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_第1页
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_第2页
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_第3页
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_第4页
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用文档 文案大全 2.1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任务书 囲2.1.1题目:某市轻工业厂房楼盖设计 20 mooesao mnnfiF.nn aOO(F lo/4O;按施工要求,一般楼板厚度不少于60mm,密肋板厚度不少于 50mm,工业建 筑楼板厚度不少于 70mm,本设计楼板厚度选 80mm。 2.次梁截面尺寸:次梁高度取 宽度取 。本设计次梁截 面尺寸选 bx h=200 x 450mm。 3.主梁截面尺寸:主梁高度取 尺寸选 5“ / kb = ,宽度取I 。本设计主梁截面 bX h=300 x 600mm 。 .2.2在计算书上绘出结构平面布置图 在计算书上画出图二,并标注出柱、主梁、次梁

2、和板的名称(或编号),布置上板、次 梁和主梁的计算单元及荷载的取值范围。 冃.!. Iglg 旨 U- S1 ,护 50 0005500 GOCOSMO GOCOKOC Eoooreoo 0006600 250 4 30COQ33CQO 丄, LJ 120 S.2.3板的设计 本设计采用单向板整浇楼盖,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对多跨连续板沿板的长 边方向取1米宽的板带作为板的计算单元。 1计算简图(见图三) /十也 i j 计算跨度边跨:取- J两式较小值 中间跨:- 边跨与中间跨计算跨度相差若不超过10%,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本设计为 九跨连续板超过五跨按五跨计算内力。 图三 2

3、板的荷载计算(见表二) 荷载种类 荷载标准值 (KN/mm 2) 荷载分项系数 何载设计值 (KN/mm 2) 永久 荷载 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 80mm厚现浇板自重 15mm厚板底抹灰 小计(g) 可变荷载(q) 总荷载(g+q) 3. 板的内力计算 板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后, 各跨中及支座截面的弯矩系数a值按图四采用,各跨中及支 座截面的弯矩按式i上宀严话计算。 1 1 2 1 1 3一耳 2 1 儡1 BX 1 CX 1 1C 1 1於 11 16 IS 16 11 图四 板一般均能满足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要求,所以只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计算B支座 负弯矩时,计算跨度取相邻两跨的较大值。板

4、的弯矩计算见表三。 截面 边跨中M1 B支座Mb 中间跨中M2、M3 中间支座Me 弯矩值(KN m) 3 =屯計砒 板的弯矩计算表 表三 4板的配筋计算(见表四) b=1000mm,h=h-20=60mm。各截面配筋计算过程见下表,中间板带内区格四周与梁整 体连接,故M2、M3及Mc应降低20%,计算结果应填在表四括号内。 5绘制板的配筋施工图 板采用分离式配筋,板的配筋图按1 : 100的比例绘制在 A2图纸上。 板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表表四 截面 边跨跨中 (1) 第一内支座 (B) 中间跨中(2)( 3) 中间支座(C) 边板带 (中间板带) 边板带 (中间板带) f -护 x Q .35

5、 % f.bx3 选配钢筋 验算配筋率 g2.2.4次梁的设计 1次梁计算简图 计算跨度 边跨:取皿-一亠两式较小值 中间跨: 次梁采用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本设计次梁仅为五跨, 按五跨连续梁计算内力。边 跨与中间跨计算跨度相差不超过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内力。次梁的构造简图如图五 所示,计算简图如图六所示。 图五 图六 2.次梁荷载计算(见表五) 何载种类 荷载标准值(KN/m ) 荷载分项系数 荷载设计值(KN/m ) 永久 何载 由板传来 次梁自重 梁侧抹灰 小计(g) 可变荷载(q) 总何载(g+q) 3次梁内力计算(见表六) 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后,跨中及支座截面的弯矩系数a值、

6、剪力系数B值分别按图七(1) 和图七(2)采用。 團七 1 -2_ 】lI 14 丄 2U1 L H B屈丄 16 丄蠢 16 H& 團七 Q.45 i 15$i 3C. 5S l旅1 。时 图七 次梁内力计算表表六 截面 Mi = Mb M2 = M3 Me 截面 Va Vb左 Vb右 弯矩值(KN m) 胭=汎泌 剪力值 T 11冬叫 4. 次梁配筋计算 (1)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次梁支座按矩形截面计算,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取ho=415mm。次梁翼缘计算宽度取 f 3,5八宀两式较小者。次梁跨中截面按八八 2式判别T形截面类 型。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见表七。 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表表七

7、 截面 边跨跨中(1) 第一内支座 (B) 中间跨跨中(2) 中间支座(C) 戈甩)-J片 d - ZJW f x O.35h0 As - fbx /j,(mm 选配钢筋(实配AS ) 11 UD2b/i(wima) (2)次梁按仅配箍筋进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见表八。 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表表八 截面 边支座A 第一内支座B左 第内支座B右 中间支座C CL 7对也购口00 选配箍筋肢数、直径 实配钢筋间距S (mm) 尸:賈-Qwjaxi - 0 卫斗 5绘制次梁的配筋图 由于次梁的各跨跨度相差不超过20%,且q/gw 3,次梁纵筋的截断可直接按教材的次 梁配筋构造要求图

8、布置钢筋。次梁配筋图按1 : 50、剖面图按1 : 20的比例绘制在2#图纸上。 煜2 .2.5主梁的设计 主梁的荷载较大,且结构的重要性超过板和次梁,为保证主梁具有足够的可靠性,主梁 内力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 1. 主梁计算简图 A = Z + + i = l. 02+ 计算跨度边跨:取一 _ ,-两式较小值 中间跨::.- 梁计算跨度相差小于 10%,计算内力时可采用等跨连续梁的弯矩及剪力系数。主梁构 造简图如图八,计算简图如图九所示。 图八 图九 2. 主梁荷载计算 为简化计算,将主梁自重折算成集中荷载,并作用在次梁位置。主梁荷载计算见表九。 主梁荷载计算表表九 荷载种类 荷载标准值(K

9、N ) 荷载分项系数 荷载设计值(KN ) 永久 何载 由次梁传来 主梁自重 主梁抹灰 小计(G) 可变荷载(Q) 总荷载(G+Q) 3. 主梁内力计算 (1)弯矩 山-,式中系数K1、K2由教材附录3中相应的系数可查得。 应先将-及值计算出来,在计算 及值时B支座计算跨度取相邻两跨的平均值。 主梁弯矩值计算见 根据匚及值及相应的K1和K2系数可求得各跨中及支座弯矩值, 表十 主梁弯矩计算表表十 (2)剪力儿,式中系数k3、k4由教材附录3中相应的系数可查得。根据 G、Q值及相应的k3和k4系数可求得各支座左、右剪力值,主梁剪力值计算见表一。 主梁剪力计算表表十一 项次 荷载简图 r r (1

10、) GGGGGG 111111 liq口 (2) f fF尸 Hfir71 (4) inq口毛 组合项 (1)+( 2) (1)+( 4) 注:项次(3)的活荷载布置对任何支座截面均不产生最大剪力,故不必计算。 4. 主梁配筋计算 (1) 主梁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取:-el二:-:,m m,翼缘计算宽度取二, -两式较小者,主梁跨中截面按rJ ;式判别T形截面类型。主梁 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取3: -1-mm (两排钢筋)。主梁正截面承 载力计算见表十二。 (2)主梁按仅配箍筋进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主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见表十三。 主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表表十二 截面 边跨跨中(1) 支座(B

11、) 中间跨跨中(2) Fji rnrrt) - M-吟卑和粉 t工加一-2M /几机帆唧 x 0 550 4s -/fj, 选配钢筋(实配 AS) A3 王bAt - 111) 主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表表十三 截面 Va Vb左 Vb右 U.工工以 选配箍筋肢数、直径、间距 一“也町= Cti - 工*:7 $芋护 唁-齐削克1 1 25笨衙(紳) 6严尸 5. 主梁附加横向钢筋的计算 由次梁传给主梁的集中荷载为:- - *一 - 优先采用附加箍筋,本设计按每侧设置 5根、直径同主梁抗剪箍筋,间距取-, 然后按式二验算附加箍筋是否能够承担次梁传给主梁的集中荷载。 若附加箍筋不足以承受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再按式:计算 所需附加吊筋的面积。 6. 绘制主梁的配筋图 由于主梁是重要构件,主梁纵筋的截断需按弯矩包络图和抵抗弯矩图确定,考虑到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