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及负反馈放大电路-习题解答._第1页
反馈及负反馈放大电路-习题解答._第2页
反馈及负反馈放大电路-习题解答._第3页
反馈及负反馈放大电路-习题解答._第4页
反馈及负反馈放大电路-习题解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负反馈典型例题6.4如图T6.4所示,它的最大跨级反馈可从晶体管的集电极或发 射极引出,接到的基极或发射极,共有 4种接法(和、和、 和、和相连)。试判断这4种接法各为何种组态的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设各电容可视为交流短路26.5已知一个负反馈放大电路的A=105, F =2 103。求:(1) Af = ?(2)若A的相对变化率为20%,则Af的相对变化率为多少?6.6电路如图T6.6所示。试问:若以稳压管的稳定电压 uz作为输入电压,则当R2的滑动端位置变化时,输出电压uo的调节范围是多少?图 T 6.6图解T 6.6( a)UoO图解T 6.6 (b)6.7在图P6.2的各电路中,说

2、明有无反馈,由哪些元器件组成反馈网络,是直流反馈还是父流反馈?有无反馈哪些元器件组成反馈网络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a)有反馈Re交直流反馈(b )有反馈R5 :级间(全局) 反馈;R4 :本级(局部)反馈R5 :交流反馈;R4 :直流反馈(c )有反馈Rf、Re交直流反馈(d )有R8、R5和R3 :级间R3、R5和R8 :交直反馈反馈;流反馈;R3、R8 :本级反馈;R3、R8 :交直流反R6 :本级反馈馈;R6直流反馈(e )有R4 :级间反馈;R4 :交流反馈;反馈R7 :本级反馈R7 :交直流反馈(f)有R5、R3 :级间反馈;R5、R3 :交流反馈;反馈R3 :本级反馈R3 :交直

3、流反馈6.8在图P6.8的各电路中,说明有无反馈,由那些元器件组成反馈网络,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R2R3(b)(c)27R5R2A2UiRiR3R4R.(d)图 P 6.8(e)【解6.4】简答和相连:电压并联组态,负反馈;和相连:电流并联组态,正反馈;和相连:电压串联组态,正反馈;和相连:电流串联组态,负反馈。详解:(a)和相连:女口图解T 6.4(a),用瞬时极性法分析可知, 从输入端来看:iid i if,净输入电流减小,反馈极性为负;反馈回来的 信号与输入信号在同一节点,表现为电流的形式,为并联反馈;从输出 端来看:反馈信号从电压输出端引回来与输出电压正比,为电压反馈。 总之,和相

4、连为电压并联负反馈。(b)和相连:如图解T 6.4 (b),用瞬时极性法分析可知,输入端iidif,净输入电流增加,反馈极性为正,且为并联反馈;从输出端来看:反馈信号从非电压输出端引回来,反馈信号不与输出电压成正 比,而与输出电流成正比,为电流反馈。总之,和相连为电流并联 正反馈;(c)和相连:如图解T 6.4( c),用瞬时极性法分析可知,从 输入回路来看:Uid =Ui Uf,净输入电压增加,反馈极性为正;反馈回来 的信号与输入信号不在同一节点,表现为电压的形式,为串联反馈;从 输出端来看:反馈信号从电压输出端引回来与输出电压成正比,为电压 反馈。总之,和相连为电压串联正反馈。(d)和相连

5、:如图解T 6.4( d),用瞬时极性法分析可知,从 输入回路来看:Uid二Ui -Uf,净输入电压减小,反馈极性为负;反馈回来的信号与输入信号不在同一节点,表现为电压的形式,为串联反馈;从 输出端来看:反馈信号从非电压输出端引回来,反馈信号不与输出电压 正比,而与输出电流成正比,为电流反馈。总之,和相连为电流串 联负反馈。o(b)(a)和相连:电压并联负反馈和相连:电流并联正反馈(d)和(c) 和相连:电压串联正反馈相连:电流串联负反馈图解T 6.4【解 6.5 (1)舛 A 炉 3 :-5 10-1+AF 1 十105X2Xl03(2) dAL =dA -20% J 3 T 10-9A A

6、 1 AF1 105 2 103【解6.6输出电压最大值如图解T 6.6 (a)所示:U omax =(1 - R2-R3)Ui =(1 2-R3)U z)6VR1R1R1输出电压最小值如图解 T 6.6(b ) 所示U Omin + Ri 2)U I + Ri Q ( Ri【解6.7】有无反馈哪些元器件组成反馈网络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a)有反馈Re交直流反馈(b )有反馈R5 :级间(全局) 反馈;R4 :本级(局部) 反馈R5 :交流反馈;R4 :直流反馈(c )有反馈Rf、Re交直流反馈(d )有反馈R8、R5和R3 :级间反馈;R3、R8 :本级反馈;R6 :本级反馈R3、 R5和

7、R8 :交直 流反馈;R3、R8 :交直流反馈;R6直流反馈(e )有反馈R4 :级间反馈;R7 :本级反馈R4 :交流反馈;R7 :交直流反馈(f)有R5、R3 :级间反馈;R5、R3 :交流反馈;反馈R3 :本级反馈R3 :交直流反馈6.8在图P6.8的各电路中,说明有无反馈,由那些元器件组成反馈网络,是直流反馈还是父流反馈?_lJ一Uo+ 1Ui+Rl0+O 3Ui+R2Ri rf+Vcc(b)R3I(c)(e)(d)图 P 6.8【解6.8】有无反馈哪些元器件组成反馈网络是直流反馈还是交 流反馈(a)有反 馈R2、R3、C1直流反馈(b)有反 馈Rl交直流反馈(c)有反 馈&、R2 :

8、级间反馈;交直流反馈; 交直流反馈R3 :本级反馈;(d)有反 馈R2 :级间反馈;R5 :本级反馈;A1的输出端与其反向输入端的连线:本级反馈R2 :交直流反馈;R5 :交直流反馈; 交直流反馈(e)有反 馈A2 ,R3交直流反馈6.4判断图P6.2所示各电路的反馈类型,哪些是用于稳定输出电压? 哪些用于稳定输出电流?哪些可以提高输入电阻?哪些可以降低输出 电阻?【解6.4级间反馈兀件反馈类型稳定输出电压还是电流对输入电阻的影响对输出电阻的影响(a) Re电压串联负反馈稳定输出电压提咼输入电阻减小输出电阻(b) R5电压并联正反馈(C)Rf、 Re电压并联负反馈稳定输出电压减小输入电阻减小输

9、出电阻(d) r、R5和R3电流串联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提咼输入电阻提高输出电阻(e) R4电流并联负稳定输出减小输入提咼输出反馈电流电阻电阻(f) R5、 R3电压串联正反馈6.5判断图P6.3所示各电路的反馈类型,哪些是用于稳定输出电压?哪些用于稳定输出电流?哪些可以改变输入电阻?哪些可以改变 输出电阻?【解6.5级间反馈兀反馈类型稳定输出电压还是电流对输入电阻的影响对输出电阻的影响件(a)CiR2、R3、直流电压并联负反馈稳定输出直流电压(b)Rl电流并联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减小输入电阻提高输出电阻(c)R1 R2电压串联负反馈稳定输出电压提咼输入电阻减小输出电阻(d)R2电压并联负反馈稳定

10、输出电压减小输入电阻减小输出电阻(e)A2 ,R3电压并联负反稳定输出电提高输入1减小输出馈压电阻电阻6.6判断图P6.6级间交流反馈的极性和组态,如是负反馈,则计 算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反馈系数和闭环电压放大倍数Auf丿。(设各三U i极管的参数B, g为已知,电容足够大)。图图解P 6.6【解6.6】如图解P 6.6所示,级间交流反馈为电压串联负反馈。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o rbe闭环电压放大倍数Auf U iUi =Uf , Uf =U。空,反馈系数F =U匸=空, Uo g。U o 1 rbe3 (JJX Uf - F - BR6.7估算图P6.2所示各电路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

11、倍数。【解6.7图P6.2中(b) (f)为正反馈,(a) (c) (d) (e)为负反(a) 电路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如图解 P 6.7 (a)所示,在深度串 联负反馈条件下,Uid=Ui-Uf:- 0,Ui:-Uf,闭环电压放大倍数Auf:=1Ui Uf(c)电路引入电压并联负反馈,如图解 P 6.7 ( C)所示,在深度并联负反馈条件下,Ui =Ube :0uo二f RF :ZsRf二一董山,闭环电压放大倍数 AiusfUo _ Rf us Rs(d)电路引入电流串联负反馈,如图解P 6.7 (d)所示,在深度串联负反馈条件下,U|Uf,Uf=RR3;5阳ioIR3 1 R5 R3 二R

12、3R8|R3R5 I R8 uo -o (R7 RL)闭环电压放大倍数Auf =U =严严5_低(R7/Rl) UI Uf(e) 电路引入电流并联负反馈,如图解 P 6.7 (e)所示,在深度并联负反馈条件下,I|d =I| -If -0, U| =Ube :0, If :-IsUs, I-R4 IfRsR7R4 usr? RS,畫,R4 usuo十侃町詁匾倏和OAusf 亡=(1+R4)rrl)=RR图解P 6.7闭环源电压放大倍数6.8估算图P6.3(a) ( b) ( c) ( d)所示各电路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 的电压放大倍数。【解6.8(a)在直流工作状态时,电路为直流电压并联负反馈,

13、如图解P 6.8(a)所示,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lid - If :_,li =lf,根据虚短u_ :- 0 ,有Ii芈,IfRiUoR R ,电压放大倍数Auf二字一导 ; r2r3u iRi(b) 电路引入电流并联负反馈,如图解 P 6.8(b)所示,在深度并联负反馈条件下,iiu- :-0,电压放大倍数Auf=Uo =_Rl ;U7 r?;(c) 电路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如图解 P 6.8 (c)所示,在深度串联负反馈条件下,uid=ui-Uf止 ,根据虚断有hd 吒0,二Ui ;tUf=1Uo,+R2 电压放大倍数Auf二匹上“导;ui ufR?(d) 电路引入电压并联负反馈,如图解

14、P 6.8 (d)所示,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ui _ uoRiR2,uiR2uRiRi R2uo电压放R3大倍数AufuiuoR2 R3 R5R? R3 R2 R3 R? R5oRl(b)R5(C)(d)图解P 6.86.9分析图P6.9所示电路,说明电路中有那些级间交、直流反馈?各是什么极性、类型?起什么作用?并计算电路的闭环电压放大倍数。图解P 6.9【解6.9】(1)Rf引入级间直流反馈,直流负反馈,提供v基级电流,稳定工作点;(2)如图解P 6.9,RE1、Cf、RC22反馈网络引入级间电压串联负反馈, 作用:稳定输出电压,提高输出电阻。减小输出电阻,稳定闭环电压增 益。在深度串联负反

15、馈条件下,UUf二RE1RC22 u。,闭环电压放大RE1 RC22 +RC21倍数 Auf =比:出=1一 =24.97。UiUfRe1 / RC226.10如图P6.10所示,假设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估算下图所示各电路的闭环电压放大倍数。(C)(d)图 P 6.10【解6.10电路如图解P 6.10(a)R2引入级间电压并联负反馈,在深度并联负反馈条件下,iif , u- :-0,可求得闭环电压放大倍数Auf上一譽;UiRi(b)R5引入级间电流串联负反馈,在深度串联负反馈条件下,Ui :-Uf “0R5二护只5,闭环电压放大倍数Auf=-rL ;R|_Ui R5(C)Rs和Ri引入电压串

16、联负反馈,在深度串联负反馈条件下,Ui :-Uf电u。,闭环电压放大倍数Auf上=1普;Ri +R6UiRi(d) 22kQ和1kQ的电阻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在深度串联负反馈条件下,ui- uf11 22Uo ,闭环电压放大倍数Auf吒=1 空=231R211R4 R1 uri_h1I+c+0(iid fcio +A1+ A2+ Uf-bR5R2(b)“ +V ccR8C2R7VT 2R2+UoR3+R1R4Uf+C3十(c)(d)图解P 6.106.13放大电路如图P6.13所示,试解答:(1) 为保证构成负反馈,请将运放的两个输入端的+、-号添上;(2) 判断反馈的组态;(3) 请按深度负反馈估算电压增益。图 P 6.13【解6.13】(1)为保证构成负反馈,运放的两个输入端的+、一号如图解P6.13所示;(2)反馈的组态:电压串联负反馈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电压增益:AufV: =1 * R; -11图解P 6.136.14电路如图P6.14所示,试求:(1) 合理连线,接入信号源和反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增大,输出 电阻减小;(2) 若Au =20,则R;应取多少千欧?图 P 6.146.14【解6.14】(1)为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增大、输出电阻减小,可联接 为电压串联负反馈如 图解P6.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