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9439-1988 灰铸铁件》与《GB 976-1967, GB 5675-1985》相比,在多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改进。首先,《GB/T 9439-1988》整合了之前分散于不同标准中的灰铸铁件技术要求,使之成为一个更加系统化的文件。该标准不仅涵盖了对灰铸铁化学成分的规定,还详细列出了机械性能指标以及相应的测试方法,从而为生产者提供了更明确的指导。

其次,《GB/T 9439-1988》增加了对于灰铸铁件表面质量的要求,包括允许的最大缺陷尺寸、形状等具体参数,这对于确保产品质量一致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新标准中也引入了更多关于铸件设计、制造过程控制及检验验收方面的内容,旨在提高整个行业水平。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9439-2010
  • 1988-06-25 颁布
  • 1989-03-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9439-88灰铸铁件国家标准_第1页
GB9439-88灰铸铁件国家标准_第2页
GB9439-88灰铸铁件国家标准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9439-88灰铸铁件国家标准-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GB9439—88

GB9439—88

灰铸铁件

Greyironcastings

GB9439—88

代替

GB976-67

GB5675—85

GB9439—88

GB9439—88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灰铸铁牌号及铸件技术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砂型或导热性与砂型相当的铸型铸造的灰铸铁件。对用其他铸型铸造的灰铸铁件亦

可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

GB

5612

铸铁牌号表示方法

GB

6414

铸件尺寸公差

GB

6060.1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铸造表面

GB

977

灰铸铁件机械性能试验方法

GB

223.1

〜223・5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

7216

灰铸铁金相

GB

5677

铸钢件射线照相及底片等级分类方法

GB

7233

铸钢件超声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

GB

9444

铸钢件磁粉探伤及质最评级方法

3灰铸铁牌号

本标准的牌号,符合GB5612的规定。根据直径30nini单铸试棒的抗拉强度,将灰铸铁分为HT100.HT150、HT200.HT250,HT300和HT350六个牌号。

4技术要求

4.1生产方法及化学成分

灰铸铁的生产方法及化学成分由供方决定,但必须达到本标准规定的灰铸铁牌号及相应的机械性能指标。

如需方对灰铸铁的化学成分有特殊要求时,供需双方应在订货协议中商定。

4.2机械性能

4.2.1抗拉强度

4.2.1.1单铸试棒的抗拉强度

本标准根据单铸试棒加工成试样进行测定灰铸铁的抗拉强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单铸试棒的抗拉强度

牌 号

最小抗拉强度Ob

N/mm2(kgf/mm2)

HT100

100(10.2)

HT150

150<15.3)

HT200

200(20.4)

HT250

250(25-5)

HT300

300(30.6)

HT350

350(35.7)

注:①1N/mm2=1MPa=o.102kgf/mm2o

②验收时,n牌号的灰铸铁,其抗拉强度应在n至(n+100)N/mm2的范围内。

4.2.1.2附铸试棒(块〉的抗拉强度

当铸件壁厚超过20mm,而重量又翅过200kg,并有特殊要求时,经供需双方协商同意,也可采用与铸件冷却条件相似的附铸试棒(见图2)或附铸试块(见图3)加工成试样来测定抗拉强度,测定结果比单铸试棒的抗拉强度更接近铸件材质的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附铸试棒(块)的抗拉强度

牌 号

铸件壁厚

mm

故小抗拉强度Ob

N/mm2(kgf/mm2)

附铸

试棒

附铸

铸件•

大于

^30mm

50mm

7?25mm

(仅供参考)

20

40

130(13.3)

〔120(12.2)]

120(12.2)

HT150

40

80

115(11.7)

C115(11.7)^

110(11.2)

105(10.7)

80

150

105(10.7)

.—

100(10.2)

90(9.2)

150

300

100<10.2)

90(9.2)

80<8.2)

HT200

20

・40

180(18.4)

〔170(17.3)〕

165(16.8)

40

80

160(16.3)

〔155(15.8)〕

150<15.3)

145(14.8)

GB9489—88

续表2

牌 号

铸件壁厚

mm

最小抗拉强度abN/mm2(kgf/mm2)

附铸试棒

附铸试块

铸件

(仅供参考)

大于

030mm

050mm

/?15mm

Z?25mm

HT200

80

150

145(14.8)

140(14.3)

130(13.3)

150

300

135(13.8)

130(13.3)

120(12.2〉

.HT250

20

40

220(22.4)

〔210(21.4)]

205(20.7)

40

80

200(20.4)

〔190(19.4)3

190(19.4)

180(18.4)

80

150

180(18.4)

170(17.3)

165(16.8)

150

300

165(16.8)

160(16.3)

150(15.3)

HT300

20

40

260(26.5)

〔250(25.5)3

245(25.0)・

40

80

235(24.0)

(230(23.5)3

225(23.0)

215(21.9)

80

150

210(21.4)

200(20.4)

195(19.9)

150

300

195(19.9〉

185<18.9)

180(18.4)

HT350

20

40

300(J0-6)

C290(29.6)3

285(29.1)

40

80

270(27<5>

C265<27.0)3

260(26.5)

255(26.0)

80

150

240(24.5)

230(23.5)

225(23>0)

150

300

215⑵.9)

210(21.4)

205(20.9)

注,①HT100牌号的灰铸铁件在厚断面处强度太低,没有实用价值。

②当铸件壁厚超过auumni时,其机械性能应由供希双方协商确定。

③方括弧内的数值仅适用于铸件壁厚大于试样直径时使用。

GB9489—88

表3铸件抗拉强度

牌 号

铸件壁厚,mm

最小抗拉强度Ob

N/mm2(kgf/mm2)

大于

2

2.5

10

130(13.3)

HT100

10

20

100(10.2)

20

30

90(9.2)

30

50

80(8.2)

HT150

2.5

10

175(17.8)

10

20

145(14.8)

20

30

130(13.3)

30

50

120(12.2)

HT200

2.5

101

220(22.4)

10

20

195(19.9)

20

J0

170(17.3)

30

50

160(16.3)

HT250

4.0 •

10

270(27.5)

10

20

240(24.5)

20

30

220(22.4)

30

50

200(20.4)

HT300

10

20

290(29.6)

20

J0

250(25.5)

30

50

230(23.5)

HT350

10

20

340(34.7)

20

30

290(29.6)

30

50

260(26.5)

注:当一定牌号的铁水浇注壁序均匀而形状简单的铸件时,壁厚变化所造成抗拉强度的变化,可从本表査出参

GB9439-88

考性数据,当铸件壁厚不均匀,或有型芯时,此表仅能近似地给出不同乘厚处的大致的抗拉强度值,铸件设计应根据关键部位的实測值进行。•

4.2.1.3不同壁厚的灰铸铁件的抗拉强度

灰铸铁的抗拉强度与铸件壁厚有关,同一牌号的灰铸铁件不同壁厚处会得到不同的抗拉强度。为了便于设计和使用,表3给出了各牌号不同壁厚的灰铸铁件能达到的抗拉强度的参考值。当供需双方协商同意时,也可用从铸件上切下的试块加工成试样来测定铸件材质的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4.2.2硬度

需方如果要求以硬度作为检验灰铸铁件材质的机械性能时,则应符合表A1的规定。

灰铸铁的硬度和抗拉强度之间的关系可参照附录B(参考件)。

4.8金相组织和热处理

需方如对铸件的金相组织有要求时,应符合GB7216的规定。对铸件的热处理有要求时,供需双方应在订货时商定。

4.4几何形状、尺寸

铸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应符合订货时图样、模样或订货协议的要求。

4.5尺寸公差

铸件的尺寸公差应符合GB6414或图样、订货协议的要求。

4.6加工余屋

铸件的加工余锻如图样或订货协议无特殊要求,则应按有关标准规定执行。

4.7重量偏差

灰铸铁的密度:

HT100~HT200为7・2,kg/dm3j

HT250〜HT35O为7・35,kg/dm3o

铸件重量偏差如订货协议无特殊要求,则按有关标准规定执行。

4.8表面质量

4.8.1铸件的铸造表面粗糙度应符合GB6060.1的规定或图样、订货协议的要求。

4.8.2除另有规定外,铸件均以不加工状态交货。但应清理干净,修整多肉,去除浇冒口残余、芯骨、粘砂及内腔残余物等。

4.9缺陷

4.9.1不允许有影响铸件使用性能的裂纹、冷隔、缩松等缺陷存在。

4.9.2铸件加工面上允许存在加工余量范围内的表面缺陷。

4.9.3铸件非加工面上及铸件内部允许存在的缺陷的种类、范围、数量以及缺陷的修补技术条件由供需双方在订货时商定。

4.10特殊要求

需方对磁粉探伤、超声波检验、射线检验等有要求时,应在订货时商定。

5试验方法

5.1试棒(块)和试样的制备

5.1.1单铸试棒

单铸试棒应用于砂型或具有相仿冷却条件的砂型竖浇,当供需双方协商同意后,也可用湿砂型。同一铸型可同时浇注若干根试棒,其试棒的自由间距不得小于50mm,试棒的长度厶根据试样和夹持装置的长度确定,如图1所示。

试棒须用浇注铸件的同一批铁水浇注.

试棒开箱温度不得高于500*C,如果需要热处理,则试棒应和所代表的铸件同炉处理,但进行消除应力的时效处理时,试棒可不予处理。

5.1.2附铸试棒(块)

附铸试棒(块)的安排方式应使其冷却条件与所代表的铸件大致相仿,试棒(块)的类型以及附铸的部位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如果没有这样的协议,则应附铸在有代表性的部位。附铸试棒(块)的长度厶均根据试样和夹持装置的长度确定。附铸试棒见图2,附铸试块见图3。图中括号内的数字分别适用于直径050mm试棒和半径R25mm试块。

如果铸件需要热处理,附铸试棒(块)应在铸件热处理后再切下。

图2附铸试棒

图3附铸试块

5.1.3拉力试样

拉力试样的类型按GB977有A型和B型两种,试样的两端可加工成螺纹狀或圆柱状,以适应夹持装置的需要。其型式见图4和图5,其尺寸见表4。

GB$489—88

GB$489—88

A2型

图4A型试样

Bl型

图5B型试样

GB9439—88

B2型

续图5

表4试样的尺寸 mm

名 称

尺 寸

加匸公差

最小的'卩行段长度Ac

60

试样直径%

20

±0.5

圆弧半径R

25

十5

0

夹持端部

圆柱状

最小直轻g

25

最小长度厶p

65

螺纹状

螺纹宜径与螺距d2

M30X3.5

最小长度L,

30

5.2机械性能试验

5.2.1拉力试验按GB977的规定进行。

5.2.2硬度试验按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进行。

5.3化学分析

铸件化学分析取样方法按订货协议的规定进行,如订货协议中无规定则由供方自定。铸件化学成分仲裁分析方法按GB223.1-223.5的规定进行。

5.4金相检验

铸件金相检验按GB7216的规定进行。

5.5表面粗糙度

铸件的铸造表面粗糙度检验按GB6060.1的规定进行。

5.6无损检验

••磁粉探伤按GB9444的规定进行。

b・超声波检验按GB7233的规定进行。

c・射线检验按GB5677的规定进行。

6检验规则

6.1检验权利

6.1.1铸件应由供方技术检査部门检査和验收。

6.1.2需方有权对铸件进行检验。

6.1.3需方要求参加供方检验时,双方应商定提交检验的日期。若需方在商定的时间内未能到场,供方可自行检验,并将检验结果提交需方。

6.2检验地点

6.2.1除供需双方商定只能在需方检验外,最终检验一般在供方进行。

6.2.2供需双方对铸件质罐发生争议时,检验可在双方商定的第三方进行。

6.3批呈的划分

6.3.1由同一包铁水浇注的铸件为一个批量。

6.3.2每一批铸件的最大重秋为清铲好的2000kg的铸件。经供需双方协商同意,批量的重量可以变动。

6.3.3如果一个铸件的重最大于2000kg时,就单独成为一个批量。

6.3.4当连续不断地熔化大量同一牌号的铁水时,每一个批量的最大重駐不得超过2h内所浇注的铸件重量。

除6・3・1条规定外,如果一种牌号的铁水熔化量很大,而且采用了系统控制的熔化技术和严格监控生产过程,并能逐包进行一定形式的工艺控制,如激冷试验,化学分析、热分析等,经供需双方协商同意,也可把若干个批量合并成一组验收。

6.4拉力试验

6.4.1试验次数

每一个批鼠至少应进行一次拉力试验。

6.4.2试验结果的评定和复验

6.4.2.1检验抗拉强度时,先用一根拉力试样逬行试验,如果符合要求,则该批铸件在材质上即为合格;若试验结果达不到要求,而不是由于6.4.3条所列原因弓起的,则可从同一批的试样中另取二根进行复验。

6.4.2.2复验结果都达到要求,则该批铸件在材质上仍为合格,若复验结果中仍有-•根达不到要求,则该批铸件为不合格。

6.4.3,试验的有效'性

如果由于下列情况之一使得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时,则该试验无效。

a.试样在试验机上安装不当或试验机的操作不当。

b.试样有铸造缺陷或试样切削加工不当。

c.试样断在平行段外。

d.试样拉断后断口上有铸造缺陷。

此时,应按6.4.2.1条和6.4.2.2条重新试验。

6.5硬度试验

硬度的测定按A4.2和A4.3条的规定进行。

6.6金相组织

铸件金相组织按4・3条的要求进行检査。

6.7几何形状、尺寸

铸件的几何杉状及尺寸按4・4条的要求进行检査。

首批铸件和重要铸件,应按图样规定逐件检査尺寸和几何形状。一般铸件及用保证尺寸稳定性方法生产出来的铸件,可以抽査,抽査的方法按供需双方商定进行。

GB9489-88

GB9489-88

6.8尺寸公差

铸件的尺寸公差按4.5条的要求进行抽检。

6.9重量黠

铸件的重量偏差按4.7条的要求进行抽检。

8.10麺质量

铸件的表面质量按4.8条要求逐件进行检査。

6.11缺陷•a.铸件可见表面的缺略检査应以目视方法进行。

b.铸件不可见表面的峡陷检査可用内魏检査。

铸件应逐件检査缺陷,但对几何形状、内腔形状复杂的係件的缺略检査,可按双方商定数量进行抽就

6.12无损检验

铸件的无损检验按4.10条膿求进行检轨

7标志、色装、运输、Jt存7.1标志与证明书

T.1.1铸件如尺寸允许应在非加工面上作岀供方商麻1其他必要标志。

标志的也置、尺寸和方法应由供需双方商定,但難童不使铸件质錢到损饥当无法在铸件上作岀标志时,标志可打印在附于毎批铸件的标签上。

7.1.2出厂铸件应附以检齡格证或质量证明书,其申包括;

a.供方名谢

b.铸件名和

c.铸件图号、材质牌号及必要的检验结果)

d・制造日期(或编号)或生产批号。

1.1表确护、包装、远输和上存

•铸件在检验以后应进行防护处理或包装。

铸件表面防护、包装.远輪和贮存应符合订货械的规定。

附录A

灰铸铁硬度

(补充件)

A1硬度牌号

本附录是根据灰铸铁的布氏硬度分为六种牌号见表A1。

表A1灰铁铸件硬度牌号

硬度牌号

彷件上的硬度范围HB

H145

最大不超过170

H175、

150~200

H195

170-220

H215

190-240

H235

210-260

H255

230~280

A2技术说明

A2.1本附录经供需双方协商同意,可作为灰铸铁件验收的技术要求。

A2.2硬度是按A3.1条规定的位置上灰铸铁所能达到的平均硬度值。

A2.3如果双方协商同意采用其他的硬度值,则其硬度范围至少应相应为士HB20。

A2.4采用附录B(参考件)的硬度和抗拉强度之间的关系,可获得具有参考性的抗拉强度值。

A2.5对H235和H255硬度牌号来说,所预计的较高硬度值,相当于重量小于200kg且壁厚小于20mm的铸件硬度。

A3试验方法

A3.1取样

A8.1.1布氏硬度的测试,应在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的铸件某位置上进行,如果没有这样的协议,则应在铸件有代表性的位置上进行测定。

A8・1.2当供需双方协商同意后,也可用下图所示的附铸在铸件上的布氏硬度试块来进行测定。该试块用于铸件壁厚不小于20mm的场合,试块从铸件上切下,磨平切面后,再在该切面上测定布氏硬度值。

如果铸件需要热处理,布氏硬度试块应在铸件热处理后再切下。

GB9439-88

A3.2布氏硬度测定方法

'灰铸铁的布氏硬度的测定应按GB231的规定进行。

A4检验规则

A4J批量的划定

由同一包铁水浇注的铸件为一个批量。

每一批铸件的最大重塑是清铲好的2000kg的铸件。经供需双方协商同意后,批量的重■可以变动。如果一个铸件的重量大于2000kg时,就单独成为一个批量。

当连续不断地熔化大量同一牌号的铁水时,每一个批量的聂大重童不得超过2h内所浇注的铸件重量。

A4.2试验次数

每批铸咋所应进行的硬度测试次数,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A4.3试验结果的评定与复验

A4.3.1硬度试验时,先在一处测定硬度值,如符合要求,贝IJ该批铸件材质为合格。若试验结果达不到要求,而不是由于A4.3.3条所列原因引起的,则可在测定点附近再测定2点硬度值,进行复验。

A4.3.2复验结果都达到要求,则该批铸件材质仍为合格,如果其中一点硬度值不符合要求,则该批铸件材质为不合格。

A4.3.3如果由于下列情况之一使得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时,则该次试验无效。

a.试块或铸件在硬度计上安装不当或硬度计操作不当。

b.试块制备不当。

c.试块或铸件测定处有铸造缺陷。

此时,应按A4.3.1条和A4.3.2条进行重新測试。

附录B

硬度和抗拉强度之间的关系

(参考件)

Bl灰铸铁的硬度和抗拉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其经验关系式为:a.当at>196N/mm2W

HB=RH(100+0.4385))

(Bl)

GB9439-88

GB9439-88

b.当(7b<196N/mm2时

(B2)

HB=RH(44+0.724ab)

式中相对硬度(RH)值主要由原材料、熔化工艺.处理工艺以及铸件的冷却速度所确定。在-个铸造车间内,对于同样牌号、壁厚和重最相近似的灰铸铁件,这些因素大致保持一定,因此对一个铸造车间来说,就给出了硬度与相应的抗拉强度。

B1.1灰铸铁的相对硬度值的变化范围为0.80-1.20之间。测定RH值,可用单铸试棒测定抗拉强度和硬度(或在铸件上测定抗拉强度和硬度),由公式(B1)和(B2)计算灰铸铁的RH值。

a.由公式(Bl)得:

HB

RH=

100+0.438巩

(B3)

GB9439-88

GB9439-88

b.由公式(B2)得:

HB

RH-44+0.7240%

(B4)

GB9439-88

GB9439-88

B1.2根据在铸件上实测得到的HB硬度值,可由公式(BD和(B2)计算出该抗拉强度值。a.由公式(B1)得:

b.由公式(B2)得:

HB

100

0.438RH

0.438

HB

44

0.724RH

0.724

°b=

(B5)

(B6)

B2如果供需双方协商规定,用铸件某一指定部位上的硬度代替铸铁的抗拉强度,则应首先从有代表性铸件上切取试样或在单铸试棒上切取试样测定硬度与抗拉强度计算出RH值,确定硬度和抗拉强度之间的关系。

BS表B1给出在RH值为0.8、0.9、1・0、1・1、1・2时,按公式(B1)和(B2)计算出的HB硬度值所对应的抗拉强度值。此值也示于图Bio

GB9439—88

表Bi硬度和抗拉强度间的关系

、RHabN/mm2

(kgf/mm2)

0.8

0.9

L0

El

1.2

布氏妾度HB

80(8.2〉

82

92

102

112

122

100(10.2)

93

105

116

128

140

120(12.2)

105

118

⑶、

/

144

157

140(14.3)

116

131

145

160

174

160(16>3)

129

144

160

176

192

180(18.4)

139

157

174

192

209

200(20.4),

150

169

188

206

225

220(22.4)

157

177

196

216

236

240(24.5)

164

18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