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特征_第1页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特征_第2页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特征_第3页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特征_第4页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特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616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临床特征分析临床特征分析 临床资料 患者来源:安徽(13) 巢湖、滁州、安庆 江苏(3) 南京(江宁、下关)、连云港东海 性别年龄:男10例,女6例,年龄3780岁 职业及接触: 14例农民,均有野外活动,其中5例明确蜱虫叮咬 2例非农民,无野外作业史,发病前均与患病亲属有密 切接触:一患者(A)亲戚(江宁)确诊“发热伴血小板 减少综合征”死亡,另一患者(B)的亲戚(安徽巢湖) 也死于“发热伴出血”疾病。 1 1 1 2 5 2 2 1 1 滁州5 全椒2 含山2 和县1 马鞍山2 潜山1 南京江宁1 下关1 东海1 入院时临床表现 发

2、病时间为510月。 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及乏力,体温3840,厌食纳 差13例,肌肉酸痛11例,腹泻8例,意识不清6例, 头痛5例,咳嗽4例(2例痰中带血),呕吐3例。 体格检查:9例患者浅表淋巴结肿大,7例患者有皮 肤黏膜出血现象。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均下降,白细胞最 低值为(0.73.0)109/L,血小板最低值 为(851)109/L。 尿常规:14例患者尿蛋白阳性(+), 9例患者尿潜血阳性(+)。 血生化: 肝功能均异常,AST 692498 U/L,ALT 33.91081 U/L,LDH 3683875 U/L; 5例甘油三酯升高(1.7514.94mmol/L);

3、4例淀粉酶升高(216759 U/L); 3例尿素氮、肌酐轻度升高。 凝血功能:9例异常, 1例PT延长 16.2s 8例APTT延长 4588s 7例TT延长 2348.2s 炎症指标: C反应蛋白 全部正常, ESR 仅1例轻度升高 27mm/1h 血清铁蛋白 12例明显升高 108025330ng/ml 骨髓检查: 3例 1例见较多异常淋巴细胞,另2例增生减 低,见噬血细胞。 病原学检查: 所有患者血样送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 用实时PCR技术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阳性。 8例患者检测了肥达反应、CMV-DNA和EBV-DNA, 仅1例患者(C)病程中EBV-DNA阳性(5.0210

4、4 拷贝/mL),1周后复查EBV-DNA转阴。 患者A、B在接触患病亲属后发病,病情相对较 轻、脏器损害不大明显,血小板最低40109/L, AST、LDH仅轻度升高,凝血功能均正常。 C患者外周血白细胞1.4109/L、血小板 14109/L,B超示脾肿大,骨髓见较多噬血细胞, 甘油三酯2.31mmol/L,血清铁蛋白25330ng/ml。 诊 断 诊断依据: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 南(2010版) C患者根据噬血细胞综合征诊断标准,诊断同 时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 治 疗 抗感染: 利巴韦林 13例 美满霉素或米诺环素 11例 莫西沙星或头孢菌素 5例 对症: 升血细胞 12例使用重组

5、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升高白细胞,4例 患者血小板低于2109/L予输注血小板 改善凝血功能 新鲜冰冻血浆或冷沉淀凝血因子 保肝 所有患者均使用甘草酸制剂等 地塞米松 8例患者高热使用 510 mg、13 d 其它如抑酸抑制胰酶等 转 归 12例患者在入院后5d内体温正常,整个 热程在12d以内,其中6例患者在入院后48h 内退热;出院时,白细胞、血小板、肝功 能、LDH、凝血功能均明显改善,尿蛋白及 潜血均转阴性。 4例患者病情严重,发病6天以后由外院转入, 入院时都有意识不清、皮肤粘膜出血现象,检查 LDH3000U/L、CK 5271710U/L,APTT65秒。 入院后患者病情继续进展,

6、意识障碍加重、昏 迷,气促、血氧低下,其中2例患者出现呼吸道出 血。 最终2例患者在入院后2天内死亡,此2例患者 血小板计数均小于20109/L,另2例患者亦只住 院2天,因病情恶化自动出院,回家后不久死亡。 一些看法 密切接触急性期患者可能感染该病毒,部分感染者为 隐形感染。 1.文献报道: 陶文元,陶欣.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8例报告.江苏 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21(1):91-92 Bao CJ,Qi X,Wang H. A novel bunyavirus in China. N Engl J Med, 2011,365(9):862-863 2.患者A、

7、B无接触蜱虫等的机会,发病前与患者密切接触。 A的岳父因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死亡,其岳父死亡10 d后A发病,同时在其岳母及小舅子的血液样本中也检测到 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但后二者未发病。 二代患者的病情较一代患者轻 A、B的亲戚均因病情严重而死亡,但这2例患 者的临床症状及脏器损伤程度并不严重。 类似报道陶文元,陶欣.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 合征8例报告.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21(1):91-92 大多患者血清铁蛋白明显升高 半数以上患者凝血功能(APTT或TT)异常 治疗应使用利巴韦林抗病毒,高热患者可短期 使用地塞米松退热、减轻炎症反应。 对血小板明显降低、APTT/TT明显延长、出血 倾向明显的患者,应积极输注血小板、冷沉淀凝 血因子或血浆等血制品,其中冷沉淀凝血因子较 血浆能更快改善凝血功能。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可引起噬血细胞综合征 患者C同时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 类似报道陈念,翁亚丽,李军.新型布尼亚病毒致嗜血细胞综合性淋巴组 织细胞增生症一例.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1,4(5):269-271 应提高流行地区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使患者 能得到及时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