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熵值法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基于熵值法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 目目 录录 1 1 引引 言言.1 1 2 2 基于熵值法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基于熵值法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1 1 2.1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1 1 2.22.2 构建指标体系构建指标体系 .2 2 2.32.3 确定指标权重确定指标权重 .3 3 2.42.4 构建评价模型构建评价模型 .5 5 3 3 平顶山市生态安全评价平顶山市生态安全评价.6 6 3.13.1 评价过程的计算评价过程的计算 .6 6 3.1.13.1.1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6 6 3.1.23.1.2 平顶
2、山市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的计算平顶山市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的计算 .6 6 3.23.2 评价结果分析评价结果分析 .6 6 3.2.13.2.1 建立生态安全评价标准建立生态安全评价标准 .6 6 3.2.23.2.2 评价结果分析评价结果分析 .7 7 4 4 结论与对策结论与对策.9 9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111 致致 谢谢.1212 1 1 引引 言言 近几十年来,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资源的高强度开发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致 使人地矛盾日渐突出,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生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环境污染、生物入 侵、自然灾害等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生态安全问题已成为 21 世纪人类面临的诸 多挑战
3、中的一个主要内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建立国家生态安 全体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目前关于生态安全概念,基本上存 在着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生态安全是指在人的生活、健康、安乐、基本权利、 生活保障来源、必要资源、社会秩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 包括自然、经济和社会所组成一个复合人工生态安全系统;狭义的生态安全是指自然和 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即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健康的整体水平反映1。 平顶山市作为河南省和我国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它在支撑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过程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与此同时,煤炭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也给这
4、 个城市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比如土地塌陷、大气污染、煤矸石占地和自 燃、水体污染等,严重影响了区域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存环境,人口、资源、环境和 发展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如何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 平顶山市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国内外对生态安全的评价已由最初定性的简单描述发展为现今的定量判断,评价方 法主要有数学模型法2、生态模型法3、景观分析法4及数字地面模型法5等,本文将 信息论中的熵值理论引入到权重的计算中,建立基于熵值法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 对平顶山市过去十年的生态安全进行评价,一方面对平顶山市的生态环境重建,提高居 民的生活质量,确保经济
5、、社会、环境三大效率的良性循环,促进平顶山市的可持续发 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评价标准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在煤炭资源 型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的方法与实践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新的探索和尝试。 2 2 基于熵值法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基于熵值法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 2.1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要使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具体化和定量化并且全面、准确、和科学地反映城市生 态安全状况,就必须遵循一定原则来构建指标体系6。 (1)科学性原则 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建立指标体系,只有科学的指标体系才能进行科学的评价,也 才能科学的反映生态安全状况。 (2)规范性原则 生态安全评
6、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由多项指标构成的体系,由于这些指标的性质和特点 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对各项指标进行分类和规范化处理,使各类指标的涵义、范围、量 纲和计算方法等具有统一性,而且要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不变,以保证生态安全评价指标 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可行性原则 指标体系必须根据生态安全内涵的要求来设置,根据具体的生态安全内容来确定相 应的指标体系,在进行生态安全评价时具有可行性。 (4)层次性原则 根据评价需要将指标体系分解为若干层次结构,使指标体系合理、清晰。 (5)动态性和稳定性原则 指标对时间、空间或系统结构的变化应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同时又保持指标在一定 时期内的稳定性。 (6)完备性和独立
7、性原则 能全面反映城市生态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状况,各指标间相互独立或相关性小,避免 包容和重叠,力求简而精。 2.22.2 构建指标体系构建指标体系 基于 psr 概念模型,通过对平顶山市这一煤炭资源型城市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同时 根据对生态安全的内涵与生态环境要素的理解,并考虑到目前有关安全评价的各种方法 7、811,本文在剔除了差别较大的指标,保留了侧重于生态环境方面的指标后,选取了 针对平顶山市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共 27 个指标,其中压力指标 7 个,状态指标 10 个,响应指标 10 个。 (见表 1) 表表 1 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正/负性 i
8、 w 人口密度(人/km2)-0.040675 人口自然增长率()-0.032386 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人)+0.015726 城市人均水资源量(亿立方米/十万人)+ 0.022094 工业废气排放量(亿标立方米)-0.038451 工业废水排放量(万吨)-0.045342 压力指标 工业废渣排放量(万吨)-0.060057 二氧化硫平均浓度(mg/km3)-0.056802 二氧化氮平均浓度(mg/km3)-0.028754 降尘平均浓度(吨/ km2)-0.024706 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db(a))-0.061414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0.076506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9、公顷)+0.041749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0.01298 工业粉尘回收率(%)+0.015658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 0.031271 状态指标 城市煤气普及率(%)+0.030682 第三产业比重(%)+0.034339 城市地表水质量(%)+0.039124 全年环境质量优良天数(天)+0.048553 全年造林面积(千公顷)+0.037236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 (100)+0.031809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0)-0.026207 恩格尔系数(%)-0.014976 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指数(100)-0.04042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0.
10、046619 反应指标 每千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张)+0.045462 2.32.3 确定指标权重确定指标权重 熵是由物理学引入信息论的概念,是系统有序程度的一个度量,如果指标的信息熵 越小,该指标提供的信息量越大,在综合评价中所起作用越大,权重就越高。按照熵思 想,人们在决策中获得信息的多少和质量,是决策精度和可靠性大小的决定因素,而熵 就是一个理想的尺度12。作为客观综合定权法,熵值法主要是根据各指标传递给决策者 的信息量大小来确定权重。它能准确反映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所含的信息量,可解决 城市生态安全评价各指标信息量大、准确性低的问题。现平顶山市有 m 年的统计数据, 每一年中反映平顶山
11、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有 n 个,设为矩阵: (i=1,m j=1,n) nm ij rr 式中,是第 j 年的第 i 个指标上的统计值、为消除指标间不同量纲、数量级的影 ij r 响,计算统一化,需要对进行标准化。但是所选取的指标有正有负,所谓正项指标是r 指指标值越大,越有利于城市生态安全;反之,负项指标越大,越不利于城市生态安全。 (如表 1)因此在进行标准化之前需要首先对所有指标进行正项化处理。其处理方法如下 13: 对于正项型的指标: (1 ijij ijij ij rr rr r minmax min ) 对于负项型指标: ijij ijij ij rr rr r minmax max
12、 (2) 式中,是处理后的数据,是原始统计数据,为 m 年某指标统计数据 ij r ij r ij rmax 中的最大值,为 m 年某指标统计数据中的最小值,n 为指标个数。 ij rmin 通过数据的正项化处理后,就可以对各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了,本文采用线 性标准化处理,具体方法如下: (3) m ij ij ij r r y 1 式中,是标准化后的数据,设标准化矩阵为。 ij y nm ijj yy 对标准化后的统计数据可计算各指标的信息熵。第 i 个指标的信息熵可定义为: i e (4) m 1 ln j ijiji yyke 式中,与样本数 m 有关,其中,。若=0,则可取其为 0.
13、000001k mln 1 k10 i e ij y 代替计算。 在指标熵值确定后就可以根据下式来确定第 i 个指标上的熵权: i w (5) n i i i i e e w 1 1 1 由此可见,当各被评价对象在指标上的值相差越大 ,其熵值越小 ,而熵权越大 , 说明该指标向决策者提供的有用信息越多。从信息角度考虑,它代表该指标在该问题中 提供有用信息量的多寡。当评价对象确定以后,再根据熵权对评价指标进行调整、增减 ,以利于做出更精确、可靠的评价14。 2.42.4 构建评价模型构建评价模型 国内外学者对于生态安全的评价多采用的有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生态 足迹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
14、等15。本文将采用综合评价法,根据所选取的 psr 评价指 标体系,利用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来定量的评价平顶山市的生态安全。目前该方法已 在环境污染综合评价、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其具体评价模型为: (6) n iji yws 1i 式中,为综合评价指数,为第 i 个指标的权重值,为其无量纲化值,n 为评价指s i w ij y 标个数15。 运用综合评价法时,最关键的是指标权重的确定。目前主要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有 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和熵值法等等。由于主观确定权重的方法会随 着主观者的阅历、观点以及所处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任意性和主观性较强。再者, 城市生
15、态系统是一个经济-社会-环境的复合生态系统,成分复杂,指标繁多,因此,人 为给出的指标权重就不能真实的表达研究区域的真实情况。故本文将采用熵值法来确定 评价指标的权重。 在对平顶山市进行生态安全评价时,着重考虑了统计值相差较大的指标,除去了指 标间差异性不大的指标。在计算出各个指标权重之后,将他们代入综合评价法,这样就 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的综合评价结果。因此,应用熵值法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生态安全 评价不仅可以对繁多的评价指标进行适当的选取,以得到最能反映城市生态安全状况的 指标,同时还可以得到各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从而最大程度保证了生态安全评价结果 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3 3 平顶山市生态安全
16、评价平顶山市生态安全评价 3.13.1 评价过程的计算评价过程的计算 3.1.13.1.1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根据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以 20002009 年平顶山市十年的统计年鉴、环境质量 公报以及平顶山市环境保护局的监测数据为基本数据来获取所需 27 个指标的统计数据。 并建立原始数据矩阵,根据公式(3)对其进行标准化,将标准化结果代入公式(4)进 行各指标信息熵,最后将代入公式(5)得到各指标的熵权。各评价指标权重见表 i e i e i w 1。 3.1.23.1.2 平顶山市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的计算平顶山市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的计算 采用综合评价模型,将代入公式(6)
17、即可得到平顶山市生态安全综合评价值表 i w 2。 表表 2 2 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及各分指数评价值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及各分指数评价值 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 综合指数0.08590.08250.07800.08290.08630.08680.10320.11810.13150.1343 压力指数0.03090.02740.02550.02840.03230.02570.02900.01900.01610.0098 状态指数0.02610.03100.02990.02080.02450.03530.03750.05280.06230.060
18、3 反应指数0.02890.02410.02250.03380.02950.02580.03670.04630.05310.0642 安全等级 3.23.2 评价结果分析评价结果分析 3.2.13.2.1 建立生态安全评价标准建立生态安全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的设定,是要构建一套衡量生态环境质量的定量参考体系。它决定着人们 对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认识和价值取向。由于评价指标标准的地域性、复杂性与动态性, 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公认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标准。本文通过分析和借鉴国家和行业规 定的标准、研究区生态环境背景值或本底值、类比标准、国际或国内相关文献中的相关 研究成果1620,结合城市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19、指数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城市生态安全的 取值在 00.20 之间,计算的结果越接近 0.20,城市生态越安全;结果越接近 0,城市生 态越不安全。实际进行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时,具体的判别可参照表 3 的标准进行。 表表 3 生态安全评价标准生态安全评价标准 等级综合指数所处状态 00.03极不安全状态 0.030.06不安全状态 0.060.10临界状态 0.100.15较安全状态 0.150.20安全状态 对应表 3 的生态安全等级标准,可以得出 19992008 年各年所处的生态安全等级, 如表 2,19992004 年平顶山市的生态安全一直处于第个等级,即临界状态; 2005、2006、2
20、007、2008 年的生态安全处于第等级,即较安全状态。 3.2.23.2.2 评价结果分析评价结果分析 由表 3 及图 1 可以看出,平顶山市生态安全评价综合指数总体上从 1999 年以来呈现 上升趋势并趋于稳定状态。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92004 年上升缓慢, 20052007 年生态安全上升速度加快,到 2008 年后上升的速度又降了下来。 平顶山市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19992004 年之间,平顶山市主要依靠煤炭发 展的煤炭工业、煤化工工业、煤电力工业等,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量相对较多,对 环境的污染相当严重,因此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维持在临界状态。在 2005 年以后,由
21、于国 家政策的调整,生态省、市的建设使得平顶山市抓住了生态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循环 生态经济,注意到了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开始进行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的 创建工作,努力做到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使得生态安全综合指数达到了较安全 状态。 但是从表 2 和图 1 平顶山市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来看,2005 年以后一直呈上升趋势, 2007-2008 上升的趋势开始变缓,这说明平顶山市在生态城市建设的前两三年效果明显, 生态安全指数有较大提高,但是平顶山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同时还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比重较大;资源浪费严 重,管理滞后;空
22、气污染严重,工业废水、废渣排放量仍然很大;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不 完善,城市宜居性较差等,制约着平顶山市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在 2008 年城 市生态安全上升指数开始变缓,因此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仍然需要在产业结构调整、生 态保护、环境治理、人居环境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0.000000 0.020000 0.040000 0.060000 0.080000 0.100000 0.120000 0.140000 0.160000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综合指数压力指数状态指数反应指数 图 1 平顶山市历年生态安全综
23、合指数及 psr 分项指数 压力指数是指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引起的资源环境及社会的压力因素;状态指数是指 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当前所处的状态和趋势;响应指数是指人类在环境、社会经济活动 中的主观能动性的反映21。平顶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给自然资源和环境带来压力,使生态 环境退化、自然资源耗费,同时资源优化利用和环境保护措施对这些压力和状态又产生 响应。结合 psr 各分项指数,可以更好的分析生态安全评价因子的贡献率和影响平顶山 市生态安全的因素。 压力指数前期呈现上升趋势,说明人口增长和工业污染问题一直是制约平顶山市生 态安全建设的主要因素,但是从 2005 年以后,由于平顶山市按照“布局更集中、产业更
24、 集群、要素更集聚、资源更集约”的要求,大力建设生态园区、生态走廊、循环经济工 业园,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城市建设,从而降低了压力指数,缓解了环境压力。但 是工业用水量的增加使得城市人均水资源量逐渐减少,在下一步的发展中应该提高水资 源的利用效率。 状态指数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显示了平顶山市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具有较高的承 载力,丰富的资源为平顶山市生态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持。生态城市建设使人居环境得到 改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粉尘回收率、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等指标一直呈增长态势,说明平顶山市在这十年间,注意了经济、 社会、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从而维持
25、了很好的发展状态。 反应指数大致上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前期较缓慢,在 2005 年以后上升速率加快,这 充分反映了平顶山市所进行的资源优化、环境保护、产业调整、经济转型对经济社会发 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全年环境质量优良天数的增多、恩格尔系 数的减小等都印证了这一点。但是原始数据看,cpi 居高不下,各项指数的指标值保持在 较高的水平,说明平顶山市在进一步提高生态安全水平上遇到了瓶颈,因此必须寻找更 加有效的措施。 4 4 结论与对策结论与对策 本文在对平顶山市自然、经济、社会方面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应用 psr 模型,对平 顶山市生态安全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表明:平顶山市生
26、态安全总体上处于上升趋 势。状态指数在生态安全建设中贡献较大,平顶山市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建设成 果为此提供了保证;压力指数由大变小,反应指数增长稳定。当前平顶山市生态安全水 平虽然呈现上升态势,但上升趋势变缓。这说明平顶山市需要加快生态安全建设的步伐, 促进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良性发展,将生态安全保持在一个较合理的水平。 在现有的生态安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以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为契机, 平顶山市应该加强城市生态安全研究,为未来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结合相关研 究成果,提出一些建议: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比如大力发展旅游业,开发旅 游产业优势;注重工业
27、生态园区的规划建设,培育高精尖产业;加快公共服务产业的发 展,促进就业等。 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平顶山市应加强对高污染企业的治理,推行清洁生产,发 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治理投入,提高污染治理率;加大环保宣传,工业污染和生活污 染控制相结合。 实施生态环境重建。注重低山丘陵水土流失的治理,采煤塌陷区的生态恢复,大力 发展生态农业等。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保护耕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治理废弃土地,合理控制城 市扩张等。 改善城市环境,加大绿地公园的建设。比如加大住宅区绿地、健身场所绿地的建设。 当前,城市生活压力增大,城市生态环境又得不到根本改善,远途旅游不能满足城市居 民休憩的需求,城市郊区短
28、距离旅游需求巨大。平顶山市周边有丰富的丘陵景观,可以 建设环城市游憩带。 建设和谐城市、生态城市,提高城市宜居性。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强 公共交通和生活设施的建设,提升商贸服务业水平,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宜居城市。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肖笃宁,陈文波等.论生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j.应用生态学,2002,13(3):354358. 2 姜启源,谢金星,叶俊.数学模型(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 3 s.e.jrgensen(丹麦).生态模型法原理m.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0. 4 陈星,周成虎.生态安全:国内外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进
29、展,2005,24(6):277283. 5 沙从术,耿宏锁,赵传慧.数字地面模型的构建和应用j.河南科技.2006. 6 李佩武,李贵才等.深圳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j.地理科学进展,2009,28(3):103120. 7 贾良清,欧阳志云,赵同谦.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j.生态环境,2004,13(4):592596. 8 allen h.environmental indicators:a systematic approach tomeasuring and reporting on environmental policy performance in the contex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world resource institute.washington d c,usa,1995,121152. 9 施晓清,赵景柱,欧阳志云.城市生态安全及其动态评价方法j.生态学报,2005,25(12): 32393245. 10 周文华,王如松.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生态学杂志,2005,24(7): 848853. 11 吕洪德,胡海清.我国城市生态安全问题的系统分析及对策j.环境科学动态,2004,(4):4448. 12 邱蔻华.管理决策与应用熵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3 俞立平,潘云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熔喷法聚丙烯专用色母料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3单元-胡纪园」
- 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客户服务文化构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提升仓库效率的工作总结计划
- 尿黑酸尿症的临床护理
- 2025-2030年专家点评:中国耦合变压器行业发展环境及投资策略报告
- 延安大学《水生生物分子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数据安全与信息保护策略计划
- 直肠内异物的临床护理
- 建立学生艺术评审机制计划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库:护理教育与培训新生儿护理试题集
- 2025至2031年中国电机芯片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学校五一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方案
- 美国加州租房合同范本(2篇)
- 中考总复习《机械效率》课件
- 【物理】2022年高考真题-天津卷
- 建筑物理声复习归纳总结
- 有限空间作业风险告知卡(常用可编辑)
- 尾矿库培训教材
- 暖气管道安装施工方案(实用资料)
- 中国诗词协会入会申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