电工、登高作业等特殊作业的 人员要重点学习,经考试合格方能重新上岗。3、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基层管理人员,要进一步加强业务知识的学 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了解和掌握分管范围内各工序的 安全重点,关键时刻要对员工进行提示指导, 坚决杜绝各类生产事故的发生。4、工作中员工之间要时刻注意,相互提醒,时时做到自主保安和相互 保安,养成自觉按章作业的习惯。5、在起吊长、滑的工件时,必须采用双绳捆绑,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六、* 平滑倒摔伤事故一、事故经过2008年 11月14日下午, *平与梁某检修抛丸

15、机。 4点左右,梁某在抛 丸机的北侧修理绞刀,热处理工翟某在一旁等着他去整理井式炉的电源线, 这时,* 平就让翟某扶着梯子上去紧固电机螺丝,紧固完后下梯子时,翟某 已经走开, * 平在没人扶梯子的情况下就往下下,由于身子重心偏移,梯子 惯性向一侧滑倒,摔倒在车间内的一铁簸箕上。经医院诊断为第九、十肋骨骨折。二、事故原因1、安全意识淡薄,自主保安和相互保安不够。在没有人扶梯子的情况 下,也未采取措施保证梯子不滑就往下走。2、车间主任在安排工作时,对安全工作强调不够,安排工作不细、不 明确。3、* 部副主任赵某,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对员工的安全教育不够, 缺乏安全教育的针对性,抓安全工作不严、不

16、细。三、措施要求1、切实加强对员工安全意识、安全责任、事故危害的教育,利用班前 班后会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各工种的安全岗位责任制,做到应知、应会。2、管理人员在安排工作时要针对当班的生产实际,有针对性的强调安 全注意事项, 对薄弱人物, 重要环节, 要指定专人进行监控, 发现事故隐患, 要立即解决,以确保安全生产。3、工作中员工之间要相互注意,及时提醒,要时时做到自主保安和相 互保安,养成自觉按章作业的习惯。七、王 * 物料伤脚事故一、事故经过2010年6月 13日下午,车间主任安排王 *与郭某给交接顶梁上漆,俩 人各用长钩钩住顶梁一头,放到油漆槽蘸漆后再提出来放到一边凉干,到下 午18:40的时

17、候,王*与郭*钩起一条顶梁(重22kg)准备蘸漆,突然王* 抬起的一头脱钩,顶梁砸在王*右脚上。经昆仑舜天医院X光拍片确诊,右 脚拇指第二节骨折。二、事故原因1、操作人员对安全重视不够,注意力不集中,在工件未确认挂牢的情 况下就起吊并在顶梁脱钩时又未能及时闪开身子,导致顶梁脱钩砸到脚上。2、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对薄弱时间、薄弱人物的管理还有差距,还做 不到重点监控、重点安排,对转岗人员在薄弱时间疏于管理。三、防范措施1、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思想的教育。经常利用班前班后会的时间组织员工学习上级各种安全法规、文件和公司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进一步提高广 大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2、抓好对薄弱时间、

18、薄弱人物的安全管理。夜班、下班前,员工由于 休息不好,精力、体力比平时都要弱,是我们在安全方面的薄弱时间,各个 车间班组要时刻注意员工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新员工、夜班、转岗 及远路探亲回厂上班人员是安全管理中的薄弱人物, 各车间班组要做到心中 有数,重点对其在生活上关心、 工作上照顾使其顺利度过薄弱期, 实现车间、 班组的安全生产。3、工作中员工之间要时刻注意,相互提醒,时时做到自主保安和相互 保安,养成自觉按章作业的习惯。八、孙 * 钻床缠绕挤伤手指事故(一)事故经过2006年 6月 23日中班,济北维修中心机加工车间车工孙 * 在开铣床加 工挡销座时,在没有停机的情况下就用扳手去卸活

19、(松紧固螺丝) ,结果被 铣床刀具钩住手套将手带进挤伤右手食指和小指。(二)事故原因1、伤者违章操作,图省劲、怕麻烦,在没有停车的情况下就去卸固定 挡销座的压紧螺丝,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2、伤者违反操作规程,戴手套操作镗床,被镗刀刮住手套,也是造成 事故的直接原因。3、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不到位、对员工安全教育安全教育不到位,对员 工平时的违章行为看惯了,不制止,是导致这起事故重要原因。(三)防范措施1、严格按规定佩戴作用劳动防护用品,该戴的必须戴,不该戴的坚决 不能戴,并养成自觉按章作业的好习惯。2、在上、卸活时要先停电,待设备停止运转后方可进行相应操作。3、要经常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素质教育

20、,提高安全意识,做好自主保安 和相互保安。4、管理人员要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认真负责,做好日 常的安全巡检工作,及时制止生产过程中的违章现象,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 芽状态。九、任* 行车挤伤事故(一)事故经过2010年11月29日早 8点10分左右,电修车间维修工任 * 、冯某在检 修铆焊车间东跨北 10 吨行车,更换液压助力推动器,检修完毕后,冯某在 前先下来,任 * 在后负责关闭护栏门,任 * 还未到安全位置,行车工李某突 然开动行车,将任 * 挤到行车与水泥柱之间,造成肋骨骨皮断裂。(二)原因分析 行车工李某违犯操作规程,在未接到检修人员的指令情况下就开动行车。安全设施不完备,

21、在护栏门未关闭前,启动装置应该处于断电状态启动 不起来,能开动说明闭锁装置失效。安全教育不到位,各工种间协作配合不好,没有事前进行约定(三)预防措施加大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力度, 特别是对特殊工种人员的日常行为要经常 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提示和指导。设备检修等不是日常进行的多工种协作的工作,要事前进行沟通,约定 安全注意事项,确定一人负责,进行统一协调。对所有安全检测、闭锁、限位等安全设施及辅件要经常检查,使之处于 完好状态。十、高 * 钻床拧伤手臂事故(一)事故经过2011年 1月 26日3点40分,加工车间钻床工高 *在加式固定环,在钩 铁屑过程中被铁屑钩住右手套袖,她立即按下停车按钮,但这时旋

22、转的钻杆 已将高*的右臂拽到钻杆跟, 这时在旁边摇臂钻床背对高 * 干活的别*听到 动静后马上跑过来,看到钻床动,以为还未停电,就立即按停止按钮,由于 慌张错按了启动按钮,虽然及时发现并按下了停止按钮,但还是转了一下, 又将高* 的手臂拽了一下,经集团公司医院检查确诊为右小臂开放性骨折。(二)原因分析1、操作人员安全观念淡薄,自主保安意识不强,在工作过程中精力不 集中,操作不当导致铁屑拽住套袖将手臂拽进钻床。2、操作人员素质不高,遇事不冷静,遭遇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不强,施救措施不当。(三)预防措施1、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知识培训,特别是刚进厂的员工要在老师的监护 下才能工作,出徒后,管理人员要

23、勤检查勤嘱咐。2、加强对员工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教育,要熟悉本岗位所有设备的性 能,了解紧急停车、停电按钮位置。使大家遇事有对策,处事不慌张,以减 少或避免各种伤害的发生。3、员工之间要时刻注意相互提醒,时时做到自主保安和相互保安。十一、同 * 油缸底砸伤脚事故(一)事故经过2011年4月23日下午 6点30分左右,加工车间电焊工同 *在将亭南支 架 420油缸缸底组装到油缸上时,因捆绑不正,同*就用脚去蹬缸底,使缸 底脱落,砸在了同 *的右脚上,造成右脚大拇指开放粉碎性骨折。(二)原因分析1、同 *安全意识不强,自我保护意识差,对危险的预见性不到位,考虑 不到缸底受力后捆绑位置的变化,造成缸底

24、脱落。2、工作中图省劲,怕麻烦,加之过了下班时间,急于完成工作,放松 了对安全的注意。(三)预防措施1、吊运工件时,要捆绑牢固,特别是过长过短及不规则形,在起吊以 后尽量不要靠近或改变它的受力方向,若因工作需要必须施以外力时,要首 先考虑到受力变化以后的后果,以确保自身安全。2、头脑要时刻保持冷静,特别是下班前,上班后等特殊时间段,要觉 着,不要急躁,稳才能快,急就容易出错。十二、宗 * 摔伤事故(一)事故经过2011年5月13日上午9点30分左右,划线工宗*在铆焊车间西跨从拖 拉机车盘上卸唐口连杆时不慎踩空,从车盘上掉下来,右臂碰在车盘的槽钢 上,造成右小臂骨折。(二)原因分析1、车盘是框架

25、结构,是用槽钢制作,只有很少部分铺了板,多数都是空档,上面不适合站人2、宗* 挂好连杆挂钩后本应下来以后再起吊,但为了省劲,只离开连 杆很小的距离就开始起吊,由于连杆起吊后有摆动,宗 * 本能的向一边躲, 就诓了下来。自主保安意识不强。3、行车工看到挂钩人员站的位置应该提醒,待挂钩人员走到安全区域 后再进行吊装作业,互相保安没有做好。4、车间管理人员抓安全不严不细,强调安全没有针对性。(三)预防措施1、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远离危险区域,做到自主保安。2、多工种或多人同时作业时要协调配合好,并要相互监督,相互提示, 严格按规定操作,做到相互保安。十三、朝 * 挤伤手事故(一)事故经过201

26、1年 5月 31 日早晨 5 点 40 左右,电焊工朝 * 将唐口支架连杆装炉准 备预热,在起吊后调整方向时,由于惯性作用使连杆与旁边的工件想碰挤伤 右手无名指,造成骨折。(二)原因分析 自主保安意识不强,思想麻痹,对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无预见性,调整摆 动的工件,手应在摆动的后方扶,但扶在摆动的前方,造成了挤碰。2、空间狭窄,工件少一摆动就碰到其它工件上,造成人员紧张,手忙 脚乱。(三)预防措施1、工作场地要宽畅,地面要平整无杂物。2、在调整大型工件用力时要根据调整的幅度适度用力,防止用力过大 造成调整过度, 工件碰坏设备、 设施或碰倒物料, 人在纠正时造成挤伤事故。十四、宗 * 挤伤手事故(一

27、)事故经过2011年 6月 15 日下午 1 点 30 分左右,打磨工宗 * 在用平板车转唐口顶 梁侧护板时,因侧护板振动、没落,将左手无名指挤伤。(二)原因分析1、安全意识不强,明知侧护板不稳定,也不进行固定,造成侧护板、 没落是伤手。2、麻痹大意,在用平板车转动工件时,应将工件固定牢,用手扶在高处向前用力,但其放在车盘上造成伤手。(三)预防措施 1、用平板车转动工件时,首先要将工件固定牢,防止没落,还要清理 前方有碍平板车行走的物料。2、平板车行走时,人要在后方用力,用手掌斜按在工件的上方,防止 手指弯曲后伸到工件的缝隙中。十五、孙 * 吊料砸伤脚事故(一)事故经过2011年 6月 25

28、日晚上 9 点左右,吊料工孙 * 、陈* 与行车工程 * ,根 据领导安排, 用三吨磁铁将下好的唐口支架的连杆盖板从数控机篦子上吊出 来,陈* 在数控机篦子上粘料,孙 * 在放料区垛料,当吊到第二钩时,拔下 磁铁插销后,因磁铁还有一定磁性,又将连杆带起,孙 * 试图用脚将带起的 盖板踹下来,但没有成功,孙 * 的脚刚落地,盖板就脱落了,正好砸在孙 * 的脚上,经检查左脚第V趾骨为开放性骨折。(二)原因分析 1、选用器具不当,顶梁盖板本不重,用小磁吊就可以,大磁吊又笨又 重又不方便操作。2、对磁铁的性能不了解,在拔出插销后,虽然还有一定磁性,但强磁 系统磁力已经改变,已经处于释放状态,仍然站在顶

29、梁附近。3、临时带起的盖板,用撬棍等工具撬下,人也未闪开身子,造成了这 一事故。(三)预防措施1、起吊工件时,要选用合适的磁吊。2、在处理临时带起的工件时,要用专用工具,操作人员要闪开身子, 防止突然坠落伤人十六、 * 分厂顶梁砸坏拖拉机车盘事故(一)事故经过2011年 7月 3 日下午 4 点 30分左右, !公司拖拉机司机伊 * 用拖拉机 给 * 分厂转 ZD9000/17/35 支架顶梁,在卸车过程中, * 分厂挂钩人员聂 * 、 谭* 用一根绳套分别挂住顶梁前端的吊装孔和后端的耳孔,行车工战晴晴开始起吊,当顶梁刚离开拖拉机车盘后,顶梁突然脱钩,砸到了拖拉机车盘后 部梁上,将拖拉机头挑起

30、又摔到地上,造成车头外壳、方向盘、右后轮等部件损坏,车盘也有损坏。(二)原因分析1、图省劲,怕麻烦。由于顶梁前后重量不均匀,不容易掌握平衡,应 该用两根绳套进行吊挂,而只用一根绳套。2、试吊时一端先起来,就说明两端的重量不一样就应该调整后再吊, 但为了赶进度,也没看清另一端离没离开车盘,就继续吊运, 。3、现场人员安全意识不强,行车工没有坚持“十不吊”原则,挂钩人 员图省劲,怕麻烦,管理人员重生产,轻安全。(三)预防措施1、起吊不规则大型工件时,要用两根绳套,同一根绳套的两端要挂在 相对较小的摘挂处。防止重量偏移造成绳滑动。2、严格按“十不吊”原则进行操作,要先试吊,在确认吊挂准确,工 件稳固,无危险因素的情况下方可正式起吊。3、摘挂钩人员,要认真负责,在试吊时要仔细观察所吊工件的变化情 况,正确指挥行车工进行操作。十七、司 * 侧护板滑落伤脸事故(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