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沟通满意度研究_第1页
企业员工沟通满意度研究_第2页
企业员工沟通满意度研究_第3页
企业员工沟通满意度研究_第4页
企业员工沟通满意度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 某企业员工沟通满意度研究院(系) 经济管理学院 专 业 人力资源管理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导 师 2014年 1月 2日1、 课题题目背景 沟通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沟通就不会有任何组织活动。提高沟通满意度,能增加雇员满意度及组织承诺,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以及降低离职率。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推进,企业在面临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同时,愈加认同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提升的核心地位。从实现组织利益最大化角度,确认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如何有效地“留人”和“用人”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目标,也是对管理者提出的基本要求。对人力资本的有效保持和激励离不开卓

2、有成效的沟通。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组织沟通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越发突出,有效沟通已经成为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保障组织高效运行的必要条件1。 员工沟通满意度对员工工作产出的影响已得到了多方的证实并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结论。较高的沟通满意度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员工绩效、组织绩效、员工组织承诺都存在一定的正向促进效应2-3。因此,增进员工的沟通满意度是提高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及成长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基本保障。组织沟通关注的是组织中的人如何阐述、管理以及改变组织的行为,其目的在于促使双方彼此之间有共同的了解,调节同感,增进目标、利益的一致性和培养群体的和谐,实现组织人力资源整合,达成组织目标4。人本管理

3、的沟通实践对管理者的沟通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管理者的沟通实践对员工工作态度、工作产出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这一结论已经得到理论及实践的检验5-6。但进一步研究管理者的沟通方式在其中的作用却比较鲜见。另外,沟通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信息发出者、接受者和信息所引起的反应,在组织中,沟通行为多发生在管理者和员工之间,此时信息的发出者或接受者包括在两者之内。但在已有的文献研究中,却较少考虑下属的沟通认知与沟通倾向以及在沟通实践效应发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7,造成组织沟通中信息接收者行为和功效的缺失,不能充分地评价管理者对沟通实践带来的影响。2、 课题研究意义(1) 理论意义1. 通过调研数据来分析具有较高

4、的可信度,整理数据,分析结论,从而得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及意见,为以后的沟通满意度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2. 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确定有效的组织沟通方式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保障组织高效运行。较高的沟通满意度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员工绩效、组织绩效、员工组织承诺都存在一定的正向促进效应。2.分析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素,确定人本管理的理论模式和基本内容,通过全面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和企业文化建设,使管理人员能够在工作中充分地调动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为达成企业发展目标做出最大的贡献,满意度的提高正是体现了人本管理的精神和要求,是对人本管理理论的丰富与发展。3.沟通满意度的调查和研究是对沟通理论的

5、细化和发展。通过问卷的可信度和有效度测试,根据调查结果的分析处理,构建具有参考价值的基于沟通满意度最优化的绩效管理流程,这将是对沟通理论是一个发展和创新。(2) 现实意义1.提高企业员工沟通满意度,来增加员工的团队意识和组织忠诚度,减少人才流失。2.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其工作压力,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3.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降低离职率,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4.为之后的研究者提供数据参考。3、 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1) 国外相关研究情况 自从美国普度大学Level博士(1959)在其博士论文中首次提出“沟通满意度”这个概念以来,研究者们就对沟通满意度这一组织变量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沟

6、通满意度提出初期,学者们理解沟通满意度为一个单维度概念。Downs & Hazen(1977)定义沟通满意度为“组织中个体对组织沟通各个方面觉得是否满意的认知程度”。Hecht(1979)认为沟通满意度可以理解为“个体对自己成功与他人沟通,或他人成功与自己沟通的一种情感上的反应”。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沟通满意度不是一个简单的一维变量,应该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结构变量。Downs & Hazen(1978)在对六种不同组织的管理及专业人员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沟通满意度八维度结构。即沟通满意度包含:组织远景、组织整合、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平行及非正式沟通、沟通气候、媒介质量、个人反馈八个

7、子层面。组织成员对这八个子层面的满意度之和即为对组织整体沟通的满意程度。C. W. Downs (1990)在原八个维度基础上又增加了两个新的维度:与高层管理者之间的沟通和跨部门之间的沟通。(2) 国内相关研究情况与国外成熟的研究相比,国内对沟通满意度的研究较少。郑楠(2007)对国内外有关沟通满意度的研究进行综述,对已有的沟通满意度的研究成果在概念、结构研究现状、与组织变量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为以后的沟通满意度研究提供借鉴。钱小军、詹晓丽(2005)通过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指出:我国企业沟通满意度维度的划分具有显著的实际意义,上级对下级沟通、沟通介质质量和沟通氛围是最稳定的沟通满意度因子。杨

8、咏芳(2004)结合管理沟通及沟通满意度的理论及研究,提出构建企业内部管理沟通体系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包括六个方面,即确定沟通目标,创建沟通氛围,构建管理沟通的网络,对管理沟通的内容进行分类,确定沟通的方式、方法,管理沟通的监督评估机制设计。总体看来,国内有关该领域的研究还停留在对国外研究的重复和验证上,处于比较初级阶段。相比下来,台湾地区的部分学者就沟通满意度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实证研究。蔡文渊(1997)在“台湾企业员工沟通满足量表建构”的研究中,初步建立了包含高层主管的沟通、沟通气候、与部属的沟通、与直接主管的沟通、整体组织的运作、平行与斜行的沟通、非正式的沟通七个维度的沟通满意度评价体系。研

9、究认为沟通满意度与工作投入正相关,与工作压力负相关,并受到文化背景等于扰变量的影响。4、 课题的主要内容 以某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对其员工沟通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搜集整理数据,得出结论,肯定其优点,发现其缺陷,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给予一定的意见和建议。并总结研究出新的关于员工沟通满意度的结论。四、 课题拟采用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法(1) 研究方案根据十大维度进行验证对个人因素不同分组探讨了解员工对沟通满意度的认识及现状设计调查问卷明确研究背景,提出调查问题阅读沟通满意度大量相关文章分析该企业的现状查阅国内外文献确定调查方法员工访谈选取合适的样本,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对数据

10、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验证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结果并得出结论提出建议和对策 为问卷提供理论依据 为访谈提供理论依据 为访谈提供现实依据配合调查问卷(2) 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沟通满意度理论,沟通的技巧和相关的文献文章。把握目前对绩效沟通的研究前沿。文献的检索主要是体现在两个思路:国内文献检索和国外文献检索。在综合我国内外学术界对此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开展课题,根据沟通满意度研究切入绩效管理中的沟通现状和问题。 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法调查某企业员工沟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访谈法 通过对企业管理者的访谈,收集相关信息,为问卷调查数据作相应的补充,同时也可以找到问题所在。数据资料的归纳

11、整理 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选用分析方法,本文主要选用excel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的计算和分析。五、 课题重点及难点 (一)重点 本研究的重点在于实证部分和改进方案部分。 实证部分是通过问卷的发放以及用excel 软件的分析,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企业沟通满意度的现状分析,影响沟通满意度的最显著维度,以及影响沟通满意度的最不显著维度。 2.不同层次员工沟通满意度的差异性分析;老员工与新员工沟通满意度差异性分析;不同性别员工沟通满意度的差异性分析;不同工作性质的沟通满意度的差异性分析。 3.该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沟通现状分析,主要包括绩效管理过程中影响沟通满意度的最显著指标,员工的期望值以及管理

12、者所持有绩效管理理念的对比分析。 改进方案部分主要针对该企业沟通满意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沟通满意度的改进方案,主要从组织和个人两个层面入手。包括企业文化的建设;制度的健全完善;培训措施的积极开展;沟通渠道的积极畅通;管理者理念的更新;管理风格的优化;管理者个人素质的提高等。 六、 课题前期已开展工作1.查阅资料,包括中外文献,核心期刊,硕博论文等,进行相关理论基本准备。2.明确课题任务,确定了论文的写作内容和分析方法并以拟订了论文大纲。3.学习熟知excel软件的运用,为以后的分析做好准备工作。4.设想了文章今后中要遇到的重难点,尽量提前做好充分准备,以防被重难点阻挡住自己研究的顺

13、利进行。5.设计时间规划表,按时完成自己的进度,防止自己出现遗漏或者时间不足的情况。七、 课题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 2013-2014(1)学期第18 周2013-2014(2)第4 周:完成毕业论文前期工作,撰写开题报告,在老师的指导下反复修改,掌握开题报告的的写法。 2014年4月23日:提交毕业设计(论文)初稿,实习报告及实习鉴定。 2013-2014(2)学期第13 周:毕业论文中期检查,撰写中期报告,准备中期答辩;提交毕业论文二稿,外文资料翻译以及毕业论文中期报告。2014年6 月:提交毕业论文终稿。2013-2014(2)学期第17 周:毕业论文答辩。参考文献1 梅红,宋晓平. 领导

14、行为、沟通满意感与组织绩效的相关性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2007,25(5):91-942 Pincus J D. Communication satisfaction, job satisfaction,and job performanceJ.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2006,12(3):395-4193 Johlke M C, Duhan D F. Supervisor communication practices and boundary spanner role ambiguityJ. Journal ofManagerial Issues,2

15、001,13(1):87-1014 陈志红, 陈志斌. 沟通满意度与员工绩效: 研究路径及重要发现J. 南京社会科学,2009(3):53-595 Jo S, Shim S W. Paradigm shift of employee Communication:The effect of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on trusting relationshipsJ.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2005,31(2):277-2806 Van Vuuren M, De Jong M D T, et al. Direct and indirect e

16、ffects of supervisor communication on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J. Corporate Communications, 2007,12(2):116-1287 CWDownsl & Michael DHA factor anaytic studyof communicationtion satisfac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1977。14(3)8梅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组织沟通满意感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7,(7)9钱小军,詹晓丽.关于沟通满意读以及影响的因子分析和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04,11(321):21-22.10郑佳.重庆市企业员工沟通满意度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11王亚芬, 钟定国. 国企员工性别差异对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