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与二次函数综合练习_第1页
圆与二次函数综合练习_第2页
圆与二次函数综合练习_第3页
圆与二次函数综合练习_第4页
圆与二次函数综合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圆与二次函数综合题1.已知圆P的圆心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并与x轴相交于A、B两点 且始终与y轴相切于定点C(0,1)(1) 求经过A、B、C三点的二次函数图象的解析式;(2) 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为D,问当k为何值时,四边形ADBP为菱形2.如图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是矩形,OA=4,AB=2,直线与坐标轴交于D、E。设M是AB的中点,P是线段DE上的动点.(1)求M、D两点的坐标;(2)当P在什么位置时,PA=PB?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3)过P作PHBC,垂足为H,当以PM为直径的F与BC相切于点N时,求梯形PMBH的面积.(3) (2)3.如图,已知抛物线y = ax2

2、+ bx3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经过A、B、C三点的圆的圆心M(1,m)恰好在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上,M的半径为设M与y轴交于D,抛物线的顶点为E(1)求m的值及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DBC = a,CBE = b,求sin(ab)的值;(3)探究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P、A、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E相似?若存在,请指出点P的位置,并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图,点P在y轴上,半径为3的P分别交x轴于A、B两点,AB=4,交y轴负半轴于点C,连接AP并延长交P于点D,过D作P的切线分别交x轴、y轴于点F、G;(1)求直线FG的解析式;(2)连接CD交AB

3、于点E,求的值;(3)设M是劣弧BC上的一个动点,连接DM交x轴于点N,问:是否存在这样的一个常数k,始终满足ANAB+DNDM=K,如果存在,请求出K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1) (图2)5.已知:如图,抛物线的图象与轴分别交于两点,与轴交于点,经过原点及点,点是劣弧上一动点(点与不重合)(1)求抛物线的顶点的坐标;(2)求的面积;AEODCBGFxylQ(3)连交于点,延长至,使,试探究当点运动到何处时,直线与相切,并请说明理由F (6) (5)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以为边在轴下方作正方形,点是线段与正方形的外接圆除点以外的另一个交点,连结与相交于点(1)求证:

4、;(2)设直线是的边的垂直平分线,且与相交于点若是的外心,试求经过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表达式;(3)在(2)的条件下,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使该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在轴上?若存在,求出所有这样的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如图,O与直线PC相切于点C,直径ABPC,PA交O于D,BP交O于E,DE交PC于F(1)求证:PF2EFFD(2)当tanAPB,tanABE,AP时,求PF的长(3)在(2)条件下,连接BD,判断ADB是什么三角形?并证明你的结论8.已知:如图,直线交轴于O1,交y轴于O2,O2与轴相切于O点,交直线O1 O2于P点,以O1为圆心O1P为半径的圆交轴于A、B两点,PB

5、交O2于点F,O1的弦BEBO,EF的延长线交AB于D,连结PA、PO。(1)求证:APO=BPO;(2)求证:EF是O2的切线;(3)EO1的延长线交O1于C点,若G为BC上一动点,以O1G为直径作O3交O1C于点M,交O1B于N。下列结论O1MO1N为定值;线段MN的长度不变。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判断出正确的结论,并证明正确的结论,以及求出它的值。9. 已知:如图,内接于,为直径,弦于,是弧AD的中点,连结并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连结,分别交、于点、(1)求证:是的外心; (2)若,求的长;(3)求证:(9)(10)1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点在点的左侧),与轴交于点

6、,点的坐标为,若将经过两点的直线沿轴向下平移3个单位后恰好经过原点,且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11.(1)求直线及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如果P是线段上一点,设、的面积分别为、,且,求点P的坐标;(3)设的半径为l,圆心在抛物线上运动,则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圆与坐标轴相切的情况?若存在,求出圆心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并探究:若设Q的半径为,圆心在抛物线上运动,则当取何值时,与两坐轴同时相切?12.12.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y=2x8分别与x轴,y轴相交于A,B两点,点P(0,k)是y轴的负半轴上的一个动点,以P为圆心,3为半径作P.(1)连结PA,若PA=PB,试判断P

7、与x轴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当k为何值时,以P与直线l的两个交点和圆心P为顶点的三角形是正三角形? OPAQMB(14) (13) 14.如图,射线OA射线OB,半径r2cm的动圆M与OB相切于点Q(圆M与OA没有公共点),P是OA上的动点,且PM3cm,设OPxcm,OQycm(1)求x、y所满足的关系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2)当MOP为等腰三角形时,求相应的x的值(3)是否存在大于2的实数x,使MQOOMP?若存在,求相应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5如图,已知AB为圆O的直径,E=20,DBC=50,求CBE=?AEBCDO(15)16. 已知:抛物线,顶点,与轴交于A、B两

8、点,。(1) 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2) 如图,以AB为直径作圆,与抛物线交于点D,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F,依次连接A、D、B、E,点Q为线段AB上一个动点(Q与A、B两点不重合),过点Q作于,于,请判断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此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3) 在(2)的条件下,若点H是线段EQ上一点,过点H作,分别与边、相交于、,(与、不重合,与、不重合),请判断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第16题图(备用)ABxGFMHENQODC y第16题图ABxGFMHENQODC y 17.如图,以ABC的BC边为直径作圆O,分别交AC、AB于E、F两点,过A作圆O的

9、切线,切点为D,并且点E、F为劣弧的三等分点,求CAD的大小。ADFEBOCX(17)18. 已知: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xOy中,边长为2的等边OAB的顶点B在第一象限,顶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另一等腰OCA的顶点C在第四象限,OCAC,C120现有两动点P、Q分别从A、O两点同时出发,点Q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OC向点C运动,点P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沿AOB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随即停止.(1)求在运动过程中形成的OPQ的面积S与运动的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2)在等边OAB的边上(点A除外)存在点D,使得OCD为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

10、条件的点D的坐标;(3)如图(2),现有MCN60,其两边分别与OB、AB交于点M、N,连接MN将MCN绕着C点旋转(0旋转角60),使得M、N始终在边OB和边AB上试判断在这一过程中,BMN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若没有变化,请求出其周长;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18题18题AxyOB(19)18题 (20)19.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顶点A与点O重合,AD、AB分别在x轴、y轴上,且AD=2,AB=3;抛物线经过坐标原点O和x轴上另一点E(4,0)(1)当x取何值时,该抛物线的最大值是多少?(2)将矩形ABCD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图1所示的位置沿x轴的正方向匀速平行移动,同时一动点P也以

11、相同的速度从点A出发向B匀速移动.设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秒(0t3),直线AB与该抛物线的交点为N(如图2所示). 当时,判断点P是否在直线ME上,并说明理由; 以P、N、C、D为顶点的多边形面积是否可能为5,若有可能,求出此时N点的坐标;若无可能,请说明理由20. 已知:函数y=ax2+x+1的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公共点(1)求这个函数关系式;(2)如图所示,设二次函数y=ax2+x+1图象的顶点为B,与y轴的交点为A,P为图象上的一点,若以线段PB为直径的圆与直线AB相切于点B,求P点的坐标;(3)在(2)中,若圆与x轴另一交点关于直线PB的对称点为M,试探索点M是否在抛物线y=ax2+x+1

12、上,若在抛物线上,求出M点的坐标;若不在,请说明理由21. 如图,设抛物线C1:, C2:,C1与C2的交点为A, B,点A的坐标是,点B的横坐标是2. (1)求的值及点B的坐标; (2)点D在线段AB上,过D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点H,在DH的右侧作正三角形DHG. 记过C2顶点的直线为,且与x轴交于点N. 若过DHG的顶点G,点D的坐标为(1, 2),求点N的横坐标; 若与DHG的边DG相交,求点N的横21题图坐标的取值范围.22.已知抛物线上有不同的两点E和F(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第23题图)xyOACBDEF(2)如图,抛物线与x轴和y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点A和B,M为AB的中点,PMQ

13、在AB的同侧以M为中心旋转,且PMQ45,MP交y轴于点C,MQ交x轴于点D设AD的长为m(m0),BC的长为n,求n和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当m,n为何值时,PMQ的边过点FBAMCDOPQxy(22)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交轴于两点,交轴于点.(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交于点D,作D与x轴相切,D交轴于点E、F两点,求劣弧EF的长;(3)P为此抛物线在第二象限图像上的一点,PG垂直于轴,垂足为点G,试确定P点的位置,使得PGA的面积被直线AC分为12两部分.25. 定义一种变换:平移抛物线F1得到抛物线F2,使F2经过F1的顶点A设F2的

14、对称轴分别交F1,F2于点D,B,点C是点A关于直线BD的对称点(1)如图1,若F1:yx 2,经过变换后,得到F2:yx 2bx,点C的坐标为(2,0),则b的值等于_;四边形ABCD为(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菱形 D正方形(2)如图2,若F1:yax 2c,经过变换后,点B的坐标为(2,c1),求ABD的面积;BDCyxF1F2BDCOyxF1F2ABDCOyxF1F2AP(图1)(图2)(图3)O(A)(3)如图3,若F1:yx 2x,经过变换后,AC,点P是直线AC上的动点,求点P到点D的距离和到直线AD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2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ABCD的三个顶点

15、B(4,0)、C(8,0)、D(8,8)抛物线yax 2bx过A、C两点(1)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并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动点P从点A出发,沿线段AB向终点B运动,同时点Q从点C出发,沿线段CD向终点D运动,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运动时间为t秒过点P作PEAB交AC于点E 过点E作EFAD于点F,交抛物线于点G当t为何值时,线段EG最长?MOACBxEDy27OADBCEFPGQ 连接EQ,在点P、Q运动的过程中,判断有几个时刻使得CEQ是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相应的t值 (26)2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半圆M的圆心M在x轴上,半圆M交x轴于A(1,0)、B(4,0)两点,交y

16、轴于点C,弦AC的垂直平分线交y轴于点D,连接AD并延长交半圆M于点E(1)求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证:ACCE;(3)若P为x轴负半轴上的一点,且OPAE,是否存在过点P的直线,使该直线与(1)中所得的抛物线的两个交点到y轴的距离相等?若存在,求出这条直线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8. 如图,M与x轴相切于点A(,0),M交y轴正半轴于B,C两点,且BC4(1)求M的半径;(2)求证:四边形ACBM为菱形;yBCMOAOx(3)若抛物线yax 2bxc经过O,A两点,且开口向下,当它的顶点不在直线AB的上方时,求a的取值范围OABxyDQCFPE (28) (29)

17、29.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 2x10与x轴的交点为A,与y轴的交点为点B,过点B作x轴的平行线BC,交抛物线于点C,连结AC现有两动点P,Q分别从O,C两点同时出发,点P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沿OA向终点A移动,点Q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CB向点B移动,点P停止运动时,点Q也同时停止运动线段OC,PQ相交于点D,过点D作DEOA,交CA于点E,射线QE交x轴于点F设动点P,Q移动的时间为t(单位:秒)(1)求A,B,C三点的坐标和抛物线的顶点坐标;(2)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QCA为平行四边形?请写出计算过程;(3)当0t时,PQF的面积是否总为定值?若是,求出此定值;若

18、不是,请说明理由;(4)当t为何值时,PQF为等腰三角形?请写出解答过程30.如图,RtABC内接于O,ACBC,BAC的平分线AD与O交于点D,与BC交于点E,延长BD,与AC的延长线交于点F,连结CD,G是CD的中点,连结OG(1)判断OG与CD的位置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证明;(2)求证:AEBF;(3)若OGDE3(2),求O的面积ACBFDEOG (30) (31) 31. 在平面直角坐标xOy中,(如图)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4,边OA在x轴的正半轴上,边OC在y轴的正半轴上,点D是OC的中点,BEDB交x轴于点E(1)求经过点D、B、E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将DBE绕点B旋转一定

19、的角度后,边BE交线段OA于点F,边BD交y轴于点G,交(1)中的抛物线于M(不与点B重合),如果点M的横坐标为 ,那么结论OF= DG能成立吗?请说明理由;(3)过(2)中的点F的直线交射线CB于点P,交(1)中的抛物线在第一象限的部分于点Q,且使PFE为等腰三角形,求Q点的坐标32.如图,PA为O的切线,PBC为O的割线,ADOP于点D,ADC的外接圆与BC的另一个交点为E证明:BAE=ACB(32)(33)33.如图,在O中,弦CD垂直于直径ABM是OC的中点,AM的延长线交O于E,DE交BC于N求证:BN=CN34.如图,点E,F分别在四边形ABCD的边AD,BC的延长线上,且满足 若

20、CD,FE的延长线相交于点G,DEG的外接圆与CFG的外接圆的另一个交点为点P,连接PA,PB,PC,PD求证:(1) (2)PABPDC35.如图,D是ABC边AB上的一点,使得AB=3AD,P是ABC外接圆上一点(P在弧AC上),使得ADP=ACB,求 的值(35) (36)36.如图,设ABC是直角三角形,点D在斜边BC上,BD=4DC已知圆过点C且与AC相交于F,与AB相切于AB的中点G求证:ADBF3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1分别与两坐标轴交于B,A两点,C为该直线上的一动点,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开始沿直线BA向上移动,作等边CDE,点D和点E都在x轴上,

21、以点C为顶点的抛物线y=a(xm)2+n经过点EM与x轴、直线AB都相切,其半径为3(1)a(1)求点A的坐标和ABO的度数;(2)当点C与点A重合时,求a的值;(3)点C移动多少秒时,等边CDE的边CE第一次与M相切?38. 如图甲,四边形OABC的边OA、O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顶点在B点的抛物线交x轴于点A、D,交y轴于点E,连接AB、AE、BE已知tanCBE=,A(3,0),D(1,0),E(0,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B的坐标;(2)求证:CB是ABE外接圆的切线;(3)试探究坐标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以D、E、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E相似,若存在,直接写出点P的坐

22、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设AOE沿x轴正方向平移t个单位长度(0t3)时,AOE与ABE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t的取值范围39. 已知抛物线y=ax2+bx+3(a0)经过A(3,0),B(4,1)两点,且与y轴交于点C(1)求抛物线y=ax2+bx+3(a0)的函数关系式及点C的坐标;(2)如图(1),连接AB,在题(1)中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PAB是以AB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连接AC,E为线段AC上任意一点(不与A、C重合)经过A、E、O三点的圆交直线AB于点F,当OEF的面积取得

23、最小值时,求点E的坐标40. 如图1,在第一象限内,直线y=mx与过点B(0,1)且平行于x轴的直线l相交于点A,半径为r的Q与直线y=mx、x轴分别相切于点T、E,且与直线l分别交于不同的M、N两点(1)当点A的坐标为(,p)时,如图2,连接QT、QE,QE交MN于点F,当r=2时,试说明:以T、M、E、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2)在图1中,连接EQ并延长交Q于点D,试探索:对m、r的不同取值,经过M、D、N三点的抛物线y=ax2+bx+c,a的值会变化吗?若不变,求出a的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41. 如图甲,分别以两个彼此相邻的正方形OABC与CDEF的边OC、OA 所在直线为x轴、y

24、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O、C、F三点在x轴正半轴上)若P过A、B、E三点(圆心在x轴上),抛物线y=经过A、C两点,与x轴的另一交点为G,M是FG的中点,正方形CDEF的面积为1(1)求B点坐标;(2)求证:ME是P的切线;(3)设直线AC与抛物线对称轴交于N,Q点是此对称轴上不与N点重合的一动点,求ACQ周长的最小值;若FQ=t,SACQ=S,直接写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4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以x轴的负半轴上一点H为圆心作O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D两点以C为圆心、OC为半径作C与H交于F、F两点,与y轴交于O、Q两点直线EF与AC、BC、y轴分别于M、N、G三点直

25、线 经过A、C两点(1)求tanCNM的值;(2)连接OM、ON,问:四边形CMON是怎样的四边形?请说明理由(3)如图,R是C中弧EQ上的一动点(不与E点重合),过R作C的切线RT,若RT与H相交于S、T不同两点问:CSCT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说明理由,并求其值;若变化,请求其值的变化范围43. 如图,第一象限内半径为2的C与y轴相切于点A,作直径AD,过点D作C的切线l交x轴于点B,P为直线l上一动点,已知直线PA的解析式为:y=kx+3(1)设点P的纵坐标为p,写出p随变化的函数关系式(2)设C与PA交于点M,与AB交于点N,则不论动点P处于直线l上(除点B以外)的什么位置时,都

26、有AMNABP请你对于点P处于图中位置时的两三角形相似给予证明;(3)是否存在使AMN的面积等于 的k值?若存在,请求出符合的k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3)(44)44. 如图,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与轴交于点, 求的值及抛物线顶点坐标; 过的三点的交轴于另一点,连结并延长交于点,过点的的切线分别交轴、轴于点,求直线的解析式; 在条件下,设为上的动点(不与重合),连结交轴于点,问是否存在一个常数,始终满足,如果存在,请写出求解过程;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5.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并与轴交于点和点,顶点为 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并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该二次函数的图象; 设为线段上的一点

27、,满足,求点的坐标; 在轴上是否存在一点,使以为圆心的圆与所在的直线及轴都相切?如果存在,请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5)4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1分别与两坐标轴交于B,A两点,C为该直线上的一动点,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开始沿直线BA向上移动,作等边CDE,点D和点E都在x轴上,以点C为顶点的抛物线y=a(xm)2+n经过点EM与x轴、直线AB都相切,其半径为3(1)a(1)求点A的坐标和ABO的度数;(2)当点C与点A重合时,求a的值;(3)点C移动多少秒时,等边CDE的边CE第一次与M相切?47. 如图甲,四边形OABC的边OA、OC分别在x轴、y

28、轴的正半轴上,顶点在B点的抛物线交x轴于点A、D,交y轴于点E,连接AB、AE、BE已知tanCBE=,A(3,0),D(1,0),E(0,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B的坐标;(2)求证:CB是ABE外接圆的切线;(3)试探究坐标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以D、E、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E相似,若存在,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设AOE沿x轴正方向平移t个单位长度(0t3)时,AOE与ABE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t的取值范围48. 已知抛物线y=ax2+bx+3(a0)经过A(3,0),B(4,1)两点,且与y轴交于点C(1)求抛物线y=a

29、x2+bx+3(a0)的函数关系式及点C的坐标;(2)如图(1),连接AB,在题(1)中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PAB是以AB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连接AC,E为线段AC上任意一点(不与A、C重合)经过A、E、O三点的圆交直线AB于点F,当OEF的面积取得最小值时,求点E的坐标49. 如图1,在第一象限内,直线y=mx与过点B(0,1)且平行于x轴的直线l相交于点A,半径为r的Q与直线y=mx、x轴分别相切于点T、E,且与直线l分别交于不同的M、N两点(1)当点A的坐标为(,p)时,如图2,连接QT、QE,QE交MN于点F,当r

30、=2时,试说明:以T、M、E、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2)在图1中,连接EQ并延长交Q于点D,试探索:对m、r的不同取值,经过M、D、N三点的抛物线y=ax2+bx+c,a的值会变化吗?若不变,求出a的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50. 如图甲,分别以两个彼此相邻的正方形OABC与CDEF的边OC、OA 所在直线为x轴、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O、C、F三点在x轴正半轴上)若P过A、B、E三点(圆心在x轴上),抛物线y=经过A、C两点,与x轴的另一交点为G,M是FG的中点,正方形CDEF的面积为1(1)求B点坐标;(2)求证:ME是P的切线;(3)设直线AC与抛物线对称轴交于N,Q点是此对称轴上

31、不与N点重合的一动点,求ACQ周长的最小值;若FQ=t,SACQ=S,直接写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51.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以x轴的负半轴上一点H为圆心作O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D两点以C为圆心、OC为半径作C与H交于F、F两点,与y轴交于O、Q两点直线EF与AC、BC、y轴分别于M、N、G三点直线 经过A、C两点(1)求tanCNM的值;(2)连接OM、ON,问:四边形CMON是怎样的四边形?请说明理由(3)如图,R是C中弧EQ上的一动点(不与E点重合),过R作C的切线RT,若RT与H相交于S、T不同两点问:CSCT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说明理由,并求其值;若变

32、化,请求其值的变化范围52.如图,第一象限内半径为2的C与y轴相切于点A,作直径AD,过点D作C的切线l交x轴于点B,P为直线l上一动点,已知直线PA的解析式为:y=kx+3(1)设点P的纵坐标为p,写出p随变化的函数关系式(2)设C与PA交于点M,与AB交于点N,则不论动点P处于直线l上(除点B以外)的什么位置时,都有AMNABP请你对于点P处于图中位置时的两三角形相似给予证明;(3)是否存在使AMN的面积等于 的k值?若存在,请求出符合的k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8)53. 如图,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与轴交于点, 求的值及抛物线顶点坐标; 过的三点的交轴于另一点,连结并延长交于点,

33、过点的的切线分别交轴、轴于点,求直线的解析式; 在条件下,设为上的动点(不与重合),连结交轴于点,问是否存在一个常数,始终满足,如果存在,请写出求解过程;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4如图,正方形ABCD内接于O,点P在劣弧AB上,连接DP,DP交AC于点Q若QO=PQ,则的值为( ) (A)(B)(第5题图)(C)(D)55已知锐角的顶点到垂心的距离等于它的外接圆的半径,则的度数是( )(A)30 (B)45 (C)60 (D)7556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过A、B、C三点的圆交AD于E,且与CD相切。若AB=4,BE=5,则DE的长为( ) (A)3 (B)4 (C)3.375 (D)

34、3.257如图,正方形ABCD中以D为圆心,DC为半径作弧与以BC为直径的O相交于点P,O交AC于E,CP交AB于M,延长AP交O于N,下列结论:AB=EC PC=PN EPPN ONAB。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58如图,O1与O2外切于点A,两圆的一条外公切线与O1相切于点B。若AB与两圆的另一条外公切线平行,则O1与O2的半径之比为( )(A)2:5 (B)1:2 (C)1:3 (D)2:359如图,AB为半圆的直径,C是半圆弧上一点,正方形DEFG的一边DG在直径AB上,另一边DE过ABC的内切圆圆心O,且点E在半圆弧上。(1)若正方形的顶点F也在半圆弧上,则半

35、圆半径与正方形边长的比是_;(2)若正方形面积为100,且ABC的内切圆半径r=4,则半圆半径AB=_。60已知:如图,AB为O的直径,A为中点,F为AB上一点。EF交O于D,CD的延长线交AB延长线于P,求证:OFBP=OAFB。61B是O的直径,点E是半圆上一动点(点E与点A、B都不重合),点C是BE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DAB,垂足为D,CD与AE交于点H,点H与点A不重合。(1)(5分)求证:AHDCBD(2)(4分)连HB,若CD=AB=2,求HD+HO的值。62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B(3,0),A为y轴正半轴上一动点,半径为的A交y轴于点G、H(点G在点H的上方),连接BG交A于点

36、C。(1)如图,当A与x轴相切时,求直线BG的解析式;(2)如图,若CG=2BC,求OA的长;(3)如图,D为半径AH上一点,且AD=1,过点D作A的弦CE,连结GE并延长交x轴于点F,当A与x轴相离时,给出下列结论:的值不变;OGOF的值不变。其中有且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请你判断哪一个结论正确,证明正确的结论并求出其值。 63已知:如图,与外切于点,经过上一点作切线交于、两点,直线AP交1于点,连接DC、PC。(1)求证:DC2=DPDA;()若与的半径之比为:,连接BD,BD,PC,求AB的长64已知: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经过坐标原点,分别与x轴正半轴、y轴正半轴交于点A、B。(1)若

37、点O到直线AB的距离为,且tanB=,求线段AB的长;(2)若点O到直线AB的距离为,过点A的切线与y轴交于点C,过点O的切线交AC与点D,过点B的切线交OD于点E,求的值;(3)如图,若经过点M(2,2),设BOAD的内切圆的直径为d,试判断d+AB的值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其值;若变化,求其变化的范围。65已知,如图,直线y=kx+b(k0)交x轴于B点,交y轴于A点,以A为圆心,AB为半径作A交x轴于另一点D,交y轴于E、F两点,交直线AB于C点,连接BE、CE,CBD的平分线交CE于I点。(1)求证:BE=IF;(2)若AICE,设Q为上一动点连接DQ交y轴于T,连接BQ并延长交

38、y轴于G,求ATAG的值;(3)设P为线段AB上一动点(异于A、B),连接DP交y轴于M,过P、M、B三点作交y轴于N,设的半径为R,当k=0.75时,给出下列两个结论:MN长度不变;MN:R的值不变。其中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请你判断哪一个结论正确,证明正确的结论并求出其值。66如图,PA与PB切于A、B,C为优弧上一点,连接BC,作PDAC交BC于D。(1)求证:点D、A、O、P、B共圆;(2)求证:D为弦MN中点。67已知:的直径AB=8。B与C相交于点C、D,的直径CF与B相交于点E,设B的半径为x,OE的长为y,(1)如图,当点E在线段OC上时,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39、(2)当点E在直径CF上时,如果OE的长为3,求公共弦CD的长;(3)设B与AB相交于G,试问ORG能否为等腰三角形?如果能够,请直接写出的长度(不必写出过程);如果不能,请简要说明理由。68已知:如图,A为直径CB延长线上一点,且AB=BO=OC,D为的中点,CF垂直于割线ADE于F,CE=18,求EF。69设O是锐角三角形ABC的外心,分别以ABC三边的中点为圆心作过点O的圆,这三个圆两两异于O的交点分别为K、L、M。求证:点O是KLM的内心。70如图,ABC内接于O, AD是O直径, E是CB延长线上一点, 且BAE=C.(1)求证:直线AE是O的切线;OABCDE(2)若EB=AB ,

40、 , AE=24,求EB的长及O的半径71如图,在ABC中,点D在AC上,DA=DB,C=DBC,以AB为直径的交AC于点E,F是上的点,且AFBF (1)求证:BC是的切线; (2)若sinC=,AE=,求sinF的值和AF的长72 如图,ABC中,以BC为直径的O交AB于点D,CA是O的切线, AE平分BAC交BC于点E,交CD于点F(1)求证:CE=CF;(2)若sinB=,求的值 73如图,已知直线PA交O于A、B两点,AE是O的直径,C为O上一点,且AC平分PAE,过点C作CDPA于D(1) 求证:CD是O的切线;(2) 若AD:DC=1:3,AB=8,求O的半径 AOBFCDE74

41、如图,在ABC,ABAC,以AB为直径的O分别交AC、BC于点D、E,点F在AC的延长线上,且CBFCAB(1)求证:直线BF是O的切线;(2)若AB5,sinCBF,求BC和BF的长75. 已知:如图,在ABC中,D是AB边上一点,圆O过D、B、C三点, DOC=2ACD=90。 (1) 求证:直线AC是圆O的切线; (2) 如果ACB=75,圆O的半径为2,求BD的长。76如图,O1与O2交于A、B两点,P是O1上的点,连结PA、PB交O2于C、D,求证:PO1CD 77、如图O1与O2交于A、B,CD、EF是两圆外公切线,切O1于C、E,切O2于D、F,过AB的直线交CD于G,交EF于H,求证:GA=HB。78、已知O1与O2交于A、B,CD为公切线,CD为切点,求证:A+CBD=180079、AB,EF是O和O的外公切线,GH是内公切线,GH是AB,EF分别交于点C,D.求证:CD=EF.80、如图O1与O2是等圆,相交于A、B,CD过点A与两圆交于C、D,BECD,求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