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徐州市个人课题结题报告书 课题名称:小学科学课课前预习的指导策略立项时间: 2008 年 12 月 1 日 课题类别 市 级 个人 课 题 课题负责人 张雪梅 所在单位: 沛县歌风小学 联系电话: 89090800 一、基本情况欲提交鉴定的成果成果名称小学科学课课前预习的指导策略成果形式课题研究报告 ,工作报告,教学案例,读书笔记, 课题研究方案 申请立项时间2008年12月1日申请鉴定方式网络提交申请鉴定时间2009年11月通讯地址沛县歌风小学邮编221600联系电话89090800电子信箱课题主要成员名单姓名工作单位职务与职称承担的任务张雪梅歌风小学二、工作报告内容提示: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
2、动;研究计划执行情况;研究变更情况(课题负责人、课题名称、研究内容、成果形式、管理单位、完成时间等);成果的出版、发表情况,转载、采用、引用情况;成果的代表作等。(一): 课题相关内容陈述:1. 课题名称: 小学科学课课前预习的指导策略2. 课题负责人情况: 本课题是由歌风小学张雪梅老师2008年12月申报成功的课题, 并由其承担的本课题的研究,。3. 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小学科学课课前预习的指导策略, 主要研究的内容是三个方面的问题:策略一:预习内容的指导,策略二:预习方式的指导策略三:预习效果的指导5. 成果呈现形式: 本课题从申报成功到现在已经研究了一年的时间, 经过这一年时间的实
3、验研究, 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成果呈现的形式主要以研究报告, 教学案例的形式来展现.6. 管理单位: 本课题是由徐州市教科所管理中心负责管理的, 属于市级研究课题.7. 完成时间: 应该在2009年12月底完成实验研究, 因此本课题于2009年11月底前提出申请结题.(二): 研究的主要过程和相关的活动: 第一阶段:(2008年10月12月)准备阶段 认真选题,提出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深入论证、修改课题方案,申报课题。认真学习教育科学研究的相关理论、小学教育心理学、科学新课标等,做好研究课题的理论准备。第二阶段:实证研究阶段:2009年1月2009年11月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边实践,
4、边总结,不断地充实实施方案。a、预习内容的指导改变单一的预习方法,把预习内容分为五个方面:1.了解、理解新课的教学内容;2.准备课堂上实验所需的材料(家中现有的或者能自己动手制作的);3.记录好自己在预习中经过思索仍不能解决的问题;4.搜集与本课有关的资料;5.找出与以往知识点之间的联系。b、预习方式的指导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在指导学生预习时,我打算让学生采取两种预习方式:1.有侧重点的分组预习: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预习教师指定的内容(准备实验材料的小组多一些,尽量满足实验小组的材料需求)。每组选两名小组长,检查小组成员的预习情况,搜集本组同学在预习中仍未解决的问题,提前上缴老师。2.个
5、人自行预习:没有固定的要求,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预习。c、预习效果的指导由于学生预习方式的不同,所以在检查预习效果时,我打算也采取两种不同的检查方式:1.在小组预习中,小组长把预习的任务分派给本小组成员,所以检查每位同学预习情况的任务就责无旁贷地落到小组长身上。小组长把本组的预习情况汇总后上报给科学课代表,课代表一方面把班级学生预习的情况告诉老师,另一方面还要抽查学生,看是否按要求预习了。2.由于班额比较大,检查学生自行预习的情况难度就比较大,拟打算教师在课堂中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推定预习情况。(检查方式有待在研究中进一步摸索)d、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及具体时间安排浅谈对科学课预
6、习的指导 2008年12月2009年2月中小学科学教师新课程培训教材科学究竟是什么2009年3月2009年6月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 2009年7月第三阶段2009年10月总结阶段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和撰写结题报告。通过这一阶段的研究总结,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问题方面,进行了很多的实验研究,知道了该如何对学生进行预习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和提高,如何去培养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学生自觉的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课前预习的兴趣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并且也形成了.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经验。总之,这一课题的研究,小学高年级学生科学课课前
7、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学生和老师在“如何科学预习”问题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收获和提高。(三): 研究计划执行情况: 在的研究实验, 每一个实验阶段都制定了阶段的课题计划, 从实验情况分析来看, 每一个阶段都完成了计划中的内容, 都进行了相关的课题内容方面的实验, 特别是在最初的指导过程中我更是做到计划周详,操作细致,亲临每一个小组,了解和帮助他们进行预习的分工和实施。每一个阶段都写了读书笔记,收集了本课题实验相关的资料, 教学案例及分析,论文,还进行了阶段考试情况的分析等等, 效果还不错。(四). 成果呈现形式:读书笔记教学案例教学反思 (见上传材料)阶段小结教学随笔课题报告 三、研究总报告内
8、容提示: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学术价值的自我评价;成果的社会影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今后的研究设想。一、课题研究背景(一)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不仅是指对科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它指一种对科学本质的理解、获得科学知识的欲望、技能和习惯,有基本的规律意识和理性精神,崇尚公开性和民主程序等等。因此,学生在探究如何提高科学素养的基础上,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探究实践中,使小学生自己最终(步入成年时)成为有科学素养的人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必然途径在科学课的教学中,预
9、习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课前准备、思考,对即将所学知识进行自学。通过预习,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二、课题要解决的问题1.学生在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预习过程中科学兴趣的培养。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 2.学生在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预习过程对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研究。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善于发掘和利用本土资源,并从中挖掘出更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4.提高课堂效率,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5.在研究实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激发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三、针对本课题
10、主要采用了以下的研究方法:本课题采取的研究方法是:(1)调查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实施全程,结合案例分析法,收集调整,补充完善。(2)设计和实施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步骤、收集具体材料、整理分析、改进实施方案、形成理论,争取好成果。 调查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各种调查进行实践,从而做到理论和方法的统一结合。全面进行课题研究。行动研究法:针对本实验研究的课题,对学生开展切实有效的研究。案例分析法:对教学过程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借以不断完善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水平。五: 对本课题实验研究的总结: . 自“小学科学课课前预习的指导策略 ”课题实验以来,从教学的学生反映,他们.非常喜欢科学课的这
11、种预习方法,真正体会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乐趣。我也深深体会到,这种科学预习方法可以大大地提高小学中年级学生自觉学习科学课的习惯及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克服解决学习科学课中出现的问题的困难,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一年的努力,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主要表现在: 一、培养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我们的思想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常常来源于好奇心。”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望浓,好奇心理就是兴趣的源泉,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小学生对实验最感学趣,这种兴趣,往往成为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力,成为爱好和志趣,以致发展为惊人的勤奋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兴趣爱好和
12、求知欲是儿童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的前提,也是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的结果。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预习的任务,每个小组都有明确分工,此时,他们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干劲非常足。他们在课前准备试验材料时,在查阅相关资料时,会发现许多有趣的、搞不清的问题或者许多新奇的事,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天生就好奇、好动,这些实践对他们最有吸引力和凝聚力,所以课前预习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二、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协作能力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独立活动能力及互相协作精神,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儿童思维、活动能力的形成,知识、经验的获得,最主
13、要、最重要的途径是亲身经历,在这个重要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例如,在教学微小世界这单元时,学生每个人都准备了放大镜,认真观察了我们这个地方常有的昆虫,如:蝴蝶、蟋蟀、蜜蜂等,还画下了它们的形状。学习月相的变化时,我提前一个月要求学生观察早晨、傍晚的月相,并把观察到的月相画下来,为我们学习这部分知识做好了准备。在学习物质的变化这单元中,学生们用自己准备的实验材料,成功的做了大量实验,如: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反应,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等。同时,在大量彼此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的活动过程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三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社会
14、实践包括对人类社会及科学界各种事物、现象的户外观察、考察、分析、研究,以及搜集和查阅各门各类的资料。学校教育不论在时间、空间上都很有限,接触社会、科学,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活动能力,比在教室里的“清谈”更重要。科学课的课前预习就是各种实践活动,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因为要查找相关资料,要准备实验材料、要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要把握本课的重难点,他们就要进行各种实践活动。结合教材,为了做好预习工作,学生们会到外面的世界去,在社会、科学中亲身体验大科学的神奇及人类对它的干预,从而真正理解人与科学。如:学习分类和回收利用这课时,学生们到街坊邻居那,到废品收购站,做了大量的调查,有的学生
15、还到图书馆、书店、上网收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因此开阔了眼界,学到了许多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在学习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时,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去我们县城附近的水域去考察。在学习环境问题和我们的 行动时,学生们们的感受最深:树林、鱼塘、河流或某个生活区,有的地方天空烟尘弥漫、耳中轰鸣不断、绿色植物剧减、高楼大厦猛增、鸟儿无影、鱼儿无踪、人群拥挤、污水横流以及地面硬化、植被减少。学生自然会思考:人类、动物、植物、环境有怎样的关系,想想我们的地球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人类对地球有何等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我们周围大自然的一切在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但使枯燥的知识变得具体化,而且能让学生在身心共鸣中得
16、到深刻的教育,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最终从整体上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四、提高了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这一年的课题研究中,我学习了大量的有关科学课预习方面的书籍,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运用到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受益匪浅。通过本次研究我深深地认识到,小学科学教学理念必须要改进,过去自然课上的一些传统教学理念必须要抛弃。“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正在和必将成为这个学科教学的一个基本方法;教学必需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很多新的理念正在向我们旧有的东西挑战。每一位科学课的老师都应有这个认识: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已不仅仅是教科书,而是学生生活
17、周围广阔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因此科学课教学要充分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教育资源,将学生的探究活动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通过学习、实践,我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注意到了协调一致、相辅相成的创新。教师的人格魅力,不仅是教师的衣着神态,更重要的体现在渊博的学识、循循善诱态度、良好的师生关系上。它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展示。专业水平的提高,使我在教学时能够妙语连珠,不失时机地“幽”与 “默”,别具情趣,即使学生紧绷的神经得到放松,又使学生在开怀大笑中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师往往让学生铭记终生,永难忘怀。 专题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反思在专题研究中,由于时间和经验的原因,小学科学课课前预习的指导策略还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系统性,还没有能够形成完整的体系,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还应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专题研究活动还应更深入一些,不能只停留在肤浅的表面,还应学习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的经验,还应进一步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知识产权培训证书查询网课件
- 钢铁厂装车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钢铁出口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安全员安全操作规程考试题集
- 澳大利亚图文课件
- 知识产权培训实施情况课件
- 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建设课件
- 2025年数字人设计面试题集
- 知识产权培训入高校课件
- 钢筋识图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 房屋建筑学说课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 数字经济:大国经济体系下人工智能领航数字经济新阶段
- 班组长质量管理意识培训
- 四川省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 史丹利化肥的营销策划
- 气管切开套管脱出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 融媒体新闻报道实务 教学大纲
- 《橡胶制品工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数据结构与算法》教案
- 《现代教育技术》课件-第一章 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