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海常住流动人口特征及其户口政策研究(丁金宏) 丁金宏 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 2000年,上海在实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同时开展了流动人口普查,本文依据这次普查资料,分析常住流动人口的人口学特征及其产生的社会经济问题,提出相关 的户口制度改革设想。本文将常住流动人口定义为在上海居住五年以上而不具有上海户口的人口,居住不满五年的流动人口定义为短期流动人口。 一、上海常住流动人口的主要特征 (一)总量:迅速增长,占流动人口总体比重不断提高 流动人口长期滞留的趋势在上海表现得很明显。2000年普查时,常住流动人口达到70.2万人,占流动人口的比重增加到18.1%,1993-2000年 的7年间,常
2、住流动人口的年均递增率高达20.9%,相当于同期流动人口递增率(4.7%)的5倍,相当于90年代上海常住人口年均递增率(2.3%)的 9倍。 (二) 性别年龄结构:性别比偏高,年龄结构壮年化且时序稳定 常住流动人口性别比为134.3,略低于短期流动人口(136.3),而远高于全市常住人口的平均水平(105.7)。从年龄分布来看,常住流动人口70 岁以下各年龄段的性别比都超过120,其中3069岁之间各年龄段都超过125,形成了宽大的性别比高峰,尤其是3559岁之间各年龄段的性别比超过 150,最高值达到185(5054岁)。 相对于短期流动人口而言,常住流动人口性别比的年龄分布波动较小,尤其是
3、在下面两个年龄区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第一个年龄区间是15-24岁,短期流动人口的性别比偏低,其中15-19岁的性别比只有80.9,不仅低于常住流动人口(112.1),而且低于常住人口(100.4)。第二个年龄区间是 25-49岁,各年龄组常住流动人口的性别比都低于短期流动人口,平均差值达28.1,特别是40-44岁年龄组,短期流动人口性别比高达237.5,比 常住流动人口高出56.7(图1)。图1 上海常住流动人口各年龄段性别比及其与常住人口、短期流动人口的对比 常住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男性为33.2岁,女性为32.0岁,较常住人口(男性37.5岁 ,女性38.9岁)显著年轻。在常住流动人口中,
4、15-64岁人口占了86.6%,而0-14岁及65岁以上人口所占的比重分别只有11.1%和 2.2%,总抚养比仅为15.5%,说明流动人口中在城市具有长期生存滞留能力的仍然是中青年打工人口(表1)。表1 上海不同人口群体年龄结构比较 常住流动人口与短期流动人口的年龄结构总体上非常接近,但是不同的年龄段又有明显差异。在5-14岁之间,常住流动人口所占比重明显高于短期流动人口(长 期流动人口中没有0-4岁人口,因而不可比);在15-24岁之间出现相反的情形,常住流动人口所占比重明显低于短期流动人口;25岁以上又转为长期高于 短期。从图2中常住流动人口和短期流动人口年龄分布曲线形态来看,两者的差异基
5、本上是由时滞因素造成的(图2)。图2 常住流动人口性别年龄分布及其与短期流动人口、常住人口的对比 (三)受教育程度:初中为主体,文盲人口比重高,高学历人口比重低,性别比随文化层次提高而上升 常住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集中在初中阶段,在15岁及以上常住流动人口中,初中占了53.9%;小学及以下占27.8%。而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只有16.1%。 常住流动人口的文化层次越高,性别比越高,初中及以上流入人口的性别比都高于150,特别是研究生阶段,性别比接近400;相反,小学及以下层次的常住流动人口的性别比均低于100(表2)。表2 15岁及以上常住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及其与常住人口的对比 各年龄组
6、常住流动人口文盲比重明显高于常住人口,两者比重差距呈现由低年龄组向高年龄组逐渐变大后又逐步变小的趋势。 男女文盲人口比重随着年龄增大而变大,且差距越来越大。15-29岁年龄组,女性人口文盲比例为2.2%,男性为0.6%,65以上年龄组,男性文盲率增高到12.9%,而女性人口文盲比例已经高达51.9%,由原来1.6%的差距增高到39.0%(图3)。图3 常住流动人口分年龄组文盲人口比重及与常住人口对比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主要集中在25-39年龄段,学历越高,集中趋势越明显。25-44岁年龄组人口1.05万,占58.1%;研究生学历人口 343人,仅占大专及以上人口2.2%,其中25-44岁年
7、龄组人口358人,占85.3%。各年龄组高学历人口性别比较为稳定,在250以上。大专及以 上文化程度人口性别比随年龄增大而上升。大专及以上人化程度人口共1.81万人,总体性别比为206.0,从不同的年龄组分布来看,性别比由20-24岁 年龄组54.7上升到65岁以上年龄组的358.4(表3)。表3 大专及以上各年龄组常住流动人口比重和性别比 (四)就业:在业率高,最佳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文化素质决定了其职业状况 常住流动人口在业率高。常住流动人口中在业人员47.6万,性别比209.6,高出常住在业人口性别比(136.3);在业率为76.3%,高出常住人口20个百分点,这正好反映了经济原因是常住
8、流动人口来沪主要目的(表4)。表4 常住流动人口在业人口文化构成 最佳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5年以上常住流动人口从业人员年龄结构中,最佳劳动年龄人口25-39岁组31.96万人,占67.2%,远高于上海市 41.1%的水平。这部分人口对上海市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它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补充,但同时也给常住人口就业带来了更大的竞争(表5)。表5 常住流动人口在业人口年龄结构 各种职业在业人员比重与常住人口相差较大。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占41.7%,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仅占4.5%,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办事人员的比重也明显不 及上海市,而旧物回收等条件较差及收入较低的其他职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4.
9、1%。这些主要是由文化层次造成的,常住流动在业人口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 占2.7%,高中占12.8%,初中及以下占84.5%(表6)。表6 常住流动人口职业构成 (五)婚姻:已婚比重大,婚姻关系稳定,参与两地户口婚姻的以女性为主,学历对性别比重影响巨大 常住流动人口已婚比重大。常住流动人口中15岁及以上人口为62.35万,其中已婚有配偶人口53.55万,占87.9%,略高于常住人口(73.4%) 和短期流动人口(68.1%),未婚为6.34万,占10.4%,显著低于常住人口(19.8%)和短期流动人口(31.1%),而离婚的人口比重比上海 市低。 已婚人口当中,配偶为外地户口的多于上海户口的
10、;在参与两地户口婚姻的常住流动人口女性多于男性。常住流动人口中配偶为上海户口和非上海户口分别占 12.2%和75.7%,而短期流动人口分别为2.8%和65.3%,远低于前者的比重;配偶为上海户口的人口中女性占78.3,主要因为一些条件较差的 上海男性愿意选择外地女性作为婚配对象,而条件差的上海女性则不愿意(表7)。表7 15岁及以上常住流动人口婚姻构成及与常住人口对比 随着文化层次的提高,两地户口婚姻男性比重越高,且在本科学历出现转折。未上过学的配偶为上海户口的人口女性占82.4%,大专为54.2%,也就是说, 两地户口婚姻主要是常住人口男性婚娶常住流动女性人口,但是本科学历这一比重降为29.
11、9%,研究生降到20.2%(表8)。表8 配偶为上海户口的常住流动人口不同学历下性别比 (六)分布:新建城区最多,中心城区其次,郊区最少 将上海市划分为中心城区、新建城区和郊区三大部分。中心城区包括黄浦、卢湾、徐汇、长宁、静安、普陀、闸北、虹口、杨浦等区;新建城区包括闵行、宝山、嘉定、浦东等区;郊区包括金山、松江、青浦、南汇、奉贤和崇明等区县。常住流动人口在新建城区分布最多,占其总量的48.4%,其中又以浦东新区、宝山区、闵行区分布数量最大。分布于中心区的次之,占了35.6%,分布于郊区的最少,仅占16.0%。(图4)。图4 常住流动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分布 (七)来源地:邻近省份为主,农业人口
12、为主 常住流动人口的来源地分布与流动人口基本一致,邻近的江苏、安徽和浙江三省的流动人口占了相当比重,分别为29.8%、28.3%和13.0%,三省合计高达71.1%。在内地省份中,以四川为最多,比重达到6.7%(表9)。表9 流动人口与常住流动人口的来源地分布 上海常住流动人口的户口性质以农业户口为主,占81.3%,非农业户口仅占17.6%,还有1%为户口待定,这与流动人口总体的户口情况基本一致。 常住流动人口的农业户口比重分布在中心城区、新建城区和郊区的呈由中心向边缘递增的趋势,中心区最低,为76.5%;新建城区次之,为81.5%;郊县农 业户口比重高达91.7%(表10)。 表10 上海市
13、不同户口性质常住流动人口的区域分布 (八)流动原因:经济原因为主 从常住流动人口的来沪原因构成情况看,67.8%的来沪原因为从事经济活动;其次是随迁家属,占13.7%;婚嫁和投亲靠友各占7.8%和6.5%。 与常住流动人口相比,短期流动人口的来沪原因构成中,经济原因的比重高出7个百分点;而婚嫁原因来沪的比重则远低于常住流动人口7.8%的水平,仅为1.5%。(图5)。图5 上海市流动人口来沪原因构成 (九)居住方式:租赁房屋为主 从常住流动人口的居住类型构成情况看,采用租赁私有住房这种居住方式的人口比重最高,占常住流动人口的33.6%;其次是租赁公有住房,占17.1%;另 外还有9.2%是租赁单
14、位房屋,3.6%租赁搭建房屋,这样以租赁房屋方式居住的占了63.5%。居住在工棚或宿舍的人口,占12.3%;居住在医院、宾 (旅)馆招待所及水上船只的人口最少,只分别占到0.1%,0.2%和0.3%(图6 )。 短期流动人口租赁私有房屋和居住在宿舍、工棚的比重最高;租赁公有房屋、寄宿在亲友家中和自购房的比重均低于常住流动人口的相应水平投靠亲友并寄宿于亲友家中的比重较高。图6 上海市流动人口居住类型 二、常住流动人口的户口政策分析 (一)常住流动人口的权益必须得到保障 外来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无法受到有效的保护。 (1)就业门槛较上海人高。(略) (2)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几乎没有。(略) (3)子
15、女就近入学受到限制。(略) (4)外来流动人口的权益受损还表现在其他很多方面。比如国际旅游受到限制:日本游不认暂住证,参团仅限京沪粤正式居民;对暂住人员办理港澳旅游也有所规定,并且不是所有的旅行社都可以办理。个别省市的暂住人口的存款自由也受到干扰,如广州市白云区一家银行。(略) 但就城市方面而言,要完全保证外来流动人口的就业、子女入学等各方面的权益,也是个相当棘手的问题,其本身也并不一定具备解决这些难题的条件。 (二)吸取发展中国家经验教训,解决常住流动人口户口问题不能操之过急(略) 三、常住流动人口户口落实政策模拟 常住流动人口正在或者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的一分子,逐步解决这部分人口的户口,更好
16、的保护他们的权益,这不仅是户口制度改革的大胆尝试,也是城市文明的充分体现。 (一)方案设计 解决常住流动人口的户口问题,要考虑到这部分人口的特点,同时也要考虑上海城市发展和城市容量的实际情况。经济原因 是常住流动人口来沪的最主要的原因,而人才高地的建设又是上海发展的战略目标,流入的人才给上海带来的更多的活力,因此应该优先解决这部分常住流动人口的 户口。另一方面,婚姻关系是人们最为重要的社会关系,配偶为上海户口的常住流动人口也应该解决他们的户口问题。 根据常住流动人口的学历和(包括否是上海亟需的专业人才)和配偶户口状况的判断,可以建立一个解决户口问题的体系模 型,即解决常住流动人才(包括大专及以
17、上文化程度的常住流动人口和亟需的专业人才)的户口,解决配偶为上海户口的常住流动人口的户口。流程图如下所示(图 7)。图7 解决户口人群判别流程图 (二)政策方案模拟 本着人才优先,照顾婚姻的原则,如果在8年内解决这部分常住流动人口的户口,平均每年应解决14274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平均每年解决2268 人,配偶为上海户口的每年解决8788人,亟需的专业人才每年解决3218人。按照进城缓急我们拟定了三个方案。 (1)低方案: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每年解决15%, 2722人;亟需专业人才每年解决15%,3862人;配偶为上海户口的每年解决10%,7030人;则常住流动人才的户口将在7年内解决完存量,两地户口婚姻的常住流动人口的户口将在10年内解决完存量。 (2)中方案: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每年解决20%,3629人;亟需专业人才每年解决20%5149人;配偶为上海户口的每年解决10%,7030人;则常住流动人才的户口将在5年内解决完存量,两地户口婚姻的常住流动人口的户口将在10年内解决完存量 (3)高方案: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每年解决25%,4537人;亟需专业人才每年解决20%,5149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2541-18:2025 EN-FR OPC unified architecture - Part 18: Role-Based Security
- 【正版授权】 IEC 60335-2-49:2021+AMD1:2025 CSV EN Household and similar electrical appliances - Safety - Part 2-49: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commercial electric appliances for keeping
- 初中数学垂直于弦的直径 课件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 新解读《GB-T 14592-2014钼圆片》
- 人版八年级英语(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 DB6108-T 69-2023 马铃薯黑痣病防控技术规范
- 老年人防灾减灾知识培训课件
- 老年人轮椅使用课件
- 老年人科学戒烟知识培训课件
- 重卡充电知识培训课件
-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 洛阳香江万基铝业有限公司马行沟铝土矿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
- 南沙海战历史知识PPT南沙海战历史介绍PPT课件(带内容)
- 智能传感器与传感器系统
-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 腹部触诊肛门直肠外生殖器
- 《抗病育种》课件
- 汽车吊装t梁施工方案(终)
- 《水循环》-完整版课件
- 库房温湿度记录表
- 小学生天然气安全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