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教案:运河与扬子江公开课导学案_第1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运河与扬子江公开课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作者,识记生字词。能力目标:通过阅读,了解课文内容。情感目标: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及写作目的。学习重难点: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及学习本文受到的启示。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课前用投影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运河”和“扬子江”。l 一、出示学习目标l 二、自主学习,完成下面的学习内容。1、交流查阅到的作者陈衡哲的相关资料。陈衡哲(18931976),江苏武进人。_年考取清华学校留学资格,赴美国瓦沙女子大学深造,并以莎菲笔名开始写作。_年进芝加哥大学继续学习,_年获硕士学位并回国,任教于东南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校。有短篇小说集小雨点和衡哲散文集等,

2、另有社会科学着作文艺复兴史、西洋史等。2、朗读课文,识记理解生字词语,并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蜀山( ) 开凿( ) 羡妒( ) 怨尤( ) 桅杆( ) 真谛( )3、蜀山有什么特点?从哪些词语中可看出?4、运河为什么嘲笑扬子江?运河不相信扬子江是从那“峭岩如壁,尖石如刀”的蜀山奔流而来的,更不相信它这“柔弱的身体,细微的流动”竟敢与强硬的山岩抗争。因此嘲笑扬子江。5、展示自主学习成果。作者资料交流 字词交流 分角色朗读课文l 三、合作探究,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运河的性格是怎样形成的?运河是人工开凿而成的,它流经平原大地,水势平缓,未经艰险曲折,由此形成了它平和闲适、不求进取、安于现状的性格。2、扬子江的性格是怎样形成的?扬子江则不同,它流经了“峭岩如壁,尖石如刀”的高山峡谷,冲破了无数艰难险阻,经受了万千的磨砺。这特定的经历,赋予了它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开拓进取精神。3、如何理解“生命的奋斗是彻底的,奋斗来的生命是美丽的”。因为它的生命是不受别人摆布的,它要通过自己在艰难中的磨炼,显现出自身生命的价值,体现生命的意义,所以是美丽的。4、运河与扬子江这篇文章采用了什么方法?让我们懂得了什么?(用课文的词句回答)采用了拟人,对话形式。告诉了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奋斗和拼搏,自我创造,不要依赖别人。l 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