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热网如何安全、经济运行与调控_第1页
论热网如何安全、经济运行与调控_第2页
论热网如何安全、经济运行与调控_第3页
论热网如何安全、经济运行与调控_第4页
论热网如何安全、经济运行与调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youre uinique, nothing can replace you.勤学乐施天天向上(页眉可删)论热网如何安全、经济运行与调控 随着“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节能减排任务的不断实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步伐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杜绝环境污染已成为推动社会道路和谐、健康向前发展的必然。1、提高供、回水温差,降低循环流量。随着供暖事业不断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流量控制对提高供热质量的重要性,提高供、回水温差,降低循环流量,从而达到降低循环泵的功耗、经济运行的目的。根据热量计算公式:q=gc(tg-th)可知,当供热系统向热用户提供相同的热量q时,供回水温差t

2、= tg-th与循环水量g成比例关系。即系统的供、回水温差越大,则循环水量就越小,从而循环水泵的电耗也会大大降低。从下面的一个例子,就可看出温差与电耗之间的关系。例如:一个供热系统设计热负荷为7mw,一次网供回水温差t= 30,经计算其循环水量为200m3/h,外网管径为dn200,查表可知沿程阻力系数为170pa/m,经水力计算,管网沿程总阻力损失为50m水柱,如果按此流量和扬程选水泵,即水泵功率为45kw。如果把供回水温差由t= 30提高到t= 60,其循环水量可下降到100 m3/h,按外网管径dn200查表可知,沿程阻力系数为42pa/m。同温差30时的阻力系数相比是: 。按此推算,此

3、时管网沿程总阻力损失应为h= 。按流量100 m3/h和扬程12.5米选泵,其水泵功率只有5.5kw。由此发现一个:当供回水温差t提高到原来的两倍时,循环水量也降至原来的二分之一,而管网的沿程阻力降至原来的四分之一,而水泵的功率要降至原来的八分之一。即:若t2=2t1,则g2= g1; ;n2=由此可看出,提高供热系统的供回水温差,可大大降低运行电耗。同时由于阻力损失的大幅度降低,可以使有中继泵站的供热系统,取消了中继泵站,节省了建设投资和中继泵站的运行费用。2、增设热源旁通管 不少热力单位由于规划设计与运行相互之间不配套,经常造成“低温差,大流量”的运行方式。使得实际流量超过设计流量许多,如

4、正常设计一台7mw低温(95/70)热水锅炉,可供采暖面积1015万平方米,现按12万平方米计算,当温差为20时,外网循环流量在300360m?/h左右,而7mw低温热水锅炉设计循环流量为220260m?/h。外网流量超过锅炉本体设计流量100 m?/h左右,超出近40%;若选用高温热水锅炉(供水温度115,回水温度75)则锅炉设计循环流量为120150 m?/h,外网流量超出锅炉设计流量约200 m?/h。若这些流量全部通过锅炉本体的话,势必增加锅炉的负荷,除了增加锅炉内部阻力外,还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而由于水流量太多,炉膛水温也难以提升起来。解决此问题比较简单、实用的方法是增设锅炉旁通管。

5、其作用在保证锅炉本体循环水基础上将过多的水从旁通管直接供给外网。即保证了锅炉运行的安全,又保证了外网循环水量。对于并联的管段,网路总阻力系数的平方根倒数为个并联管段阻力系数的平方根倒数之和:即: = + +sz-网路总阻力系数。s1,s2,s3-分别为各并联管段的阻力系数。由此可见增设热源旁通管后,可使热源段的总阻力系数减小,压降大大降低,而且可以通过调节旁通上的阀门使总阻力系数发生变化,以满足不同要求。如:辽宁盘锦房产供热公司军民供热站,该站现有14mw高温(115/75)热水锅炉4台,供暖面积93万平方米,循环泵4台。参数:g=792 m?/h,h=32m,n=110kw。冬季运行3台,实

6、测总流量为3100 m?/h,而每台14mw的高温热水锅炉设计循环流量约为300 m?/h。4台锅炉设计循环流量为为1200 m?/h,3100-1200=1900 m?/h,超过额定流量的1.6倍。使得锅炉在运行中产生了抖动的感觉,而且炉温每升高1需要4个小时左右,运行很不安全。后来在两个进、出口管(dn400)之间增加旁通管dn350,同时又更换了循环泵。参数为:g=1380 m?/h,h=42m,n=200kw。运行两台,现行参数供水压力pg=0.41mpa,回水压力ph=0.24mpa,总流量2800 m?/h左右,锅炉循环流量1200 m?/h。旁通管循环流量1600 m?/h。旁通

7、管阀门调节开度60%,运行平稳,锅炉升温很快,每升温1只需30分钟左右。又如内蒙古开鲁供热公司供暖面积35万平方米,配有15吨锅炉2台,20吨锅炉1台,循环泵流量1600 m?/h左右,运行20吨锅炉一台、15吨锅炉1台。而且3台锅炉全部是高温热水锅炉。由于锅炉内阻大浪费了近0.16mpa的压差,使得外网压差很小,造成供热效果不好,后来增加了一个dn200的旁通管合理的分配流量,同时又采取了一些其他措施,使得外网压差提高了0.08mpa。供热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 3、控制手段为了平衡热网,拉大热网的供、回水温差,系统不得不采取一定的措施,通常情况下采取用普通阀门进行控制、用超声波流量计测量,这

8、种手段是可行的,但需要工作人员对系统中的控制点反复调试。由于调节时系统的阻力会发生变化,当调节完第一台阀门同时用流量计测出此时通过管段的流量,进行第二台阀门的调试和记录,当对热网调试完毕后,重新测量第一台阀门处的管段流量,此时的循环流量与第一次的测量值偏差较大,其主要原因是在调试时系统的阻力在不断的变化,单体的压差也跟随不断的变化,从而使循环流量也有所改变。另一种热网的控制手段就是增加一种循环流量不受外网压差变化的设备,此时只需工作人员对系统中的控制点进行流量设定,不仅达到了单体流量不变的效果,同时还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在供暖系统中,热负荷为流量与温差的乘积,当系统的供水温度一定时,热量传

9、递的载体主要是循环流量,循环流量大,散热效果就好,用户温度就高,相反用户的温度就不达标,增加了流量控制设备后,当根据用户要求的室内温度计算出所需的流量,由于其不受外网压差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每个单体都能达到要求的循环流量,从而使其回水温度趋于一致。4、质量并调手段:众所周知,由于供热系统自身的特点,在保证供热质量最佳(室内温度不过高也不过低)的前提下,对于一个既定的供热系统,在不同的室外温度下情况下,都有一个与其对应的最佳的循环流量和最佳温度(温差)。所以,最佳的运行调节方式是“质”和“量”的综合调节,就是在供热运行调节的过程中,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既改变循环流量又改变供水温度,这种质量的并调

10、,一方面达到了最佳的供热效果,另一方面达到了最大限度的降低供热的热耗和电耗。但是,由于“质量并调”的运行方式存在热网平衡上的困难,所以虽然近几年国内不少供热企业在一、二级热网实施循环泵变频调速变流量运行,进行“质”和“量”并调的工程实践项目也较多,但实际运行效果不理想。具体表现是:流量的变化幅度不大,降不下来,运行中的流量多数都是高于设计状态下的计算流量,远远没有达到最佳调节工况的参数状态,循环泵变频调速仅成为解决设备大马拉小车的手段,供热系统节能潜力没有真正挖掘出来。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缺乏简便、有效的调节热网平衡的手段,阻碍了“质量并调”运行方法的推广应用。1、“质量并调”运行方式的节能效果

11、:以吉林省长春市为例,长春市供热期是165天,总计3960小时,根据多家热力公司的数据显示,长春市在设计室外温度下的实际耗热量指标大约是52kcal/h。1.1、整个供热期采用不改变流量的质调节方式运行,循环水泵所消耗的流量是100,循环水泵所消耗的电量是100。1.2、如果采用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运行方式,可以将供热期分成三个阶段:初寒期50天,循环流量按80运行;末寒期50天,循环流量按80运行;严寒期65天,循环流量按100运行。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运行方式实际所耗用的流量与单纯的质调节运行方式所耗用的流量比是:(80*50100*6580*50)16587.9由于循环泵的耗电量与循

12、环泵的流量之间呈三次方的关系,根据公式:g2= g1;n2= 采用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运行方式与单纯质调节运行方式循环泵耗电量的比例分别为:初寒期:n151.2严寒期:n1100末寒期:n151.21.3、采用“质量并调”的运行方式时,根据室外温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循环流量,实际所耗用的流量与单纯的质调节运行方式时耗用的流量比是: 2606(3960100)65.81采用“质量并调”的运行方式与单纯质调节运行方式循环泵耗电量的比例为:n1(65.81)328.5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当采用单纯的质调节运行时,循环泵的耗电量是100;当采用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运行时,循环泵的耗电量是70.4,节电量是29.6;当采用“质量并调”的运行方式时,循环水泵的耗电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