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庆阳市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根本方向,而我国农业地域的自然经济条件的差异决定了在不同地域要培育多样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本文从庆阳市地域特点出发,通过对农业发展现状的了解、研究,针对农业生产发展所面临的生态问题,探究适合庆阳市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并对此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如何落实于现实农业发展中,提出切实可行的保障性措施,期望该研究能对庆阳市生态农业发展起到指导性作用。关键词:庆阳市;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一、庆阳市的自然地理概况与农业发展现状(一)自然地理概况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总面积约2.71104km2,总人口2.61106人,地势北高
2、南低,海拔高度为8852089m。地形分为中南部黄土高原沟壑区、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和东部黄土低山丘陵区,山、川、塬、沟、丘陵交错分布,地形破碎。现有耕地6.55105hm2(包括轮歇地),人均耕地0.26hm2。其中山地3.73105hm2,占耕地总面积57%,塬地2.42105hm2,占耕地总面积37%,川地3.93104hm2,占耕地总面积6%1。该市地处中纬度地带,属于温带半湿润、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是710,无霜期140180d,年日照22502600h,年平均降水量300600mm,多集中在79月,地面年均蒸发量为520mm。市内有马莲河、蒲河、洪河、四郎河、葫芦河等5条河
3、流,较大的支流有27条。河川年径流量1.45109m3,其中入境水约6.9108m3,自产水约7.5108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92m3。全市地下水静储量约4.34109m3,地下水动储量3.71107m32。庆阳市也是全国最好的苹果生长带,和全国品质最优发展面积最大的黄花菜种植基地。(二)庆阳市农业发展现状庆阳市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也较发达,属雨养农业旱作区,农作物以冬小麦为主。然而其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地形破碎,土壤相对贫瘠,全市年平均降水量少,且降水时空和区域分配不均,60%以上的降水集中在79月份,与农作物播种、生长同期相错位,农作物出苗、拔节、灌浆的关键阶段往往是
4、最干旱的时期,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全球化变暖,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不断加剧。加之庆阳市水土流失严重,造成生态环境失调、土壤养分流失、有机质含量缺乏,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粗放,造成农业环境的严重污染。此外,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小、水平低,产业开发重点不突出,经济效益低,致使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二、庆阳市农业生产所面临的生态问题庆阳市地形破碎,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加之长期以来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环保意识淡薄,人们单纯的认为农业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农副产品、解决吃穿问题,因而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
5、展,农业生产环境失调,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环境污染等现象日趋严重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加之农药、化肥、地膜等大量使用,造成土壤污染,使农业减产,生物多样性减少,这都严重影响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水资源严重短缺,利用率低庆阳市地处黄土高原区,年平均降雨量为300600mm,是甘肃省最缺水的地区之一。且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在79月份,50%降水以暴雨洪水形式出现。由于水利工程设施不完备,大部分降水以径流形式流失,利用率低,人均有效灌溉面积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5。加之河流来水量少,在供水不足的情况下又大量超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使地表塌陷,土地荒漠化加剧。近年来,庆阳市通
6、过兴修水利,积极推广集雨灌溉等技术来改善水资源匮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但是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较差,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制约着农业生产发展的这一状况。该市水资源严重短缺,而且利用率不高,因缺水常造成干旱化程度加剧,土地荒漠化严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4。(二)土地资源利用不当,水土流失严重 庆阳市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较好,但是由于人们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致使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由于该市植被覆盖率低,人们长期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土壤风蚀现象严重,使土地面积不断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农、林、牧比例严重失调,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恶化,同时,人们未能正确处理好资源与环境
7、的关系,致使农业生态系统变得脆弱,使农业生产处于被动的恶性循环之中,农村经济发展缓慢5。(三)农业环境污染的加重,耕地利用率下降农业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工矿企业废弃物的随意排放,畜禽粪便及生活垃圾的随地堆积和不合理的施用化肥、农药造成的污染。另外,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对耕地的随意占用,以及人们不断的修建住宅和传统的土葬法等大量占用耕地,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同时人们长期对耕地重用轻养,不合理的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壤有机质的不断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耕地质量每况愈下。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着生态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6。(四)管理体制欠缺,造成农业资源浪费 近年来,庆阳市的农业生
8、产科学技术投入少,机械化程度低,并且由于资金投入过少或不到位,致使农业科学技术落后,农业新品种的研发周期极长,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非常缓慢,致使农业资源造成破坏和浪费,也因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使其经营分散,加之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素质低下,生产规模小,以小农生产经营为主,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低,所以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极大的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恶性循环,严重的制约了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三、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探究(一)旱作-集水生态农业模式庆阳市虽然降水量少,但降雨的季节变化却十分明显,有一个降水相对集中、雨量较充沛的雨季,而且降水多以中、大、暴雨形式出现,这样的降水特点
9、,为人工汇集天然降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在田间修建微、小型雨水集流灌溉工程系统(包括降雨集流面、贮水设施和节灌设备等),将无法直接利用的降水有效拦截、聚集和存贮,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根据农田土壤水分亏缺特征及农作物需水规律,进行季节性调亏灌溉(秋蓄春用),以切实增加对农田有效水量的供给,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作物各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达到农业增产的目的。在20世纪90年代初,甘肃省农科院和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庆阳市镇原县设立了多个雨水集流、节水补灌旱地农田的试验点,配合小流域综合治理,对旱地春小麦、玉米和果树等多种农作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有限补充供水、增产效果的
10、田间试验。最终获得了令人惊喜的研究结果,使作物的水分亏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大幅度提高了作物的籽实产量。现在,人们由原来单一的人工集流面、屋顶庭院集流面的雨水集流方式向公路路面、乡村道路、自然泄洪沟道、沟岔集流以及耕地轮歇集流等多种雨水集流形式扩展,使这一地区种植的玉米、苹果等作物已有不少能得到集雨补灌,产量和经济效益成倍增长,农民从中得到了经济实惠。集水生态农业的发展,攻克了干旱缺水作为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同时,政府对此也十分重视,对于建造小型集水窑进行了大幅度的投资,让农民对旱作-集水生态农业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并从中受益,也促进了这一生态农业模式的推广。从而,提高了农业整体生产水
11、平,并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二)畜-沼-果生态农业模式随着庆阳市畜禽养殖规模的增加,其粪便随地堆积难以处理,造成了环境污染,另外该市是全国最好的苹果生长带,鉴于此逐渐形成了“畜-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图1),使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避免或减少了畜禽养殖规模增长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该模式以养为主,养种结合,农、畜、沼综合经营,在果园边建猪舍及沼气池,果园里养鸡,可清除杂草和害虫,粪便肥果树,杂草、果树枯叶、猪鸡粪便下到沼气池产生沼气,供生活燃料和照明等用,沼液用水泵抽到果园浇灌果树。这种模式还可减缓农村燃料短缺问题,保护森林资源,同时,可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
12、肥力,增加系统生产力,提高产品品质,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病虫危害和环境污染,并充分利用了资源,挖掘出各种生产物质中废弃物再循环利用的潜力,建成一个高效益的生态体系7。系统边线果实猪肉鸡肉、蛋鸡果 园猪饲料饲料化肥农药杂草等沼液等粪 便粪便沼气 沼气池图1 畜-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图(三)特色农业发展模式为实现庆阳市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在不断调整农业结构的同时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走产业化、品牌化的道路。如图2,在此特色农业发展模式中,特色农业在该模式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纽带作用,在庆阳市经济发展中属于支柱产业;在改
13、善生态环境方面,草畜业与果品业是以退耕还林,涵养水源为途径直接改善生态环境,小杂粮产业与黄花菜、白瓜子、甘草杏产业是在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间接改善生态环境。因此,特色农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为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反过来,经济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核心产业的发展壮大,并有一定的实力投资改善生态环境,而良好的生态环境又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间接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一特色农业模式在政府的引导和相互协调下,会使该市的生态农业更好的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8。直接调整结构间接保障改善退耕还林果产业草畜业特色小杂粮产业黄花菜、白瓜子、甘草
14、杏产业促进发展政府引导和相互协调功能经 济 状 况生 态 环 境基础保障投资改善图2 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特 色 农 业四、生态农业模式实施途径的保障措施就该地区具体情况来看,基础设施不健全,产业发展落后,而且农民文化水平很低,要在这种背景下将生态农业的模式落实于现实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就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给予保障。(一)要不断丰富、完善生态农业体系,并给予充分的资金保障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包括环境友好技术,适宜物种(树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牲畜养殖等)的挑选与改良技术,组织培养技术等各个方面。而物种的选择应充分体现更高的生产力、更宽的适应性、更强的抗逆力和更多的用途等。完善庆阳市生态农业体系也是一个
15、值得研究的方面。也就是说,应当在庆阳市生态农业的实践中,逐步实现常规技术的普及、高新技术的引进和传统基础的改良。从经济效益上来说,生态农业技术应当力求实现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单位劳动力数量能够获得最大收益,尽可能避免土地、植物、动物等农业产业的贬值。因而,庆阳市要根据自身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选择适宜的生态农业模式,并不断丰富、完善生态农业体系,使生态农业在庆阳市蓬勃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要给予充分的资金保障,减少推广的阻力,在保护好现有的生态农业体系基础上对新的体系进行合理开发与深入研究,使生态农业发展的同时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二)要有一定的政策保障,并建立面向“两个市场”的新的生态农业
16、生产方式庆阳市作为落后的西部地区,要发展生态农业,促进经济发展经,解放思想观念是最关键的。庆阳政府必须从该市实际出发,确立可行的发展目标,制定积极、优惠的政策,采取切实可行的手段,不仅要将全市人民调动起来,还要汲取外部先进思想、吸引外部投资者,实现庆阳地区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逐步实现生态农业的结构调整,建立既符合庆阳市特点,又适合国内市场需要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未来生态农业结构的调整与发展方向,立足“两种资源”,面向“两个市场”。因此,打破科学界限与区域界线,充分利用不同学科专家的知识,着力发展具有优质高效、保护环境的特点,并且面向国内市场、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模式9。(三)要做到经营保
17、障,建立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使生态农业走上产业化经营道路。只有延长产业链,农产品的就地转化,农产品从生产、加工、销售形成一条龙,并将农产品与庆阳市自然特色、历史文化结合起来,进行整合,国际、国内主要城市建立促销平台,扩大宣传,才能达到生态农业模式的最终目标,即实现经济与生态农业的互动。农村改革应当充分考虑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建立一些由科研单位和发展组织参与的专门性企业,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创造性地发展“公司+农户”、“管理部门+技术服务部门”等多种形式。(四)建立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激励与监督机制为了使生态农业模式得到更好的推广与普及,庆阳市政府就得从政策上帮扶、资金上支持、技术
18、上指导、价格上倾斜,以提高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建立生态农业发展的监督机制,真正实现生态农业产品的无害化。让农民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确定生态农业发展的方向和经营策略。另外,必要的监督也是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一些地方,并没有真正提供“绿色产品”,在一些生态农业模式中,还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污染,距离生态农业的内涵还有不小的差距10。(五)强化发展生态农业的能力建设生态农业的能力建设应当从四个层面上进行:一是决策层的能力建设,需要提高生态农业在促进庆阳市可持续发展重要的认识,以制定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适宜政策;二是业务人员的能力建设,使得生态农业的管理人员逐渐成为掌握生态农业基本理论、方法,并
19、具有管理技术和所涉及各门学科的通才;三是技术人员的能力建设,通过脱产与不脱产培训,使广大技术人员迅速获得生态农业发展中的最新技术和知识;四是农民的能力建设,要始终牢记农民是生态农业建设的主体,应当对农民、牧民、果民和其他土地的使用者给予适当的支持。通过示范、培训和经验交流,促进生态农业知识和技术的传播。在可能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公共媒体的作用,例如电视、报纸甚至网络等,都将对能力建设起到积极作用。五、结语庆阳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减少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排放,减轻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步伐。但是,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在推广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的限
20、制因素,希望政府能够给予政策上的引导和资金上的支持,让生态农业这一“星火”,在庆阳大地上形成“燎原”之势,并能够有利的促进庆阳市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参考文献:1杨忠勋对庆阳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初探j甘肃农业科技,2001,124(5):6-92李朝阳黄土高原生态战略下的农业发展模式研究以甘肃省庆阳市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 (1):1-43刁冀萍庆阳市旱作农业现状及发展策略j甘肃农业,2010,283 (2): 27-294刘旭辉关于庆阳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的思考j甘肃农业科技,2001,124(4):3-55王正旭庆阳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与解决途径j
21、甘肃农业,2005,232(11):306刘慧庆阳市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及对策j甘肃农业科技,2010,184(11):36-377李文华生态农业中国可持续农业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程出版社,2003:769-8348李小丽,延军平陇东黄土高原区庆阳市生态与经济互动模式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7,45(5):120-1389周立华,程国栋,王正文等庆阳地区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与政策建议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21(7):117-12010付秀梅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及对策关于庆阳市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情况的调查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30(19):6-7待添加的隐藏文字
22、内容3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 qingyang city abstract: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s the basic direction of futur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our country, and the difference of our country agriculture regional natural economic conditions in different regions to cultivate determine divers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model. from the view of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thi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短租租赁合同:教育培训场地租赁协议
- 2025年典当合同范本:汽车典当贷款操作细则
- 2025年轨道交通信号电缆项目采购合同
- 2025店长聘用协议:商业地产店长岗位竞聘标准
- 2025年度水利工程水泵安装与防冻合同
- 2025年康复医疗服务体系优化与运营模式创新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度图书馆图书采购与读者服务合同
- 2025版企业办公设备维修与保养服务合同
- 2025年新能源汽车专用停车位买卖合同
- 2025版闲置土地居间服务合同
- 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继电人员继电保护竞赛试题及答案汇编
- 电力行业防汛应急预案演练脚本(2篇)
- 2025 耳鼻喉科鼻息肉术后换药查房操作课件
- 航空航天检测技术
- 初级魔方社团课件
- 储油储气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 《RWA 技术规范》标准草案
- 庭院围墙整治方案(3篇)
- 2025年高考物理真题完全解读(广西卷)
- 教师课件的制作培训
- 质量成本控制与管理考核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