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本教育模式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资助项目: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十一五”规划课题(YXYY2008026)麦宇顺 张伟龙(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樵北中学,佛山 528213)摘要:使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分别对实验组(进行生本教育)和对照组(进行传统教育)进行前测和后测,以探讨生本教育模式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组后测结果总分及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及过敏倾向因子与前测结果相比均显著下降;对照组前测和后测结果没有显著差异。实验组后测结果跟对照组相比,焦虑程度显著地低。生本模式教育对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积极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
2、学生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及过敏倾向等问题。关键词:生本教育;初中生;心理健康;MHT1引言近年来,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据国内研究显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发生率呈上升趋势1。有报告指出,有10%-40%的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因心理障碍问题而退学休学的占退学休学总人数的60%-80%,而且有随年龄的递增而升高的趋势2。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与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二是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学校
3、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与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3。近年来,围绕着这两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方面的相关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从教育理念的角度出发,探讨教育理念差异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报道却很少。我校(广东省某城乡结合的初级中学)应用生本教育理念以来,于2006年9月开设首届2个生本实验班。经过一年试验,发现生本班学生的个性均比非生本班学生更加开朗自信、个性张扬,更能主动与老师、同学沟通,合作能力、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更强,学习成绩更好。本研究通过对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比较以师为本的传统教育和生本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造成的不同
4、影响,从心理层面探索生本教育的意义及效果。2. 方法2.1 对象实验组为两个生本实验班学生(2006级)共112人,对照组为随机抽取两个非生本实验班学生(2006级)共110人,总共222名学生。两组学生均由电脑随机派位。所有学生在升入初中前都没有接受过生本教育。2.2 测量方法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以下简称MHT量表),以班级为单位对被试进行团体施测。MHT量表含8个内容量表和1个效度量表(即测谎量表)。8个内容量表分别为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其中学习焦虑和身体症状各有15个项目,其余6个内容量表各有10个项目。总
5、分从整体上表示焦虑的程度和广度。每个内容量表得分为8分及8分以上的表示明显存在问题,总分65分及65分以上被认为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诊断为异常4。2.3 测评步骤在被试升入初中后的一个月内,先对其进行前测。前测使用MHT量表。在被试升入初二年级后的一个月内,即在被试接受了中学一学年的学习后,再对被试进行后测。后测同样使用MHT量表。在这一学年里,生本班学生接受语文、数学、英语这三个主科科目为生本教育模式下的教育教学,其他科目为传统的教育;非生本班学生所有课程均接受传统的教育。全部测试由专职心理老师担任主试,对学生按班级到电脑室进行测试,被试独立答卷,完成MHT量表。进行数据统计时,把测谎量表中
6、得分8的问卷去掉。前测有效问卷实验组为105份,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104份,有效率为94.5%。后测实验组流失2个样本,即只有110名学生参加测试,有效问卷为102份,有效率为92.7%;对照组有效问卷为102份,有效率为92.7%。2.4 统计方法使用理测验软件进行测量及数据录入,并用SPSS 11.5 for Windows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统计学方法为T检验。3. 结果3.1 前测结果比较前测结果表明(见表1),在接受初中教育前,两组被试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中总体及各因子都没有显著差异,表明,两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基本相同。表1 生本班学生与非生本班学生MHT
7、量表测试结果比较(前测)(SD)因子名称生本班(n=105)非生本班(n=104)t值总分31.5010.7233.7712.03-1.55学习焦虑7.302.657.882.65-1.58对人焦虑4.202.234.082.130.41孤独倾向2.121.971.921.550.82自责倾向5.032.195.412.12-1.29过敏倾向5.141.965.321.95-0.65身体症状3.682.284.322.58-1.91恐怖倾向2.392.212.952.53-1.71冲动倾向1.651.841.891.94-0.943.2 后测结果比较后测结果显示(表2),生本班学生在MHT测试
8、中,总分显著低于非生本班,即生本班学生的焦虑感比非生本班学生明显的低。其中,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及冲动倾向这5个因子中,非生本班学生显著地高于生本班学生。其中,要注意的是,非生本班学生的学习焦虑达到了8分,说明非生本班学生的学习焦虑较高,已达到了检出水平。表2 生本班学生与非生本班学生MHT量表测试结果比较(后测)(SD)因子名称生本班(n=102)非生本班(n=102)t值总分26.7614.0434.7210.524.42*学习焦虑6.342.828.062.434.65*对人焦虑3.332.274.591.804.38*孤独倾向1.551.681.791.511.10
9、自责倾向3.842.445.352.234.61*过敏倾向4.242.605.512.023.91*身体症状3.642.934.352.371.92恐怖倾向2.472.583.122.401.85冲动倾向1.351.951.941.772.26*注:*表示p0.05,*表示p0.01,下同。3.3 两样本前后测结果比较经过一年的生本教育后,生本班学生除“恐怖倾向”因子外,心理健康测试结果均有所下降,MHT测试总分后测结果显著低于前测结果。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及过敏倾向这5个因子中,后测结果均显著低于前测结果(表3)。而非生本班MHT量表测试后测结果与前测结果并没有太大差异(
10、表4)。表3 实验组(生本班学生)MHT量表测试前后测结果比较(SD)因子名称前测(n=105)后测(n=102)t值总分31.5010.7226.7614.042.43*学习焦虑7.302.656.342.822.50*对人焦虑4.202.233.332.272.77*孤独倾向2.121.971.551.682.26*自责倾向5.032.193.842.443.68*过敏倾向5.141.964.242.602.83*身体症状3.682.283.642.930.11恐怖倾向2.392.212.472.58-0.24冲动倾向1.651.841.351.951.12表4 对照组(非生本班学生)MH
11、T量表测试前后测结果比较(SD)因子名称前测(n=105)后测(n=102)t值总分33.7712.0334.7210.52-0.60学习焦虑7.882.658.062.43-0.52对人焦虑4.082.134.591.80-1.86孤独倾向1.921.551.791.510.61自责倾向5.412.125.352.230.20过敏倾向5.321.955.512.02-0.70身体症状4.322.584.352.37-0.10恐怖倾向2.952.533.122.40-0.48冲动倾向1.891.941.941.77-0.184. 结论根据林崇德教授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三个标准5(学习方面、人际
12、关系方面和自我方面),本实验通过被试一学年的学习,探讨生本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以上三个方面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生本班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要比非生本班学生要好,特别是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及过敏倾向方面。4.1 学习方面生本教育遵循自然的教育,给予学生以充分的自由,不压制、不强迫、不灌输,要求学生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长中取得主动地位,无须成人的灌输、压制和强迫6。由于学生的生命得到了高度的尊重,学习的兴趣得到有效的激发,潜能得到极大的开发7。学生以生命投人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并不会像传统的师本教育那样容易对学习产生厌倦的情绪,反而,学生对学习表现出天性的喜爱。有关研究表明,积
13、极的情感能创造有利学习的心理状态,而消极的情感会影响学习潜能的发挥。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形式探索与发现知识的奥秘,而非死板地接受书本知识,因此,学生对学习呈现出更大的兴趣。而且,生本教育采用低入高出的教育方法,既使学生(特别是中下层的学生)获得了学习成功的喜悦,又能有效完成学习任务。因此,生本教育能有效地降低学生的学习焦虑水平。当然,我们不能忽视的是,生本班学生只进行期末统考,平时的测验考试一律不参加。而两次心理测试施测时间均在9月份,也就是开学初进行,在这个时间里,生本班的学生并没有要频考的压力,考试的压力大大减轻。因此,这可能也是造成生本班学生要比非生本班学生的学习焦虑水平要显著地低的因素之一
14、。但是,从生本班的前后测试结果来看,生本模式的教育还是能有效地降低学生的学习焦虑。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接受生本教育学生的学习焦虑水平要显著地比非生本班低,但也达到了6分多,远远高于其他因子的焦虑水平。所以,并不能忽视生本班学生的学习焦虑状况。4.2 自我方面在生本教育的课堂里,学生的学习、交流、讨论活动,基本上是分小组进行的,天天如此,堂堂如此8。在小组里,每个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每个人都要发挥自己的才华与智慧,每个人的价值的重要性都能在小组成果中体现,从而使每个人都自尊都受到保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才华更多的是展示小组智慧的平台,使个人提高自信心,使小组增强共荣共
15、存的团队精神。即使个人要单独在全班同学面前回答问题,他代表的也不仅仅是他个人,他还代表整个小组,因而被评价的焦虑感降低了,于是,学生更有自信更有兴趣地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这样,学生得到了他人(包括老师)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有效降低自卑感、焦虑感和无能感,满足了学生的尊重的需要。4.3 人际关系方面生本教育是通过小组成员互助合作的模式来达到成员内的共同进步。这样的学习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全体性和活动性,可使学生之间形成和谐、友好、合作、互助、竞争的关系9。组员要想表达自己的想法,就要学会沟通与分享,同时还要以开放的胸怀对待他人的观点,于是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交往、合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并
16、在组内形成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满足了学生的社交需要,即马斯洛层次需要力量中的归属与爱的需要学生渴望得到同学、老师的关怀与理解;渴望有所归属,成为团体的一员;在个人有困难时能获得帮助,在成功时能一起分享。在这个良好的人际支持系统中,个体的能量得到有效的激发,使得他们的情感得以体验,自信得以培养,知识得以形成。生本教育模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不妨借鉴一下生本教育的理念,让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能更好地发展。参考文献1 杨宏飞.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研究回顾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4(15):289-290.2 郑雪.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专题指导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 王石夫.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J. 2005,9:89-91.4 周步成.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