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仪表检修规程之检测仪表_第1页
热工仪表检修规程之检测仪表_第2页
热工仪表检修规程之检测仪表_第3页
热工仪表检修规程之检测仪表_第4页
热工仪表检修规程之检测仪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热工仪表检修规程之检测仪表1 压力检测仪表 本章压力检测仪表,是指采用弹性应变原理制做的各种单圈弹簧管(膜盒或膜片)式压力表、真空表、压力真空表以及远传压力真空表。 11检修项目与质量要求 在检修前,应对压力表进行检查性校准,观察仪表是 否有泄露、卡涩、指针跳动等现象,并作好记录;压力表解体检修后,应作耐压试验,其质量要求见下表: 名称压力表真空表压力真空表 耐压试验值测量上限值93.3Kpa测量上限或下限值 耐压时间(min)533 质量要求数值变化小于耐压试验值的1%视为合格 1.1.1一般性检查 1.1.1.1压力表的表盘应平整清洁,分度线、数字以及符号等应完整、清晰。 1.1.1.2表

2、盘玻璃完好清洁,嵌装严密。 1.1.1.3压力表接头螺纹无滑扣,错扣,紧固螺母无滑方现象。 1.1.1.4压力表指针平直完好,轴向嵌装端正,与铜套铆接牢固,与表盘或玻璃面不碰擦。 1.1.1.5测量特殊气体的压力表,应没明显的相应标记。 112主要机械部件的检查、清理 1.1.2.1游丝各圈间距均匀,同心平整,其表面应无斑点和损伤。 1.1.2.2上下夹板,中心齿轮,扇形齿轮,拉杆锁眼等各部件应清洁,无明显的磨损。 1.1.2.3弹性测量元件应无锈斑,变形和泄露。 1.1.2.4机械部分组装后,紧配合部件应无松动;可动部件应动作灵活平稳。 1.1.2.5机械部件组装后,应向各轴孔中加少量钟表油

3、。 113电接点检查 1131电接点压力(真空)表的接点应无明显斑痕和烧损 1.1.3.2电接点压力表的信号端子对外壳的绝缘电阻,在正常条件下,用500V绝缘表测试,应不小于20兆欧。 12调校项目与技术标准 121弹簧管压力(真空)表 1211零点检查 a.有零点限止钉的仪表,其指针应紧靠在限止钉上。 b.无零点限止钉的仪表,其指针应在零点分度线宽度范围内。 1212仪表校准 a.校准点一般不少于5点,应包括常用点;准确度等级低于2.5级的仪表,其校准点可以取3点,但必须包括常用点。 b.仪表的基本误差,不应超过仪表的允许误差。 c.仪表的回程误差,不应超过仪表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d.仪表的

4、轻敲位移,不应超过仪表允许误差绝对值的二分之一。 1213电接点压力表校准 a.电接点压力表的显示部分校准按照1.2.1.2执行。 b.电接点压力表的接点动作误差应符合厂家规定值,对于厂家未规定接点动作误差的,其动作误差不应超过仪表允许误差的绝对值的1.5倍。 13运行维护 131仪表投入前检查 1311一、二次阀门,排污门及各管路接头处应严密不漏。 1312二次阀门和排污门应处于关闭状态。 1313对带信号装置的压力表,应检查和调整其信号装置,将设定指针调至设定值。 1314确认二次阀门关闭和仪表输入端通“大气”情况下,无液柱修正的仪表应显示零值;有液柱修正的仪表,应核对液柱修正值。 132

5、冲洗取样管 1321汽、水压力测量系统的取样管采用排污冲洗。 1322有隔离容器的压力测量系统,不许采用排污冲洗。 1323冲洗油压测量系统的取样管时,应有排油收集装置和放火措施。 133仪表的投入与停用 1331缓慢稍开一次阀门,检查确认取样管路各接头处无泄露后,全开一、二次阀门,接通仪表电源,仪表即启动投入。 1332关闭二次阀门,断开仪表电源,仪表即停用。长期停用时,必须关闭一次阀门。 134维护 1341经常保持仪表及其附件清洁。 1342经常检查管路及阀门接头处有无渗漏。 1343定期检查仪表零点和显示值的准确性。 1344经常检查和消除仪表的记录故障,保持记录清晰正确。 1345定

6、期检查信号报警情况,保持报警动作正确。 2温度检测仪表 本章温度检测仪表,是指热电偶温度计、热电阻温度计。 21感温元件的检查与校准 211一般检查与质量要求 2111保护套管不应有弯曲、扭斜、压扁、堵塞、裂纹、沙眼、磨损和严重腐蚀等缺陷。 2112用于高温高压介质中的套管,应具有材质检验报告,其材质的钢号应符合规定要求。做耐1.25倍于工作压力的严密性试验时,5min内应无泄露。套管内不应有杂质。 2113感温件绝缘瓷套管的内孔应光滑,接线盒、盖板、螺丝等应完整,铭牌标志应清楚,各部分装配牢固可靠。 2114热电偶的热接点应焊接牢固,表面光滑,无气孔等缺陷。 2115铂铑-铂等贵金属热电偶电

7、极,不应有任何可见损伤,清洗后不应有色斑或发黑现象。 2116镍铬-镍硅等廉金属热电偶电极,不应有严重的腐蚀或机械损伤等缺陷。 2117热电阻的骨架不得破裂,不得有显著的弯曲现象;热电阻不得短路或断路。 2118当周围空气温度为535,相对湿度不大于85%,热电阻感温元件与保护套管之间以及双支感温元件之间的绝缘电阻用500V绝缘表测量,不小于20兆欧。 212热电偶校准与技术标准 2121校准点应包括正常使用点。 2122300以上各点的校准,是在管形电炉中与标准热电偶比较进行的。 2123热电偶校准方法一般采用双极法。校准读数时,炉温对校准点温度的偏离不得超过10。 2124当炉温恒定在校准

8、点附近时,从标准热电偶开始依次读取各热电偶的热电势,再按相反顺序进行读数。如此正反顺序读取全部热电偶的热电势后,炉温变化不超过1。 2125被校准的热电偶,其热电势对分度表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 213热电阻校准与技术标准 2131热电阻的校准,只测定0和100的电阻值R0、R100,并计算电阻比W100=R100/R0。 2132校准热电阻时,可用电位差计,也可用电桥测电阻。测定时通过热电阻的电流应不大于1毫安。 22双金属温度计的检查与校准 221一般检查与质量要求 2211温度计表盘上的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应保持透明,不得有妨碍正确读数的缺陷。零部件的保护层应牢固,均匀和光洁,不得有锈蚀和

9、脱层。 2212温度计表盘上的刻度线,数字和其他标志应清晰准确。 222校准项目与技术标准 2221温度计的标准点不得少于4点。有0刻度的温度计校准点应包括0。温度计的基本误差应不大于规定值。 回程误差应不大于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2222指针移动平稳性检查 在校准过程中,温度计指针应平稳移动,有应有显见的跳动和停滞现象。 23数字式温度仪表的检修与校准 231检修项目与质量要求 2311外观检查 a.仪表外部应完整无缺,各种铭牌标志齐全。 b.表面清洁,各种零部件齐全,装配牢固。 c.引线无折痕,伤痕和绝缘损坏等情形。 2312仪表性能检查 a.每一位数码管应能按照该仪表所设定的编码顺序做连续

10、的变化,无叠字、不亮等现象。 b.仪表零点和满量程刻度处,在1h内的指示值变化不应超过1个字。 c.电源电压变化10%时,指示值的变化不应超过仪表的允许误差。 d.仪表的报警系统工作正常。 232校准和技术标准 2321巡测仪 a.准确度自检校准。 b.返零检查:按下“返零”按键后,仪表应从“00”开始巡测。 c.手动选点检查:按下手动选点按键后,应显示出相应的测点序号及该点温度值,并应与巡测时的示值相同。 d.试验档检查:当工作选择开关置于“试验”位置时,报警等应以1/3s速度逐点发光,第二周期时,报警灯先灭再亮,温度应显示“000”。 e.示值误差校准:应分组逐点进行校准,其示值误差不应超

11、过1个字。 f.报警功能检查:按下报警限值按键,给仪表输入相应信号,报警误差不应超过1个字。每当首次越限时,巡测停步,发出音响报警,越限点报警记忆灯亮,直至越限点恢复正常。在下一个周期检测到原越限点时,如仍越限,则只是熄灭报警灯后再点亮,不再停步,也无音响。 233运行维护 2331仪表投运前的检查 a.仪表接线应正确。 b.仪表供电电源应符合规定。 c.仪表防干扰措施应完好。 2332现场校准及维护 a.应经常保持仪表内外清洁。 b.定期自检仪表准确度。 c.检查分组和报警限值按键位置是否合适,报警记忆和巡测速度是否正常。 d.进行仪表现场校准时,应采用标准信号校准。 e.对工作选择波段开关

12、和选点按键,应缓慢操作,禁止猛力转动或乱按。 24温度测量系统的检查与校准 241测量系统的检查与质量要求 2411感温件 a.在一般管道中安装感温件时,保护套管端部,应能达到管道中心处,对于高温高压大容量机组的主蒸汽管道,感温件的插入深度应在70-100毫米之间,或采用热套式感温件。 b.在其他容器中安装感温件时,其插入深度,应能较准确反映被测介质的实际温度。 c.为保护煤粉管道上的感温件保护套管,应在套管附近来煤方向上安装保护罩。 d.保温管道及设备上感温件的外露部分应保温良好。 e.感温件应具有正确、明显的标志牌;接线盒完整、接线牢固。 2412补偿导线 a.对于新敷设的补偿导线,或在使

13、用中有问题的补偿导线,均应进行校准。 b.补偿导线的校准方法与热电偶相同,补偿导线的校准点不少于3点。 c.补偿导线型号应与热电偶分度号相配。 d.补偿导线敷设时,应穿在金属管或金属软管中,导线中间不允许有接头,其敷设走向应避开较高温度的地方。 e.补偿导线端头应有正负标志。 f.补偿导线对地绝缘电阻和极间绝缘电阻,用500V绝缘表测量,应不低于20兆欧。 g.补偿导线和热电偶连接点处的温度应低于70,极性连接应正确。 242测温系统的校准与技术标准 2421温度测量系统在大小修后应作系统校准,校准点不少于5点,其中应包括常用点。 2422测温系统的综合误差要求如下: a.对于一般仪表应不大于

14、该测量系统的允许综合误差。 b.对于主蒸汽温度表和再热蒸汽温度表,其常用点的综合误差应不大于允许综合误差的1/2。 2423测温系统允许综合误差 a.热电偶配指示仪表的测温系统,其允许综合误差为补偿导线、补偿盒、线路电阻盒指示仪表的允许误差的方和根。 b.热电阻配指示仪表的测温系统,其允许综合误差为线路电阻和指示仪表的允许误差的方和根。 3流量检测仪表 本章流量检测仪表,是指与标准节流装置如孔板配套使用的差压式流量测量变送器。 31标准节流装置 311标准孔板检查项目与质量要求 3111孔板上游侧端面上,连接任意两点的直线与垂直于中心线平面之间的斜率应小于1%。 3112孔板下游侧端面,应与上

15、游侧端面平行,其表面粗糙度可较上游侧端面低一级。 3113孔板开孔上游侧直角入口边缘应锐利,无毛刺和划痕。 3114孔板开孔下游侧出口边缘应无毛刺,划痕和可见损伤。 3115孔板的直径,是不少于4个单测值的算术平均值,这4个单测值的测点之间应有大致相等的角距,而任一单测值与平均值之差不得超过0.05%。 32差压式流量表 321检查项目与质量要求 3211一、二次表外观应整洁,零部件齐全,编号清楚。 3212仪表阀门组或单个阀门应完好严密,手轮齐全,标志正确清楚,操作灵活。 3213表内接线正确牢固,标号齐全清楚,牵引线无破损或伤痕。 3214表内电气线路对外壳、测量线路对外壳的绝缘电阻,用5

16、00V绝缘表测量,应不低于10兆欧。 322校准项目与技术标准 3221基本误差和回程误差校准 a.校准点不少于5点,包括常用点。 一次表校准的基本误差不超过允许误差。 回程误差应不超过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3222静压试验 a.对于经解体检修过的差压计,应作静压试验。 b.以1.25倍工作压力作静压试验,保持5分钟,压力降应不超过2%。 323运行维护 3231投入前的检查与准备 a.检查变送器、管路系统、阀门及接头锁母连接是否牢固。 b.检查变送器连接线路是否正确。 c.检查差压计是否在停用状态。 d.对于新装或大小修后以及久停未用的,投入前应进行冲洗管路。 3232投入 a.接通变送器电源

17、。 b.打开一次门。 c.先开差压计正压门,再关平衡门,最后开负压门,即投入。 3233停用 a.先关负压门,再开平衡门,最后关正压门。 b.断开变送器电源。 c.如长期停用或需拆卸差压计,则要关严一次门。 3234维护 a.经常保持变送器清洁。 b.经常检查管路系统,一、二次门和接头等处均应严密无泄露。 c.定期进行现场校准仪表示值误差和回程误差,应符合技术要求。 4水位测量仪表 本章水位测量仪表主要指应用汽、水电导率差原理制成的电接点水位计。 41电接点水位计的检查与校准 411测量筒安装质量要求 4111测量筒应垂直安装,垂直偏差不得大于1。容器中零水位与汽包正常水位线应处于同一水面。 4112电极丝扣和压接面,应完好无缺陷;电极表面应清洁、光滑、无裂纹或残斑。电极芯对筒壁绝缘电阻,在环境温度5-35、相对湿度不大于85%条件下,用500V绝缘表测试时,应大于20兆欧。 4113安装电极时,垫圈应完好,其平面无径向沟纹,丝扣上应涂抹二硫化钼或铅粉油。 4114电接点的引线应采用耐高温的氟塑料线,每个接线号应逐个核对正确。 412水位显示器的校准与技术标准 4121电接点引线至显示器的连接应正确。 4122每次大小修后应采用“充水法”在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