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发展规划_第1页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发展规划_第2页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发展规划_第3页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发展规划_第4页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发展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发展规划根据辽东地区经济的发展形势及辽东学院的“十五”期间建设规划精神,机电工程系在充分研究,深入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十五”期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建设规划。一、“十五”期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指导思想1专业建设的背景近年来,随着微电子、自动化、计算机和信息管理等相关技术向传统机械行业的不断渗透,给机电类专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同时,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改制及技术改造正向纵深推进,中国有望成为世界新的制造中心和加工中心,制造业将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制造业信息化”和“机床数控化”作为现代加工业制造业的高科技标志和发展趋势

2、,为高等工程教育创造了广阔的人才市场空间。 辽宁省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在机械制造、机电设备研发、汽车工业等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企业以“制造业信息化”和“机床数控化”为核心加快了现代化制造业改造的步伐,在“十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把辽宁建设成我国“装备”强省,制造业将成为我省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社会迫切需要一批掌握数控技术、电器控制、cad/cam技术的高素质人才,这些都对现代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培养,对面向新世纪的现代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将大大拉动包括教育在内的相应“产业”的蓬勃发展,为高等工程教育创造了广阔的人才市场空间。2.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本着

3、“立足地方经济,依托行业发展,主动为企业服务”的办学思路,坚持“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机械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为龙头,以数控技术为主线,强化实践”的改革思路,建立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把本专业建设成为辽东地区一流专业,为辽东地区的装备制造业输送高层次的本科技术应用型人才。二、“十五”期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目标:1.专业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的确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高校的传统专业,我们必须努力寻求行业、企业的支持,主动为行业、企业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打特色牌,走特色路,找准专业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特色。(1)加强与其他本科院校的学术

4、交流,掌握专业发展和教学改革情况,了解其办学特点和人才特色;(2)深入企业生产一线,积极与用人单位共同探讨本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取得企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情况的第一手资料,明确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定位在什么技术层次上,从事什么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是什么,进一步明确专业培养方向;(3)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教学体系建设和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形成我校的专业特色和人才优势。2.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1)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根据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优化的原则是加强基础、拓宽专业、体现素质、能力和知识的培养,注重学科交

5、叉,以机为主、机电综合。教学内容要注重基础,着眼于未来,跟随学科最新发展,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并逐步修订专业教材,以“素质”和“能力”培养为目标,精选教学内容,渗透工程问题,对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多方位的改革及实践,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课程设置坚持5个不断线的原则,即外语学习与应用不断线,计算机应用不断线;工程设计意识训练不断线;实践训练不断线;技能培养不断线。以工程设计意识训练为主线。重新修订专业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根据拓宽专业基础、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知识结构;整合、改造机械类专业课程的设置,明确主干学科,要重新组织和建设专业核心课程,

6、重视工程创新设计为中心的专业实践教学;努力建设“大工程”观念下的课程体系。大力推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立体构架课程体系,更新内容,突出整合,推动整体优化。突出课内、课外结合,将课外教育环节全面纳入培养计划。打破课程之间的条块分割与各自为政的局面,进行内容整合,推行课程的模块化、结构优化。采取减少、限制课内学时,扩大选修课种类与数量,积极为学生提供跨学科选修、主辅修、课外学术活动等多种教育形式与机会,为学生发现、发展各自的兴趣和特长创造条件。加强与突出工程设计和创新能力培养。在所有的教学、科研、实践和社会活动中,强调工程的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协调性、创新性等工程思想、观念和方法的教育。加

7、强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的集体性自主实践教育活动,如自主实验、自主设计、自主实习等,多组织贴近工程实践的实验、制作、设计、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设置合理,突出了应用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了工程素质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这条主线,通过三段式工程训练模式,使学生获得较系统的数控技术、机电控制技术、cad/cam技术的知识和能力。(2)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构建以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为主,既有基本技能训练,又有开发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改变实践教学附属于课堂教学,以验证性、演示性实验为主的现状,打破各专业课程间的壁垒,加强课程间的交叉、渗透,建立系列课程或课群起点上的具有一定柔性、实

8、验实习一体性的独立的实训环节,建成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能力训练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实践教学向深层次发展,以满足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需要。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层次化实验教学平台各实践教学环节围绕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工作能力、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三个层次进行组织,1基本技能模块(3个):分别为工程制图模块、计算机应用模块、外语应用模块;2专业工作能力模块(3个):分别为机械设计模块、电气基本技能模块、机电设备控制模块;3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模块(7个):分别为数控技术模块、cad/cam模块、先进制造技术模块、计算机控制技术模块、自动控制技术模块、测试技术模块、机电产品创

9、新模块。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建立全开放实验教学模式将设计性、综合性、应用性及部分基础性实验采用全开放方式教学,以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3实验室及实习基地的建设培养有特色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必须通过有特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加以保障。因此,建设具有良好条件、能够再现工程环境的工程训练中心显得尤为重要。在工程训练基地的建设上以先进性、实效性和前瞻性为原则,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为主旨,实现各学科的相互交叉与渗透,逐步建成在机电产品设计、数控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cad/cam等方面具有行业科技先进水平、管理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机电类学生工程实训环境,满

10、足教学、科研、技术服务的实际需要,形成在培养制造技术领域和工业控制领域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色。在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上,我们一方面在原有实验室的基础上,按照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能力要求,重新进行资源配置,并鼓励教师进行科研立项,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改造和自主开发实验仪器设备,以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深入调查论证,新建具有技术先进性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初步建成能够再现工程环境的工程训练基地,使学生通过在工程环境中的实践训练,把应用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实践的观测和判断、建模和设计、仿真和制造的整个过程中。探索工程实训的新模式,逐步由单一实训型向生产实训型过渡,建设成为既面

11、向学生又面向社会的教学、科研、生产、培训相结合的多功能、开放型训练中心。同时根据技术教育的特点和社会要求,争取成为我省的数控技术培训中心和技术等级证书考核中心。在建设校内工程训练中心的同时,我们进一步寻求企业支持,挖掘社会资源,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够深入生产第一线,参观和参与生产过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工程实践环境。其进程如下: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实验室调研确定建设规划与建设方案初步完成5个实验室及其配套的软件建设完成3个实验室及其配套的软件建设进一步开发试验项目并完成双基评估工作校内基地调研改善基础实习设施,增加实习内容建成数控加工中心和校内金工实习基

12、地校外基地调研完成1个基地建设完成2个基地建设完成2个基地建设4.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要以“德才兼备、培养骨干、优化结构、提高素质”为指导思想。积极作好专业学术带头人及专业学术骨干的选拔与培养工作,在满足本科教学的基础上,使教师由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转变,由知识传授型向技术开发型转变,鼓励教师进修学习,改善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大力增强科研立项数量和水平,立足纵向课题,加强横向联系,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及参与意识;使教师既注重学历水平提高,又注重实践技能培养;既立足于课堂教学需要,又着眼于科技开发需求,同时在数控技术、自动控制等领域培养一批在省内有影响的专家。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采取以

13、下措施: 在现有师资力量的基础上,继续引进人才,特别是生产一线中具有高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有较高学识和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才。加强学术梯队建设,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培养一批学术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课程带头人。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组织教师大力开展应用技术研究、科技开发和科技服务为重点的科技工作。 通过各种形式提高青年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选送青年教师攻读硕士研究生,给新分配来校教师制定专业发展方向和五年的培养目标,指定导师,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指导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科研活动、编写专业教材,承担科研工作,并安排到实验室、企业、等单位和技术短期培训班进行实践锻炼。其进程如下

14、: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高级职称比例15%30%40研究生比例16%30%5060引进人才数量机械设计制造专业3人数控技术专业2人技术培训2人次3人次3人次5.教材建设教材建设按照“紧跟现代工程科技,加快教材内容更新,重点编写特色教材,反映工程特点,形成系列应用型教材”的原则,严把教材选用关,确保教材建设适应专业教学的需要,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教材全部采用选择21世纪规划教材和行业推荐教材,针对专业性较强的课程,组织教师编写一套能够反映应用型特色和课程整合的特色教材,把行业发展的的新动向、新技术及时纳入教材内容。其进程如下: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

15、年2005年出版有特色的统编教材122编写有特色的试验实习教材1122附件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分年度发展规划2001年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发展规划一、教学体系的构建和教学文件建设1.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企业、院校开展调研,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积极与用人单位共同探讨本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分析研究企业的机械制造类人才分布、结构和人才需求状况,确定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素质要求和需求数量。进一步明确专业培养方向。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找准专业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特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教学体系建设和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形成我校的专业特色和人才优势。 2.修订教学文件对2000级教学计划

16、进行微调,进一步完善专业理论课、实践课的教学大纲,使之符合人才培养要求。 3.探讨人才培养模式,对原有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分析、论证,对其进行改革和调整。二、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1.调研有关企业和院校,根据人才素质培养需求确定实践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内容。2.成立基地建设课题组,进行实验实习基地建设立项工作。3.挖掘各种渠道,与省内外有关企业建立联合办学关系和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落实长春一汽集团实习基地。三、教研、科研工作科研工作是提高师资水平和办学水平的重要工作。1.适当减少在研科研项目课题负责人和主要研究人员的教学工作量,支持科研工作的发展。2.举办12次学术交流活动,积极邀请国内外

17、专家进行学术指导。3.围绕学科建设和机械制造技术前沿技术开展科研立项工作,扩大教师科研工作的参与面,广泛开展科研活动。4.争取市厅级课题12项。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2篇,省级刊物发表论文510篇。5. 省优秀高教科研成果奖12项。四、师资建设针对专业师资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师资的工程实践能力与水平的现状,必须进一步加强师资的学历培养,积极创造条件让青年教师到生产一线进行学习和实践的锻炼,对专业办学急需的人才进行一定数量的引进。1.积极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人才,改善师资的学科结构和学历结构。2.引进一定数量的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经验的高级工程师来系任教,强化人才的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

18、。3.对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进行重点培养,积极创造条件到生产一线学习锻炼。4.引入人才竞争机制,对高学历人才、取得科研成果的教师给与政策和分配上的倾斜,激励教师能力和水平的培养和提高。五、教材建设应用型人才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水平,而且具有突出的工程实践素质,因此,建设具有高水平、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人才的,面向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教材是当务之急。教材建设必须本着机械制造技术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强化突出理论的应用实践和操作等内容。1.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同类院校的教研学术活动,收集积累教学信息,掌握教学动向,积极参与有关的各项研究和活动。2.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应用型本科教材的编审工作,坚持出版和使

19、用高质量的教材, 3.发动教师活跃教研活动和气氛,积极收集机械制造技术信息,掌握机械制造的发展动向,不断补充教学和教材内容。4.根据人才的工程素质培养方案,研究编写实验实习教材,满足实践能力培养和技能考核的需要。六、教学质量管理和教风建设严格执行教学质量管理,强化教学过程的监管力度,改善教学风气。1.建立最低工作量管理制度。教师在每一学年必须完成 240学时以上的最低工作量,超过最低工作量,给予一定奖励措施。2.建立日常教学工作及质量监管机制。加强教学进度、教学质量和教学文件(教案、教材、计划)的检查指导。3.建立学生反馈意见组,形成学生意见反馈机制。4.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项教研、教学活动,

20、通过教学大奖赛等形式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交流,形成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2002年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发展规划一、初步形成科学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文件建设1.构建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在调研及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形成较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 2.修订教学文件根据市场需求,及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对2001级教学计划进行修订,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专业理论课、实践课的教学大纲,及时补充新内容、新技术。 3.确立培养目标,建立人才培养模式。二、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1.对市场进行调研,完成数控实训基地建设立项工作,初步完成cad实验室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及其它基础实验室的建设。2 .对市场和有关企业和院校进

21、行调研,完成先进制造或特种加工实验室的立项。3.与省内外有关企业建立联合办学关系和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落实一个(大庆)实习基地。三、教研、科研工作1. 积极鼓励全系教师开展科研立项工作,提高教师科研工作的积极性。2.举办12次学术讲座或学术交流活动,积极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学术指导。3. 争取市厅级课题12项。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2篇,省级刊物发表论文510篇。4. 省优秀高教科研成果奖12项。5.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同类院校的教研学术活动,收集积累教学信息,掌握教学动向,积极参与有关的各项研究和活动。四、师资建设1. 有810名教师完成研究生课程进修学习。选派12名教师进修研究生。2.积极

22、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人才,改善师资的学科结构和学历结构。3.引进一定数量的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经验的高级工程师来系任教,强化人才的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4.对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进行重点培养。五、教材建设1.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应用型本科教材的编审工作,争取主编、主审12部。2.鼓励教师积极收集本学科信息,掌握本学科的发展动向,不断补充新的教学和教材内容。3.编写实验指导书和实习教材,满足实践能力培养和技能考核的需要。六、教学质量管理和教风建设教学质量管理常抓不懈,加大教学过程的监管力度。1.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质量监管机制。搞好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对教学进度、教学质量和教学文件(教案、

23、教师手册、教材、计划等)随时抽查。2.认真听取学生反馈意见,及时提出改正措施。3.定期开展各项教研、教学活动,通过互相听课、公开课等形式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交流,形成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2003年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发展规划一、理论教学体系建设1. 人才培养模式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对机电类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知识能力结构和人才需求情况进行研究,写出调研报告。 2.修订教学文件对2002级教学计划进行调整,进一步完善专业理论课、实践课的教学大纲,使之符合人才培养要求。 3. 与国外联合办学结合国外联合办学(bw班)的实际情况和我院的办学能力,重新制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计

24、划及教学大纲。二、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1.建设数控实训中心,购置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等设备。2.建设先进制造技术实验室,购置激光切割机、电火花切割机床等设备。3.进一步完成cad实验室及配套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完善机械基础实验室。4.建设数控仿真实验室,购置数控仿真软件。5. 争取与市内大企业签订建立实习基地的协议。三、教研、科研工作1. 举办12次学术讲座及交流活动,积极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我系讲学。2.争取市厅级课题12项;院基金课题12项。3.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2篇,省级刊物发表论文510篇。4.省优秀高教科研成果奖12项。四、师资建设1.继续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人才,改善师资的

25、学历结构。2.继续引进一定数量的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经验的高级工程师来系任教,强化人才的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3.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使之在省内或院内具有一定的影响。4. 选送优秀教师进修研究生。5.选送12名教师到工厂进行实践技能培训。五、教材建设1.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同类院校的教研学术活动,收集积累教学信息,掌握教学动向,积极参与有关的各项研究和活动。2.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应用型本科教材的编审工作,坚持出版和使用高质量的教材,争取出版具有应用型本科特色的教材23部。3.发动教师活跃教研活动和气氛,积极收集机械制造技术信息,掌握机械制造的发展动向,不断补充教学和教材内容。4.根据人才的工程

26、素质培养方案,研究编写实验实习教材,满足实践能力培养和技能考核的需要。六、教学质量管理和教风建设教学质量管理常抓不懈,加大教学过程的监管力度。1.建立健全教学工作质量监管机制。搞好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对教学进度、教学质量和教学文件(教案、教师手册、教材、计划等)随时抽查。2.认真听取学生反馈意见,认真开展学生评教工作,及时提出改正措施。3.定期开展各项教研、教学活动,通过互相听课、公开课等形式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交流,形成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2004年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发展规划一、教学体系的构建和教学文件建设1.确立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技能结构。2.修订教学文

27、件根据人才培养模式,对2003级教学计划进行全面改革和调整,重新修订专业理论课、实践课的教学大纲,使之符合人才培养要求。 3.修订联合办学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修订成人教育教学计划。 二、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1.完善数控实训中心建设,购置辅助设备。2.完善先进制造技术实验室建设,购置注塑机等设备。3.进一步完善力学实验室、机械基础实验室。4.完善数控仿真实验室建设,购置数控自动编程软件。5. 争取与市内大企业签订建立实习基地的协议。三、教研、科研工作1. 举办12次学术讲座及交流活动,积极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我系讲学。2.争取省级科研课题12项,市厅级课题12项;院基金课题12项。3.在国家级刊物上

28、发表论文12篇,省级刊物发表论文510篇。4.获得省级或厅局级科技奖等奖项12项。5.12项科研项目通过鉴定或结题。四、师资建设1.继续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人才,改善师资的学历结构。2.继续引进一定数量的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经验的高级工程师来系任教,强化人才的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3. 加强学术梯队建设,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使之在省内或院内具有一定的影响。4. 选送优秀教师进修研究生。5.选送12名教师到工厂进行实践技能培训。6.全体教师都应进行实践技能培训,每人有针对性的选择一项技术进行技能训练。五、教材建设1.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同类院校的教研学术活动,收集积累教学信息,掌握教

29、学动向,积极参与有关的各项研究和活动。2.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应用型本科教材的编审工作,坚持出版和使用高质量的教材, 3.发动教师活跃教研活动和气氛,积极收集机械制造技术信息,掌握机械制造的发展动向,不断补充教学和教材内容。4.根据人才的工程素质培养方案,研究编写实验实习教材,满足实践能力培养和技能考核的需要。六、课程建设对数控技术、机械设计、工程力学等课程进行重点建设。争取立项。对于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成立课程组,由教研室统一领导,确定课程责任教师。争取有12门课程达到省级优秀课程标准,23门课程达到学院优秀课程标准,其它达到合格标准。七、教学质量管理和教风建设教学质量管理常抓不懈,加大教学过程的

30、监管力度。1.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质量监管机制。搞好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对教学进度、教学质量和教学文件(教案、教师手册、教材、计划等)随时抽查。2.认真听取学生反馈意见,及时提出改正措施。3.定期开展各项教研、教学活动,通过互相听课、公开课等形式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交流,形成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2005年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发展规划一、教学体系的构建和教学文件建设1.根据一个循环的教学,调整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技能结构。2.修订教学文件根据人才培养模式,对2004级教学计划进行改革和调整,重新修订专业理论课、实践课的教学大纲,使之符合人才培养要求。 3.修订联合办学教学计划和教

31、学大纲,修订成人教育教学计划。 二、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1.完善数控实训中心建设,购置加工中心等设备。2.完善机械创新实验室、先进制造技术实验室建设。3.进一步完善液压传动实验室、机械基础实验室。4.完善数控仿真实验室建设,硬件升级。5. 争取与市内大企业签订建立实习基地的协议。三、教研、科研工作1. 举办12次学术讲座及交流活动,积极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我系讲学。2.争取省级科研课题12项,市厅级课题12项;院基金课题12项。3.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2篇,省级刊物发表论文510篇。4.获得省级或厅局级科技奖等奖项12项。5.12项科研项目通过鉴定或结题。四、师资建设1.继续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

32、学历的高层次人才,改善师资的学历结构。2.继续引进一定数量的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经验的高级工程师来系任教,强化人才的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3.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使之在省内或院内具有一定的影响。4. 选送优秀教师进修研究生。5.选送12名教师到工厂进行实践技能培训。6.全体教师都应进行实践技能培训,每人有针对性的选择一项技术进行技能训练。五、教材建设1.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同类院校的教研学术活动,收集积累教学信息,掌握教学动向,积极参与有关的各项研究和活动。2.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应用型本科教材的编审工作,坚持出版和使用高质量的教材, 3.发动教师活跃教研活动和气氛,积极收集机械制造技术信息,掌

33、握机械制造的发展动向,不断补充教学和教材内容。4.根据人才的工程素质培养方案,研究编写实验实习教材,满足实践能力培养和技能考核的需要。六、课程建设对数控技术等课程进行重点建设。争取有12门课程达到省级优秀课程标准,23门课程达到学院优秀课程标准,其它达到合格标准。七、教学质量管理和教风建设教学文件齐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授课计划规范完整,严格按照教学进程组织教学,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每位教师要认真备课、讲授、辅导、批改作业。积极开展教研活动。1.搞好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对教学进度、教学质量和教学文件(教案、教师手册、教材、计划等)随时抽查。2.认真听取学生反馈意见,及时提出改正措施。3.

34、定期开展各项教研、教学活动,通过互相听课、公开课等形式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交流。除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听课外,其他教师也要互相听课,采取评比等措施,促进教师业务提高。积极进行教学内容改革,主要课程有改革措施,有计划。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英文名:machine design & manufacturing and their automation专业代码:080301学科门类:工学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是以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制造理论及微电子技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现代机械制造、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为基础,系统学习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基础知识和现代设计理论、制造

35、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光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研究与制造的等方面的工学机械类学科。我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传统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高度融合为特征的先进制造技术作为主要专业发展方向,该方向是集机械、电子、光学、信息、材料、能源和管理的高新技术,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技术之一,也是改造传统产业的有力武器,是光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基础。以先进制造技术作为主要专业发展方向,利用国内先进水平的fms柔性生产加工实验教学系统,在 fms柔性生产加工系统、先进制造技术与设备、cad/cam技术、制造系统建模与仿真、制造系统检测监控技术等方面开展特色教学。在学校领导关心和本专业全体教

36、师的共同努力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由一般专业发展到“北京市重点建设专业”、教育部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1世纪初一般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试点专业,和我校跨学院(部)联合组建的北京市光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基地的主干专业。本专业实验室是教育部“21世纪初高等理工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获2004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实践教学基地,在北京市和中石化集团公司的双重支持下,经过十余年的建设,累计投入建设经费近500万元,在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和显著成绩。 一专业历史沿革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前身

37、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1992年开始招专科学生,1993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650余名本、专科学生,后根据国家教委专业调整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科变化情况见表1,本专业招生与就业情况如表2所示。 表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科变化情况专业名称隶属一级学科隶属二级学科专业调整前的名称编号08030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08工学0803 机械工程 080315机械电子工程 表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招生就业情况招生年级 班级人数就业情况()备注机电92专机电92-1、260100机电93机电93-1、260100机电94机电94-1、260100机电95

38、机电95-1、260100机电96机电96-1、262100机电97机电97-1、258100机电98机电98-1、2、39871机99机99-1、2、310180.2机00机00-1、2、38978.7 机01机01-1、2、3、4111机02机02-1、2、3、4124机电03机电03-1、2、365 机电04机电04-1、260二发展动态发展趋势:先进制造技术是集机械、电子、光学、信息、材料、能源和管理的高新技术,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技术之一,也是改造传统产业的有力武器,是光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基础。为此,北京市委、市政府2002年7月20日明确提出振兴北京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战略,把作为现

39、代制造业的基础和核心的光机电一体化列为北京当前和下一阶段重点发展的四大产业之一,以全面提升和拉动北京制造业的发展。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以先进制造技术作为主要专业发展方向,目标瞄准北京市经济的发展,为北京市经济建设和结构调整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人才需求:北京经济是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知识经济”,以传统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高度融合为特征的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作为北京市段重点发展的四大产业之一,目前此类人才极为缺乏,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此专业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另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全国范围也属于比较热门专业,就业市场对本专业的学生

40、需求较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和工业水平。 三师资队伍与人才培养:本专业非常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拥有一支以教授、副教授为主要力量的本科教学科研师资队伍。专业师资有22人,队伍的年龄结构合理,具有硕士学位12人,博士学位4人,具有教授职称3人,副教授职称11人,学历、学科等的结构合理,适应教学与学科发展需要,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其中具有硕士学位或讲师以上职务教师有16人,比例为76,其中博士变比例为19。本专业教师先后承担“863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和横向攻关等项目21项,项目总经费1000余万元。获准国

41、家专利9项,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其中,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被ei收录17 篇。本专业教师与学生的获奖情况如下:教师获奖情况:蒋力培:获国家计委、科委颁发的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荣誉证书,获机械电子工业部七五科技攻关先进个人荣誉证书,获北京市教委、国家经委及科技委员会颁发的产学研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奖励等。薛龙:“顺丁橡胶后处理包装线套袋机械手的设计制造”获得中石化科学进步三等奖。焦向东:北京市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俞建荣:北京市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曹建树: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教学优秀奖。学生获奖情况:谷安佳:机电97学生,获北京市大学生非物理专业的物

42、理竞赛特等奖、非数学专业数学竞赛一等奖,提前1年考取北京大学研究生。彭永卿:机电98学生,获北京市大学生非物理专业的物理竞赛一等奖、非数学专业数学竞赛一等奖,提前1年考取清华大学研究生。康凯、周辉:在机电教师的指导下:获2003年大学生灭火机器人大赛二、三等奖。吴帅:毕业设计ni公司2004年全国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竞赛一等奖:“基于labview的机电传动仿真实验室的设计”张亚雄:2004年“理想杯”第四届中国足球机器人大赛取得比赛的第六名,获得了三等奖。马骏、张鑫阳:2004年11月参加首届机电一体化大赛获优胜奖下一页您目前的位置机电系专业介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电子工

43、程机械设计制造 及其自动化七实习场所通过多种途径,本专业在校内外有比较稳定的实习基地,每届毕业生都要到实习基地进行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实现了理论知识同工作实践的必要结合。本专业的实习基地包括:燕山石化实习基地、机电工程系实验室、festo(中国)有限公司、海信集团公司、北人集团、人民电机厂等。八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基本目标和思路1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紧密结合人才培养定位,提出“立足于既要使学生能掌握扎实的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机械、电子、计算机相结合的多学科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又要具备能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强实践动手、计算机操作和软件设计能力,以及必备的产品经营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素能,注重加强学生创新与

44、工程应用能力训练”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力开展“以制造业信息化建设为背景,以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为核心,以机械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学科结合为主线,以计算机辅助技术为支撑,注重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强调多学科结合”的教学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有的放矢进行利于加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室的建设,大胆改革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编写系列实验、实践教材,设置和开设大量创新性、设计性、综合性和提高性相结合的独立实验项目,达到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2专业建设基本目标经过3-5年的努力,把本专业建设成以“先进制造技术”为专业特色方向的、以“强化实践教学和培养工程

45、应用能力”为指导,以“先进的柔性制造系统”为基础、以“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为保障的特色优势专业,培养国家经济建设急需的高级应用人才。3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措施(1)加强专业建设,树立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理念按照“光机电一体化”学科群的建设规划,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参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并分析比较北京市属高校的相关专业,了解国内外的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趋势,制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并完成专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利用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的fms柔性生产加工实验教学系统的优势条件,在 fms柔性生产加工系统、先进制造技术与设备、cad/cam技术、制造系统建模与仿真、制造系统检

46、测监控技术等方面开展特色教学。培养的学生既有扎实的机、电、计算机相结合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具备了能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以“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为核心的专业技能。逐步形成“培养基础通用化,方向专业特色化,人才应用能力化”的办学理念,(2)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强化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开展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的教学教学改革实践,对相关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环节进行优化整合,规划六个特色实验教学平台:微机应用技术基础实验室、测控技术基础实验室、光学与激光技术基础实验室、机电液传动技术基础实验室、机械基础实验室、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室,并建立相关的专业实验室。实验室建设以“共建、共享”为目标,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

47、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三个专业资源共享的原则,把握当今本专业发展前沿,购置先进的、一流的实验仪器,立足高水平、高起点建设专业及专业基础实验室。机电系实验室建设平台主要以世界水平最高的德国festo自动化系列教学设备为主线,争取一步到位,使实验室建设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实践教学创新教育主要抓住机电一体化协会、自动化协会等主办的全国比赛:机电一体化创新大赛、机器人足球大赛等,并已经取得良好的成绩。以此来促进学分建设和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研和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3)开展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在教学培养计划中,不仅构筑注重全面素质培养、有机融合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的通识教育课程

48、体系,同时对专业教育也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模块化课程设置,对实践教学环节更是进行大胆的改革,取消或调整过去传统的实习教学内容,改之为适应现代机械专业学生所必需的工科学生所必须具有的基本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培养体系。对整个教学体系本着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在课程体系设置中,重点加强专业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基础口径,调整从专业基础、主干专业课程到专业方向课程教学内容,使其更符合专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专业基础、信息类和必要的数学基础等课程的设置与调整,逐步消除不同课程教学中内容的重复。同时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际动手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开

49、设能综合机械、电子、计算机、传感、通信、测控和网络等技术的专业综合训练和创新设计等实践训练项目。(4)课程与教材建设课程和教材建设是实施教学培养计划、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保证,也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和难点所在,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1) 认真研究专业教学体系,分割教学内容,形成专业模块结构,合理设置教学内容,突出专业主线系统性,弱化单课程教学内容的完整。对于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进行重点课程建设,逐步扩大到主干专业课程的建设。目前本专业有1门校级精品课程“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利用12年时间努力将“专业综合训练”建设成为校级精品课程。2) 对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的教材尽量采用获国家级奖励的九五

50、重点规划或面向21世纪教材。对于课程内容发展速度较快的专业课程或专业方向课程(专业必修或限选课程),采用近3年国家出版的优质教材。同时,组织教师编写高水平的专业教材,参与光机电一体化教育教学丛书的编写,目前规划的有:cad/cam实用教程、现代机电工程专业综合训练等。3) 对于实验/实践类课程教材,特别是专业很强且依附与实验设备的实验教材,根据我院实验室基本条件和实验/实践类课程教学要求,组织教师认真撰写实验教材、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和实习指导纲要等,条件成熟后争取正式出版。(5)逐步完善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改革教材和课程建设关键在于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建设,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传媒。通过几年的摸索和努力,在教学内容改革、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使用上逐步走向完善。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有计划的形成一批专业教改项目,提高教学质量,。从教学中发现问题,从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