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螳螂捕蝉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螳螂捕蝉是苏教版第十二册第三单元中一篇课文,是根据刘向说苑中一则寓言故事改编的。讲的是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如果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并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文章语言通俗易懂,课后练习也不难完成。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如何在这类浅显的寓言故事教学中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呢?结合学校课题基于儿童成长的中华经典诵读体系构建与实施,第二课时的教学时,我打破常规,把文言文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反复地朗读、诵读中,理解文意,体会文言文的节奏、韵味。设计意图:对于小古文的教学,李振村老师曾这样说过:“教得简单些再简单些,读得充
2、分些再充分些,学得好玩些再好玩些”可见,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旨在激发兴趣。那么课堂上,教师应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地读。教师则可根据文本特点,创设各种读的途径,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反反复复诵读,直至读熟,达到积累的目标。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螳螂捕蝉;2. 能凭借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光看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懂得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的隐患的道理。理解“螳螂捕蝉”与“吴王伐荆”二者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 指名读词语(出示词语)乘虚而入 不堪设想 螳螂捕蝉 恍然大悟2. 用上面的词语,概括地说说课文的主要
3、内容。3. 这个有趣而又充满智慧的寓言故事,是根据西汉文学家刘向撰写的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改编的。今天,老师把原文带进了课堂,让我们一起对照课文,读懂原文,体会文言文言言简意赅的特点。(下发讲义)【设计意图:“说说主要内容”这一环节,除了检查复习外,最主要的目标是为文言文的理解作铺垫。】二、 初读课文,读准节奏。1. 想想课文内容,对照注释,自己试着读读。2. 范读。3. 同桌一起读,注意读准字音,注意停顿。4. 指名读(视学生的朗读情况,容易读错的句子重点指导,直至读正确为止)【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在反复的读中体会文言文的朗读节奏。】三、 读懂课文,感受智劝
4、。1. (出示插图)文中的哪些句子与这幅图内容一致?2. 交流(出示句子)(“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3. 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大致理解情况 四个“其”分别指什么?“高居悲鸣”“委身曲附”“ 延颈”分别是什么意思?(提示:对照语文书上相应的段落、词句。)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词语,再读好相对应的句子。4. “不知”是什么意思?蝉不知道,螳螂不知道,黄雀不知道,其实,只要它们回头看一看,这场灾难就能避免,那它们在干什么呢?(分别请三位学生,扮演蝉、螳螂、黄雀) 蝉啊蝉,你为什么不回头看
5、一看呢?你在干什么?(我高高在上,正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呢!)螳螂啊螳螂,你为什么不回头看一看呢?你在干什么? (我正拱着身子,举着前爪,要去捕捉蝉呢!)黄雀啊黄雀,你为什么不回头看一看呢?你在干什么?(我正伸长脖子要去啄食螳螂!) 我们试着采用文言文的形式来对答。老师问“子”,大家答“吾”蝉啊蝉,子何不回首一望矣?(吾高居悲鸣,饮露也。)螳螂啊螳螂,子何不回首一观矣?(吾委身曲附,欲取蝉也。)黄雀啊黄雀,子何不回首一看矣?(吾延颈欲啄螳螂也。) 同桌一问一答练习,全班交流5. 小结,出示“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 “不顾”与上文中的“不知”相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6、(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潜伏着祸患呢!) 齐读【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融入故事的角色,通过角色的转换,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点燃主动参与的热情。通过采用文言文的形式对答,让学生在积累感悟语言的基础上,实现浅层次的运用,从而激发阅读文言文的兴趣。】6. 吴王听懂少孺子的话了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出示)(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想想吴王说话时的表情动作如何,指导读好。7. 在这之前,吴王的态度如何?(出示)(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从中看出这是个怎样的吴王,指导读好。8. 作为一国的国君,金口玉言,一言九鼎,为什么听了少孺子的故
7、事,改变了当初的决定,少孺子又是怎么做的,找出写少孺子行为的句子。(交流出示)“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 “三旦”是什么意思?为了引起吴王的注意,第一天,少孺子“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可是没有见到吴王,心里会怎么想? 第二天,少孺子则(引读),还是没能见到吴王,他又怎么想? 第三天,少孺子则(引读),这回终于见到了吴王,并引起了吴王的注意,他怎么想,又怎么做呢?引读(园中有树) 你感受到这是个怎样的少孺子?(勇、智)【设计意图:抓住少孺子的举止,通过引读,在达到反复诵读的目标的同时,体会少孺子的用苦良心。】四、 提炼寓意,熟读诵读,1.
8、就是这个又勇又有智的少孺子巧妙地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说服了吴王,让他打消了伐荆的念头。那“吴王伐荆”与“螳螂捕蝉”之间到底有啥关联呢?学生回答后,再引导学生用这样的句式说:吴王会想,吾如吾如吾亦如2. 齐读全文,分角色朗读,以填空的形式指导背诵3. 小结,不一样的语言形式阐明了同样的道理,文言文言简意赅,现代文生动活泼,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设计意图:通过充分的交流、朗读、感悟,寓意得以自然揭示。通过分角色读、填空等多种形式为熟读成诵搭建平台。】五、延伸拓展,推荐阅读三年级时我们还学过一则寓言故事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选自刘向的战国策。课后请同学们对照学过的课文,自己读读,下节课交流。【设计意图:现代文的阅读讲究树立“大语文观”,以课堂带动课外,那么浅显易懂的小古文同样也能实现以一篇带多篇的目标。】板书设计:螳螂捕蝉 子利 不 顾 患 吾 教后感想:小学语文教师主编李振村老师对于小学文言文的教学这样说过:在教学过程中,降低目标要求,字词、理解、背诵等可以不硬性要求,只要能让学生感兴趣,愿意读就好了。读多了,语感自然就有了。目标简单了,课堂上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地谈。教师根据不同的文本,创设各种不同的读法,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直至读熟。至于意义的理解尽量少讲,甚至完全不讲。粗枝大意,读下来再说。另外,在实践中我们还发现,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汽车美容店店铺租赁及汽车美容技术专利许可合同
- 2025年度智能穿戴设备采购与市场推广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农业肥料碳酸钙矿石采购合作协议
- 2025版汽车零部件进出口贸易合同样本
- 2025版医疗健康产业投资入股合作协议书
- 2025版绿色生态工程土方劳务分包合同实施细则
- 微流控阻抗传感技术-洞察及研究
- 2025版区域旅游开发承包合作协议
- 2025版淘宝商家与平台合作运营服务合同示范范本
- 2025房地产财务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合同范本
- 迎中秋庆国庆主题班会
- 初高中衔接数学教学的心得
- 2023-2024学年湖南省耒阳市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测试题
- 12YJ4-1 常用门窗标准图集
- GB/T 12190-1990高性能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
- 高血压的危害-课件
- 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概况课件
- 轻钢龙骨、双层石膏板吊顶施工方案
- 安全网(平网)张挂安全技术要求
- 危险品管理台帐
- 政务云收费标准 云托管收费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