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1章 静电与静电场学业分层测评1(含解析)鲁科版选修1-1_第1页
高中物理 第1章 静电与静电场学业分层测评1(含解析)鲁科版选修1-1_第2页
高中物理 第1章 静电与静电场学业分层测评1(含解析)鲁科版选修1-1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第1章 静电与静电场学业分层测评(一)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1(多选)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现象说明了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也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电荷b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c感应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个部分转移到物体的另一个部分d感应起电说明电荷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上去了【解析】摩擦起电的实质:两物体互相摩擦时,束缚不紧的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感应起电的实质: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靠近导体一端带异种电荷,

2、远离的另一端带同种电荷,即电荷在物体不同部分之间的转移根据电荷守恒定律,电荷不能被创造选项b、c正确【答案】bc2将一束塑料包扎带一端打结,另一端撕成细条后,用手迅速捋细条,观察到细条散开了,如图11.5所示,下列关于细条散开现象的分析中,正确的是()【导学号:18152005】图1。1.5a撕成细条后,由于空气浮力作用使细条散开b撕成细条后,所受重力减小,细条自然松散c由于摩擦起电,细条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散开d细条之间相互感应起电,相互排斥散开【解析】由于手在捋塑料细条时摩擦起电,细条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散开c选项正确【答案】c3(多选)关于摩擦起电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现象

3、使本来没有电子和质子的物体中产生电子和质子b两种不同材料的绝缘体互相摩擦后,同时带上等量异种电荷c摩擦起电,可能是因为摩擦导致质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而形成的d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电子从玻璃棒上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质子数多于电子数而显正电【解析】两种不同材料的绝缘体相互摩擦,使电子发生转移,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质子并不发生转移,而且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同时带上等量异种电荷,故b、d均正确【答案】bd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a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引碎纸屑b在干燥的冬季脱毛绒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c擦黑板时粉笔灰纷纷飞扬,四处飘落d穿着化纤类织物的裤子走路时,

4、裤腿上常容易吸附灰尘【解析】摩擦起电后物体带静电,能吸引轻小物体,也能产生火花放电,故选项c正确【答案】c5(多选)下列关于物质的电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18152006】a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绕核旋转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d电中性的物体若内部的原子失去电子,则该物体带了负电【解析】电中性的物体若内部的原子失去电子,则该物体带了正电故d错误【答案】abc能力提升6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接触一下,再分开一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a、b两球原来的带电情况不可能的是()a带有等量异种电荷b

5、带有等量同种电荷c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d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解析】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相互接触,电荷的分配原则是:同种电荷时相互平分,异种电荷时先中和再平分,所以两球接触后再分开,表现为相互排斥,则两球一定不可能带等量异种电荷故选a.【答案】a7把一个带正电的金属球a跟不带电的同样的金属球b相碰,两球都带等量的正电荷,这是因为() 【导学号:18152007】aa球的正电荷转移到b球上bb球的负电荷转移到a球上ca球的负电荷转移到b球上db球的正电荷转移到a球上【解析】a、b两球相碰时,b球上的电子(负电荷)在a球上正电荷的吸引力作用下,转移到a球上,b球失去电子带正电,a球得到电子,中和部分

6、电荷后,仍带正电【答案】b8两个大小材质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b,带电量分别为3q和q,两小球接触后分开,小球带电量为() aa为3q,b为qba为q,b为3qca为2q,b为2qda为q,b为q【解析】完全相同的金属接触后平分电荷,故选项d对【答案】d9有a、b、c三个塑料小球,a和b、b和c、c和a间都是相互吸引的,如果a带正电,则() 【导学号:18152008】ab、c球均带负电bb球带负电,c球带正电cb、c球中必有一个带负电,而另一个不带电db、c球都不带电【解析】因为a和b、c和a是相互吸引的,如果a带正电,说明b、c不可能带正电,但是b和c也是互相吸引的,因此b、c不能带同号电

7、荷且必有一个带电,由此可见c项正确【答案】c10如图11.6所示,当带正电的球c移近不带电的枕形金属导体时,枕形导体上的电荷移动情况是()图1。1。6a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电荷向b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b枕形金属导体上的带负电的电子向a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c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b端和a端移动d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a端和b端移动【解析】感应起电的实质: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趋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上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离的一端带同种电荷,即负电荷在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转移,但正电荷不移动【答案】b11(多选)如图

8、11。7所示,将带电棒移近两个不带电的导体球,两个导体球开始时互相接触且对地绝缘,下述几种方法中能使两球都带电的是() 【导学号:18152009】图11。7a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b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c先将棒接触一下其中的一球,再把两球分开d棒的带电情况不变,两导体球不能带电【解析】带电棒靠近两导体球时,会在甲球感应出异种电荷,乙球聚集同种电荷此时若先分开甲、乙,再拿走棒,甲带上与带电棒电性相反的电荷,乙带上与之相同的电荷;若先移走带电棒,甲、乙两球将呈电中性,再分开甲、乙两球,两球都不带电,故选项a对,选项b、d错将带电棒与两球接触,分开后两球带上与带电棒同种性质的电荷,故选项c对【答案】ac12如图11。8所示的带电小球与手指之间可以产生相互吸引,带电的梳子可以吸引不带电的小球你能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吗?图1。18【解析】因为带电体在靠近不带电体时,不带电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由于静电感应,会带上与带电体相异的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如本题中带电的小球靠近不带电的手指时,手指上感应出了异种电荷,手指与带电小球之间有吸引作用,所以就出现了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