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安全监督和救助打捞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水上安全监督和救助打捞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水上安全监督和救助打捞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水上安全监督和救助打捞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水上安全监督和救助打捞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上安全监督和救助打捞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概 述1.1 项目背景大连市地方港口建设,自“九五”期以来发展迅速,特别是“十五”期间,大连良好的深水岸线和大连港“一岛三湾”重点 项目建设,带动了大连沿海地方港口建设的快速发展。把大连建设成“东北亚重点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位,更加强化了大连港口群的建设速度。大连市在建设物流港口集群规划中,优化布局,整合岸线资源,构建以“一岛三湾”(大孤山半岛,大窑湾港区,鲇鱼湾港区,大连湾港区)港口组合为核心,以庄河、瓦房店、普兰店、旅顺等地方港口为支撑的,深浅配合,功能齐全的港口群体,从而形成物流港口群、旅游观光港、渔业港,布局合理相互呼应的港口集群,

2、构筑以环渤海,黄海港口群为支撑的国际,省际,市际多功能航线网络,提升了大连港口,目前已完成建设用地的审批手续(详见附件 )。 公司受的委任,编制本报告。1.2编制依据 (1) 函”; (2)关于建设用地的批复; (3)水上安全监督和救助打捞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 (4)设计规划,各专业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混凝土机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划gb50007-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

3、001 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9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150-90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规范gb50019-2003(5)投资估算编制依据:辽宁省建筑预算定额2001辽宁省安装工程预算定额2001(6)辽宁海事局提供的其他资料。1.3研究范围 工程可行性研究范围:业务用房建设。 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分析业务用房建设的必要性及需要,提出可行的建设方案,合理的基础设施配套及投资估算。 合作单位的分工:设计方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建筑标准及建筑用地,地方政府的规定、要求等,进行项目的可

4、行性研究,完成研究报告的编制、业务用房的设计(包括平,立,投资估算等)。委托方提出业务需要,有关的行业标准,提供交通部关于水上安全监督设施建设项目1.4主要结论 (1)做为大连市“一岛三湾”港口支撑的地方港口,是辽宁辖区陆岛、岛岛运输的繁忙区域,近几年来港口建设已经进入到快速发展期,地方港口的建设速度对海事系统更好服务于航运企业的发展提出了要求。 (2)没有办公业务用房,现办公点在,借用两间办公室办公,楼内无暖气、自来水,楼层无厕所,条件十分艰苦。由于无办公业务用房,从很大程度上讲,制约发展,因此,建设业务用房是非常必要的。 (3)在环渤海航运经济进入新的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完成长海海事处业

5、务用房基础设施建设,将大幅度地提升地方海事管理综合实力,在减少海上交通事故,控制海洋污染,保障海上人命安全,促进航运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 建设的必要性(1)现状(2)需要在把大连建设成“东北亚重点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位,在建设大连港“一岛三湾”港口组合群的格局中,在构筑以环渤海,黄海港口为支撑的国际,省际,市际多功能航线网络过程中以及大连良好的深水岸线,为的发展提供了极其好的机遇。紧紧围绕建设海洋经济强县的奋斗目标,立足资源优势,全力实施“渔业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的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海水增养殖业、海洋捕捞业、水产品加工业、海岛旅游业、港贸及商贸服务业等各业经济得以快

6、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城乡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岛容岛貌日新月异。2004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8.5亿元,增长15.7%;地方财政收入5158万元,增长21%;农村人均纯收入8036万元,增长15.9%;水产品总产量28.4吨,总产值21.7万元,分别增长8.9%、20.2%。第三章 建设地址和建设条件 3.1建设地址本工程属新建,整体规划、建设。该场所交通方便,各职能部门及口岸查验单位联络方便,而且该场市政设施较为完善,自然环境优美,是理想的办公场所。 3.2建设条件该场地交通方便。环海路上给水,排水,供电系统基本已到建筑红线。施工条件完善。3.3气象条件地处亚欧大陆

7、和太平洋之间的中纬度,四面临海,故具备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又因受海洋的调剂,气候温和适中。冬季不冷,夏季不热,年平均气温10,一月份平均气温-4.9。八月份平均气温23。全年降水量640毫米,无霜期213天,是辽宁省无霜期最长的地区。3.4地理条件3.4.1本建设场地属于海蚀一级地,地势平坦,地下无暗河,流沙,地下无建筑物。3.4.2场地室外设计标高4.1m4.3m。详细地质情况以地质勘探资料为准。第四章 环境保护 人防 消防 节能及抗震设防 4.1环境保护本工程为业务办公楼,不会生产废水,废气排放。4.1.1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施工期间不产生超标废水,废气排放。文明施工,及时清运建筑垃圾,

8、不毁坏树木和道路,建筑物等。不造成对环境的毁坏。 4.1.2使用期环境保护生活污水分卫生污水和食堂含油污水两部分,均经化粪池,隔油池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管网。楼内外的生活垃圾和办公垃圾分开处理,专人负责,存放到卫生部门指定专用地点,外运集中达标处理。4.2人防根据相关规定,本工程不设具体人防工程,以激纳人防工程费形式,由人防办统筹解决。4.3消防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本工程属二类民用建筑其耐火为二级。 4.4节能本工程在节能方面主要需要解决外墙体的节能问题。本方案外墙体根据当地建材实际情况采取双层页空心砖夹中密苯板的构造解决墙体保温隔热问题。屋面以100厚中密苯板为保温

9、隔热层。4.5抗震设防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地区抗震设计烈度为6度。 第五章 建筑规模和建筑面积的确定 根据业务需要,按照业务用房建筑规划面积指标暂行规定(划字2002号)标准,该业务用房建筑面积约为1327m。房间分配见建筑面积配置表: 业务用房面积配置表 计算面积:平方米楼层项目名称单项建筑面积(m)分层建筑面积小计(m)备 注一层门厅33.12331.76政务大厅88.56值班室20.52休息室25.92餐厅54车库27卫生间23.94其它(楼梯走廊等)58.7二层处长室25.92331.76副处长室33.12财务及收费室40.5接待室19.44复印室20.51员

10、工宿舍81卫生间23.94其它(楼梯走廊等)87.33三层综合业务办公室40.5331.76办公室20.52档案室33.12 25.92设备监控室19.44交流干部宿舍81卫生间23.94其它(楼梯走廊等)87.33四层大会议室60.48331.76小会议室33.12准备室20.52职工活动中心54阅览室30.78消防水箱间27卫生间23.94其它(楼梯走廊等)81.92 第六章 工程方案选择6.1功能要求本业务用房使用要求设有门厅、政务大厅、各行政业务办公室、搜救中心、会议室、交流干部单身宿舍、职工配餐餐厅及其它配套用房等,基本满足海事业务及职工生活、休息需要,并适当考虑了今后的发展需求。6

11、.2总平面设计该工程位于处,坐北面南。主楼前以彩色方砖铺砌,后院硬覆盖,各功能分区以绿化分隔,场地四周以铸铁栏杆界定。主楼设计0.00=4.70m,场地标高4.1m。场地交通方便,功能分区明确,使用方便合理。6.3建筑6.3.1概述 建筑面积:1327 m 室内外高差:0.60 m 层高:h1=3.6 m、h2=h3=h4=3.3 m 主要柱网:72007500 建筑高度:自室外地面约为15.6 m 建筑主要功能为业务办公用房。建筑平面布置见附图。建筑耐久年限为二级:50100年。6.3.2根据业务用房使用需要 首层设有:政务大厅、值班室、休息室、餐厅及车库 二楼设有:处领导办公室、财务及收费

12、室、复印室及员工宿舍等 三楼设有:综合业务办公室、设备监控室、档案室、办公室及交流干部宿舍 四楼设有:大小会议室、准备室、阅览室、职工活动中心及消防水箱间6.3.3建筑艺术与风格 该地块结合环境,该工程利用古典美学比例及建筑符号来增加建筑的文化底蕴,结合现代建筑材料的应用,形成自身特有的建筑气质。造型采用对称形式,充分体现建筑的时代感。本设计力求古典美和现代美和谐融汇,让建筑物达到人、自然、地域的和谐统一。6.4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四层建筑,跨度8.4m,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柜架结构。6.4.1设计依据 本工程设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中的下列主要规范及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

13、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6.4.1.1自然条件 设计地震基本烈度:6度,设计基本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基本风压:0.5kn/ m 基本雪压:0.4kn/ m 最大冻深:0.9 m6.4.2结构方案 工程场地,根据原建筑物工程勘察报告分析,本工程采用浅基础。 本工程建筑为四层,总高度15.6米,外墙及隔墙均为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砖砌筑。6.4.3主要结构材料及强度等级: 混凝土: 基础垫层 c10 基础和

14、框架的柱、梁、板 c30 钢筋: hpb235 hrb335 6.4.4砌体及砂浆烧结空心砖 mu10 m5水泥白灰混合砂浆空心砖容重不得超过12kn/m6.4.5设计楼(屋)面活荷载标准值 屋面 0.5kn/m 办公室、小会议室 2.0kn/m 厨房 4.0kn/m 楼梯、走廊 2.0kn/m6.4.6主要结构构件尺寸(mm) 框架柱 450450 400400 350350 框架梁 350650 350600 300500 楼 板 100 120 150 6.5供电 6.5.1设计依据 6.5.1.1根据建筑物使用功能及管理要求。 6.5.1.2其它专业提供的条件及对电气设计的要求。 6.

15、5.1.3有关的电气专业设计标准,规范规定。 6.5.2供配电系统 本建筑供电负荷为三级。电源来自市电380/220v低压电源。供电容量约为100kw(考虑适当增加余量)。系统采用tn-c-s接地形式。低压供电为放射式树干式相结合的配电方式。消防水泵用电为二级,采用zlus应急电源箱供电。 6.5.3照明系统 6.5.3.1建筑物内不同场所的照度标准及光源选择如下: 办公室 150lx 荧光灯 楼梯间 50 lx 白炽灯 走 廊 30 lx 白炽灯 设备用房 75 lx 白炽灯 6.5.3.2应急照明系统 在疏散通道设置疏散指示,应急照明及安全出口灯等疏散装置,疏散灯具采用自带蓄电池供电方式。

16、 6.6防雷接地系统 本工程按防电三类建筑物设防雷接地。利用房顶金属信号塔做避雷针,利用结构柱内主筋作引下线,建筑物基础钢筋做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6.7.1电话系统 市话来100对,由hya电缆引入二层信息监控室配线架。 配套大于2兆数据线一条。 6.7.2有线电视系统 有线电视采用输入,输出方式,进户采用sykv-75-14电缆穿40钢管埋地引入至放大器箱,末端电阻为75欧姆。 6.7.3综合布线系统 业务用房共设多个双数据信息点和多个电信息点,水平布线采用超五类数据线,主机和网络交换设备设在信息机房内,由线槽或预埋管敷设。 6.7.4监控系统 首层门厅,政务大厅,执法大队设代

17、云台的监控系统,信号线穿pvc刚性助燃塑料管至二层信息监控室。 6.8给水设计 6.8.1.1根据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150-90 对该工程进行给水,排水及消防系统设计。 6.8.1.2生活给水系统设计 6.8.1.2.1生活用水水源由来自水管供给。市网提供水量为25l/s,水压为0.35mpa。该工程设计用水量为2l/s,设计水压为0.3mpa,市网满足要求。生活给水系统管网采用支状,管材采用ppb管,粘接。6.8.1.2.2消火栓给水系统设计 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20l/s,由外网提供。室内消火栓用

18、水量为15l/s,由市网提供。该建筑四层设10分钟消防储备用水箱,9立方米。并配置稳压设施,保证最不得点水压需要。系统只设一区,水平、竖向成环,由市网引入两条互相独立的消防管线与室内环网相连,并附设一套水泵接合器。系统采用镀锌钢管,丝接。采用铝合金制消火栓箱,内设dn65栓口一个,19水枪一支,dn65麻制水带长25m。 6.8.1.2.3生活饮用水 生活饮用水直接并入市网解决。6.8.2排水设计6.8.2.1污水经排水管网收集,至自建化粪池后排入市政排水管网经集中处理排放,符合排放标准。6.8.2.2排水系统采用单立管伸顶通气的排水方式,管材采用upvc塑料管,粘接。排水量同于给水量。6.8

19、.2.3雨水排放采用自然排放,由建筑专业统一考虑。6.9暖通空调6.9.1设计依据6.9.1.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6年版)。6.9.1.2建设单位的委托任务书及主管部门批件。6.9.1.3土建及相关专业提供的资料。6.9.2设计范围 设计内容为采暖。6.9.3采暖室内外设计参数: 室外计算参数:冬季采暖室外温度:-14。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这:5.3m/s 室内设计温度:浴室25。卫生间18。门厅、走道及楼梯间18。其它房间为20。6.9.4采暖系统6.9.4.1供热热源:本工程采暖供回水计算温度为60/5020,由区

20、域锅炉房提供。本栋建筑采暖热负荷为288kw。系统进出口压差为25kpa,热水系统的补水及定压由区域锅炉房解决。6.9.4.2采暖系统形式及散热选型。 采暖系统为上供下回双管同程式系统,采用灰铸铁柱翼型散热器,每组散热器标散热器片数。散热器明装。第七章 经济技术指标序号 名 称单 位数 量 备 注1、用地面积 m1293 2、建筑物占地面积m33176 3、道路及停车场面积m457 4、绿化面积m200 5、总建筑面积m1327 6、建筑密度%256 7、建筑容积率103 8、绿化率%35第八章 施工计划本工程建设进度安排如下:项 目名 称2007年2008年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前期工作可行性研究设计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土建工程设备安装竣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