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习题11_第1页
植物学习题11_第2页
植物学习题11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填空题1.蕨类植物的叶根据形态不同分为和;根据作用不同又分为 和6.卷柏目与石松目的主要区别点是:茎的节处生有,叶的基部有的分.产生同型孢子2蕨类植物已有 、化;生活史中具有两种独立生活的植物体:3薄囊蕨纲分、4蕨的原叶体是它生活史中的 5现代生存的石松亚门植物分为两目, 孢子,产生异型孢子。器官的分化;组织结构上有和。三目。世代,其染色体倍数为 I 和。其中O7蕨类植物通常分类为 、五个亚门。8人们利用红萍(满江红)作绿肥,主要是由于它和 门的属植物共生。9. 真蕨亚门根据 、等特征,分为 3个纲:、 、 。10蕨植物复叶的第一回分裂的叶片称 ,其上能长出孢子囊的称 。11真蕨亚门与其它四

2、个亚门的显著区别是具有 ,叶幼时;孢子囊常集聚成。苹目、槐叶频目与真蕨目的最大区别点是生境为 生,孢子囊群藏于特化了的内,孢子。12真蕨植物孢子囊群通常生在 的面,水生蕨类孢子囊群通常生在特化的内。13真蕨纲植物孢子囊群的着生位置和形状是重要的分类学依据,如:紫萁的孢子囊群 为,蕨的孢子囊群为 ,鳞毛蕨的孢子囊群为 。14孢子体不经过孢子而产生配子体的现象称 ,配子体不经过配子的结合而直接产生孢子体的现象称 。15.登上陆地的裸蕨植物,沿着 、和三条路线演化出各类蕨类植物。二. 选择题1下列各大植物(名称)的组合中蕨类植物属于哪一组:A.孢子植物B.羊齿植物C.孢子植物D.羊齿植物高等植物低等

3、植物高等植物高等植物有胚植物有胚植物有胚植物有花植物种子植物隐花植物维管植物孢子植物维管植物颈卵器植物隐花植物颈卵器植物2. 蕨的孢子体世代染色体为2n,下列结构中哪一个于孢子体世代:A.原叶体 B.孢子囊 C.颈卵器 D.假根3. 蕨类植物经过无孢子生殖产生的配子体的染色体数目为:下列蕨类亚门中,具假根的是:下列蕨类植物中具异型孢子的是:A.卷柏B.水韭C瓶尔小草D.贯众6. 下列蕨类植物中,孢子具弹丝的是:A.紫萁B.肾蕨C木贼D石松7. 下列蕨类植物中,植物体的茎具明显的节与节间之分的是:A.石松B.卷柏C水韭D.问荆8. 下列蕨类植物中,叶具叶舌的是:A.水韭B.芒萁C蕨D石松9. 真

4、蕨亚门植物体上具鳞片和毛,其作用为:A支持作用B分泌作用C吸收作用D保护作用10. 下列蕨类各亚门中,叶不为小型叶的是:A.松叶蕨亚门B.楔叶亚门C水韭亚门D.真蕨亚门11. 下列蕨类中柱类型中,最原始的中柱类型是:A.具节中柱B.原生中柱C管状中柱 D.网状中柱12. 下列结构中,不属于蕨类孢子体世代的是:A.囊群盖B.孢子囊C.环带D.原叶体13. 具大型叶,且有孢子囊群的蕨类植物是:A.瓶尔小草B.海金沙C槐叶苹D卷柏14. 水韭是:A.单子叶植物 B.双子叶植物 C.蕨类植物D.藻类植物15. 下列配子体为菌根性营养的蕨类植物是:A.石松亚门B.楔叶亚门C真蕨亚门D.水韭亚门16. 不

5、属于古代蕨类植物的是:A.莱尼厥B.铁线厥C.裸厥D.小原始厥17. 满江红叶内生长的一种与固氮作用有关的生物是:A.念珠藻B.鱼腥藻C.固氮菌D.根瘤菌三. 判断题1.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茎中都有形成层,蕨类植物茎中也有形成层。2. 蕨的孢子囊环带为顶生环带。3. 蕨类植物的孢子萌发产生原丝体。4. 蕨类植物的孢子体和配子体都是能独立生活的植物体。5. 卷柏的孢子有大小之分,此异孢现象是植物界演化中的一个重要趋势。6. 卷柏的配子体在孢子壁内发育。7. 水韭是大型叶蕨类。8. 铁线蕨的配子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独立生活。9. 高等植物演化形态学一般认为乔木习性是一种原始性状,而草本是一种进化性状;

6、裸子植物绝大多数是高大的乔木,蕨类绝大多数为草本、多年生草本,因此,蕨类植物较裸子植物要进化。10. 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进化,主要表现在它的孢子体高度发达,而配子体极其退化,且不能独立生活。11. 槐叶苹孢子果是由囊群盖变态而来,大小孢子囊着生在同一孢子果内。12. 蕨类植物既是高等的孢子植物,又是原始的维管植物。13. 从蕨类植物开始,植物才有了真正的根。14. 蕨类植物的有性生殖器官仅为颈卵器。15. 蕨类植物的无性生殖器官为孢子。苹目,槐叶萍目是陆生真蕨,它们的孢子囊长在孢子果内。.华南毛蕨的孢子囊和葫芦藓的孢蒴都具有环带。四. 名词解释1. 中柱2.维管系统3.厚囊性发育与薄囊性发育 4.原生中柱5.编织中柱6.多体中柱7.网状 中柱8.具节中柱9.孢子囊10.原叶体11.根托12.叶舌13.孢子叶穗14.小孢子15.孢子囊群(堆)16.厚囊性发育17.等二叉分枝18.合轴分枝19.两面形孢子20.囊群盖21.叶轴22.小羽轴 23.羽片24同时发育25.混杂发育26顶枝起源五问答题1. 维管植物中维管系统的出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