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_第1页
2020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_第2页
2020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2、 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3、 特别提醒您注意,所有题目一律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根据决策目标的影响程度不同,决策可以分为(

2、)。a、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b、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c、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d、常规决策和重复决策【答案】a【解析】根据不同的标准,决策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决策目标的多寡,可以分为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根据决策问题的重复程度不同,可以划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因此b项和c项不是正确答案,d项说的实际上是同一种决策,即程序性决策。2、选择文种的重要依据之一是()。a、公文的内容b、公文的主题c、公文的执行效用依据d、工作关系依据【答案】a【解析】公文的内容是选择文种的重要依据之一。3、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所体现的哲理是()。a、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b、本质

3、对事物发展变化有重要影响c、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d、外因对事物发展变化有重要影响【答案】d【解析】当大家遇到“黑”要学会守心,有余力时还要伸出援手,用自己的“赤”来感染他。所谓朱就是朱砂,墨则是墨汁,赤则是红。顾名思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的意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强调的是:外因对事物变化有重要影响。故选d。4、公孙龙“白马非马”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答案】b【解析】公孙

4、龙说:“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青工也,故日白马非马。”意思是说,“白”是指马的颜色,“马”是指马的形体。“白”是用来称呼马的颜色的,不能称呼马的形体,因此,“白”与“马”两个概念合在一起所包含的意思就不是“马”了。这一命题注意到了具体与抽象、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个性与共性的关系问题,但是割裂了二者的关系。故选b。5、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事业单位要具备活力和生机,建立新型的事业人事管理制度,人事制度必须围绕“因事择人、因人任用、事得其人、()”这一中心开展。a、人尽其才b、各司其职c、各安其位d、人事匹配【答案】a【解析】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事业单位要具备活力和生机,

5、建立新型的事业人事管理制度,人事制度必须围绕“因事择人、因人任用、事得其人、人尽其才”这一中心开展。故选a。6、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其哲学依据是()。a、同一矛盾的双方,其地位、作用是不平衡的b、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同矛盾地位、作用是不平衡的c、矛盾普遍存在,必须一分为二地看问题d、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答案】b【解析】复杂事物中包含多个矛盾,其中必有一个矛盾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这个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反之,不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次要矛盾。主次矛盾的原理告诉我们集中力量找出主要矛盾,才能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

6、重点、关键或中心,同时做到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正是依据了“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同矛盾地位、作用是不平衡的”这一原理。故选b。7、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在()。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答案】abcd【解析】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为: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的基础;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而不是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故选abcd。8、下列属于批复特点的选项有那些,()。

7、a、针对性地答复问题b、实践性c、主动的请示性d、严格的时效性【答案】abd【解析】批复不具有主动的请示性,这是请示的特点。9、古代有一位汉族士大夫教他十七岁的儿子学习鲜卑语、弹琵琶,儿子通晓这些技能之后,以此侍奉达官贵人,深得他们宠爱。这一情形最不可能发生在()。a、北周b、梁朝c、北魏d、北齐【答案】b【解析】宋、齐、梁、陈是南朝的四个朝代,分别为南朝宋(刘宋)、南朝齐(南齐)、南朝梁(南梁)、南朝陈(南陈),统治阶级为汉族。而北朝的北周、北魏、北齐的统治者皆出身于鲜卑族,自然多使用鲜卑语。因此b项当选。10、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具有()。a、实践关系b、认识关系c、价值关系d、改造与被改造

8、关系【答案】abcd【解析】认识主体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个人或社会集团。认识客体是指认识主体在认识活动中所指向的对象。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为:(1)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即认识关系。(2)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认识不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摹写,而是主体对客体的加工再现。主体不仅可以反映客体,而且可以用认识做指导改造客体。(3)价值关系,即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和客体对主体的需要的满足。故本题选abcd。11、使职业道德建设流于形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缺乏严格的绩效评估制度b、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c、缺乏监督制度d、规章制度不完善【答案】b【解析】根据公务员

9、职业道德学习读本,使职业道德建设流于形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故选b。12、随着“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短期会扩大母婴食品、玩具等行业的市场需求,长期还将带动医疗、教育等行业的发展。由此可见()。a、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能够促进生产的发展b、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奠定物质基础c、消费和生产是相互决定和促进的d、新的消费热点出现,往往带动社会生产的调整和升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生产总过程。社会生产总过程是指:人类社会在改造社会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四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其中生产对消费起着决定作用表现为:生产决定着消费的

10、对象、水平与结构和具体形式。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体表现为:消费使生产出来的产品最终得到实现,消费为生产的发展创造出动力,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二胎政策的实施扩大对母婴市场的消费,进而促进了母婴用品及其他相关产业的生产和发展。故本题体现了消费的扩大对生产的反作用,促进生产的发展,a正确。b项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奠定物质基础表述正确,但本题并未体现;c项表述错误;二胎政策只是扩大了母婴及相关产业的消费并未出现新的消费热点故d错误。故本题选a。13、下列观点不属于达尔文进化理论的是()。a、生物在代代相传的繁育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变异b、变异的长期积累,导致各个物种出现千变万化c、变异是长期存在

11、、逐步发展的,进化是逐渐发生的d、生物进化不是“适者生存”,而是“幸者生存”【答案】d【解析】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核心观点的达尔文进化论,认为一切生物都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d项符合题意。14、非公有制是市场经济的()。a、有益补充b、重要组成部分c、主体部分d、主导部分【答案】b【解析】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b。15、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在()。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答案】abcd【解析】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为: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2、是认识的基础;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而不是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故选abcd。16、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a、体力劳动b、脑力劳动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答案】d【解析】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故选d。17、甲和乙共同出资购买了一间房并出租给丙,租房期间甲欲转让自己的份额,乙和丙均表示愿意购买,应()。a、在同等条件下由乙优先购买b、在同等条件下由丙优先购买c、在同等条件下由甲决定卖给谁d、在同等条件下由乙、丙共同购买,各享有一

13、份份额,形成共有关系【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乙的优先购买权是基于共有权,而丙的优先购买权是基于租赁权,共有权优于租赁权,故本题选a。18、“玉米黄,高粱红,大地笼罩青纱帐”是下列哪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景观()。a、青藏高原b、东北平原c、塔里木盆地d、长江中下游平原【答案】b【解析】“玉米、高粱”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故选b。19、“玉米黄,高粱红,大地笼罩青纱帐”是下列哪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景观()。a、青藏高原b、东北平原c、塔里木盆地d、长江中下游平原【答案】b【解析】“玉米、高粱”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故选b。20、管理学中的“木桶原理”指的是在管理工作中要注意()。a、灵

14、活性b、原则性c、程序性d、整体性【答案】d【解析】“木桶原理”是指组成木桶的木条中,其最短的一根木条决定木桶的容积,因此构成木桶的木条应长度均衡,才能使木桶成为一个有效率的整体,增加容积。“木桶原理”强调的是整体性的重要。21、把生产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实物存在形式和价值转变方式b、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c、在资本积累中的作用不同d、在资本流通中的周转速度不同【答案】b【解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依据是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而划分的。可变资本是指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创造补偿劳动力价值的价

15、值,而且能创造出剩余价值,是资本增值。不变资本是指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转变为生产资料的那一部分资本,经过生产过程,它的价值会随物22、某工厂工作日为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4小时,月工资总额为5万元,则该工厂资本家每月获得的剩余价值为()万元。a、5b、10c、30d、6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或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本题中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都为4小时,剩余价值率为1。月工资总额为5万元相当于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是1:1,剩余劳动时间创造剩余价值,所以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也是

16、5万元,故本题选择a选项。23、下列各项不属于公文制文阶段的是()。a、草拟b、会签c、签发d、注发【答案】d【解析】草拟、会签、审核、签发构成了公文的制文阶段。注发属于公文的制发阶段。24、制约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首要因素是()。a、社会政治b、社会经济c、精神文化d、意识形态【答案】b【解析】题干中设问为首要因素,意味着在四个选项中要选择最基本、最直接、影响最大最深远的。根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变更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根本的还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比较abcd四个选项

17、,最符合上述表述的是b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比如社会经济的发展到了资本主义雇佣的时期,那势必会影响人民去改革现有的政治体制,以适应新的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故选b。25、公文中,“”处缺少发文字号,其正确的书写格式应为()。a、陕政函(2012)181号b、陕政函2012第181号c、陕政函2012181号d、陕政函2012年第181号【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公文。发文字号有固定的模式,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年度),序号(发文顺序号)三部分组成,年份加六角括号,序号前不加第字,数字前面也不加0。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26、中央银行购买债券会导致()。a、商业银行准备金减少b、货币供给不变

18、c、货币供给增加d、货币供给减少【答案】c【解析】中央银行买进有价证券,向市场投放了货币,可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原始存款,用以创造存款货币,扩大货币供应量;反之,中央银行卖出有价证券,则可减少货币供应量。27、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答案】c【解析】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具有的效用,即能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耗费量和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故选c。28、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要

19、进行,其前提条件是第一部类向第二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a、必须大于第二部类所需要的生产资料b、必须等于第二部类所需要的生产资料c、必须等于第二部类所需要的生活资料d、必须等于第二部类对新增加的生产资料的需要【答案】【解析】第一部类向第二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必须在满足原有的需要之外,还应该有剩余,只有有了剩余生产资料,才能为扩大再生产奠定物质基础。故选a。29、下列诗句与其描写的传统节日对应不正确的是()。a、总把新桃换旧符清明节b、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c、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元宵节d、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七夕节【答案】a【解析】a项出自王安石的元日,对应的是春节。b项出自王维

20、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阳节有登高,插茱萸的习俗。c项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描写的是元宵节。d项出自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写的是七夕节。因此a项错误。30、一般来说学习绘画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次序应是()。a、风景、静物、人物b、静物、风景、人物c、静物、人物、风景d、人物、风景、静物【答案】b【解析】静物、风景、人物是学习绘画由浅入深的一个过程。b项当选。31、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a、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b、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等于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c、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高于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d、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高于个别工业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

21、答案】a【解析】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意味着农业的生产经营技术一般落后于工业,所耗费的劳动力比较多,有机构成低,则创造的的剩余价值较高,又因为农业的生产的垄断性,商品可以按照价值出售,不按照生产价格出售。故选a。32、按规定,决议的形成必须经过会议讨论通过,而决定虽然有时也可经过会议讨论通过,但没有规定必须如此。这说明两者()。a、形成程序不同b、内容特征不同c、执行效力不同d、发文机关不同【答案】a【解析】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在写作实践中,二者的不同在于:1

22、.内容不同。决议涉及的内容原则性、理论性较强,而决定涉及的内容相对比较具体,实践性更强。2.形成程序不同。按规定,决议的形成必须经过会议讨论通过;而决定,虽然有时也经过会议讨论通过,但没有规定必须如此。3.表达方式不同。决议的突出特点在于“议”,较多使用议论;决定则较多用来布置工作、提出要求,不一定要展开充分的议论。根据题干,a项符合题意,故正确,当选;bcd项没有涉及,故错误,排除。故选a。33、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a、单个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商品个别价值的结果b、单个资本家压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c、资本家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增加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d、各个资

23、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答案】d【解析】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因此,在实际中,所有资本家通过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获取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各个资本家率先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追逐超额剩余价值实现的。故选d。34、克隆技术属于生物技术中的()。a、细胞工程b、化学工程c、系统工程d、遗传工程【答案】a【解析】克隆技术属于生物技术中的细胞工程,生物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五项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所以答案为a项。35、医生在给人抽血化验时,用一根橡皮胶管将上肢的上臂扎紧,一会儿上肢

24、前臂靠肘关节处的血管暴起,该血管是()。a、动脉b、毛细血管c、静脉d、毛细淋巴管【答案】c【解析】抽血一般从静脉血管抽,因为静脉血管压力小,出血后可以很快止住,而动脉由于血流速度快,对血管冲击力和侧压力较大,不容易止血,所以不从动脉抽血。题干所述血管就是静脉,c项当选。36、下列文学作品中,属于魔幻现实主义流派的代表作的是()。a、卡夫卡的变形记b、梅特林克的青鸟c、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d、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答案】c【解析】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20世纪50年代崛起于现代拉丁美洲文坛、富有撼动世界的轰动效应的现代派文学重要流派,其主张把现实投放到虚幻的环境和气氛中,给以客观、详尽的描述,使现实披上

25、一层光怪陆离的魔幻外衣,该流派的主要代表作品是阿格达斯的深沉的河流、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因此c项正确。a项卡夫卡的变形记属于表现主义流派的代表作。b项梅特林克的青鸟属于象征主义流派的代表作。d项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属于荒诞派戏剧流派的代表作。37、固定资本设备的大修理费用应包括在()。a、生产资本中b、固定资本中c、流动资本中d、流通资本中【答案】b【解析】大修理费用开支较大,这部分支出的费用,其实已经转移到固定资本的价值中去,故应属于固定资本的价值。故选b。38、下列公文除()外,都应加盖发文机关的印章。a、公告b、通知c、函d、纪要【答案】d【解析】公告、通知、函需要加盖发文机关印章。纪要可

26、以不加印章,如需盖章的,可由主办单位代章。39、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解释了()。a、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不同b、为什么企业的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穿过短期平均变动成本曲线的最低点c、为什么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为u型d、利润最大化的生产水平【答案】c【解析】规模经济,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而当生产扩张到一定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会导致经济效益下降,这叫规模不经济。造成规模不经济的主要原因是管理的低效率。由于厂商规模过大,信息传递费用增加,信号失真,规模过大滋生官僚主义,使得规模扩大所带来的成本增加更大,出现规模不经济,所以,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现u型是由于厂商的规模不

27、经济所致。40、根据物权客体的种类,物权可分为()。a、完全物权与限定物权b、主物权与从物权c、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d、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答案】c【解析】以物权支配力的范围为标准,可将物权分为完全物权和限定物权。从设立目的角度对限定物权再分类,可将限定物权分为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根据物权客体的种类不同,可将物权分为动产物权和不动产物权。根据物权是否能够独立存在,可将物权分为主物权和从物权。故选c。41、公文的作用主要有()。a、交流作用b、指导作用c、引导作用d、备考作用【答案】abcd【解析】公文主要有交流、指导、引导、备考、宣传等作用。42、为应付复杂的行政管理事务,我们在进行行政决策时

28、要拟订多个方案。不属于行政决策的是()。a、积极方案b、消极方案c、临时方案d、应变方案【答案】b【解析】行政决策方案分类一般有四种:积极方案、追踪方案、临时方案和应变方案。b项不属于行政决策方案。43、甲、乙二人同在山坡上放羊,乙的羊混入甲的羊群,甲不知,赶羊回家人圈。甲的行为属于()。a、拾得遗失物b、获取不正当得利c、无因管理d、授权行为【答案】b【解析】甲不知道乙的羊混入自己的羊群,甲的行为不构成有意识的“拾得”或“无因管理”,也不是授权行为。因此排除a、c、d项。故选b。44、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而加重处罚。a、陈述b、申辩c、态度d、陈述和申辩【答案】b【解析】依据行政处罚法,

29、第三十二条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45、认为“人们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一观点是()。a、揭示了人的能动性的发挥受规律的制约的正确观点b、否认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的错误观点c、强调了客观规律下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正确观点d、否认了人的主体自觉能动性的错误观点【答案】b【解析】认为历史活动中“谋事在人”,就是承认社会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得以实现的,承认人的能动作用,这是正确的。但“成事在天”即把办成事情的原因、决定因素归结为外在于人的天意,认为历史活动的成败完全由客观必然性或某种超自然力量所决定的,这是错误的,因为它否认了人的努力在事情成败中的作用,同时也否认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从而陷入了唯心史观和宿命论。故选b。46、货币在表现商品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货币的职能。a项,价值尺度是用来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的一种职能,符合题意,当选;b项,流通手段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