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知人者智 教材分析老子思想弘深,言近旨远,历来被称为“哲理诗。老子辩证法是中国式的智慧,其人生态度也并不像后人理解那样消极。老子主张事物总分成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双方总是相互依存,相比较而显现,并总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其策略是使自己处于柔弱、谦下地位,利用矛盾转化规律,由弱胜强,由不争达到天下莫能与之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老子其人和老子其文,理解把握文中的一些词语,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文言语感。【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并走入老子,有韵味地诵读文言经典,积累名句,激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2、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悟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整体把握课
2、文的含义;通过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3、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道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热爱生活,加强自身修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蕴含其中的思想内涵。【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道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道可道,非常道”“天长地久”“上善若水“自知之明”说起这些话,我们都不会觉得陌生,它们都出自我国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作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约生活在春秋末年公元前580500年间,史记载“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楚国苦县厉乡,即现今的亳州市涡阳县闸北
3、郑店)。老子是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曾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过礼,后隐退,著老子一书。老子的学说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后世许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吸取了他的思想.老子又称道德经,是道家的主要经典.书中提出了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具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思想,保存了许多古代天文、生产技术等方面的资料,还涉及军事和养生。二、充分诵读1、教师范读.教师以全情投入的朗读感染学生。2、教师领读。进一步明确字音、句读,传达文言语感。3、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学生自己放声朗读,读出自己的风格.4、学生个别朗读。教师借此了解学情,可做个别指导。5、师生齐读.三、讲解交流上善若水1温故知新,背
4、诵自己喜欢的章节(知其形)(1)配高山流水音乐,自由诵读自己喜欢的章节。(2)及时给予学生鼓励性评价。(3)纠正背诵过程中的错误并适时指导诵读.2出示学习内容老子第八章上善若水(读其声)(1)老师配乐范读,注意节奏和朗读的方法.(所配音乐:渔舟唱晚)(2)学生自由练读。(3)指明读,组读,男女分读,评读,全班齐读。3结合书中注解,理解文义。(懂其意,晓其理)(1)渗透学法:抓重点字词和句子理解章节意思。(2)小组合作,翻译文义,全班交流。(3) 在理解文义的基础上畅谈自己领悟的道理。天下皆知美之为美1、我们在朗读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一章时,大家是否发现这一章的规律呢?美和恶、善和不善、有和无、难和
5、易、长和短、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这些都是完全对立的两个方面.2、它们之间除了完全对立之外,还有什么内在联系?在互相对立中互相依赖,是相反相成的概念,离开前者则后者不存在,离开后者则前者不成立,同时,二者又可以转化。这种关系是哲学中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3、这种相反相成,互相转化的规律给我们哪些启示呢?(大家默读这一章)一切顺其自然,不居功自傲。4、课文中的哪几句话可以做它的佐证?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5、我们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会经常发现“君子这个词,“君子”是孔子赞美的品德高尚、追求完善人格的人。而在老子中则经常
6、提及“圣人”,何谓“圣人”呢?道家的“圣人”指的是悟“道”者,以“道”作为立身处世原则的人,也有的人认为“圣人”指的是统治者。6、这一章可以给统治者哪些借鉴意义呢?治国应顺其自然,实行“无为而治”.7、“无为而治”是老子提出的治国思想,“无为而治”指的是什么都不去做吗?不是。道家的“无为而治并非什么事都不做,而是无心于为。无心即没有特别的意念,顺其自然,就是“我不特别想怎么样”.老子认为治国的关键在于清静无为,少私寡欲,慎行贵言,顺应自然,不要肆意妄为,扰民害民,更不能作威作福,为所欲为,应该让百姓自化、自正、自富、自朴,甚至让百姓感觉不到统治者的存在,才是做到最好。否则,就会招致更大的反抗,
7、引起天下大乱。8、虽然我们并非圣人,但我们同样可以从经典中获取适合我们的精神给养,你觉得这一章对你修身为人有哪些指导?抛弃私欲和贪婪,采取顺其自然的方式对待人和事。9、如果说在修身为人方面能带给我们启示的,知人者智一章则更为集中。这一章主要谈的是修身和自我发展的问题。请同学们齐读这一章,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谈谈自己的思想收获。自知者明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死而不亡10、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明朝哲学家王阳明曾说:“去山中之贼易,去心中之贼难。这一章中的哪句话可以作为这种观点的佐证?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2)古人也认为人是“死而不亡”的,认为人死后并没有消失,所以才有祭拜祖先灵魂之举,这与老子的观点是否一致?不一致。老子主张的“死而不亡者寿指的是身虽死而精神犹存的人才是真正的长寿.“死而不亡”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精神长存,足够后人敬仰和效法;二是回归于“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设计丧偶婚姻协议书范本
- 鸵鸟认养协议书范本
- 心理健康课课件制作
- 心理健康课件设计
- 窗外风景儿童画课件
- 心理健康课件插图图片
- 二零二五年度冷链运输货物破损赔偿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仓储物流中心混凝土地坪铺设与维护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厂房搬迁及搬迁后安全培训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家庭装修智能家居健康监测系统承揽合同
- 重庆市璧山区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2023年
- 475手操器与3051调试件
- 码头叉车司机安全操作规程
- 京沪高铁某段现浇箱梁施工方案
- 企业用工风险劳动合同风险防控培训课件
- GB/T 10066.4-2004电热设备的试验方法第4部分:间接电阻炉
- 加工中心个人简历
-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课件
- ta600空地勤培训动力系统
- 2023年版-肿瘤内科临床路径
- 产钳助产术考核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