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数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备课.doc_第1页
苏教版三数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备课.doc_第2页
苏教版三数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备课.doc_第3页
苏教版三数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备课.doc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1)主备人曹丽华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2728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选择分析问题 的思路,分析题目表示的数量关系,进而培养学生学会分 析问题的能力。2.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发展 学生连贯、有序、有层次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如何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教学方法自主探索,讲解,练习媒体运用PPt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旧知。出示:根据下列问题分别说出数量关系。(1)松树和柏树一共有多少棵?(2)松树比柏树多多少棵?(3)平均每人摘多少个苹果?(4)还剩多

2、少米没有修?二、预习检查。谈话:同学们,你们有去过商场购物吗?出示商场购物情境图,提问:如果你有100元,这此商品你 想买什么?还剩多少元? 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启发引导。三、交流共享1.教学例1。(1)出示教材第27页例1情境图。谈话:小明和爸爸今天也到商场购物,它们带300元去运动 服饰商店购物。他们可能买什么?提问:小明和爸爸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可能花多少 元?学生计算,并说出多种可能,教师相应板书。明确: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因为选择不同,有多种选 法。购买不同价格的运动服和运动鞋,剩下的钱是不同的。(2)出示问题:小明和爸爸带300元,买一套运动服

3、 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 先让学生同桌互相讨论:最多剩下多少元?再指名汇报。 师小结:购买的商品价格最低,剩下的钱就最多。提问: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 吗?学生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学生汇报交流: 剩下的钱等于带来的钱减去用去的钱,可以先算用去多少 yc o 求最多剩下多少元,可以先算购买价格最低的运动服和运 动鞋一共要用多少元。引导:先想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学生列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一共用去多少元? 130+85二215 (元) 剩下多少元? 300215=85 (元)(3)想一想:如果买3顶帽子,付出100元,最少找回多 少元?

4、提问: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 吗?学生汇报交流。引导:先想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 最多用去多少元? 24X3=72 (元) 最少找回多少元? 100 72=28 (元)2.思考: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学生自由发言,师小结:我们要在读题后要弄清题目里己知 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可以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 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要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选择 分析问题的思路。四、反馈完善1. 完成教材第28页“想想做做”第1题。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缺少什么条件。(1)出示问题(1),引导分析:从“桃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想到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5、追问:有了这样的数量关系,要求这个问题,还缺少什么条 件?(2)学生独立分析问题(2),先根据问题写出数量关系, 再说说缺少什么条件。教师强调:在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时,关键是分析题中 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 完成教材第28页“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观察表格,并说明题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独立列 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 的学生得到启发。提示:要求足球组的人数,可以先算篮球组和田径组的人数 之和,再将总人数减去篮球组和田径组的人数之和,即可求 得足球组的人数。3. 完成教材第29页“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并在交流

6、中互相启 发,加深理解。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让学生说说每道题 的数量关系。师提示:这两题都要先算四个茶杯的总价。五、反思总结通过木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板书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根据问题想数量关系一一看需要的条件一一确定先求什么剩下的钱=带来的钱-用去的钱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29页第3题。2、课后作业。补充习题24页。3、预习作业。课本29页例2,预习画线段图整理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教后记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2)主备人曹丽华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2931页。教学目标1.经历探究和父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 学会通过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7、掌握解决与倍有关的两 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学生 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探 究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用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几倍求和(差)、 比多(少)求和】。教学难点理解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教学方法自主探索,讲解,练习媒体运用PPt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口算练习。18X50 =48X30 =60X20 =500X5 =20X80 =403X2 =23X20 =6X8-30=64X10 =8X7+30=二、谈话引入谈话:同学们,咱们身上穿的上衣和裤子是谁买的?你有自己去买过吗?今天,我

8、们就去商场看看。三、交流共享1.教学例2。课件出示教材第29页例2的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 察。(1)理解题意。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2)画线段图。提出问题: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 元?追问:你能理解买一套衣服的意思吗?引导: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今天我们还请来了一位数学小 助手,它的名字叫线段图。我们可以借助线段图来分析题目 中的数量关系。 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岀裤子的价钱。(在黑板上画岀表示裤 子价钱的线段)48元裤子 上衣价钱的线段该怎么表示?画多长呢?(学生讨论) 引导: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要画这样的3份。(指名 板演)48元裤子上衣(3)列

9、式解答。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吗?你是怎么列式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可能回答: 方法一:先算买一件上衣要用多少元,48X3=144 (元); 再算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144+48=192 (元)。 方法二:先算一套衣服一共有几个48, 1+3二4;再算买一 套衣服要用多少元,48X4二192 (元)。2.想一想:如果求买一件上衣比买一条裤子多用多少元,应 该怎样解答?(1)提问:你能说出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吗?学生讨论,说出数量关系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上衣的单价一裤子的单价二上衣比裤子多用多少元引导思考:在这个数量关系里,哪一个量是直接告诉我们 的?(裤子48元)要先求的是哪一

10、部分?(上衣的价钱) 和上面一题相比,什么不变?(已知条件)什么变了?(所 求问题)问题改了,线段图要不要改?怎样改? 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指导。提问:你能指出所求问题是哪一部分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改线段图:48元裤子上衣(2)追问:现在你能解答这道题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交流反馈回答,教师板书。3.比较:上面两题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解答的过程 呢?(学生讨论)指名回答,教师适时引导。相同点:(1)己知条件相同,问题不同。(2)都可以根据问 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3)题中的数量关系不同, 解题的方法也不同。(4)上衣的价格不知道,都要先算买一 件上衣多少元。

11、四、反馈完善1. 完成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读线段图,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各可以 先算什么。2. 完成教材第31页“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阅读小芸和小力的话,并说说从中获得的信息。学生独立填表,完成后可以与同桌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 教师巡视,适时进行引导。3. 创编题。三(1)班男生有15人,,三(1)班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补充一个条件,变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五、反思总结通过木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设计(线段图)1、课堂作业。完成“想想做做”第3、4题。作业设2、课后作业。计补充习题25页。3、预习作业。课本练习四16题。

12、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1)主备人曹丽华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3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从问题想起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掌 握从问题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思维过程,能从问题想 起说明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思路,正确解决两步 计算实际问题。2、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从问题想起的分析、推理的方法, 进一步体会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关键是确定先 算什么,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培养有条理的分 析、推理能力。教学重点从问题想起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掌握从问题想起分析问题的方法。教学方法自主探索,讲解,练习媒体运用PPt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口算。8X600=31

13、X80 =49X10二32X30 =11X80=48X5 二4X105=24X9 =26X20=二、引入课题。提问:我们己经学习了什么策略?你是怎样理解从问题 想起的策略的?(板书课题)三、基本训练。1、根据问题说数量关系,找出需要的两个条件。(1)三、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2)笔记本电脑比台式电脑多多少台?(3)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4)还剩多少枚邮票?2、做练习四第1题。三、基本题练习。1、出示:(1)学校校园里有玉壬花18棵,桂花的棵树是玉壬花的4 倍,玉乂花和桂花一共有多少棵?(2)学校校园里有玉里花18棵,桂花比玉竺花多54棵, 玉兰花和桂花一共有多少棵?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

14、同?2、列式解答。说说先求什么再列式解答。四、变式题练习。1、做练习四第2题。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哪一步?为什么?2、做练习四第5题。(1) 比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2) 问:如果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分析,这两题分别 可以怎样想?(3) 启发:第(2)题还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吗?五、练习总结。这节课重点练习了什么策略?你有哪些收获或体会?板书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问题条件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练习四第3、4题。2、课后作业。补充习题2627页。3、预习作业。预习课本33页。教后记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2)主备人曹丽华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33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

15、线段图表示题意的方法,进 一步掌握解决问题从问题想起的策略,正确解 答稍复朵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 力。教学重点从问题想起分析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稍复杂实际问题条件间的联系。教学方法自主探索,讲解,练习媒体运用PPt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口算。80X60 =45X20 =5X700 =12X40=23 X 30=50X6=11X50 =48X0=330X3=20X24=二、揭示课题。三、策略应用。1、 分析解答。出示:一个鸭蛋80克,8个鸡蛋480克,一个鸭蛋比 一个鸡蛋重多少克?(1)读题,理解题意。(2)学生列式解答。2、做练习四第7题。学生读题,弄清己知条件和问题。问:求他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可以怎样想?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3、做练习四第10题。学生初步观察、阅读习题。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引导:要知道哪个商店的便宜,可以比什么? 怎样求每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