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疟原虫、弓形虫_第1页
医学微生物学:疟原虫、弓形虫_第2页
医学微生物学:疟原虫、弓形虫_第3页
医学微生物学:疟原虫、弓形虫_第4页
医学微生物学:疟原虫、弓形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2 3 4 5 6 7 8 4 4月月2525日是日是 世界疟疾日世界疟疾日 9 10 11 2015中医科学院终 身研究员屠呦呦获 得诺贝尔生理与医 学奖。 12 一、种类一、种类 1.间日疟原虫间日疟原虫 (Plasmodium vivax) ( P.v ) 2.恶性疟原虫恶性疟原虫 ( P. falciparum) ( P.f ) 3.三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 (P. malariae) (P.m ) 4.卵形疟原虫卵形疟原虫 ( P. ovale) ( P.o ) 13 二、形态二、形态 以以P.v为例。姬氏或瑞氏染色。为例。姬氏或瑞氏染色。 14 二、形态二、形态 15 两种疟原虫形

2、态区别两种疟原虫形态区别 P.v P.f 环环 状状 体体 ( (早期滋早期滋 养养 体体) ) 环较大环较大,核,核1 1个个, , 占占RBCRBC直径直径1/31/3, 红细胞内可含红细胞内可含1 1个个 原虫。原虫。 环纤细环纤细,核,核1 1个个 或或2 2个,占个,占RBCRBC直直 径径1/51/5;红细胞;红细胞 内可含内可含2 2个原虫个原虫 16 17 18 两种疟原虫形态区别两种疟原虫形态区别 P.v P.f 晚晚 期期 滋滋 养养 体体 胞质增多,形状不胞质增多,形状不 规则,伪足、空泡规则,伪足、空泡 、疟色素棕黄色,、疟色素棕黄色, RBC胀大。胀大。 外周血液难查

3、外周血液难查 到,疟色素黑到,疟色素黑 褐色。褐色。 19 20 21 两种疟原虫形态区别两种疟原虫形态区别 P.v P.f 成成 熟熟 裂裂 殖殖 体体 裂殖子裂殖子1224 个个,平均平均16个个; 疟色素成堆;疟色素成堆; RBC胀大。胀大。 外周血液难查到,外周血液难查到, 裂殖子裂殖子836个,个,平平 均均1824个个,疟色,疟色 素集中。素集中。 22 23 24 两种疟原虫形态区别两种疟原虫形态区别 P.v P.f 配配 子子 体体 圆形,核圆形,核1个,个, 占满胀大占满胀大RBC; 疟色素分散。疟色素分散。 腊肠形或新月形腊肠形或新月形 ,核,核1个。疟色素个。疟色素 分布

4、核周分布核周 。 25 间日疟原虫间日疟原虫 三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恶性疟原虫 配子体配子体 26 27 两种疟原虫形态区别两种疟原虫形态区别 P.v P.f 被寄生被寄生 RBC 除环状体,各期除环状体,各期 RBC均胀大,色均胀大,色 淡;滋养体期开淡;滋养体期开 始出现薛氏小点始出现薛氏小点( 红色、细小红色、细小)。 RBC大小正常大小正常 或缩小。可有数或缩小。可有数 颗茂氏小点颗茂氏小点(紫红紫红 色、粗大)。色、粗大)。 28 29 三三、生活史生活史 30 31 32 四种疟原虫红内期发育过程比较四种疟原虫红内期发育过程比较 间日疟间日疟 恶性疟恶性疟 成熟裂殖体成熟

5、裂殖体 12-24 8-36 中裂殖子数中裂殖子数 (16) (18-24) 周期周期 48h 36-48h 大滋养体大滋养体 8-10h 10h 配子体配子体 4-5天天 10-12天天 寄生红细胞寄生红细胞 网织红网织红 各期红细胞各期红细胞 33 三三、生活史生活史 34 四、致病四、致病 P.v 短短 11-25days,长长6-12个月个月 P.f 7-27days 35 周期性的周期性的寒战、发热、出汗退热寒战、发热、出汗退热 三个连续阶段 三个连续阶段。 36 37 38 39 四、致病四、致病 急性患者 急性患者发作停止发作停止后,残存于后,残存于RBC RBC内的 内的 原虫

6、,重新大量繁殖,在原虫,重新大量繁殖,在无新的感染无新的感染下,下, 再次引起疟疾发作。再次引起疟疾发作。 四种疟原虫都可发生再燃。 四种疟原虫都可发生再燃。 40 四、致病四、致病 红细胞內期疟原虫 红细胞內期疟原虫全部被消灭全部被消灭,在,在无重新感无重新感 染染的情况下,经一段时间,疟疾症状又重新出的情况下,经一段时间,疟疾症状又重新出 现。现。 P.f和 和 P.m 无无复发(复发(无无迟发型子孢子)迟发型子孢子) P.v和 和 P.o 有有复发(复发(有有迟发型子孢子)迟发型子孢子) 复发原因 复发原因:迟发型子孢子迟发型子孢子引起。引起。 41 四、致病四、致病 贫血原因:贫血原因

7、: (1)(1)疟原虫 疟原虫直接破坏直接破坏RBC RBC, ,特别是特别是P.f。 (2) (2)疟色素导致大量铁离子无法再利用。 疟色素导致大量铁离子无法再利用。 (3)(3)骨髓造血功能被抑制, 骨髓造血功能被抑制,RBC RBC生成障碍 生成障碍。 (4)(4)免疫病理引起 免疫病理引起RBC RBC的溶解、吞噬、破坏 的溶解、吞噬、破坏。 42 四、致病四、致病 由于脾充血,单核吞噬细胞增生, 由于脾充血,单核吞噬细胞增生, 出现脾肿大。早期经抗疟治疗,脾可恢复;出现脾肿大。早期经抗疟治疗,脾可恢复; 慢性患者由于包膜增厚,组织纤维化,质地慢性患者由于包膜增厚,组织纤维化,质地 硬

8、,难以恢复正常大小。硬,难以恢复正常大小。 脾肿大是疟疾的一个 脾肿大是疟疾的一个重要体征重要体征。 43 44 45 四、致病四、致病 脑型疟最常见、最危险。脑型疟最常见、最危险。 46 47 五、诊断五、诊断 1.1.厚血膜法 厚血膜法 2.2.薄血膜法 薄血膜法 48 49 六、诊断六、诊断 50 七、流行七、流行 全世界,尤其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 全世界,尤其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 区。每年约区。每年约2 2亿新病人,每年死于疟疾的人亿新病人,每年死于疟疾的人 多达多达60 60多万。 多万。 51 100多个国家, 40%的人口居住在疫区 52 七、流行七、流行 2010年,疟疾发

9、病人不足2万,除云南 外,已无本地感染恶性疟原虫报告。 我国制定国家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到2020 年全国实现消除目标。 53 54 七、流行七、流行 (1 1)传传 染染 源源 血液中带有血液中带有配子体配子体的病人、的病人、 带虫者。带虫者。 (2 2)传播媒介传播媒介 中华按蚊、嗜人按蚊、中华按蚊、嗜人按蚊、 微小按蚊、大劣按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 (3 3)易感人群易感人群 无无免疫力或免疫力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低的人。的人。 疫区疫区儿童儿童,尤其,尤其婴幼儿婴幼儿, 易感性很高。易感性很高。 55 七、流行七、流行 (1 1)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 (2 2)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 56 八、防治八、防治 预防药物预防药物: 一般地区:氯喹一般地区:氯喹 抗氯喹地区:哌喹抗氯喹地区:哌喹 + + 磺胺多辛磺胺多辛 乙胺嘧啶乙胺嘧啶 + + 磺胺多辛磺胺多辛 + + 甲氟喹甲氟喹 57 八、防治八、防治 氯喹、奎宁、青蒿素、蒿甲醚氯喹、奎宁、青蒿素、蒿甲醚 58 刚地弓形虫刚地弓形虫(P149P149) ( (T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