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_第1页
18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_第2页
18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_第3页
18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_第4页
18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8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 文。本单元的学习,要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在阅读的同时,进行 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理解生词的方法, 读懂句子、读懂自然段,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意识与习惯,落实年级段的教学 目标。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 感受神话故事丰富的想象,激发阅读的兴趣。学生能读通课文。但往往注重感悟故事本身的神奇,忽视对语言表达的 关注。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读书,边读边想,边读边议,边读边 展开想象,抓住关键句段进行品词析句,利用多种方法

2、理解词语,读懂课文。 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悟方法,在读中欣赏提升。教学目标:1. 通过朗读、品味、想象,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盘古的献身精神,激发 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2 抓住重点词句段,练习()的()结构的运用和仿写句子。3. 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教学准备:学生学习准备:熟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教师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在课前交流中,了解学情,沟通师生情感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齐读课题,复习生字词导入。(一)学生齐读课题。(二)教师出示词语猛劈缓缓一丈逐渐四肢肌肤辽阔血液祖宗混沌二、整体感知,提炼中心1.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师:同学们。读课文啊,光能把课 文

3、读通那还远远不够。咱们得去了解课文写了什么?是吗?有人说,读书有一种很高的本领,那 就是把 一篇课文读成一句话。想一想,盘古开天地你能把它读成一句话吗?也就 是说哪句话概括了这个故事的内容。请同学默读课文,很快的找出来。2. 抽生回答。3. 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也就是本课的中心句)4. 初步理解中心句中的重点词“创造”的意思。三、顺学而导,解决问题,读懂课文。(-)解决“盘古是怎样开启他的创造之路的”问题。1引导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或句子,然后汇报。2. 读中品词析句,感受盘古的精神与表达的精妙。(1) 学生汇报交流,相机出示下列句子,引导学生重点研读:他见周围一片潦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

4、的黑暗猛劈过去 生找出这句中表示动作的词语。 理解“抡”“猛劈”的意思。(抽生起来做相应的动作。) 比较“拿” “与“抡”的不同,“砍”与“猛劈”的不同,感悟盘古的力大、神勇,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指导朗读,感受盘古劈开天地的力量和勇气。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口师范读上半句,让生感受哪些词语做了强调,学生 读下半句,在朗读时对相应的词语做强调 师和一生合作读 男女生读。 师: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强调“缓缓”“慢慢”应该怎样读?费劲、慢一点 找出这句中的反义词并理解。 想象画面学生齐读。(2)引导学生在读懂第三段的同时,感受盘古勇于献身

5、的精神。师出示句子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A师出示画面,学生齐读。B 一学生做相应的动作,其他同学齐读。C让生谈感受,(生:很累,手酸脚痛等)D感受“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依然顶天蹬地,勇于献身的精神。3. 指导朗读,展开想象,感受神奇和美丽。(1)边读边画出盘古身上发生的变化,感受变化的神奇。(2)师生合作,再现神奇画面。(3)岀示相应的画面,学生边看边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4)指导朗读,把文字变成脑海中的画面,感受宇宙的美丽。(5)学生找出课文中()的()这样的词语,然后读一读并说一说这样的词语(6)拓展想象,丰富美丽。 师:盘古的身上是不是只有这些变化?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启发想象,练习说话。(出示句式)盘古的(),变成了()的()。(7)有感情朗读课文,感悟盘古创造的宇宙的美丽。四、回归整体,升化认识。(一)围绕板书,说说盘古是怎样创造的,明晰“创造”的含义。(二)朗读、品味中心句。(三)教师小结。1. 归纳本节课的学习方法。2. 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四)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