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学段模块检测试题 文_第1页
福州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学段模块检测试题 文_第2页
福州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学段模块检测试题 文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福州四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学段模块检测试卷高二生物(文科含美术班必修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促进番茄果实成熟的激素是a生长素 b细胞分裂素c脱落酸 d乙烯2。把燕麦幼苗放在左侧照光的条件下培养,幼苗将a直立生长 b向左侧弯曲生长 c向右侧弯曲生长 d停止生长3。给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籽番茄。这个现象说明a果实发育与受精作用有关 b果实发育与种子形成有关c生长素抑制了种子生长 d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4。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a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 b所有生物成熟个体的总和c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

2、 d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5.下列群落演替中,属于原生演替(初生演替)的是a从过量砍伐的森林开始的演替 b从火山岩(裸岩)开始的演替c从弃耕荒废的农田开始的演替 d从火灾过后的草原开始的演替6.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发生在a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 b不同的生物群落之间 c生产者与分解者之间 d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7。在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封闭生态瓶内,要使其中的生物能长时间存活,必须提供ao2 bh2o c足够的有机物 d太阳能8。自然林区内的马尾松一般不容易发生虫害,但在一些人工马尾松林中却常会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危害,其主要原因是a松毛虫繁殖力强 b马尾松抗虫能力差c人工林营养结构简单 d当地气候适宜松毛虫

3、生长9。造成目前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人的呼吸作用 b化石燃料的燃烧 c火山爆发 d臭氧层的破坏10下列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是a为美化城市环境,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b为保护草场、减少沙化,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c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将其天敌引入我国d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殖,并进行部分野外回归实验11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取决于a生产者和消费者数量 b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c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d生产者和分解者的数量及种类12。通过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是a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d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1

4、3。下列群落演替中,属于次生演替的是a从裸岩开始的演替 b从火灾过后的草原开始的演替c从冰川泥开始的演替 d从火山岩(裸岩)开始的演替14。树林里多数鸟类在树冠筑巢、栖息,啄木鸟生活在树干中,环颈雉在灌木层和地面活动,这种现象反映了a群落的物种组成 b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丰度)c群落的垂直结构 d群落的水平结构15.右图为某种群各年龄段个体数量示意图.该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是a稳定型 b增长型c衰退型 d无法判定16.下表为某河流生态系统的四个营养级的能量,其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营养级abcd能量(105jm2)141.1015.91871.270。88aa bbcc dd17.个天然湖泊生态系统

5、中,肉食性动物比草食性动物的数量少得多,原因是a湖泊中氧气不足 b湖泊中动物的密度太大c捕食肉食性动物的鸟类过多 d能量在食物链中逐级递减18.自然界中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曲线。下列有关“s”型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s型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b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c“s”型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和时间无关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19。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a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20.下列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最低的是a热带雨林 b北极苔原 c温带阔叶林 d温带草原21.森林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

6、率远大于农田生态系统,主要原因是森林生态系统a以木本植物为主 b土壤肥沃c没有人类的活动 d植物群落有分层结构22.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危害,但某些寒带地区的森林却要对残枝落叶等进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烧,以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这种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消灭森林病虫害 b刺激树木种子萌发c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分解过程 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23.农田管理中需要经常除草,可以:a加剧生物与环境间的斗争 b.促进种内互助c减轻种间竞争 d.加剧种间竞争24.下列各对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 b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c豌豆的红花和豌豆的高茎 d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25。一株基因型为aabb的

7、小麦自交(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后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数是a2 b4 c9 d1626。遗传的基本规律是指a性状的传递规律 b蛋白质的传递规律c基因的传递规律 d染色体的传递规律27.对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进行测交,其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有a4种 b3种 c2种 d1种28.若两个杂合子(涉及的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杂交,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则这两个杂合子的基因型是:a.aabb和aabbb.aabb和aabb c.aabb和aabbd.aabb和aabb29将纯种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 f1代再与矮茎豌豆测交,后代中高茎与矮茎个体的数量比接近于:a31 b13 c21 d1130.家兔的

8、黑毛对褐毛是显性,要判断一只黑毛兔是否是纯合子,选用与它交配的最好是:a纯种黑毛兔 b杂种黑毛兔 c褐毛兔 d长毛兔二、非选择(每空1分,共40分)31.(5分)制备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顶端一侧,如图1.一段时间后,测量其弯曲度,结果如图2.图1 图2请回答问题:(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2)胚芽鞘能够向生长素含量较_的一侧弯曲生长.(3)当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为0 mg/l时,胚芽鞘不生长,说明琼脂对胚芽鞘生长_(有、没有)促进作用。(4)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约为_mg/l时,胚芽鞘弯曲度最大。当生长素浓度为0.30mg/l时,对其下部细胞生长起_作用。32

9、.(5分)研究人员通过放置阻止鱼类通过的网筛,将一条溪流分成不同河段。他们将鳟鱼放入其中一些河段(a组),另一些河段未投放(b组)。10天后,分别统计两组河段中无脊椎动物的数量和水藻(无脊椎动物的食物)的数量,结果如下图。请回答问题:(1)这条溪流中的全部生物称为 ,其中无脊椎动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2) 据图一可知,放入鳟鱼的a组河段中无脊椎动物的数量较 ,这与两者的捕食关系吻合。据图二可知, 水藻数量较多的是 组河段。(3)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在生态系统成分中次级消费者限制了 的数量,从而导致生产者繁盛。33(5分)科研人员对某岛屿的社鼠种群数量和性比(:)进行研究,结果如下图

10、。请回答问题: (1)岛屿环境相对封闭,排除了_对种群数量波动的影响.调查该岛屿的社鼠种群数量宜采用_法。(2)据图分析,该岛屿社鼠性比在_季较高,此时种群数量相对较_。社鼠种群的性比可通过影响_调节种群数量。34(5分)科研人员对某湖泊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一年的研究,调查结果如下表.项 目能量(kj/m2a)太阳辐射4969635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30244呼吸消耗14290被分解和未利用13563植食动物同化量(总生产量)2391呼吸消耗1467被分解和未利用479肉食动物同化量(总生产量)445呼吸消耗270被分解和未利用175请回答问题:(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kj/m2a。(2

11、)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小数点后保留一位).(3)表中“被分解部分指的是_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未利用”部分存在的形式是_。(4)若用能量金字塔来表示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则_位于金字塔的最顶层。35(5分)图1表示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单独培养时的数量变化,图2表示两种草履虫混合培养时的数量变化。图1 图2请回答问题: (1)两种草履虫单独培养时,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均为_型,其数量不再增长的原因是_加剧。(2)两种草履虫混合培养时的数量变化表明,两者的种间关系为_。(3)人们在野外采集草履虫时,发现草履虫分布在水体表层的数量比深层多,这是因为草履虫的呼吸类型是_。(4

12、)测定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取样时应_.a混匀培养液,随机取样 b静置培养液,中层取样 c静置培养液,底层取样36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为了研究植物体的向光性,设计实验如下图所示。a琼脂块上放有胚芽鞘尖端,b琼脂块上没有胚芽鞘尖端.是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进行的不同处理。请分析回答问题:(1)在温特之前,科学家研究初步认为,胚芽鞘向光生长是由 部位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向下运输后引起的,温特推想这种物质也可以扩散到琼脂块中。(2)(3)和的现象均表明,胚芽鞘能够向该物质分布 (多、少)的一侧弯曲生长;设置和组的目的是排除 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3)自然界中,植物体在单侧光照的条件下,向光弯曲

13、生长,是因为该化学物质在背光侧分布较 。后来经科学家分离鉴定,该物质是 ,根据其作用取名为生长素。37(5分)下面为两个特殊的生态系统能量金字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只表示出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还应包括的成分有 。(2)生态系统a和生态系统b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3)假定生态系统a和b中的玉米数量相同,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计算,生态系统a最多能养活的人口为10000人,则生态系统b最多能养活的人口约为 人,由此说明,人食用植物比食用动物对生态系统总能量的利用率 (高、低)。38。(5分)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碳在 和 之间的循环称作碳循环

14、。(2)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的 作用进入生物群落,并以 的形式在不同营养级间,沿生态系统的 传递. 准考证号_ 原班级+座号_ 姓名_ 考室号_(只能写2位) 密 封 线 (考室的)座位号:_ (只能写2位) 福州四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学段模块质量检测高二文科生物答题卷 成绩_二、非选择(共40分)31._ _ _ _ _32。_ _ _ _ _33._ _ _ _ _34._ _ _ _ _35。_ _ _ _ _36。_ _ _ _ _37._ _ _ _ _38._ _ _ _ _福州四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学段模块检测试卷高二生物(文科含美术班-必修3)参考答案dbd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