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_课文翻译_第1页
伶官传序_课文翻译_第2页
伶官传序_课文翻译_第3页
伶官传序_课文翻译_第4页
伶官传序_课文翻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伶官传序伶官传序 欧阳修欧阳修 伶:伶: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 。 伶官传伶官传选自欧阳修选自欧阳修新五代新五代 史史。 序:序: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 文章的文章的“前言前言”或者编者的或者编者的“按语按语”,它,它 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 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 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 伶官:伶官: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 叫做伶官叫做伶官。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北宋文学家,史北宋文学

2、家,史 学家,字永叔,号醉学家,字永叔,号醉 翁,晚年号六一居士,翁,晚年号六一居士, 谥号文忠。是北宋中谥号文忠。是北宋中 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 导者,并培养了大批导者,并培养了大批 的古文作家,如的古文作家,如“三三 苏苏”父子、王安石等父子、王安石等 都是出其门下。都是出其门下。 欧阳修欧阳修 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欧阳修写欧阳修写伶官传伶官传并并 冠冠 以短以短 序,目的是评述伶官受宠幸而乱政的序,目的是评述伶官受宠幸而乱政的 史实,借事论理,讽谏当时北宋王朝史实,借事论理,讽谏当时北宋王朝 的执政者;通过总结历史教训,也表的执政者;通过总结历史教训,

3、也表 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呜呼!盛衰之呜呼!盛衰之理理,虽虽曰天命,曰天命,岂非岂非人事哉!人事哉!原原庄庄 道理道理 虽然虽然 难道难道 不是不是 推究推究 宗之宗之所以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之矣。矣。 的原因的原因 代代“这个道理这个道理” 分析第一段:分析第一段: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 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 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问问:作者对天下兴衰持怎样的看法?:作者对天下兴衰持怎样的看法? 答: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答: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 人事哉

4、!人事哉! 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 世言晋王世言晋王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告之之 用于主谓间,取独用于主谓间,取独 告诉告诉 曰:曰:“梁,吾仇也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燕王,吾所立立;契丹与吾约为;契丹与吾约为 判断句判断句 统治者的确立或即位统治者的确立或即位 兄弟,而皆背晋兄弟,而皆背晋以以归梁。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与尔 而而 判断句判断句 三矢,尔三矢,尔其其无忘乃父之志。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庄宗受受而而藏之藏之于于庙。庙。 一定,应该一定,应该 接受接受 并且并且 在在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

5、以一少牢一少牢告庙告庙,请其矢,请其矢,盛以盛以 锦囊锦囊,负而前驱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及凯旋而纳之。 分析第二段:分析第二段: 用用 省省“于于”,状后,状后 第二段译文第二段译文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告 诉诉他说: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推立的,的, 契丹与我相约拜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契丹与我相约拜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 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遗留下来的恨事。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遗留下来的恨事。给给你三你三 枝箭,你枝箭,你一定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未了的心愿。不要忘记你父亲未了

6、的心愿。”庄庄 宗受箭收藏在祖庙。以后宗庄出兵打仗,便派宗受箭收藏在祖庙。以后宗庄出兵打仗,便派手手 下的随从官员下的随从官员,用,用猪羊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 敬地取出箭来,装在锦囊中,使人背着在军前开敬地取出箭来,装在锦囊中,使人背着在军前开 路,等到凯旋归来后,再把箭收进宗庙。路,等到凯旋归来后,再把箭收进宗庙。 方方其其系系燕父子以燕父子以组组,函函梁君臣之首,入于梁君臣之首,入于 太庙,还矢先王,而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告以成功,其意气之,其意气之 盛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 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7、未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及见见贼贼而而 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所归,至于至于誓天誓天 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当当 捆绑捆绑 绳索绳索 旺盛旺盛 匆忙的样子匆忙的样子 等到等到 叛军叛军 第三段分析第三段分析 省略句,介词短语后置省略句,介词短语后置 用匣子装着用匣子装着 返回的地方返回的地方 以至于以至于 第三段译文第三段译文 当当他用他用绳子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匣子装用匣子装着梁国君臣着梁国君臣 的头,送进宗庙,把箭还给先王,并把成功的消的头,送进宗庙,把箭还给先王,并把成功的消 息报告亡灵,那强盛的义气,

8、可谓壮观了!等到息报告亡灵,那强盛的义气,可谓壮观了!等到 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呼喊,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呼喊, 作乱的人四面响应,只好仓皇向东逃出,还没见作乱的人四面响应,只好仓皇向东逃出,还没见 到乱贼,军队却已离散了,君臣互相看着,不知到乱贼,军队却已离散了,君臣互相看着,不知 到哪里去好;到哪里去好;以至于以至于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眼泪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眼泪 沾湿衣襟,又是多么的衰败啊!沾湿衣襟,又是多么的衰败啊! 岂得之难而失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之易欤?抑抑本本其成败之其成败之迹迹,而皆,而皆 自于人欤?自于人欤? 书书曰:曰:“满招损,谦受益。

9、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忧劳可以兴兴 国,逸豫可以国,逸豫可以亡亡身,自然之理也身,自然之理也。 使动用法使动用法 或者;或者;探求,考察探求,考察;过程;过程 第三段译文第三段译文 难道是因为取得天下艰难而失去容易 吗?或者推究他成败的过程,都是由 于人力呢?尚书上说:“自满会 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劳 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 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故方其故方其盛盛也,也,举举天下之豪杰天下之豪杰莫莫能与之争;及能与之争;及 其衰其衰 强盛强盛 全,所有的全,所有的 没有人没有人 也,数十伶人也,数十伶人困困之,而身死国灭,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为天下笑。 夫夫 围困围

10、困 被动句被动句 祸患常祸患常积积于忽微,而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岂独伶人 也哉!也哉! 积聚积聚 (介后)(介后) 被动句被动句 第四段分析第四段分析 第四段译文第四段译文 因此当他强盛时,全天下的豪杰,没有 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 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 笑。祸患常常是在细微的小事上积聚起来 的,而有勇有谋的人被自己溺爱的事物困 住,难道只是溺爱伶人就造成祸患吗? 第四段分析第四段分析 第四段以感叹结尾有何作用?第四段以感叹结尾有何作用? 告诫人们不要走历史的覆辙,记住 “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 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历史教训。

11、 通读课文,找出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通读课文,找出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论点:论点: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论据论据 主要是叙述庄宗接受父命、报仇雪主要是叙述庄宗接受父命、报仇雪 耻,后来由胜转败、由盛转衰的事实。耻,后来由胜转败、由盛转衰的事实。 对比论证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道理论证 论证方法论证方法 名句积累: 1、“满招损,谦得益。”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释: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释: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 释: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释:忧虑辛

12、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 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 释: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释: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 来的,来的,有勇有谋的人被自己溺爱的事有勇有谋的人被自己溺爱的事 物困住物困住 函函梁君臣之首梁君臣之首 一夫一夫夜夜呼,乱者四应,仓皇呼,乱者四应,仓皇东东出出 忧劳可以忧劳可以兴兴国,逸豫可以国,逸豫可以亡亡身身 祸患常积于祸患常积于忽微忽微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为动词,装在盒子里名词活用为动词,装在盒子里 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 数词作状语数词作状语 使动用法使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名词 知识归纳 契丹与吾契丹与吾约约为兄弟为兄弟 而告以而告以

13、成功成功 函函梁君臣之首梁君臣之首 一夫一夫夜夜呼呼 乱乱者者四四应应 仓皇仓皇东东出出 忧劳可以忧劳可以兴兴国国 逸豫可以逸豫可以亡亡身身 智勇智勇多困于所溺多困于所溺 名名动,订立盟约动,订立盟约 形形名,成功的消息名,成功的消息 名名动,用盒子装动,用盒子装 名名状,在夜里状,在夜里 形形动,作乱动,作乱 名名状,向东面状,向东面 使动用法,使使动用法,使兴盛兴盛 使动用法,使使动用法,使灭亡灭亡 形形名,有智有勇的人名,有智有勇的人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 知识归纳特殊句式特殊句式 1 1、梁,吾仇也。、梁,吾仇也。 2 2、此三者,吾遗恨也。、此三者,吾遗恨也。 3 3、盛以锦囊。、盛以锦囊。 4 4、系燕王父子以组。、系燕王父子以组。 5 5、而告以成功。、而告以成功。 6 6、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7 7、智勇多困于所溺。、智勇多困于所溺。 8 8、燕王,吾所立、燕王,吾所立 9 9、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判断句判断句 判断句判断句 状后状后 状后状后 状后状后 省略句省略句 被动句被动句 状后状后 被动句被动句 判断句判断句 省略句省略句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还矢先王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省略句省略句 省略句省略句 状后状后 知识归纳古今异义古今异义 1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盛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