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 910章大比例尺地形图应用和测设_第1页
测量学 910章大比例尺地形图应用和测设_第2页
测量学 910章大比例尺地形图应用和测设_第3页
测量学 910章大比例尺地形图应用和测设_第4页
测量学 910章大比例尺地形图应用和测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第九章第九章 大比例尺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应用地形图的应用 9 91 1地形图的识读和基本用法地形图的识读和基本用法 地形图的识读地形图的识读 1 1图外注记图外注记: :了解时间、坐标系、高程系、图名、了解时间、坐标系、高程系、图名、 图号图号. .接图表接图表 2 2地物识读地物识读: :公路、铁路、居民地、河流、农田、公路、铁路、居民地、河流、农田、 水库水库 3 3地貌识读地貌识读: :了解等高线、等高距、山头、山谷了解等高线、等高距、山头、山谷 4 4地形分析地形分析: :合理改造、使用地形、坡度、分水线合理改造、使用地形、坡度、分水线 集水线集水线 2 张家庄地形图张家庄地形图 3

2、530.03530.0 3531.0 40531.0 40531.0 40532.0 旱地 水稻田 旱地 3530.0-531.0 张家庄 李家店 幸福村 刘庄 王庄 黎明乡向阳村 郝家屯 杜家村 秘密 3531.0 40532.0 张家庄 水库 1:2000 3 9.29.2地形图的基本应用地形图的基本应用 1 1求图上一点坐标求图上一点坐标 2 2求两点平距求两点平距 根据坐标计算根据坐标计算d dab ab=(x =(xb bxxa a) )2 2+(y+(yb byya a) )2 2 在图上量取后再按比例换算在图上量取后再按比例换算 3 3确定直线方位角确定直线方位角 解析法解析法:

3、r:rab ab=arctgy/x =arctgy/x ab ab= = 图解法图解法 4 4求一点高程求一点高程 5 5确定确定直线坡度直线坡度 i=tgi=tg=h/d=h/dm=h/d=h/dm100100 6 6定同坡线定同坡线 d=h/id=h/im m 4 9.39.3地形图的工程应用地形图的工程应用 一一. . 断面图断面图 二二确定汇水面积确定汇水面积( (由一系列分水线连成由一系列分水线连成) ) 三三. . 面积量算面积量算 1.1.图解法图解法 分割成梯形、三角形、矩形分割成梯形、三角形、矩形 2.2.格网法格网法 a=a=(n n1 1n n2 2/2/2)a am m

4、2 2 3. 3.格点法格点法 a=a=(n n1 1n n2 2/2/2)a am m2 2 4. 4.平行线法平行线法 a=a=(l l1 1l l2 2l l3 3-)h hm m2 2 5. 5.坐标法坐标法 a=1/2a=1/2(xxk ky yk+1 k+1 xxk k 1 1y yk k) ) 6.6.求积仪求积仪 5 四四. .土石方量估算土石方量估算 1. 1. 平整成某一高程的水平面平整成某一高程的水平面 (1)(1). . 图上确定填、挖分界线图上确定填、挖分界线 (2)(2). . 绘方格网(绘方格网(d=20md=20m) (3)(3). . 用内插法定方格网顶点高程

5、(右侧)用内插法定方格网顶点高程(右侧) (4)(4). . 计算填挖高度计算填挖高度 h hi i= =顶点高程设计高程顶点高程设计高程( (为挖、为填为挖、为填)()(左侧左侧) ) (5)(5). . 计算填挖方量计算填挖方量 v v填(挖) 填(挖)=1/4 =1/4(h h1 1h h2 2h h3 3h h4 4)a a (a a为一个格网表示的实际面积)为一个格网表示的实际面积) (6)(6). . 计算总量计算总量 v v角 角=1/4n =1/4nhh角 角a v a v边 边=2/4n =2/4nhh边 边a a v v拐 拐=3/4n =3/4nhh拐 拐a v a v中

6、 中=4/4n =4/4nhh中 中a(n a(n为格网数为格网数) ) 6 2 2填挖平衡的水平面填挖平衡的水平面 (1)(1). . 绘方格网绘方格网 (2)(2). . 计算设计高程计算设计高程 h ho o=1/n=1/n(h h1 1+h+h2 2+-h+-hn n) =1/4n=1/4n(hh角 角 2h2h边 边 3h3h拐 拐 4h4h中 中) ) (3)(3). . 在图中绘在图中绘h ho o的等高线、即填挖分界线的等高线、即填挖分界线 7 平整成水平场地平整成水平场地 61 62 60 62.3 63 64 a1 a2a3a4 a5 a6 b1b2b3b4b5b6 c1c

7、2c3 c4 c5c6 d1 d2d3 d4 d5d6 e1e2e3e4e5e6 f1f2f3f4f5f6 1 2345 678910 1112131415 1617181920 21 22232425 ha2 ha3ha4ha5ha6 hb1 hb2hb3hb4 hb5hb6 hc1hc2 hc3 hc4hc5hc6 hd1hd2hd3hd4hd5hd6 he1he2he3he4he5he6 hf1hf2 hf3hf4 hf5hf6 hb1 hb2 hb3hb4hb5hb6 hc1 hc2hc3 hc4hc5hc6 hd1 hd2 hd3hd4 hd5 hd6 he1 he2he3he4 h

8、e5he6 ha1ha2ha3ha4 ha5 ha6 hf1hf2 hf3 hf4hf5 hf6 ha1 8 3 3设计成倾斜面(过已知三点)设计成倾斜面(过已知三点) 倾斜平面的等高线特性:等距、平行、直线倾斜平面的等高线特性:等距、平行、直线 (1)(1)确定设计等高线平距和方向确定设计等高线平距和方向 连接最高、最低点,内插过等高线的点和第三点连接最高、最低点,内插过等高线的点和第三点 高程相等的点,连接该点与第三点,作相应等高线高程相等的点,连接该点与第三点,作相应等高线 (2).(2). 确定填挖分界线确定填挖分界线 连接同高程的设计等高线和原等高线交点,即填连接同高程的设计等高线和

9、原等高线交点,即填 挖分界线挖分界线 9 4.4.等高线法等高线法 10 平整成倾斜场地平整成倾斜场地 61 62 63 64 60 60 61 61.3 62 63 64 64 63 62 61.3 61 60 a b c 60.5 63.7 61.3 11 第十章第十章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10.110.1 概述概述 测设测设(放样):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放样):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 按要求(平面和高程)在现场标定按要求(平面和高程)在现场标定. . 是设计与施工间的桥梁是设计与施工间的桥梁 是根据设计点与已知点间的角度是根据设计点与已知

10、点间的角度. .距离和高差距离和高差, ,用用 仪器定出设计点的实地位置仪器定出设计点的实地位置, ,并埋设标志并埋设标志. . 12 10.2 10.2 测设的基本工作测设的基本工作 一一. .基本要素测设基本要素测设 1.1. 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 从一点沿指定方向标出另一点,使两点平从一点沿指定方向标出另一点,使两点平 距为已知长度。距为已知长度。 一般方法一般方法 沿沿apap方向量方向量ab=d,ab=d,往返丈量,其差值在允往返丈量,其差值在允 许范围内取均值,或稍移动许范围内取均值,或稍移动b b点的位置。点的位置。 精密方法精密方法 计算改正数计算改正数 l l

11、d d、l lt t、 、 l lh h d=d-d=d-l ld d- -l lt t- -l lh h 13 例例 在在4c4c,测量一平距,测量一平距8080米,概量后高差米,概量后高差1.251.25米,米, 尺长误差尺长误差0.003/30.0000.003/30.000,计算地面应量值,计算地面应量值 解解 l ld d=0.003/30.000=0.003/30.00080=0.00880=0.008米米 l lt t=1.25 =1.25 1010-5 -5( (4-204-20)80= - 0.01680= - 0.016米米 l lh h= -1.25= -1.252 2/

12、 /(2 2 80 80)= - 0.010= - 0.010米米 d=d-d=d-l ld d- -l lt t- -l lh h =80-0.008- =80-0.008-(-0.016-0.016)- -(-0.010-0.010)=80.018=80.018 14 2. 2.已知水平角的测设已知水平角的测设 已知一方向,测设第二方向,使两方向夹角为已知一方向,测设第二方向,使两方向夹角为 已知角已知角 一般方法一般方法 精确方法精确方法 15 一般方法一般方法 盘左、盘右观测后取中间点盘左、盘右观测后取中间点 o a c c c 16 精确方法精确方法 用一般方法观测后再对该角用一般方

13、法观测后再对该角n n个测回得个测回得, , 比比 较较和和的差值的差值,垂直测线方向移动,垂直测线方向移动 d=dd=d / a o c c d d 17 例例 要测量要测量=600000“=600000“,实测,实测 =595940“ =595940“ ,ac=100.000ac=100.000米米 解解: : = - =20 “ = - =20 “ d=cc=100.000 d=cc=100.00020 “ /206265 20 “ /206265 “=0.010“=0.010米米 18 3. 3. 已知高程的测设已知高程的测设 已知一点高程,测设另一点的高程为设计值已知一点高程,测设另

14、一点的高程为设计值 (当测设点与已知点高差较大时,用钢尺代(当测设点与已知点高差较大时,用钢尺代 替水准尺)替水准尺) 例例: :已知已知ha=111.475m,ha=111.475m,要测设高程为要测设高程为112.000m 112.000m 的的 室内室内0,0,现在现在a a点尺的读数为点尺的读数为1.0511.051, ,求待定点求待定点0 0 标尺读数为多少时标尺读数为多少时, ,其尺底部高程为其尺底部高程为0 . 0 . 19 b=(hb=(ha a+a+a)-h)-hb b =(111.475 =(111.4751.051) 1.051) 112.000112.000 =0.52

15、6 =0.526 ha a a 水准面水准面 b (0) b hb hab 20 habhab=hbha=(a1b1)+(a2b2) =-(b1-=hbha=(a1b1)+(a2b2) =-(b1- a2a1+b2)a2a1+b2) b2= a2+ (a1b1)- hab b2= a2+ (a1b1)- hab b1 a2 b2 a1 a b 零端 21 二二. .平面点位的放样方法平面点位的放样方法 1. 1. 极坐标法极坐标法 适用于量边方便。计算方位角、观测角、边长适用于量边方便。计算方位角、观测角、边长 12=arctg12=arctgy y/ /x 1a=arctgx 1a=arct

16、g y/y/x x 1=1=1212-1a d1a=(1a d1a=(x x + +y y ) ) 1 2 3 a b d1a 1 22 2.2.直角坐标法直角坐标法 适用于有互相垂直的建筑基线或方格网,拟建物主适用于有互相垂直的建筑基线或方格网,拟建物主 轴线与之平行或垂直。计算边长和观测直角轴线与之平行或垂直。计算边长和观测直角 x1=150 y1=70 x2=150 y2=205 x3=80 y3=205 x4=80 y4=70 x=200 x=100 x=0 y=200y=100y=0 x oy 2 34 a b 23 3. 3. 角度角度交会法交会法 适用于离控制点较远。计算方位角、

17、观测角适用于离控制点较远。计算方位角、观测角, , 用两台仪器角度角会用两台仪器角度角会. .夹角以夹角以3030120120度为好度为好. . 1= 1= 12 12 1a 1a 2 2= = 2a 2a 21 21 ab 1 2 3 1 2 24 4. 4. 距离交会法距离交会法 适用于地面平坦,小于一钢尺距离。计算边长适用于地面平坦,小于一钢尺距离。计算边长 d1a=(d1a=(x x+ +y y) ) d2a=(d2a=(x x+ +y y) ) ab 1 2 3 d2a d1a 25 坡度线测设坡度线测设 适用于道路、水渠、排水沟适用于道路、水渠、排水沟 例例: : 已知已知a a、

18、b b点平面位置点平面位置及及h ha a、d dab ab、 、i iab ab 标定标定abab线的中间点线的中间点 b a i i i 26 例例1 1: a a点高程点高程216.000216.000米,欲测的米,欲测的b b点高程点高程 216.430216.430米,当水准仪安置在米,当水准仪安置在a a 、 b b点中点中 间,得间,得a a尺读数尺读数1.3631.363米,问米,问b b尺读数尺读数 h h视 视=ha+a=216.000+1.363=217.363 =ha+a=216.000+1.363=217.363米米 b=hb=h视 视hb=217.363-216.4

19、30=0.933 hb=217.363-216.430=0.933 a b 1.363 27 例例2 2:mn mn=3000400“ =3000400“,xm=14.23mxm=14.23m, ym=86.71mym=86.71m,xp=42.30mxp=42.30m,yp=85.03myp=85.03m,仪器置,仪器置 m m点,用极坐标法计算点,用极坐标法计算p p点测设数据点测设数据 解:解:r rmp mp=arctg(yp =arctg(ypym)/(xpxmym)/(xpxm) =arctg=arctg (85.03-86.71 (85.03-86.71)/ /(42.30-14

20、.2342.30-14.23) = arctg= arctg (-1.68-1.68) / /(+28.07+28.07)= = 32530“32530“ mp mp= 360-32530“= 3563430“ = 360-32530“= 3563430“ nmpnmp= = mp mp- -mn mn=563030“ =563030“ d dmp mp= = (-1.68-1.68)2 2+ +(+28.07+28.07)2 2 1/2 1/2 =28.12 =28.12米米 m p n 28 附加附加1 1 民用建筑施工测量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1 1定位测量(建筑物外轮廓主轴线交点测设)定位

21、测量(建筑物外轮廓主轴线交点测设) 根据红线、基线、方格网定位(量距、直角)根据红线、基线、方格网定位(量距、直角) 根据原有建筑物定位(延长线法、直角坐标法、根据原有建筑物定位(延长线法、直角坐标法、 平行线法)平行线法) 根据测量控制定位点(极坐标法)根据测量控制定位点(极坐标法) 2 2 龙门板设置龙门板设置 在轴线外在轴线外1.51.52.02.0米置龙门桩,引米置龙门桩,引0 0高程至龙高程至龙 门板上,用经纬仪引方向线至龙门板(钉小钉)门板上,用经纬仪引方向线至龙门板(钉小钉) 和引桩上和引桩上 3 3 基础高程测设基础高程测设 如设计槽底标高如设计槽底标高1.51.5米,要求水平

22、桩标高米,要求水平桩标高 1.01.0米米 29龙门桩龙门板设置龙门桩龙门板设置 30 附加附加2 2高层建筑施工的高程传递高层建筑施工的高程传递 0 0标高由电梯间、楼梯间、窗口标高由电梯间、楼梯间、窗口传递,传递, 一栋楼至少有三个底层标高传递,传至同一层的一栋楼至少有三个底层标高传递,传至同一层的 三点后用水准校核、误差三点后用水准校核、误差3 3毫米。毫米。 31 附加附加3 3 变形观测变形观测 沉降观测沉降观测 在构筑物上设观测点,观测其与水准点间的高差变化量在构筑物上设观测点,观测其与水准点间的高差变化量 1.1.水准点水准点 一组三点,间距一组三点,间距100100米,稳定区、冻土层下米,稳定区、冻土层下0.50.5米米 2.2.观测点观测点 与建筑物大小、荷重、基础有关,间隔与建筑物大小、荷重、基础有关,间隔10101515米,伸缩缝两米,伸缩缝两 侧、基础形式变化处侧、基础形式变化处 3.3.时间时间 荷重增加前后期连续观测,随变化大小而定,荷重增加前后期连续观测,随变化大小而定,1 12 2个月一次个月一次 4.4.方法方法 能反映能反映1 1毫米变化,精密水准仪,往返测,毫米变化,精密水准仪,往返测,f fh hn n1/2 1/2毫米 毫米 5.5.成果整理成果整理 根据日期、沉降量、荷重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