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机器人的轨迹规划、生成与控制技术_第1页
第六章机器人的轨迹规划、生成与控制技术_第2页
第六章机器人的轨迹规划、生成与控制技术_第3页
第六章机器人的轨迹规划、生成与控制技术_第4页
第六章机器人的轨迹规划、生成与控制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机器人工程及应用工业机春人糸统组成工业机器人I机器人的轨迹规划与生成1机器人控制综述1机器人控制系统的一般构成I机器人传感器 4.1 4.114.1 4.1 4.14.1机器人的轨迹规划与生成机器人规划的基本概念 关节空间法直角坐标空间法 轨迹的实时生成 路径的描述44. 1. 1机器人规划的基本概念所谓机器人的规划(Planning),指的是一 机器人根据自身的任务,求得完成这一任务的解决方案的过程。这里所说的任务,义的概念,既可以指机器人要完成的某一具体任务,也可以是机器人的某个动作,比如手部 或关节的某个规定的运动等。为说明机器人规划的概念,我们举下面的例子:在一些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国家,

2、开发了各种各 样的机器人专门用于伺候老人,这些机器人有不少是 釆用声控的方式.比如主人用声音命令机器人“给我 倒一杯开水”,我们先不考虑机器人是如何识别人的 自然语言,而是着重分析一下机器人在得到这样一个 命今后,如何来完成主人交给的任务。7首先,机器人应该把任务进行分解,把主人交代的任务分解成为“取一个杯子”、“找到水壶”、“打开瓶塞”“把水倒人杯中、“把水送给主人等一系列子任务。这它完成总体任务一层次的规划称为任务规划(Task planning),的分解。然后再针对每一个子任务进行进一步的规划。以“把水 倒入杯中这一子任务为例,可以进一步分解成为“把水壶 提到杯口上方、“把水壶倾斜倒水入

3、杯、“把水壶竖直 “、“把水壶放回原处”等一系列动作,这一层次的规划称 为动作规划(Motion Planning),它把实现每一个子任务的过 程分解为一系列具体的动作。为了实现每一个动作,需要对手部的运动轨迹进行必要 的规定这是手部轨迹规划(Hand trajectory planning)。为了使手部实现预定的运动,就要知道各关节的运动规 律,这是关希轨迹规划(Joint trajectory planning)。最后才是关节的运动控制(Motion control)。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机器人的规划是分层次的, 从高层的任务规划,动作规划到手部轨迹规划和关节 轨迹规划,最后才是底层的控制(

4、见图)。在上述例子 中,我们没有讨论力的问题,实际上,对有些机器人 来说,力的大小也是要控制的,这时,除了手部或关 节的轨迹规划,还要进行手部和关节输出力J的规划。智能化程度越高,规划的层次越多,操作就越简对工业机器人来说,高层的任务规划和动作规划 一般是依赖人来完成的。而且一般的工业机器人也不 具备力的反馈,所以,工业机器人通常只具有轨迹规 划的和底层的控制功能。图智能机器人的规划层次轨迹规划的目的是将操作人员输入的简单的任务描述变为详细的运动轨迹描述。例如,对一般的工业机器人来说,操作员可能只输入机械手末端的目标位置和方位,而规划的任务便是要确定出达到目标的关节轨迹的形状.运动的时间和速度

5、等。这里所说的轨迹是指随时间变化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简言之,机器人的工作过程,就是通过规划,将要求的任务变为期望的运动和力,由控制环节根据期望的运动和力的信号,产生相应的控制作用,以使机器人输出实际的运动和力, 从而完成期望的任务。这一过程表述如下图所示。这里,机器 人实际运动的情况通常还要反馈给规划级和控制级,以便对规 划和控制的结果做出适当的修正。要求的任务人机接口控制作用期望的运动和力机器人本体实际的运动和力图机器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12对于PTP控制:通常只给出机械手末端的起点和终点,有时也 给出一些中间经过点,所有这些点统称为路径点。 应注意这里所说的“点”不仅包括机械手末端的 位置

6、,而且包括方位,因此描述一个点通常需要6 个量。通常希望机械手末端的运动是光滑的,即它 具有连续的一阶导数,有时甚至要求具有连续的二 阶导数。不平滑的运动容易造成机构的磨损和破坏 ,甚至可能激发机械手的振动。因此规划的任务便 是要根据给定的路径点规划出通过这些点的光滑的 运动轨迹。对于CP控制:机械手末端的运动轨迹是才良据任务的需要给定的,但是它也必须按照一定的采样间隔,通过逆运动学计算,将其变换到关节空间,然后在关节空间 中寻找光滑函数来拟合这些离散点.最后,还有在机器人的计算机内部如何表示轨迹,以及如何实时地生成轨迹的问题。轨迹规划问题又可以分为关节空间的轨迹规划和 直角空间的轨迹规划。4

7、.1.2关节空间法关节空间法首先将在工具空间中期望的路径点, 通过逆运动学计算,得到期望的,然后在关节空间内,给每个关节找到一个经过中间点到达目的 终点的,同时使得每个关节到达中间点和终点的时间相同,这样便可保证机械手工具能够到达期 望的直角坐标位置。这里只要求各个关节在路径点之 间的时间相同,而各水芙节的光滑函数的确定则是互 相独立的。下面具体介绍在关节空间内常用的两种规划方法1)三次多项式函数插值考虑机械手末端在一定时间内从初始位置和方位移动 到目标位置和方位的问题。利用逆运动学计算,可以首先 求出一组起始和终了的关节位置.现在的问题是求出一组 通过起点和终点的墮送o满足这个条件的光滑函数

8、可 以有许多条,如下图所示:显然,这些光滑函数必须满足以下条件:q(O)= %同时若要求在起点和终点的速度为零,即:0(0) = 0(4-1)(4-2)1313那么可以选择如下的三次多项式:q(T)=+ Qp + 色尸 +(4-3)作为所要求的光滑函数。式4-3中有4个待定系数,而 该式需满足式和4-2的4个约束条件,因此可以唯一地解 出这些系数:ao Goax=0壬(分-)If(4-4)#S_Qo)V13例:设机械手的某个关节的起始关节角0 o = 15,并且机械手 原来是静止的。要求在3秒钟内平滑地运动到0疔75。时停下来( 即要求在终端时速度为零)。规划出满足上述条件的平滑运动 的轨迹,

9、并画出关节角位置、角速度及角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 曲线。解:(4-5)根据所给约束条件,直接代入式(4-4),可得: a0=15, ar=0,a2=20,a3=-4.44 所求关节角的位置函数为:对上式求导,可以得到角速度和角加速度(4-6)(4-7)0(/) = 40/ 13.33/2 歹= 40-26.66/13扌艮据式(4-5) (4-7)可画出它们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由图看出,速度曲线为一抛物线,加速度则为一直线。利用三次多项式规划出的关节角的运动轨迹2)抛物线连接的线性函数插值前面介绍了利用三次多项式函数插值的规划方 法。另外一种常用方法是线性函数插值法,即用一 条直线将起点与

10、终点连接起来。但是,简单的线性 函数插值将使得关节的运动速度在起点和终点处不 连续,它也意味着需要产生无穷大的加速度,这显 然是不希望的。因此可以考虑在起点和终点处,用 抛物线与直线连接起来,在抛物线段内,使用恒定 的加速度来平滑地改变速度,从而使得整个运动轨 迹的位置和速度是连续的。13线性函数插值图利用抛物线过渡的线性函数插值图234.1. 3直角坐标空间法前面介绍的在关节空间内的规划,可以保证运动 轨迹经过给定的路径点。但是在直角坐标空间,路径 点之间的轨迹形状往往是十分复杂的,它取决于机械 手的运动学机构特性。在有些情况下,对机械手末端 的轨迹形状也有一定要求,如要求它在两点之间走一

11、条直线,或者沿着一个圆弧运动以绕过障碍物等。这 时便需要在直角坐标空间内规划机械手的运动轨迹.直角坐标空间的路径点,指的是机械手末端的工 具坐标相对于基坐标的位置和姿态.每一个点由6个 量组成,其中3个量描述位置,另外3个量描述姿态。農直角坐标空间内规划的方出主要有:线性函数插值法和圖孤插值出。4.1.4 轨迹的实时生成前面轨迹规划的任务,是根据给定的路径点规 划出运动轨迹的所有参数。例如,在用三次多项式函数插值时,便是产生 出多项式系数a, a15 a2, a?从而得到整个轨迹的运动 方程:a,。+ ci.yt + a+ a jf对上式求导,可以得到速度和加速度I = aiX +2ai2t

12、+ 3ai3t2I = 2ai2 + 6ai3tI. 1. 5路径的描述前面讨论了在给定路径点的情况下如何规划出运动轨迹的问题。但是还有一个如何描述路径点并以合适的方式输入给机器人的问题。最常用的方法便是利用机器人语言。用户将要求实现的动作编成相应的应用程序,其中有相应的语句用来描述轨迹规划,并通目应的控制作用来实现期望的运动。4.2机器人控制综述机器人控制的基本目的: 告诉机器人要做什么; 机器人接受命令,并形成作业的控制策略; 保证正确完成作业;通报作业完成情况。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特点I 1)机器人有若干个关节,典型工业业机器人有5至6个关节。每个关节由一个伺服系统控制,多个关节的运动要求各

13、个伺服系统协同工作。I 2)机器人的工作任务是要求操作机的末端执行器进行空间点位运动或轨迹 运动。对机器人运动的控制,需要进行复杂的坐标变换运算,以及矩阵函 数的逆运算。I 3)机器人的数学模型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和变参数的复杂模型,各变量 之间还存在着耦合,因此机器人的控制中经常使用前馈、补偿、解耦、自 适应等复杂控制技术。 4)较高级的机器人要求对环境条件、控制指令进行测定和分析,釆用计算 机建立庞大的信息库,用人工智能的方法进行控制、决策、管理和操作, 按照给定的要求自动选择最佳控制规律。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功能 (1)伺服控制功能 该功能主要是指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实现机器人各关节的位置、速

14、度、加速度等的控制。 (2)运算功能 机器人运动学的正运算和逆运算是其中最基本的部分。对于具有连续轨迹控制功能的机器人来说,还需要有直角坐标轨迹插补功能和一些必要的函数运算功能。在一些高速度、高精度的机器人控制系统当中,系统往往还要完成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和复杂控制算法等运算功能。 (3)系统的管理功能方便的人机交互功能。具有对外部环境(包括作业条件)的检测和感觉功能。系统的监控与故障诊断功能。机器人控制的特点I机器人的控制问题是与其运动学和动力学问题密切相关1从控制观点看,机器人系统代表冗余的、多变量和本质上 非线性的控制系统,同时又是复杂的耦合动态系统。每个控制任务本身就是一个动力学任务。在实

15、际研究中,往往把机器人控制系统简化为若干个低阶子系统来描述。机器人控制方法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机器人控制方式可以有 不同的分类。下图是一种常用的分类方法。从总体 上,机器人的控制方式可以分为动作控制方式和示教控制方式。按照被控对象来分,可以分为位置控制、速度 控制、加速度控制、力控制、力矩控制、力和位置 混合控制等等。口无论是位養控制或速度控制,从伺服反馈信号 的形式来看,又可以分为基于关节空间的伺服控制 和基于作业空间(手部坐标)的伺服控制。34位置控制方式、1路径控制方式Tp& lep控制固定位置设定定位控制方式多点位置设定伺服跟踪运动控制方式速度控制方式2速度控制方式【固定速度控制

16、L可变速度控制加速度控制方式固定加速度控制可变加速度控制动作控加方式I力控制方式亠固定力控制力控制方式I可变力控制力/位置复合控制方式固定程序动作顺序定时编程方式I可变程序顺序编程方式J固定程序 (可变程序.集中示教方式I示教方式二f拉置分散示教分散示教方式/顾序分散示教I时间分散示教示教方式亶接示教方式严示敕一 * 4A /A- -二*部分直接教不教操作方式彳:爲接示教方式产间接齊;tI部分间接示教:r . rl f樂中记忆方式;记忆方式(位置分鮫记忆分散记忆方式顺序分散记怜I时间分散记忆图 6.6 :j仞):关节彳可舟艮伸長是以关节位置或关节轨迹为目标值的控制形式。下图 给出了关节伺服系统

17、的构成。若目标值以关节位移给出,贝U 如下图所示,各关节可以独立构成伺刀艮系统,十分简单。QdiL第i轴9.,目标值(轨迹)生成阳:% :紅谄【夫节何尿系统 1 1 1 第i关节伺服系统产第【轴一第1轴1第丹轴4.3机器人控制系统的_般构成从前面关于服务机器人的规划过程的介绍中可知,对于 一个具有高度智能的机器人,它的控制实际上包含了 “任务 规划 “动作规划 “轨迹规划”和基于规模的“伺服 控制”等多个层次,如下图所示机器人首先要通过人机接 口获取操作者的指令,指令的形式可以是人的自然语言,或 者是由人发出的专用的指令语言(用在大部分服务机器人上) ,也可以是通过示教工具输入的示教指令(如一

18、般的示教控 制机器人),或者键盘输人的机器人指令语言以及计算机程 序指令(加大部分工业机器人),然后机器人对控制命令进行 解释理解,把操作者的命令分解为机器人可以实现的“任务 ”,这是任务规划。机器人针对各个任务进行动作分解,这 是动作规划。为了实现机器人的一系列动作,应该对机器人 每个关节的运动进行设计,这是机器人的轨迹规划。最底层 是关节运动的伺服控制。36动作規划I机器人肩载37#传辭,电流/电圧捽制 乩離人拎制器的功能Ml38CPU总线CPU总线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硬件构成(1 )RAMI CPUI |II 1TL电流控制幽帝指令 記接口反创禎j ROM电流控制部分:IIm:电机Ye:编码

19、雉III规觉装置卜 竝装貿叶多柚Ei- rPWM功率i 放夫器tillROMM丿数根轴:CPI; 1 Si 码罄佶号计数蘇! AC】OV或:AC220VCPU总线CPU总线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硬件构成(2)CFUIA13肯解释弓实施 周进装粒接口CPU1B杭迹生成 位就遼度挖制j結果电疣指令 CPV2A M也 - “ | . | |PWM 逆变誥位胃楡测第】根轴转連rr*T1 CPU2N用号PWM 逆变器电流控制.实际电流第M根轴电机转速PUMA560机器人控制系统直搖何服电机減速器一电 位 计9&i码善号处理樓空多路开关一S口 m关节捽制计机主控计算机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功能、组成 基本功能构成记忆

20、功能:存储作业顺序.运动路径、运动方式、运动速度和 与生产工艺有关的信息。示教功能:离线编程,在线示教,间接示教。在线示教包括示教盒和导引示教两种。与外围设备联系功能:输入和输出接口.通信接口网络接口同步接口。 坐标设置功能:有关节.绝对工具.用户自定义四种坐标系。人机接口:示教盒、操作面板显示屏。传感器接口:位置检测、视觉、触觉、力觉等位置伺服功能:机器人多轴联动、运动控制速度和加速度控制、动态补偿等C 故障诊断安全保护功能:运行时系统状态监视.故障状态下的安全保护和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组成控制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调度指挥机构。一般为微型机微处理器有32 位.64位等,如奔腾系列CPU以及其他类型C

21、PU;息交互; (4)(5)(6)(2)示教盒 示教机器人的工作轨迹和参数设定,以及所有人机交互操作, 拥有自己独立的CPU以及存储单元,与主计算机之间以串行通信方式实现信操作面板 由各种操作按键、状态指示灯构成,只完成基本功能操作; 硬盘和软盘存储存储机器人工作程序的外围存储器;数字和模拟量输入输出各种状态和控制命令的输入或输出; 打印机接口记录需要输出的各种信息;(7) 传感器接口用于信息的自动检测,实现机器人柔顺控制,_般为力觉、 触觉和视觉传感器;(8) 轴控制器 完成机器人各关节位置、速度和加速度控制;辅助设备控制用于和机器人配合的辅助设备控制,如手爪变位器等;(10) 通信接口实现

22、机器人和其他设备的信息交换,一般有串行接口-并行 接口等;(11) 网络接口。42机器人控制系统框图图1机器人控制系统组成框图机器人控制系统框图通信接口PW接口控制机磁盘存储1鱷打印机接口手 MWWW1SWP一视覚系统接口咋歸觉声音.图粽竽接口图1机器人控制系统组成框图机器人的轨迹控制I机械手由初始点(位置和姿态)运动到终止点经过的空间曲线 称为路径。I轨迹规划方法一般是在机器人初始位置和目标位置之间用多 项式函数来内插”或逼近”给定的路径,并产生一系列 “控制设定点”。路径端点一般是在笛卡儿坐标中给出的。 如果需要某些位置的关节坐标,则可调用运动学逆问题求解 程序,进行必要的转换。在给定的两

23、端点之间,常有多条可能的轨迹。而轨迹控 制就是控制机器人手端沿着一定的目标轨迹运动。因此,目 标轨迹的给定方法和如何控制机器人手臂使之高精度地跟踪 目标轨迹的方法是轨迹控制的两个主要内容。给定目标轨迹的方式有示教再现方式和数控方式(离线 编程)两种。示教再现方式示教再现方式是在机器工作之前,让机器人手端沿目标轨迹移动,同时将位置及速度等数据存入机器人控制计算机中。在机器人工作时再现所示教的动作,使手端沿目标轨迹运动。I示教时使机器人手臂运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示教盒 上的控制按钮发出各种运动指令;另一种是操作者直接用 手抓住机器人手部,使其手端按目标轨迹运动。轨迹记忆再现的方式有点位控制(P

24、TP)和连续路径控制(CP)。点位 控制主要用于点焊作业、更换刀具或其他工具等情况。连 续路径控制主要用于弧焊、喷漆等作业。数控方式数控方式与数控机床的控制方式一样,是把目标轨迹用 数值数据的形式给出。这些数据是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设 置的。无论是采用示教再现方式还是用数值方式,都需要生成点 与点之间的目标轨迹。此种目标轨迹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要 求生成。但是也要遵循一些共同的原则。例如,生成的目标轨迹应是实际上能实现的平滑的轨迹;要保证位置、速度及加速度的连续性。保证手端轨迹、速度及加速度的连续性,是通过各关节变量的连续性实现的。机器人的力控制机器人的力控制一般与位置控制融合在一起形成位置和力 的

25、混合控制。例如:步行机器人在行走时,足与地面的接触力在不断变化,对腿的各关节控制是一个典型且严格的位置和力混合 控制问题。腿在支撑状态时,由于机体的运动,支撑点与 步行机器人重心间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变化,导致足与地面 接触力的不断变化,同时要对各关节的位置进行控制。在 这种情况下,位置控制与力控制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力控 制是在正确的位置控制基础上进一步的控制内容。作业约束与力控制机器人手端(常为机器人手臂端部安装的工具)与环境(作业 对象)接触时,环境的几何特性构成对作业的约束,这种 约束称为自然约束。自然约束是指在某种特定的接触情况 下自然发生的约束,而与机器人的希望或打算作的运动无 关。例如

26、,当手部与固定刚性表面接触时,不能自由穿过这个表面,称为自然位置约束;若这个表面是光滑的,则不能 对手施加沿表面切线方向的力,称为自然力约束。一般可将接触表面定义为_个广义曲面,沿曲面法线方向定义自 然位置约束,沿切线方向定义自然力约束。位置和力控制系统结构具有力反馈的控制系统如下图:环境 位置其工作过程为:机器人开始工作时,机器人手端(或安装 在手臂端部的工具)按指令要求沿目标轨迹和给定速度运 动。当手端与环境接触时,安装在机器人上的接触传感 器或力传感器感觉到接触的发生。机器人控制程序按新 的自然约束和人工约束来执行新的控制策略,即位置与 力的混合控制O44机器人传感器1 4.4.1传爲赛

27、的功能与分类1 4.4.2传威春的选择要求1 4.4.3内部测量用传磁赛| 4.4.4外禅测量用传威春1 4.4.5运动机昙人的传爲赛 4.4.6传威春与集成控制4.4机器人的传感器|几乎所有的机器人都使用内部传感囂测量速度以控制其运动的测速计。大多数控制器也具备接口能力,故来自输送装置,机床以及机器人本身的信号,可被综合利用以完成一项任务。外部传感器,如视觉传感器,可为更高层次的机器人控制 提供大得多的适应能力,也就是给工业机器人增加了自动 检测能力。4. 4. 1传感器的功能.定义与类人类熟悉的五种感觉,即视觉、嗅觉、味觉、听觉和触觉。 视觉的最重要功能是选择合适的、安全的运动路径。双目

28、视觉和其它知觉的刺激,使我们能辨别物体的距离。彩色 视觉可以很快辨别千百万种明暗不同的光线和颜色。由高 密度杆型和锥型感受体所提供的空间鉴别力,使我们能在 适宜的光线下,分辨尘埃微粒。我们对光亮的敏感度是如 此之高,可以在漆黑的夜晚,看见30英里以外的烛光。从 很亮的环境到很暗的环境,靠自动亮度控制,可以很快地 调整适应。靠眼睛供给我们需要的大部分信息。据估计, 传给大脑的信息中,有70%来自视觉器官。 听觉象视觉一样,听觉也是立体的,可使我们判断声音的方向 和距离。甚至在我们出生之前,这种感觉就发育得很好。当我们睡觉时,它也在很好地工作。它是如此的敏锐,以 致很多母亲能够听到在

29、另一个房间里新生婴儿的呼吸。我们也可以利用听觉来选择适当的运动形式,特别是当视觉 丧失或视线受阻时,比如我们还没有看见汽车,而听到佗 开来,便是如此。我们也可用听觉作出判断。例如,很多富有经验的汽车维修工,只凭听发动机运转的声音,即可正确地辨别是否存在问题。我们可以区分很多不同的声调和波长,从而能够区分和辨识世界上数以万计的物体和现象。嗅觉和味觉无须再用任何其它器官,我们的嗅觉就能使我们区分很多 物体和现象。嗅觉在帮助我们辨识那些看不见的或隐藏的 东西,如气体时是特别重要的。|味觉在确定食物可饮用性时也很重要。四种味道一苦、 酸、咸和甜有助于提高我们摄取基本营养品的食欲。很多 人

30、都会说他们的味觉发育得太好了。因而,可以用我们的 味觉器官去识别和区分很多物体。例如,可以察觉食物中 的微量金属(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用金属餐具去点调美昧 食品的原因),以及那些既看不见,又闻不到的某些气体 或化学物质。 触觉|触觉蕴含比我们通常想象更高的敏感度。在我们的皮肤中, 植入了成千上万的压力、温度和疼痛传感器。例如,约有 2百万个疼痛传感器,50万个压力传感器和20万个温度传 感器不均匀地遍布人体,主要在表皮。例如,膝盖每平方 厘米有232个疼痛传感器,大姆指上每平方厦米有60个而 鼻子尖上每平方厘米有44个。当其它感官失效或受到干扰 时,我们还可以用这种感觉去辨识相区分

31、物体和现象。比 如说,无需其它感官就可以感觉和辨识则我们背上的一只毛虫,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动觉和平衡觉动觉感官位于筋、关节和肌肉等处的感觉接受器可以告知 大脑、整个身体的位置和运动。它使我们不必盯着自己的 腿就能走路,收缩肌肉而无须看它。闭着眼睛也可用手摸 到鼻子。平衡的感官主要位于内耳的前庭感官提供这种平衡感, 这种感官告诉我们是头朝上还是脚朝下,是加快还是减慢,是上升还是下降。当我们乘座游戏车时,正是这种感官的巧妙控制给我们以惊险之感。传感器的定义和组成传感器按一定规律实现信号检測并将被测量(物理的、化学的 和生物的信息)通过变送器变换为另_种物理量(通常是电压

32、或 电流量)。它既能把非电量变换为电量,也能实现电量之间或 非电量之间的互相转换。总而言之,一切获取信息的仪表器件 都可称为传感器。|国际上,传感技术被列为六大核心技术(计算机、激光、通讯、 半到体、超导和传感)之一。传感技术也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三 大基础備感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之一。|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传感器的分类1传感器可以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例如:按被测物理量、 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按传感器转换能量的情况、按传感 器的工作机理、按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形式(模拟信号、数 字信号)等分类。|按机器人用传感器功能可分为检测内部状态信息传感

33、器和 检测外部对象和外部环境状态的外部信息传感器。内部信息传感器包括检测位置、速度、力、力矩、温度以及异常变化的传感器。外部信息传感器包括视觉传感器、触觉传感器、力觉传感器、接近觉传感器、角度觉(平衡觉)传感器等。具有多种外部传感器是先进机器人的重要标志。68zs莽帮劈砒髯爵够蓄簞钞I 申怜厨野髀翳科蓄簞钞I非着唏帮身警簞转乙片步一、传感器类型的选择11.从机器人对传感器的需要来选择 机器人对传感器的一般要求是:(1) 精度高,重复性好。(2) 稳定性好,可靠性高。(3) 抗干扰能力强。重量轻,体积小,安装方便可靠。价格便宜。2.从加工任务的要求来选择|在现代工业中,机器人被用于执行各种加工任

34、务,其中比较常见的加工任务有物料搬运、装配、喷漆、焊接、检验等。不同的加工任务对机器人提出了不同的要求。613从机器人控制的要求来选择1机器人控制需要采用传感器检测机器人的运动位置、速度、 加速度。|除了较简单的开环控制机器人外,多数机器人都采用了位 置传感器作为闭环控制器的反馈元件。机器人根据位置传 感器反馈的位置信息,对机器人的运动误差进行补偿。不少机器人还装备有速度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 传感器可以检测机器人构件受到的惯性力,使控制能够补 偿惯性力引起的变形误差。速度检测用于预测机器人的运 动时间,计算和控制由离心力引起的变形误差。4.从辅助工作的要求来选择工业机器人在从事某些辅助

35、工作时,也要求有一定的 感觉能力。这些辅助工作包括产品的检验和工件的准备等。机器人在外观检验中的应用日益增多。机器人在这方 面的主要用途有检查毛刺、裂缝或孔洞的存在,确定表面 粗糙度和装饰质量,检查装配体的完成等。在外观检验中, 机器人主要需要视觉能力,有时也需要其他类型的传感器。5.从安全方面的要求来选择从安全方面考虑,机器人对传感器的要求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为了使机器人安全地工作而不受损坏,机器人的各个构件 都不能超过其受力极限。2)从保护机器人使用者的安全出发,也要考虑对机器人传感器的要求。二、传感器性能指标的确定灵敏度(2)线性度测量范围 精度(5)重复性分辨率(7)响应时间可靠性

36、三、传感器物理特征的选择1 (1)尺寸和重量输出形式I可插接性704.4.3内部传感器电位器:电位器是一种典型的位置传感器, 可分为直线型(测量位移)和旋转型(测量角 度)。电位器由环状或棒状电阻丝和滑动片 (或称为电刷)组成,滑动片接触电阻丝取 出电信号。电刷与驱动器连成一体,将其 线位移或角位移转换成电阻的变化,在电 路中以电压或电流的变化形式输出。I电位器可分为导电塑料、线绕式、混合式 等滑片型和磁阻式、光标式等非接触型。测速发电机:测速发电机是利用发电机原理的速度传感器 或角速度传感器。根据这个原理测量角速度的测速发电机,可按其构造分为 直流测速发电机、交流测速发电机和感应式交流测速发

37、电 机。1直流测速发电机的定子是永久磁铁,转子是线圈绕组。可 以測量010000r/min的旋转速度,线性度为0.1%;此 外,停机时不易产生残留电压,因此,它最适宜作速度传感器。74光学编码器:光学编码器是机器人关节伺服系统中常用的 _种检测装置;它实际是一种量化式的模拟数字转换器。 将机械轴的转角值或直线运动的位移值转换成相应的电脉 冲。和所有量化式编码器一样,光学编码器分为增量式和 绝对式两种。所谓增量式编码器,即在编码盘上的读数起始点是不固定 的,它从读数起始点开始,把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变化量进 行累积检测。它只能检测角值或线值的变化量(增量).故 称为增量式编码器。所谓绝对式编码器,其

38、读数起始点是给定的,它以编码盘 固有的某图案为起始点,检测角位移或线位移。它能同时 检测角值或线值的初始量和增量,也就是能取出总量(绝 对量),放称为绝对式编码器。76光敏元件光源图7-3 电动机上的绝对型编码器图7-3 电动机上的绝对型编码器氐动机光电码盘电子线编码器轴图7-3 电动机上的绝对型编码器4.4.4外部传感器触觉传感器机器人的触觉广义上可获取的信息是:接触信息;狭小区 域上的压力信息;分布压力信息;力和力矩信息;滑觉信 息。这些信息分别用于触觉识别和触觉控制。从检测信息 及等级考虑,触觉识别可分为点信息识别、平面信息识别 和空间信息识别3种。接触觉传感器:单向微动开

39、关一当规定的位移或力作用到可动部分(称为执行器)时,开关的接点断开或接通而发出相应的信号。接近开关:非接触式接近传感器有高频振荡式屈感应式、 电容感应式、超声波式、气动式、光电式、光纤式等多种 接近开关。光电开关是由LED光源和光电二极管或光电三极管等光敏 元件,相隔一定距离间构成的透光式开关。当充当基准位 置的遮光片通过光源和光敏元件间的缝隙时,光射不到光敏元件上,而起到开关的作用。光电开关的特点是非接触检测,精度可达0.5mm左右。触须传惑器触须传感器由须状触头及其检测部构成,触头由具有一 定长度的柔空软条丝构成,它与物体接触所产生的弯曲由 在根部的检测单元检测。与昆虫的触角的功能一样,触

40、须 传感器的功能是识别接近的物体.用于确认所设定的动作的结束,以及根据接触发出回避动作的指令或搜索对象物的存在。触觉传感器阵列人类的触觉能力是相当强的。人们不但能够拣起一个物体, 而且不用眼睛也能识别它的外形,并辨别出它是什么东西。 许多小型物体完全可以靠人的触觉辨认出来,如螺钉、开 口销、圆销等。如果要求机器人能够进行复杂的装配工 作.它也需要具有这种能力。采用多个接触传感器组成的 触觉传感器阵列是辨认物体的方法之一。棒形导电橡胶单向导起橡胶.夹板印刷 电路板73#图725做觉阵列传惑器的结构示虑图#444.2滑觉传感器|滑觉传感器是检测垂直加压方向的力和位移的传感器。用手爪抓取处于水平位置

41、的物体时,手爪对物体施加水平压力,如果压力较小,垂直方向作用的重力会克服这个压力使物体下滑。能够克服重力的手抓把持力称为最小把持力O(a)力的平衡(b)重心的移动74弹簧片石英晶体橡胶阴尼手爪一侧宝石触针图732石英晶体全方位式滑觉传感器754.4.43力觉传感器1力觉传感器是一类触觉传感器,它在机器人和机电一体化 设备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这里专门加以介绍。力和力矩传感器是用来检测设备内部力或与外界环境相互 作用力为目的的,力不是直接可测量的物理量,力是通过 其他物理量间接测量出的。力传感器可用作变换器,如压电元件,它可提供一个与变形、亦即作用于接触点的力成正比的信号。这样的测量可用以提供碰撞复

42、原时的力反馈,或使机器人卡爪能够夹持像鸡蛋一类的易损物体而不弄碎它。力和力矩的一般检测方法(1)通过检测物体弹性变形測量力,如采用应变片、弹簧的变 形测量力;通过检测物体压电效应检测力;通过检测物体压磁效应检測力;采用电动机、液压马达驱动的设备可以通过检测电动机电 流及液压马达油压等方法测量力或转矩;(5)装有速度、加速度传感器的设备,可以通过速度与加速度 的測量推出作用力。力觉传感器原理和腕力传感器1力觉传感器主要使用的元件是电阻应变片。电阻应变片利用了金属丝拉伸时电阻变大的现象,它被贴在加力的方向上。电阻应变片用导线接到外部电路上可测定输出电压,得岀电阻值的变化。1作用在一点

43、的负载,包含力的3个分量和力矩的3个分量, 能够同时测出这6个分量的传感器是六轴力觉传感器。机 器人的力控制主要控制机器人手爪的任意方向的负载分量.因此需要六轴力觉传感器。六轴传感器一般安装在机器人手腕上,因此也称为腕力传感器。81腕力传感器分类筒式腕力传感器I十字形腕力传感器T应变片图L30腕力传感器图L30腕力传感器腕力传感爲图L30腕力传感器图L30腕力传感器图L30腕力传感器接近与距离觉传感器1接近与距离觉传感器是机器人用以探测自身与周围物体之 间相对位置和距离的传感器。它的使用对机器人工作过程 中适时地进行轨迹规划与防止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人 类没有专门的接近觉器官,

44、如果仿照人的功能使机器人具 有接近觉将非常复杂,所以机器人采用了专门的接近觉传 感器。I它主要起以下3个方面的作用:在接触对象物前得到必要 的信息,为后面动作做准备;发现障碍物时,改变路径或 停止,以免发生碰撞;得到对象物体表面形状的信息。分类1由于这类传感器可用以感知对象位置,故也被称为位置觉传感器。传感器越接近物体越能精确地确定物体位置,因此常安装于机器人的手部。I根据感知范围(或距离),接近觉传感器大致可分为3类:感知近距离物体(mm级)的有磁力式(感应式)、气压式、电容式等;感知中距离(大致30cm以内)物体的有红外光电式:感知远距离(30cm以外)物体有超声式和激光式。视觉传感器也可

45、作为接近觉传感器。主要距离传感器磁力式接近传感器:这种传感器不大受光、热、物体表面 特征影响,可小型化与轻量化。但只能探测金属对象。日本日立公司将其用于孤焊机器人上,用以跟踪焊缝。在 200C以下探测距离08mm,误差只有4%。气压式接近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具有较强防火、防磁、防辐射能力,但要求气源保持一定程度的净化。红外式接近传感器:其特点在于发送料接受器尺寸都 很小,因此可以方便地安装于机器人手部。红外线传感器 能根容易地检测出工作空间内某物体的存在与否,但作为 距离的测量仍有很复杂的问题。图7-19霍尔效应传感器与永久磁体组合使用的工作原理图71了电磁感应传嚴器原理图l腰应險总器;A集出现

46、帙做休时砖力线的形状:l当一铁誉條接近伎感器是磁力线的形状85超声波距离传感器:超声式接近传感器是用于机器人对周 围物体的存在与距离的探测。尤其对移动式机器人,安装 这种传感器可随时探测前进道路上是否出现障碍物,以免 发生碰撞。超声波发生器有压电式、电磁式及磁滞伸缩式等。在检测技术中最常用的是压电式。86陶瓷传感器树脂电磁声吸收器传感器壳体金属壳体图7-21超声接近觉传感器4446视觉传感器机器人视觉系统:如同人类视觉系统的作用一样,机器人 视觉系统赋予机器人一种高级感觉机构,使得机器人能以 智能”和灵活的方式对其周围环境作出反应。机器人的 视觉信息系统类似人的视觉信息系统,它包括图像传感器、 数据传递系统,以及计算机和处理系统。机器人视觉:利用视觉传感器(如摄像机)获取三维景物的 二维图像,通过视觉处理器对一幅或多幅图像进行处理、 分析和解释,得到有关景物的符号描述,并为特定任务提 供有用的信息,用于指导机器人的动作。机器人视觉可以 划分为六个主要部分:感觉与处理、分割、描述、识别、 解释。根据上述过程所涉及的方法和技术的复杂性可分为 3个处理层次:低层视觉处理、中层视觉处理和高层视觉 处理。(1) 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发展I第一代系统根据物体的剪影工作,可由其剪影形状推断诸如物体的位置,方位和尺寸等参数。此种系统以二值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