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夹层及沟道重大危险源评价标准_第1页
电缆夹层及沟道重大危险源评价标准_第2页
电缆夹层及沟道重大危险源评价标准_第3页
电缆夹层及沟道重大危险源评价标准_第4页
电缆夹层及沟道重大危险源评价标准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附录A电缆夹层及沟道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A.1范围和主要危险有害因素A.1.1氾围电缆沟、电缆夹层A.1.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火灾。A.2引用标准GB50229- 1996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DL5027- 1993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 原电力工业部1979电力电缆运行规程 大唐集团制(2005) 140号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实施导则 大唐集团制(2005) 161号 电缆防火标准(试行)A.3危险因素值安全评价对照表A.3.1事故危险可能因素L值对照表表S.3.1事故危险可能因素L值对照表L值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因素(条件范围)101、电缆沟内存在绝缘老化、铠

2、甲严重腐蚀的运行电缆。2、 在电缆隧道或重要回路的电缆沟中下列部位,未设置阻火墙(防火墙)、或一段为 2米的难燃或耐火槽盒。公用主沟道的分支处。多段配电装置对应的沟道适当分段处。 长距离沟道中相隔50米或通风区段处。 通向控制室、配电装置室的入口处和厂区围墙处。3、进入控制室、配电室、控制 柜、开矢柜等处的电缆孔洞没有防火封堵。4、穿越墙体、楼板进入其它场所的电缆孔洞 没有防火封堵。5、在主要生产厂房、辅助生产厂房和建筑物等处的电缆沟道出口、入口 处没有采取电缆防火措施。6、电缆竖井与隧(沟)道的接口,以及穿过各层楼板的竖井口未采取电缆防火措施。7、 电缆沟(夹层)内,布置有热力管道、油气管以

3、及其他可能引起着火的管道和设备,或存 在易燃易爆物品。8、电缆沟(夹层)内的照明设备与电缆紧邻。9、电缆夹层、电缆隧道的交叉密集处、电 缆竖井处未设置火灾探测报警装置。10、电缆沟(夹层)、竖井外附近处没有配置灭火器。81、当电缆明敷时,在电缆接头两侧各23m长的区段,以及沿该电缆并行敷设的其 他电缆同一长度范围内,未采用防火涂料或防火包带措施。2、高压电缆的中间接头与终端接头处未用专用难燃或耐火接头盒将其封闭。3、阻火墙两侧1.5m范围内的电缆未缠绕自粘性防火包带、涂刷防火涂料或采用防火隔板分隔。4、电缆孔洞两侧的非耐燃或难燃型电缆未采用自粘性防火包带或刷防火涂料。5、电缆隧道的防火墙上未采

4、用甲级防火门。6、电缆夹层、电缆竖井隔墙上的门未采用丙级防火门。7、防火门在正常情况下未保持开启状态,在火灾情况下不能自动矢闭。8、电缆隧道内电缆交叉口及电缆密集段、电缆夹层以及有中间接头的部位,未悬挂 灭火 弹。9、电缆的运行温度超过规定值。in、呑由由缔白箍2十*ni宗佶 。1、重要设备的电缆不是阻燃电缆或耐火电缆,不符合电缆防火标准(试行)第 5.1.4条的规定。2、电缆敷设时未满足下列要求:动力电缆与控制电缆应分层敷设,不应配置在同一层 支架上,并应进行耐火分隔。同一回路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电缆,宜布置在不同层次,并应进行耐火分隔。 同侧多层支架上的排列,应按高低压动力电缆、强电控制电缆

5、、弱电控制电缆顺序,宜分 层由上而下。 对公用性重要回路、火电厂双辅机系统的厂用供电电缆,宜分开布置在两侧支 架 上,条件困难时可布置在不同层次支架上。 在同一通道中,不得将非难燃电缆与难燃电缆混合敷设。3、电缆所刷防火涂料剥落严重、厚度不足1 mm或部份电缆未刷防火涂料。4、电缆竖井的长度大于7m时,未做到每隔7m设置阻火分隔;5、电缆隧道的阻火墙厚度小于240mm。电缆沟阻火墙的厚度小于150mm 6、 防火墙、电缆封堵使用的防火材料不符合防火要求,耐火极限低于1h。7、耐火板、防火墙、电缆封堵破损不完整。8、 电缆槽盒破损,防火包封堵不严密。9、防火门密封不严密,开矢不灵活。10、灭火

6、弹不完好,放置不符合规定,数量不满足防火要求。门、感烟感温火灾报警装置不完好。 12、电缆沟(夹层)内的照明设备与电缆的距离不足0.5m。13、电缆沟(夹层)内的照明电压不是24V或36V的安全电压。1、电缆外绝缘轻微损伤。2、电缆渗油、漏油,铅、铝包龟裂。3、电缆的弯曲半径不符合工艺规程要求。4、电缆上积煤、积粉、积尘较多。5、电缆桥架局部塌落。46、电缆沟(夹层)进水、积水或进汽。7、电缆封堵的强度不够,不能承受承受巡视人员的荷载。8、防火墙、电缆封堵透光。9、电缆封堵不平整,耐火泥脱落,封堵厚度小于孔壁厚度。10、电缆沟内的排水设施没有或没有处于良好状态。11、电缆沟(夹层)附近配置的灭

7、火器,其型式和数量不符合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 程 _附录一、二的要求。21、电缆外皮的接地线没有或不牢固。表S.3.4管理抵消因子B2值对照表B2值管理抵消因子(条件范围)101、没有制定电缆运行和检修规程、电缆防火管理制度、火灾自动报警维护制度、两票三制等规 章制度。2、没有按规定对电缆接头、中间接头定期测温、红夕卜成像检杳。3、未建立电缆的台帐、清册、中间接头统计表。4、未律frM防火检杳记录。5、电缆沟或电缆夹层内动火时,没有执行动火工作票制度,没有严密完善的防火的措施。6、沿有西P备帀乐式淌防牢气呼冊器8I、没有每年进行一次运行规程、检修规程和有矢的安全管理规定的培训和考试运行检修人员

8、和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没有掌握运行规程、检修规程和有矢的安全管理制度。2、运行人员和有矢 人员没有掌握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和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3、运行规程、检修规程和有矢的 安全管理规定不完善,没有将有矢的防止电缆火灾的反事故技术措施列入。4、电缆超期检修。5、灌注电缆盒的绝缘剂时,熔化绝缘剂的工作没有在外面进行。6、电缆沟或电缆夹层内动火时,消防人员没有始终在现场监护。7、电缆沟(夹层)內的感温、感烟报警设施没有定期试验、维护。8、灭火弹没有定期抽测是否处于良好的灭火状态。9、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没有定期检杳试验,没有处于良好状态。10、电缆沟内的排水设施未坚持定期检杳试验。II、未能做到每二

9、个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杳。12、技术监控和预防性试验工作虽然开展,但标准不咼,存在超期试验、降低标准试验和缺漏 试验项目的问题,对监控中发现的问题和试验数据缺乏分析。71、电缆检修项目不全,或降低工艺标准检修。2、电缆发生异动时,没有及时修改和完善电缆的技术资料。3、电缆的巡回检杳、防火检杳存在检杳不到位、检杳项目不全等问题。4、未绘制全厂电缆敷设分布路径图。5、预防性检杳试验记录、红外成像检杳分析记录、检修记录等简单不规范。6、“严禁烟火”安全警示牌没有。7、没有制订电缆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不完善,没有演练。51、建立健全了电缆运行和检修规程、电缆防火管理制度、火灾自动报警维护制度等规定并

10、严 格执行。2、认真贯彻执行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电缆防火标准(试行)、防止电力生 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和实施导则、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和有矢的反事故技术 措施。3、按照规定认真做好了技术监控、运行检杳等工作。4、认真做好电缆沟和电缆夹层内的防火 检查,加强对电缆中间接头的监视,米取有效防火措施,认真做好电缆接头和中间接头的测温 和红外成像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5、电缆沟(夹层)内的动火作业严格执行动火工作 票制度,有严密完善的防火措施。6、及时进行改造,将热力管道、油气管以及其他可能引起着 火的管道和设备移出电缆夹层。7、按照规定的周期和标准对电缆进行检修。8、火灾自动报警设施、灭火弹、灭火器材、正压 式消防空气呼吸器等配置符合要求并定期检杳维护良好。9、防火墙、防火门、防火涂料、电缆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