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章末检测(三)(含解析)湘教版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章末检测(三)(含解析)湘教版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章末检测(三)(含解析)湘教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章末检测(三) 一、选择题三叶虫、恐龙、大型哺乳动物分别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代表性动物。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12题。1图示断层最可能发生于下列哪个地质时期()a古生代前期b古生代后期-中生代前期c中生代后期新生代前期d新生代后期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处岩石形成时,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从地球上消失b乙岩层形成之前该地发生过海陆变迁c丙处岩石含有化石d丁岩层形成时,全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解析:第1题,断层切断了含有三叶虫化石(古生代)和恐龙化石(中生代)的岩层,而含有大型哺乳动物化石(新生代)的岩层保存完整。故断层发生在中生代后期新生代前期。第2题,由图示岩层

2、结构不能得出甲处岩石的形成时间,a项无法判断;乙岩层形成之前的岩层是含三叶虫的海相沉积岩,该地发生过地壳抬升,海洋变为陆地,b项正确;丙处岩石在岩浆岩附近,是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不含化石,c项错误;丁岩层形成于古生代时期,那时地球上海洋占绝对优势,在地球发展演化过程中,虽然陆地面积在不断增加,但至今仍然是海洋占绝对优势,d项错误。答案:1.c2。b读四个不同地点的气候资料图,回答34题.3地典型植被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4下列选项中,能充分体现自然带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的是()a从地到地 b从地到地c从地到地 d从地到地解析:第3题,综合分

3、析图中四地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可以判断出四地的气候类型和对应的植被分别是: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大陆性气候、草原和荒漠,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第4题,从地到地,植被由森林过渡到草原和荒漠,能够充分体现自然带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答案:3.b4.a焉耆马是我国古代西域名马,体形较小,善奔跑,耐力好,这些特征与其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焉耆马集中产自天山2 800米处的某高山盆地,该盆地是三条u型谷地的会合处,草类多样。下面左图为我国天山自然带植被分布图,右图为焉耆马照片。据此回答56题.5该山地针叶林只分布在北坡的原因是北坡()a光照多于南坡 b热

4、量高于南坡c降水多于南坡 d海拔低于南坡6关于焉耆马优良特征的形成原因,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高寒缺氧的环境,有利于提高耐力b平坦开阔的地形,提供奔跑场所c草类多样,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d天山冰雪融水,提供了富含矿物养分的优质饮用水解析:第5题,天山呈东西走向,其北坡是北冰洋和大西洋水汽的迎风坡,水分条件较南坡好,c项正确。第6题,焉耆马集中产自天山2 800米处的高山盆地,海拔高,高寒缺氧的环境提高了焉耆马的耐力;盆地地形,盆地内部平坦开阔,提供了训练奔跑能力的场所,形成了其善奔跑的特征;草类多样,为其提供了营养丰富的食物;天山冰雪融水矿物质含量低,d项符合题意。答案:5.c6.d近年来,多

5、肉植物凭借其种类繁多、色彩丰富、形态奇特等特点,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销量节节攀升。据此回答78题。7多肉植物的表皮有很厚的角质层,很多种类表皮被蜡被毛.表皮气孔数远少于其他植物,且深埋在表皮凹陷的坑内。这种特征主要是为了()a储存养分 b促进对水分的吸收c减少蒸腾作用 d减轻大风影响8多肉植物的特性主要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 b差异性c相似性 d平衡性解析:第7题,多肉植物的表皮有很厚的角质层,水分在角质层内扩散阻力大,角质层可以有效减少蒸腾作用;气孔数较其他植物少,而且深埋在表皮凹陷的坑内,可以减少蒸腾作用,c项正确。第8题,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多肉植物的特性

6、主要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a项正确。答案:7。c8.a如图示意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读图,回答910题.9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10甲山地苔原带分布的海拔较丁山地高,其主要原因是甲山地()a海拔较高 b距海较远c降水较多 d纬度较低解析:第9题,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是以热量条件为基础的,符合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第10题,与丁山地相比,甲山地的纬度更低,热量条件更好,故甲山地苔原带分布的海拔较丁山地高。答案:9。a10。d读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在湿润

7、期和干燥期自然景观的变化图,回答1112题。11影响该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水分 b热量c光照 d海拔12该地区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开放性特征 b差异性特征c周期性特征 d整体性特征解析:第11题,图中自然带东西更替、南北延伸,体现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是水分。第12题,图中从湿润期到干燥期,气候的变化导致自然景观的变化,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答案:11。a12.d下面两图分别是安第斯山脉东、西两坡上的植被分布图,代表不同的植被。读图,回答1314题。13植被所在的自然带为()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14下

8、列说法正确的是()a东坡自然带的形成与沿岸暖流有关b西坡山麓自然带的形成受盛行西风影响c西坡山麓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d东坡自然带受地形影响,南北狭长解析:第13题,植被分布在30s37s大陆的西侧沿海地区,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植被所在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第14题,西坡山麓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是在温带海洋性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深受西风的影响.东坡自然带的形成受地形的影响较大,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在东坡分布范围广,西坡山麓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答案:13.d14。b如图是某山地植被分布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15该山地位于()a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9、 b北半球中纬度地区c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d南半球中纬度地区16甲植被名称是()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解析:第15题,读图可知,该山地针阔混交林带、甲自然带的上限海拔南坡高于北坡,故该山地位于北半球;由山地基带植被为针阔混交林可知,该山地应位于中纬度地区,b项正确。第16题,该山地基带植被为针阔混交林,随着海拔的升高,水热条件发生变化。甲植被靠近针阔混交林且位于针阔混交林以上,故甲植被应为针叶林,d项正确。答案:15。b16.d如图为某大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据此回答1718题.17图中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是()a bc d18图中两自然带相比,相同的是()a气候类型 b河流

10、汛期出现时间c植被类型 d河流补给类型解析:第17题,由图中自然带的分布模式可知,该大陆应为澳大利亚大陆.为热带稀树草原带,为热带雨林带,为荒漠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第18题,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汛期在夏季,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位于澳大利亚大陆西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汛期在冬季,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综上可知,两自然带河流补给类型相同。答案:17。d18。d如图为六种主要植被类型的气候分布范围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19序号所代表的植被

11、()a在非洲分布面积最广 b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c能促进全球的水循环 d破坏之后能快速恢复20序号所代表的植被类型分别是()a草原苔原阔叶林针叶林b苔原针叶林草原阔叶林c针叶林阔叶林苔原草原d阔叶林草原针叶林苔原解析:第19题,图中序号所代表的植被分布区的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运用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知识,可判断c项正确。热带雨林分布区面积最广的是赤道附近的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一旦遭到破坏,将很难恢复。第20题,图中序号所代表的植被分布区降水量较多,植被类型应为阔叶林;序号所代表的植被分布区降水量介于荒漠与阔叶林之间,植被类型应为草原;序号所代表的植被分布区温度较低,但降水

12、量较多,植被类型应为针叶林;序号所代表的植被分布区热量条件差,植被类型为苔原。答案:19.c20.d二、非选择题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如图为世界局部地区图.材料二如图为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1)材料一中-四地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_分异规律,其变化的主导因素是_;-三地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_分异规律,其变化的主导因素是_。(2)地为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市,材料二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与布鲁塞尔市气候相符的是_(填字母),该气候的特点是_。其气候对应的自然带名称是_。(3)在地区,河流受大气降水的影响在_季水位上涨.(4)处为澳大利亚东北沿海地带,其自然带属于_,该自然带的

13、形成原因是_。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四地自然带呈现东西延伸、南北更替,这体现了由热量差异导致的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三地自然带呈现南北延伸、东西更替,这体现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以水分条件为基础。第(2)题,由图及所学知识可知,布鲁塞尔市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读四幅统计图可知,a图所示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b图所示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c图所示气候终年温和多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图所示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第(3)题,地区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典型的冬雨型地中

14、海气候,河流受大气降水影响,汛期在冬季。第(4)题,澳大利亚东北沿海地带,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作用的影响,再加上东南信风带来的暖湿气流遇山脉阻挡抬升,该地多地形雨,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其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答案:(1)纬度地带热量干湿度地带水分(2)c终年温和多雨温带落叶阔叶林带(3)冬(4)热带雨林带受暖流增温增湿作用的影响;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形成了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其对应的自然带应为热带雨林带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智利阿塔卡马沙漠号称“世界干极”,平均年降水量小于0。1毫米。然而由于厄尔尼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的偏东信风势力减弱,致使流向太平

15、洋西部的温暖海水滞留在东部)的影响,2015年910月,该沙漠中休眠已久的花的种子迅速发芽、生长、开花,形成了“沙漠花海”的自然奇景。如图为阿塔卡马沙漠位置和相关地理景观示意图。(1)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气候在阿塔卡马沙漠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2)说出图中甲处自然带的名称,并分析成因。(3)结合材料,分析2015年910月阿塔卡马沙漠出现“沙漠花海”的原因。解析:第(1)题,阿塔卡马沙漠为热带沙漠气候,年均温较高,年降水量稀少,蒸发量大,这对该区域的植被、河流、土壤等都有深刻的影响,因此自然地理环境总体表现为干旱。第(2)题,甲处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其原因主要从纬度、大气环

16、流、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第(3)题,结合材料可知,2015年910月,受厄尔尼诺的影响,太平洋东部水温异常升高导致位于太平洋东部的阿塔卡马沙漠附近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增多,雨水下渗和当地的高温促使沙漠中的种子迅速发芽、生长、开花。答案:(1)该地区年均温较高,年降水量稀少,蒸发量大,致使地表水缺乏,河流欠发育;植被稀疏;沙漠广布,土壤贫瘠;自然地理环境总体表现为干旱。(2)热带雨林带。纬度较低,地处热带;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受沿岸巴西暖流增温增湿作用的影响。(3)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太平洋东部水温异常升高,导致位于太平洋东部的阿塔卡马沙漠附近降水增多;充足的水分和高温促使沙漠中的种子

17、迅速发芽、生长、开花。2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加拿大落基山南段的众多国家公园,自然风光美丽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材料二如图为加拿大50n附近温哥华温尼伯城市位置示意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1)3月份,中国某旅游团从温尼伯乘车前往落基山前的莱斯布里奇,游客发现沿途的植被由森林依次过渡为_。这种景观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_分异规律。(2)游客感觉到莱斯布里奇与温尼伯气温不同。试比较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3)游客自莱斯布里奇西行,攀登落基山,可能看到的山地垂直自然带有_.(4)游客继续西行至“加拿大雨都”温哥华,发现这里与落基山以

18、东的气候不同。温哥华属_气候,这里降水较多的原因有_.解析:第(1)题,由50n可以判定温哥华、莱斯布里奇等城市位于西风带内,根据图中经度可以判定,游客从温尼伯乘车前往落基山前的莱斯布里奇,是从加拿大东部地区前往西部内陆地区,莱斯布里奇位于西风带背风坡,降水少,所以沿途的植被由森林依次过渡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这种景观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第(2)题,比较温尼伯和莱斯布里奇两地的气候资料统计图可知,与温尼伯相比,莱斯布里奇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小,年降水量较少。莱斯布里奇位于落基山东麓,处于西风带背风坡,受到下沉暖气流的影响,气温较高,降水量少。第(3)题,游客自莱斯布里奇西行,攀登落基山,随着海拔升高,可能看到的山地垂直自然带依次是高山针叶林带、高山灌木林带、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和冰雪带。第(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