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apture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指南_第1页
3capture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指南_第2页
3capture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指南_第3页
3capture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指南_第4页
3capture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认定和抗震概念设计3.1建筑物高度超限的认定建筑物高度超过表3. 1. 1规定高度的高层建筑工程,属高度超限的高层建筑 工程。表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m)结构体系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8度混 凝 土 结 构框架605545框架-剪力墙130120100全部落地剪力墙140120100部分框支剪力墙12010080部分短肢剪力墙12010060框架核心筒150130100筒中筒180150120板柱-剪力墙403530错层的剪力墙和框架剪力墙1008060混合 结构钢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200160120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220190150钢结构框架11011090

2、框架-支撑(抗震墙板)220220200各类筒体和巨型结构300300260对表中结构体系的说明:1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或IV类场地,最大适用高度降低 20%。2近年来全国和地方规范中出现了 “部分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术语,但对“部 分”的定义全国和地方规范中都没有给出。根据结构分析研究和上海市的工程实 践,用短肢剪力墙截面面积与同一层中所有剪力墙截面面积的比例(简称短肢墙 比例),可以来近似地定义“部分短肢剪力墙”结构,并采取结构抗震设计措施。 当短肢墙比例不大于20%时,可以按全部落地剪力墙结构控制建筑物的高度,但短肢墙部分的抗震措施仍应按短肢墙的规定执行。当采用短肢墙比例进行判别 时,应在

3、建筑物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取较大的比例作为控制条件。3钢筋混凝土板柱-剪力墙结构是指无内部纵梁和横梁的无梁楼盖结构,对这种结构体系的抗震研究很少,因此设计规范中一般都对这种结构的高度限制较 严。由于目前在高层建筑中应用的无梁楼盖体系中楼板的厚度越来越大,原有的 设计规定也不一定全部适用。根据上海市的工程经验,在这种结构体系中,当楼 板的厚度不小于相应跨度的 1/18 时,可以按框架剪力墙结构控制建筑物的高 度,但在结构设计时仍应在框架受力方向设置暗梁。应该指出,采用较厚楼板的 无梁楼板体系虽可以满足内部美观或一些特殊建筑功能的要求,但会明显增加整 个结构的混凝土用量和建筑物自重,对结构抗震

4、是不利的。3.2 高度超限控制及概念设计要求123 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房屋,丙类建筑的高度不宜超过高层建筑 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 中 B 级高度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乙类建筑 的超高程度宜从严控制。接近上述超高上限时,宜在结构的底部采用劲性混凝土 柱、钢管混凝土柱或者钢管与混凝土双重组合柱。大于超高上限时,宜改变结构 体系,例如改为筒中筒结构、 巨型结构或钢与混凝土混合结构等。4 钢筋混凝土筒中筒结构房屋,丙类建筑的高度不宜超过高层建筑混凝土 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 中 B 级高度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乙类建筑的超高 程度宜从严控制,超过上述限值时宜改变结

5、构类型,采用强度和延性更好的结构 材料和结构体系。3.3 建筑物规则性超限的认定下列工程为规则性超限的高层建筑工程:1 同时具有下述三项或三项以上不规则情况的高层建筑工程:(1) 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 (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 1.2 倍(计算该指标时应采用刚性楼板模型) ,或偏心率 大于 0.15,或相邻层质心相差较大;(2) 建筑平面长宽比抗震设防烈度 7度时大于 6. 0,抗震设防烈度 8 度时大于 5.0;(3) 结构平面凹进的长度(从按抗侧力构件截面中心线算起,设置的拉梁不 能视为平面轮廓,下同)大于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 30%;或凸出的长度大

6、于相 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 30%,且凸出的宽度小于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 30或小于 凸出长度的 50%(见图 3. 3. 1-1);Bmaxb 0.3L 或 0.510.300.3L1 5时,I /b 不应大于2,超过此值时宜调整建筑和结构平面布置。1 bc1x aBm图3.4. 1-1凹口深度超限的平面布置示意图bjndf;1kL图3局部突出超限的平面示意图竖向规则性超限程度控制和抗震概念设计1 一般情况下,结构的侧向刚度宜用等效剪切刚度来表征,并按上海市建 筑抗震设计规程中的方法计算。在初步设计时,应按此刚度进行控制2立面收进幅度过大是一种常见的竖向不规则性情况,但收进的最大尺寸也 应有个

7、限度,可从结构等效剪切刚度的变化来控制,即收进层等效剪切刚度与下 层等效剪切刚度之比不宜小于50%,且连续两次收进后的等效剪切刚度不宜小于 未收进层的30%。3连体建筑也是容易形成竖向不规则的结构型式,如图342-1所示。连体建筑顶部的重量一般较大,对结构抗震很不利,因此,应控制连体部位的层数,一 般情况下连体部位的层数不宜过多。当连体部位的层数超过该建筑总层数的 20%时,对结构抗震极为不利,并会大大增加结构的造价。连接体下的两个塔楼 的层刚度不宜相差太大(不宜相差 30%及以上)。图 34 2-14立面开大洞建筑也容易形成竖向刚度突变,成为竖向不规则性结构。立面 开大洞后对洞口周边的构件受

8、力极为不利,洞口越大,结构的抗震性能越差,因 此,立面开洞的尺寸也应进行限制,洞口宜设置在中部,洞口尺寸不宜大于整个 建筑立面面积的30%。5大底盘多塔楼建筑由于底盘刚度与塔楼刚度有差异以及底盘尺寸与塔楼 尺寸有较大差异,也容易造成竖向刚度变化较大而成为竖向不规则结构,如图 342-2所示。多塔楼建筑结构各塔楼的层数、平面和等效剪切刚度宜接近,塔 楼对底盘宜对称布置,各塔楼结构的质心与底盘结构刚度中心的距离不宜大于该 方向底盘边长的25%。6带转换层结构由于结构上部楼层的部分竖向构件不能直接连续贯通落地, 容易造成竖向刚度有突变,从而形成竖向不规则结构。转换层的结构型式,宜优 先采用梁式转换,

9、并避免主、次梁多次转换。对于采用框支层的转换层,其位置 7度时不应超过7层,8度时不应超过5层。3.5特殊超限情况的处理当确因工程需要,在建筑物总高度方面超过第3.2节的控制要求时,或在建筑物的规则性方面超过第3.3节及第3.4节的控制要求而不能改变建筑物结构体 系时,应有可靠的设计依据,例如试验研究(包括整体结构模型试验、节点试验) 和精细的结构分析(包括弹性和弹塑性时程分析、静力非线性分析)等。特殊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实例如下:例1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L1.1工程概况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建于上海市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系一幢以办公为主, 集商贸、宾馆、观光、展览及其它公共设施于一体的大型超高层建筑

10、,其建筑效 果图见图L1.1。主楼地下3层,地上101层,地面以上结构高度492m,拟建成 目前世界最高的建筑物。大楼建筑面积为 252935m2,裙房为33370m2,地下室为 63751m2,合计约 35 万 m2。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结构体系复杂,采用了三重结构体系抵抗水平荷载,它们 由巨型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和伸臂钢桁架组成(见图 L1.2);核心筒竖向不 连续,在57层-60层及78层-79层楼层处进行了二次转换,连接部分构造复杂; 伸臂桁架在核心筒内不贯通;周边巨型斜撑不封闭,巨型柱B在42层以上分叉后,所形成的倾斜面上未设置斜撑,由于考虑到建筑立面效果和采光的要求,巨型斜撑采用的是

11、单向斜撑图L1.1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图L1.2三重结构体系该结构类型为混合结构,巨型柱采用钢骨混凝土,带状桁架及转换桁架采用钢桁架;巨型斜撑、伸臂桁架采用钢管混凝土;核心筒在79层以下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79层以上的核芯筒采用钢支撑和钢支撑外包混凝土的混合结构形式。L1.2结构超限情况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建筑平面为 59.95m59.95m的正方形(图L1.3 ),形状规则,无局部凸凹;建筑的立面形状逐渐变化(图 L1.1 ),无过大外挑和内收。 因此,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平面布置和竖向体型无明显的不规则性。但核芯筒竖 向布置不连续,这不符合抗震规范 444条规定的“抗震设计时,竖向抗侧力构 件宜上

12、下连续贯通”的要求。带状桁架、伸臂桁架和核芯筒内的转换桁架等结构 加强层,使得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沿竖向分布不均匀。结构高度、高宽比超限情 况检查见表L1.1 (各符号含义参见JGJ3-2002)。图L1.3标准层结构平面图L1.4整体结构振动台试验模型表L1.1结构高度、高宽比检查主楼规范限值检查结果H (m)492190超限B (m)57.95L (m)57.95H/B8.217.0超限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高度和高宽比远远超过了规范限值;且结构竖向变化较 大;筒体多次转换;多重结构体系混用,是属于特别复杂的超高层结构体系。为 确保其结构设计的安全和可靠,深入认识超高层复杂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和破

13、坏 机理,建设方委托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试 验和理论研究工作。L1.3试验研究内容整体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整体模型为强度模型,由微粒混凝 土、镀锌铁丝和镀锌丝网模拟钢筋混凝土,由铜材模拟钢结构。动力试验主要相 似关系为:S =1/50, Se =0.32,Sa =2.5。整体模型竣工后总高度约为 10.184m,模 型及配重约14.7t(图L1.4)。沿结构的X和Y方向共布置了 40个加速度传感器、 9个位移计和25个应变片。试验模拟的地震输入为El Centro波、San Fernando波和上海人工SHW2波。根据模型结构

14、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结果,结构在七度多遇到七度罕遇地震作 用下,没发生明显损坏,结构动力反应满足规范要求;在特大地震作用时( 8 度 罕遇),从15层的周边剪力墙向巨型柱转换的 6层处,巨型柱出现明显的破坏, 7 层楼面多根钢柱出现较大变形、甚至屈服破坏,但仍满足“大震不倒”的要求。巨型柱-斜撑-带状桁架弦杆节点的静力反复加载试验试验节点选取 53层54 层的柱-斜撑-桁架弦杆节点,在一个试件中包含 54 层和 55 层位置的两个节点,对所选择的典型节点进行 2 组不同类型试件的静力 反复加载试验:纯钢骨节点试件;钢骨钢筋混凝土节点试件,试件与原型结构的 缩尺比例为 1:7。每组分别进行 2个试

15、件的试验,共制作了 4个试件。试验将纯 钢骨节点试件加载至破坏;对钢骨钢筋混凝土的节点试件施加相当于罕遇地震水 平的荷载。试验结果表明,节点设计满足小震和大震时的抗震要求,并具有较高 的安全储备。图 L1.5 钢骨钢筋混凝土节点试件图 L1. 6 纯钢骨节点试件L1. 4 计算分析内容对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分别进行了如下方面的理论研究:用ANSYS进行整体结构的弹性计算;用ANSYS进行核芯筒转换层的精细有限元分析;对整体结构进行弹 塑性动力时程计算;用ANSYSS行试验节点的计算分析。上述计算结果表明,上 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的结构抗震设计满足我国设计标准的要求,节点和整体结构 体系具有较大的安全

16、储备,结构抗震性能很好。L1. 5 针对超限的结构措施1 结构的抗震等级适当提高一级 (已是特一级的不再提高) ;2 建议适当调整 6 层以下各层水平刚度,增加结构延性;3 在伸臂桁架、带状桁架与巨型斜撑的交汇处,加强节点的连接;4 适当加强 6层7 层楼层外围钢柱的刚度。例2海淮海晶华苑2*楼L2 . 1工程概况上海淮海晶华苑项目基地位于上海市淮海中路南侧,北靠桃源路,东邻柳林 路,西连普安路,南为淮海中路警署和曙光医院。该项目由三栋板式高层住宅楼 组成,其中1*楼和2*楼为29层,3*楼为18层,整个基地覆盖一层地下室,为 汽车库和设备用房。三栋高层建筑均为底部大空间部分框支剪力墙体系,底

17、部大空间层数为一 层,竖向构件由落地剪力墙和框支柱组成,二层及以上竖向构件全部为剪力墙结 构。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的规定,该项目各楼均1600图L2.2结构底层及标准层平面图属于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另外,2*楼为建造空中健身房,在1723层中部楼板缺 失,立面上形成两个约20mx 20m的大洞(图L2. 1),因此结构形式更为复杂。图L2. 1淮海晶华苑2#楼模型结构立面图L2.2结构超限情况淮海晶华苑2*楼平面长69m,宽18.15m,除底层层高为8.1m,其余各层均 为3.05m,结构总高96.55m。该住宅为钢筋混凝土底部大空间、部分框支、短肢 剪力墙-筒体体

18、系,底层大空间,三个剪力墙筒体落地,并设有24根型钢混凝土框支柱(图L2.1); 2层设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1723层中部楼板缺失,立面上 形成两个21.35mx 19.8m的大洞;在24层布置型钢混凝土梁式转换层;大屋面 以上局部突出。结构超限情况检查(表 L2.1,各符号含义参见JGJ3-2002)结构竖向规则性检查:淮海晶华苑2*楼为底部大空间部分框支、短肢剪力墙 -筒体体系,其立面大洞口上部形成连体结构,使得结构体系中部分竖向构件的布置不连续,因此在竖向规则性方面也超限。表L2. 1结构高度、高宽比、平面形状规则性检查2 #楼规范限值检查结果H (m)96.55100满足B (m)1

19、8.15H/B5.306.0满足L (m)69.00Bmax (m)18.15B (m)11.10l (m)7.05b (m)22.25L/B6.206.0超限l/B max0.390.35超限l/b0.322.0满足结构超限结论及针对性研究淮海晶华苑2#楼属平面规则性超限、竖向特别不规则的复杂体型高层建筑。 为确保该高层结构设计的安全和可靠,首先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 验室进行2#楼整体结构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然后针对整体试验中较薄弱的转 换层上的短肢剪力墙肢、短肢剪力墙间连梁分别进行了节点的拟静力试验;并对 上述内容分别作了计算分析,作为该复杂高层结构优化设计和验证的依据。L2

20、.3试验研究内容整体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淮海晶华苑2#楼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整体模型为强度模型,由微粒混凝土、 镀锌铁丝和镀锌丝网模拟钢筋混凝土,由铜材模拟钢结构。动力试验主要相似关 系为:S =1/20,Se =0.35, Sa =3。整体模型竣工后总高度约为 5.2m,模型及配重 约17t,冈性底座重约5t (图L2.1 )。在试验时沿结构的X和Y方向分别布置了 30个加速度传感器、6个位移计和13个应变片。试验模拟地震输入为 El Centro 波、Pasadens波和上海人工波SHW2,其中前两种波为双向水平输入,加速度幅 值之间的比例关系为1:0.85。试验表明,淮海晶华苑2#楼的结

21、构设计在整体上是满足“小震不坏,大震不 倒”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安全储备,但在大震作用下,2层转换层上短肢墙肢在根部被整体剪坏;结构的鞭梢效应明显。与转换梁相连短肢剪力墙肢拟静力试验该节点试验制作了两个配筋不同的L形短肢剪力墙试件(图L2.3 ),缩尺比 均为 1/2。拟静力试验时先在竖向给试件施加 400kN 荷载(轴压比约为 0.248), 水平向则按荷载-位移混合控制的方法进行。试验表明短肢剪力墙试件滞回曲线 较为饱满,具有较好的耗能特性;最终破坏形式均为弯曲破坏,配筋较高试件的 受剪切影响较大。短肢剪力墙-连梁节点拟静力试验该节点试验制作了两个配筋不同的 T 形短肢剪力墙连梁试件(图 L

22、2.4 ),缩 尺比均为1/2。拟静力试验时先在竖向给试件施加 200kN荷载(轴压比约为0.105), 水平向则按荷载-位移混合控制的方法进行。试件破坏均发生在连梁中,为连梁 弯剪型破坏,属延性破坏模式;节点区短肢剪力墙的纵筋配筋率及连梁配箍率较 高试件的节点的承载能力较高。图L2. 3转换层上短肢剪力墙肢拟静力试验图图L2. 4短肢剪力墙-连梁节点拟静力试验图L2. 4 计算分析内容对上海淮海晶华苑 2楼整体结构分别进行了 (1) SATWE 设计计算;(2) SAP84 动力特性、振型分解反应谱计算和弹性时程分析; (3) STRAND7 动力特性和弹塑 性时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 大屋

23、面以下部分的最大弹塑性层间位移角约为 1/130, 满足规范要求。另外进行了与试验相应节点的计算分析,包括: (1) 与转换梁相连 短肢剪力墙肢的ANSYS计算分析;(2)短肢剪力墙-连梁节点ANSYS计算分析, 节点非线性计算的结果表明,上述节点的受力合理,配筋适当,具有较高的延性, 满足设计规范中对节点设计的要求。L2. 5 针对超限的结构措施1 突出大屋面部分剪力墙 (筒体)鞭梢效应明显,建议提高其强度、 改善延性;2 适当提高结构抗震等级;3 严格控制水平位移;4 框支柱采用劲性结构,并适当提高体积配筋率;5 严格控制框支柱的轴压比。例3 海久百城市广场L3.1 工程概况上海久百城市广

24、场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其南侧为地铁 2 号线静安寺站,东临 机场城市航站楼, 北临南京西路, 为一集商场、 办公、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性商厦。 占地面积10690 m2,地面以上总建筑面积为76927m2,地面以下总建筑面积为13566m2。结构地下1层,其中地下一层层高 6.3m;地面以上共9层,一层层高 5.75m,二九层层高5.40m,结构总高度48.95m。结构平面示意图见图L3.1,建 筑立面见图 L3.2。图 L3.1 结构平面示意图上海久百城市广场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南北方向长约132.7m,东西方向 宽约105.2m。结构在三层以上(含三层)各层楼面沿平面长边方向布置有长约 72

25、.5m 的中庭。中庭将结构分为平面布置不对称的东西两翼,其中西翼南立面在 结构六层以上整体收进,东翼南立面随结构高度增加逐渐收进,东西两翼北面在 中庭转角部位相连接,南面在三层、四层和五层各有一钢桥连接。另外,为了满 足建筑功能的需要,结构多处设置有竖向不连续柱。该商厦结构体型非常复杂, 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反应复杂,可能出现较大的扭转反应,有必要对结构薄弱部位 和结构的扭转效应进行较深入的研究。L3.2 结构超限情况结构超限情况检查久百城市广场结构布置存在平面及竖向不规则,主要有:1 结构平面凹进大大超过该投影方向总尺寸的 30%,超过了 75%;2 结构多处设置有竖向不连续柱,中庭布置有 5

26、根斜柱,竖向也不连续; 采用了斜柱转换、 三角托架转换和大梁转换等三种不同方式;3 结构六层以上整体不规则收进。结构超限结论及针对性研究久百城市广场属于平面及竖向特别不规则的复杂体型高层建筑,为确保其结构设计安全可靠,建设方委托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整体结 构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对整体结构进行了计算分析;在原型结构竣工后, 还进行了现场环境随机振动测试。L3.3 试验研究内容整体结构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久百城市广场整体结构模型为动力相似模型, 由微粒混凝土、 镀锌铁丝(网) 模拟钢筋混凝土, 由紫铜模拟钢结构。 主要动力相似关系为: Sl 1/25,SE 1/10, Sa

27、 1.2。模型总高度为2400mm,其中模型本身高2000mm,模型底座厚400mm, 模型总质量为22.6t,其中模型和附加质量15.4t,底座质量7.2t。试验前对振动测 试系统进行标定,模型固定在振动台上见图 L3.2。图 L3.2 模型固定在振动台上加速度传感器测点共 47 个,所有楼层均布置有 23 个加速度测点,以测定 结构的扭转反应。位移传感器共 6个,布置在结构屋面层和6层,每层各3个(X 向2个、Y向1个)。根据上海地区七度抗震设防及W类场地要求,选用El Centro波、Pasadena波和 SHW2 作为振动台输入。从多遇到罕遇依次模拟不同水准地震对结构的作 用;并采用白噪声对其进行扫频,分析模型自振频率和结构阻尼比的变化情况; 采集结构模型加速度和位移反应数据;对结构变形和开裂状况进行宏观观察。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明显的扭转振动反应,局部楼层具有较大的层间位 移。在七度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有较明显的位移、扭转变形;最大层间位移角 与规范规定的 1/550 限值非常接近。在七度基本烈度地震作用下,结构多处梁柱 节点区域发生开裂,结构自振频率下降,刚度降低。在七度罕遇地震作用下,结 构大多数节点区域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局部开裂严重部位出现混凝土压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