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 径流小区设计、观测_第1页
水土保持 径流小区设计、观测_第2页
水土保持 径流小区设计、观测_第3页
水土保持 径流小区设计、观测_第4页
水土保持 径流小区设计、观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张光辉张光辉 刘宝元刘宝元 谢云谢云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2004年年4月月 径流小区径流小区 径流小区设计径流小区设计 径流小区观测径流小区观测 小区的日常维护管理小区的日常维护管理 坡面土壤侵蚀监测中坡面土壤侵蚀监测中 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 用于降雨溅蚀、面蚀用于降雨溅蚀、面蚀 和细沟侵蚀的监测。和细沟侵蚀的监测。 与人工模拟降雨相结与人工模拟降雨相结 合,可以对坡面侵蚀状合,可以对坡面侵蚀状 况做出快速测试。况做出快速测试。 418 坡面或区域水土流失预警;坡面或区域水土流失预警; 水土保持措施有效性的比较;水土保持措施有

2、效性的比较; 单个或多个因子对土壤侵蚀影响的定量单个或多个因子对土壤侵蚀影响的定量 评价;评价; 建立土壤侵蚀模型;建立土壤侵蚀模型; 天然降雨天然降雨 雨滴大小及其分布雨滴大小及其分布 雨滴直径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一般雨滴直径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一般 在在14mm之间,但最大可以达到之间,但最大可以达到7mm。 终点速度及其动能终点速度及其动能 v(D) = 3.86D E = 916 + 331lgI 天然降雨天然降雨 降雨量降雨量 降雨强度降雨强度 降雨历时降雨历时 雨型雨型 季节分布季节分布 天然降雨天然降雨 无法实现人工无法实现人工 控制;控制; 时间时间、空间变空间变

3、异大;异大; 获得研究结果获得研究结果 需要的周期长;需要的周期长; 人工模拟降雨人工模拟降雨 优点优点 可根据实验需求,设计降雨,快速获得实验结果;可根据实验需求,设计降雨,快速获得实验结果; 缺点缺点 缩短了降雨的间歇时间,使土壤没有重复性;缩短了降雨的间歇时间,使土壤没有重复性; 对于大型小区进行降雨,设备的安装比较麻烦;对于大型小区进行降雨,设备的安装比较麻烦; 室内模拟降雨器室内模拟降雨器 野外模拟降雨野外模拟降雨 模拟降雨小区准备模拟降雨小区准备 有固定边界的小区有固定边界的小区 为了有效监测径流和为了有效监测径流和 泥沙,大部分情况下泥沙,大部分情况下 都需要建造固定的小都需要建

4、造固定的小 区边界,将小区和周区边界,将小区和周 围地面隔离开。围地面隔离开。 无固定边界的径流小区无固定边界的径流小区 在有些情况下,也可在有些情况下,也可 以使用没有固定边界的径以使用没有固定边界的径 流小区,试验时将铁皮插流小区,试验时将铁皮插 入土壤围成小区,径流和入土壤围成小区,径流和 泥沙用小型径流桶收集,泥沙用小型径流桶收集, 实验结束后将铁皮拔掉即实验结束后将铁皮拔掉即 可。可。 径流小区的大小与监径流小区的大小与监 测目的密切相关测目的密切相关 微型小区微型小区 面积:面积:12m2 监测结果与面积没有关系监测结果与面积没有关系 降雨溅蚀的监测降雨溅蚀的监测 中等小区中等小区

5、 面积:面积:一般小于一般小于100m100m2 2 (5 5米宽,米宽,2020米长)米长) 功能:功能:用于作物管理用于作物管理 措施、植被覆盖措施、措施、植被覆盖措施、 轮作措施、监测动土措轮作措施、监测动土措 施及其他一些措施的水施及其他一些措施的水 土保持效益监测土保持效益监测 418 大型小区大型小区 通常在通常在1hm2以内以内 用于用于监测结果可能与小区面监测结果可能与小区面 积有关系,入坡面细沟发育;积有关系,入坡面细沟发育; 用于对小区的耕作和农作措用于对小区的耕作和农作措 施相似性要求比较高的情况;施相似性要求比较高的情况; 用于用于评价诸如梯田、放牧或评价诸如梯田、放牧

6、或 牲畜的践踏作用。牲畜的践踏作用。 集水区集水区 面积面积:无明确规定,但通常在几无明确规定,但通常在几 个个km2以内,是由分水岭组合而成以内,是由分水岭组合而成 的天然集水单元。的天然集水单元。 功能功能 : 1)弥补径流小区的缺陷,获得相)弥补径流小区的缺陷,获得相 对合理的土壤侵蚀量对合理的土壤侵蚀量 用径流小区测定侵蚀时的缺陷:用径流小区测定侵蚀时的缺陷: 第一、集流槽内水流以自由出流第一、集流槽内水流以自由出流 的形式汇集到径流桶;的形式汇集到径流桶; 集水区集水区 第二、忽略了泥沙淤积。第二、忽略了泥沙淤积。 输移比输移比:流域出口处的:流域出口处的 泥沙量与流域内侵蚀量泥沙量

7、与流域内侵蚀量 的比值的比值 2 2)对反应流域内土地情)对反应流域内土地情 况变化所引起的流域内况变化所引起的流域内 的产流、侵蚀状况的相的产流、侵蚀状况的相 应变化应变化 建立径流小区的目的是为了收集降雨时小区内产建立径流小区的目的是为了收集降雨时小区内产 生的径流和泥沙,从而对土壤侵蚀速率作出正确生的径流和泥沙,从而对土壤侵蚀速率作出正确 的评价;的评价; 径流小区包括径流小区包括 小区小区 径流、泥沙收集系统径流、泥沙收集系统 在小区规划阶段在小区规划阶段应考虑应考虑 小区布设地段;小区布设地段; 小区面积小区面积 小区数目;小区数目; 小区内拟采取的措施小区内拟采取的措施 小区边界的

8、材料;小区边界的材料; 集流方式集流方式 分水箱的大小及其级别;集流桶的分水箱的大小及其级别;集流桶的大大大小大小 蓄水池的大小;蓄水池的大小; 排水沟排水沟 。 小区布设的基本原则小区布设的基本原则 径流小区布设应选择在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的典型径流小区布设应选择在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的典型 地段,使所建径流小区具有比较好的代表性,能够地段,使所建径流小区具有比较好的代表性,能够 反应监测区水土流失的基本特点;反应监测区水土流失的基本特点;(水土保持检水土保持检 测技术规程测技术规程) 径流小区应尽可能选取或依托各水土流失区已有的径流小区应尽可能选取或依托各水土流失区已有的 水土保持实验站,并考

9、虑观测和管理的方便性;水土保持实验站,并考虑观测和管理的方便性; 选择布设小区的坡面横向选择布设小区的坡面横向 应该平整,坡度和土壤条应该平整,坡度和土壤条 件均一件均一, ,以消除土壤、地以消除土壤、地 形地貌等因素对观测结果形地貌等因素对观测结果 的影响的影响 ; 在同一流域内布设的小区,在同一流域内布设的小区, 应尽量集中,有利于管理应尽量集中,有利于管理 和维护。和维护。 设计径流深的获取设计径流深的获取 计算经验频率计算经验频率 收集临近气象站多年降雨资料,按次降雨量的大小将各次收集临近气象站多年降雨资料,按次降雨量的大小将各次 降雨从小到大排序,划分降雨量的范围,统计发生在各降降雨

10、从小到大排序,划分降雨量的范围,统计发生在各降 雨量范围内的降雨次数,按照下式计算经验频率:雨量范围内的降雨次数,按照下式计算经验频率: (1 1) 式中:式中:Pi为发生在降雨范围为发生在降雨范围i i内的经验频率;内的经验频率;m m为该降雨范为该降雨范 围内的降雨次数;围内的降雨次数;n n为总的降雨次数;为总的降雨次数; 1 n m pi 经验频率曲线经验频率曲线 在计算经验频率的基础上,用配线法或其他方法做经在计算经验频率的基础上,用配线法或其他方法做经 验频率曲线;验频率曲线; 获得设计暴雨获得设计暴雨 通过设计暴雨的频率,从经验频率曲线上查找出相应通过设计暴雨的频率,从经验频率曲

11、线上查找出相应 的降雨量。在径流小区设计时,通常采用的降雨量。在径流小区设计时,通常采用5050年一遇的年一遇的 暴雨作为设计暴雨标准。暴雨作为设计暴雨标准。 实例实例 某站测得某站测得62年降水资料,将雨量资料按大小进行分组,计算各年降水资料,将雨量资料按大小进行分组,计算各 组出现的次数、频率、累计次数、累计频率及组内平均频率密度。组出现的次数、频率、累计次数、累计频率及组内平均频率密度。 表中第(表中第(3)列为各组内出现的次数,第()列为各组内出现的次数,第(4)列为第()列为第(3)列自)列自 上而下逐组累加的次数,表示年雨量大于或等于该组下限值上而下逐组累加的次数,表示年雨量大于或

12、等于该组下限值x出出 现的次数。第(现的次数。第(5)、()、(6)列是分别将第()列是分别将第(3)、()、(4)列相应各)列相应各 组次数除以总次数组次数除以总次数62,即为相应的频率。第(,即为相应的频率。第(7)列是将第()列是将第(5) 列的组内频率列的组内频率P,再除以组距,再除以组距x(本例为(本例为200mm),它表示频),它表示频 率沿率沿x轴上各组所分布的密集程度。轴上各组所分布的密集程度。 径流系数径流系数 通过临近水文站的多年观测资料求得;通过临近水文站的多年观测资料求得; 借用临近小区的径流系数;借用临近小区的径流系数; 附近没有水文站或小区观测资料时,可以对省、附近

13、没有水文站或小区观测资料时,可以对省、 区径流系数等值线图进行内插获得。区径流系数等值线图进行内插获得。 获取径流深获取径流深 将设计暴雨雨量和径流系数相乘,即可得到小区设将设计暴雨雨量和径流系数相乘,即可得到小区设 计径流深。计径流深。 小区面积小区面积 径流小区常为矩形,对于长与宽的比例没有明确的规定,径流小区常为矩形,对于长与宽的比例没有明确的规定, 但一般认为宽短小区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的小区会影但一般认为宽短小区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的小区会影 响到细沟的发育。响到细沟的发育。 小区的宽度应能保证相关措施的落实,如顺坡垄状耕作,小区的宽度应能保证相关措施的落实,如顺坡垄状耕作, 则小区

14、的宽度与沟垄的宽度、拟建沟垄数目密切相关。则小区的宽度与沟垄的宽度、拟建沟垄数目密切相关。 对于农地小区,为减小边界效应的影响,应在小区左右对于农地小区,为减小边界效应的影响,应在小区左右 两侧和上部修建缓冲带,小区内不容许没有必要的践踏。两侧和上部修建缓冲带,小区内不容许没有必要的践踏。 小区面积小区面积 为了提高监测数据的可比性,当分析、研究水土流失区域为了提高监测数据的可比性,当分析、研究水土流失区域 特征时,必须要使各地的特征时,必须要使各地的小区大小保持一致小区大小保持一致,其中的处理,其中的处理 措施也应一致。措施也应一致。 标准小区标准小区 垂直投影长垂直投影长20m20m,宽,

15、宽5m5m,坡度为,坡度为5 5 或或1515 ,坡面坡面 经耕耙平后,纵横向平整,至少撂晃经耕耙平后,纵横向平整,至少撂晃1 1年,无植被覆盖年,无植被覆盖; 无特殊要求时,小区建设的尺寸应尽量参照标准小区的规无特殊要求时,小区建设的尺寸应尽量参照标准小区的规 定确定定确定 ; 非标准小区非标准小区 当监测目的是研究某一特定当监测目的是研究某一特定 因素对土壤侵蚀的定量影响因素对土壤侵蚀的定量影响 时可以选用时可以选用非标准小区非标准小区 , 其面积的选取,应根据小区其面积的选取,应根据小区 建设的目的要求进行,且应建设的目的要求进行,且应 充分考虑坡度、坡长级别、充分考虑坡度、坡长级别、

16、土地利用方式、耕作制度和土地利用方式、耕作制度和 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措施。 边墙边墙 矩形矩形,高出地面,高出地面10 10 20cm20cm,埋入地下,埋入地下30cm30cm左右;左右; 材料材料 水泥板:水泥板:长长505060cm60cm、高、高404050cm50cm、厚、厚5 510cm10cm。 埋置要求埋置要求: 埋完后将两侧土壤夯实;埋完后将两侧土壤夯实; 水泥板的上缘向小区外水泥板的上缘向小区外倾斜倾斜6060 ; 金属板:金属板:mmmm的镀锌铁皮的镀锌铁皮 。 小区底端(下坡边小区底端(下坡边) 由水泥、砖等材料衬砌由水泥、砖等材料衬砌 而成而成。表面光滑,上缘与表

17、面光滑,上缘与 小区内地面同高,槽底向小区内地面同高,槽底向 下及向中间倾斜下及向中间倾斜;中部由中部由 镀锌铁皮或金属管做成的镀锌铁皮或金属管做成的 导流管或导流槽与集流桶导流管或导流槽与集流桶 或分水箱连接起来。或分水箱连接起来。 集流槽底 集流槽底 10cm 20cm 小区前墙 围堤 集流系统设计应考虑的因素集流系统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小区面积小区面积 降雨特性降雨特性 土壤入渗性能土壤入渗性能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产流特征产流特征 分水箱 小区边 导流管2 集流桶 导流管1 土面 集流系统集流系统 集流系统类型集流系统类型 集流桶排水系统集流桶排水系统 对微型小区而言,对微型小区而言, 只

18、用只用集流桶即可收集小集流桶即可收集小 区内产生的全部径流和区内产生的全部径流和 泥沙;泥沙; 大集流桶内设计小集流桶大集流桶内设计小集流桶 主要考虑年内主要考虑年内降水性质降水性质, 小集流桶用于收集一年中小集流桶用于收集一年中 多数情况下的中雨和小雨;多数情况下的中雨和小雨; 当发生大暴雨时,小集流当发生大暴雨时,小集流 桶装满径流后,由大径流桶装满径流后,由大径流 桶开始收集径流。桶开始收集径流。 分流系统集流桶分流系统集流桶 对于面积较大的小区,对于面积较大的小区, 在在发生较大降雨,产流发生较大降雨,产流 量较大,收集全部径流量较大,收集全部径流 是不可取的。这样,在是不可取的。这样

19、,在 实际工作中常采用分水实际工作中常采用分水 箱对径流进行分流,仅箱对径流进行分流,仅 收集部分径流以供观测收集部分径流以供观测 和取样。和取样。 集流桶安装与排水集流桶安装与排水 为保证小区内径流向集流桶汇集为保证小区内径流向集流桶汇集 过程为自由出流,必须使小区出过程为自由出流,必须使小区出 流口和集流桶之间有足够的高差,流口和集流桶之间有足够的高差, 通常可以挖坑以降低集流桶安装通常可以挖坑以降低集流桶安装 出的高程;出的高程; 为保证排水的畅通,需要相应地为保证排水的畅通,需要相应地 修建排水系统。即便是集流桶内修建排水系统。即便是集流桶内 的径流是用水泵抽出,由于水流的径流是用水泵

20、抽出,由于水流 集中,为避免造成新的土壤侵蚀,集中,为避免造成新的土壤侵蚀, 也应修建排水系统。也应修建排水系统。 分流系统的类型分流系统的类型 分流槽分流槽 分流系统的类型分流系统的类型 分水箱分水箱 分流系统的类型分流系统的类型 分水箱分水箱 mm的镀锌铁皮或厚度为的镀锌铁皮或厚度为2mm或或3mm的铁板制作的铁板制作 而成。而成。 mm。 分流孔多为直径分流孔多为直径35cm的圆孔,间距在的圆孔,间距在1015cm 左右,为保证分流均匀,分流孔间的距离应该相左右,为保证分流均匀,分流孔间的距离应该相 等。等。 在东北地区也有采用宽在东北地区也有采用宽2cm、高、高5cm的矩形分流孔的矩形

21、分流孔 的,其功能与圆型分流孔没有差异。的,其功能与圆型分流孔没有差异。 分流孔的数目应根据小区面积大小、设计径流深分流孔的数目应根据小区面积大小、设计径流深 及集流桶的体积来综合确定,以保证设计径流深及集流桶的体积来综合确定,以保证设计径流深 条件下分流桶不溢流为基本原则,常见的分流孔条件下分流桶不溢流为基本原则,常见的分流孔 数目为数目为5、7、9、11。 为防止径流中携带的杂草阻塞导流管,在分水箱为防止径流中携带的杂草阻塞导流管,在分水箱 内应安装纱网或其他过滤设施,纱网的网眼不能内应安装纱网或其他过滤设施,纱网的网眼不能 太细,应大于太细,应大于1cm2,如果过细则会引起水流不畅,如果

22、过细则会引起水流不畅, 导致分水箱溢流的结果。导致分水箱溢流的结果。 100cm 分流孔分流孔 60cm 60cm 6cm 10cm 12cm 进水孔进水孔 1cm 20cm 30cm 10cm 2cm mm的镀锌铁皮的镀锌铁皮 和厚和厚 度为度为2mm或或3mm的的 铁板制作而成,为铁板制作而成,为 了便于搅动径流和了便于搅动径流和 泥沙取样,集流桶泥沙取样,集流桶 全为圆形的,尺寸全为圆形的,尺寸 与分水箱相当或略与分水箱相当或略 大于分流箱。大于分流箱。 100cm 距离边缘10cm D = 90 cm 6cm 14cm 3cm D=10cm 底面排水孔 在小区下建设大型水在小区下建设大

23、型水 池收集径流,是另一池收集径流,是另一 种收集径流和泥沙的种收集径流和泥沙的 方法,当小区较大时,方法,当小区较大时, 泥沙取样的精度不高,泥沙取样的精度不高, 同时水池内泥沙的清同时水池内泥沙的清 除也是一大问题。除也是一大问题。 小 区 5m 1.1m 1m 蓄水池 10cm 为防止降水和沙尘直接进入分流箱或集流箱,为防止降水和沙尘直接进入分流箱或集流箱, 一般要给分水箱和集流箱安装盖子。一般要给分水箱和集流箱安装盖子。 分流箱和集流箱的安装应保持水平。分流箱和集流箱的安装应保持水平。 为了排放径流,分流箱和集流箱的底部应开直为了排放径流,分流箱和集流箱的底部应开直 径为径为12cm左

24、右的圆形孔,收集径流时用阀将圆左右的圆形孔,收集径流时用阀将圆 形孔堵住,观测完毕后打开圆孔将径流和泥沙形孔堵住,观测完毕后打开圆孔将径流和泥沙 排掉。排掉。 观测时间观测时间: 每日早每日早8 8点准时开始点准时开始 观测方法观测方法 普通雨量计普通雨量计 检查承水瓶,如有雨水,倒入雨量筒中测量,检查承水瓶,如有雨水,倒入雨量筒中测量, 并在并在降雨观测记录表降雨观测记录表中做准确记录。中做准确记录。 每次降雨过后,应及时测量,尽量减少蒸发。每次降雨过后,应及时测量,尽量减少蒸发。 自记雨量计自记雨量计 如果前一天没有如果前一天没有 降雨降雨, ,用注入少量清用注入少量清 水的方法,使自记雨

25、水的方法,使自记雨 量计的指针上调一格量计的指针上调一格 (1mm1mm),手动旋转),手动旋转 自记钟,自记钟, 调整指针调整指针 指向正确的时间。指向正确的时间。在在 连续没有降雨的情况连续没有降雨的情况 下,一下,一 张自记纸可张自记纸可 以连续使用以连续使用7 7天。天。 自记雨量计自记雨量计 如果前一天有降雨如果前一天有降雨,更,更 换自计纸。换自计纸。新的自记纸新的自记纸 更换前需要填写观测日更换前需要填写观测日 期、初算人等相应项目。期、初算人等相应项目。 换下的自换下的自 记纸应及时记纸应及时 填写取纸日期。带回室填写取纸日期。带回室 内初算雨量,并于自记内初算雨量,并于自记

26、纸和观测记录本上各记纸和观测记录本上各记 录一份录一份,且,且应妥善保存。应妥善保存。 每场降雨后应观测小区径流量,并取泥沙样,每场降雨后应观测小区径流量,并取泥沙样, 清洗分水箱和集流桶。清洗分水箱和集流桶。 准备工作准备工作 取样前,准备好取样瓶,米尺,扳手,铁锹,舀子,取样前,准备好取样瓶,米尺,扳手,铁锹,舀子, 笔,记录表等,放入工具篮中,带至小区。笔,记录表等,放入工具篮中,带至小区。 取样步骤取样步骤 首先对照记录表填写好小区号、观测日期、观测人等首先对照记录表填写好小区号、观测日期、观测人等 项目。然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取样。项目。然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取样。 检查小区、分水箱、集

27、流桶等是否有异常现象,主要检查小区、分水箱、集流桶等是否有异常现象,主要 侧重于有无溢流、严重淤积及分流孔堵塞等现象发生,侧重于有无溢流、严重淤积及分流孔堵塞等现象发生, 若有情况,做好相应的记录。若有情况,做好相应的记录。 对照记录表填好集流桶号,打开桶盖,将米尺垂直放入桶对照记录表填好集流桶号,打开桶盖,将米尺垂直放入桶 中至桶底,读取水面所在刻度值,填入记录表中。每个集流中至桶底,读取水面所在刻度值,填入记录表中。每个集流 桶,应在不同位置测量水深桶,应在不同位置测量水深4 4次。次。 用铁锹搅动集流桶中的泥水,使泥沙与水充分混合达到均用铁锹搅动集流桶中的泥水,使泥沙与水充分混合达到均

28、匀,用舀子取样,装入取样瓶中,记录瓶号。每个集流桶内匀,用舀子取样,装入取样瓶中,记录瓶号。每个集流桶内 取样两个。取样两个。 打开集流桶底阀,然后一边搅动,一边放出泥水,最后用打开集流桶底阀,然后一边搅动,一边放出泥水,最后用 清水将集流桶冲洗干净。清水将集流桶冲洗干净。 拧紧底阀,盖好桶盖,进入下一个小区的取样工作。拧紧底阀,盖好桶盖,进入下一个小区的取样工作。 每次产流后,应及时检查分水箱的分流孔,发现有淤泥时每次产流后,应及时检查分水箱的分流孔,发现有淤泥时 应及时清理,不能影响出水。应及时清理,不能影响出水。 当集流系统仅为集流桶,没有分流箱时:当集流系统仅为集流桶,没有分流箱时:

29、(2) 式中:式中:R为径流泥沙体积(为径流泥沙体积(m3););r为集流桶为集流桶 的半径(的半径(m););h为集流桶内径流泥沙混合溶为集流桶内径流泥沙混合溶 液的深度(液的深度(m)。)。 hR r 2 4 1 当集流系统由一个分流箱和集流桶组成时:当集流系统由一个分流箱和集流桶组成时: (3) 式中:式中:n n1 1为分流箱分流孔的数目,其他符号意义同前。为分流箱分流孔的数目,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当集流系统由两个分流箱和集流桶组成时:当集流系统由两个分流箱和集流桶组成时: (4) 式中:式中:n2为第二个分水箱的分流孔数目。当分流箱为多个级别为第二个分水箱的分流孔数目。当分流箱为多个

30、级别 时,其径流量的计算方法,依此类推。时,其径流量的计算方法,依此类推。 hR r n 2 1 4 hR r nn 2 21 4 当当泥沙浓度不大泥沙浓度不大时,上述方法获得的水沙混合物的时,上述方法获得的水沙混合物的 体积,即可近似为小区径流量体积,即可近似为小区径流量. . 当当侵蚀剧烈,集流桶内泥沙淤积厚度较大侵蚀剧烈,集流桶内泥沙淤积厚度较大时,应相时,应相 应地扣除泥沙所占的体积。应地扣除泥沙所占的体积。 在径流深度量测时,可以先用铁锹将集流桶内沉积在径流深度量测时,可以先用铁锹将集流桶内沉积 的泥沙滩平,然后再测定径流深度,测定时应注的泥沙滩平,然后再测定径流深度,测定时应注 意

31、用力分寸,使水尺接触到泥沙即可,为避免泥意用力分寸,使水尺接触到泥沙即可,为避免泥 沙的高低不平,径流测定应在不同位置进行,最沙的高低不平,径流测定应在不同位置进行,最 后取其平均值。后取其平均值。 对于以对于以蓄水池蓄水池为径流收集系统的小区,因为一般为径流收集系统的小区,因为一般 蓄水池较大,采用搅拌的方法取样难度较大,其蓄水池较大,采用搅拌的方法取样难度较大,其 代表性较差。代表性较差。 可以考虑先沉积可以考虑先沉积泥沙滩平泥沙滩平,等泥沙沉降后,在不,等泥沙沉降后,在不 同位置量测径流深度,等取样完成以后让蓄水池同位置量测径流深度,等取样完成以后让蓄水池 中的水沙混合物沉积几天,然后将上面的清水用中的水沙混合物沉积几天,然后将上面的清水用 水泵或虹吸法水泵或虹吸法抽出,进一步量测泥沙量。抽出,进一步量测泥沙量。 当研究当研究目的与降雨的次数有关目的与降雨的次数有关时,测定完径流、时,测定完径流、 取完泥沙样以后,应及时将蓄水池中的泥沙清理取完泥沙样以后,应及时将蓄水池中的泥沙清理 掉,避免对下次测定造成误差。掉,避免对下次测定造成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