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称象教案(附作业设计及答案)_第1页
曹冲称象教案(附作业设计及答案)_第2页
曹冲称象教案(附作业设计及答案)_第3页
曹冲称象教案(附作业设计及答案)_第4页
曹冲称象教案(附作业设计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助力教育书海扬帆,助你一臂之力课题:4曹冲称象【教学要求】1 . 认识“曹、员”等14个生字,会写“称、柱”等10个生字,认读生字组 成的词语。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3 .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 大胆表达的品质。【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教学难点】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 . 认识“曹、员”等14个生字,会写“称、柱”等10个生字,认读生字

2、组成的词语。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般教具准备1 .教学课件。2 .模拟称象的演示道具,如装水的玻璃缸、塑料肥皂盒盖、玩具象(要有一定的重量)、小石块等。【设计意图: 谈话的形式, 从学生熟悉 的话题入手, 引起学生学 习的兴趣从 而自然过渡省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质疑课题1 .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课件出示2)(出示秤称实物画面)那,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课件出示3)(出示大象画面)是呀,大象又高又大,怎样称出它的重量呢? 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古代故事曹冲称象(板书课题),看看人们 是怎样称大象的。2 .围绕课题质疑【设计意

3、图: 以填空的形 式,整体感知 课文,降低了 难度,适合低 年级学生的 年龄特点。】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想知道什么呢?(学生可能会提出“曹冲 为什么要称象” “曹冲想用什么方法称象” “大象到底有多重”等 问题。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在肯定之后,要告诉学生“曹冲想 用什么方法称象”是我们要读懂的重要问题。)二、自读课文,了解内容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3遍提醒学生把句子读通顺,遇到 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 .指名不同层次的学生朗读,检查自读效果如果有的学生还 没有读顺,再提醒他们自读相应的句子、段落,力求大部分学生 能把课文读通读顺。3 .(课件出示4)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然后按“谁做

4、了什么事”的思路口头填空:课文讲()的故事。(学生填“曹冲称象”正确,填“曹冲想出好办法称象”更好, 应给予充分肯定)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一1 .认真读课题,注意轻声,读准字音,自学生字,想想可以 找哪些朋友。2 .朗读课文:(课件出示5:朗读要求)(1)给课文标好自然段;(2)圈出文中的生字,并给生字找几个朋友;(3)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三.检查预习,学习字词出示生字(课件出示6)zh uzu o ch eng g n zh n r n d i su i chu n ch mg柱做秤 杆站 然底岁 船称c 小 yumgn y i l in zhSg k n xi n zhi li mg

5、曹员 根议论重 量 线 止1 .指名领读,正音。注意平舌音与翘舌音,前鼻音与后鼻音 的区别。“柱、秤、称、站、船、重、止、然”是翘舌音,“做、岁、曹”是平舌音。“杆、论、砍、线”是前鼻音。“量”是后鼻音。2 .自由练读。开火车读。3 .去掉拼音谁能读好它们,试试看。指名读。齐读。4 .多元认字:(1)实物演示法:学习“秤”可以实物演示“一杆秤”,说 说“秤杆、秤碇”。【设计意图: 多元识字和 写字的指导 是低年级阶 段语文教学 的重点内容, 也是部编版 教材的学习 要点。1(2)结合生活经验识记:“重”和“量”两个字,都有“里”, 可以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一些东西的重量,明白这个词语的意 思。

6、(3)联系生活实际:“曹”是个姓氏,想一想身边的人有没 有姓“曹”的。五.识记生字,写字指导1 .师重点指导“然、底”。(板书:然底)(课件出示7)出示“然、底”田字格课件。“然”上下结构,四点底的大小位置要注意,拉开适当的问 距,首尾两点稍大一些,右上“犬”字,最后一点不能忘记。“底”字,半包围结构,“氐”字的一横收笔在横中线上,向 右上倾斜,落笔比第一横长。斜勾要舒展,与左边的横平衡。2 .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六.反馈检查,当堂达标。1 .师生合作,老师抽读生字卡片,学生比赛读,看谁读得又 对又快。2 .小组合作,给生字找朋友,看哪个组找得多。3 .同桌合作,一人

7、读课文,另一人听,指出读的好的地方或 是不太好的地方。1. 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助力教育禾()()()八()()()2 .看拼音,写汉字。ch m g zh u d 1 chu n r n()象()子到()上()()后3 .文中有几种称象的方法,哪种最好? 答案:1. 禾(种)(秧)(稼)小、(然)(黑)(燕)2 .称 柱底船 然3 .文中有三种称象的方法,分别是:有的说造一杆大秤称,有的说把大象 割成一块一块的称;曹冲的方法是把象赶到船上称。曹冲的方法最好,最管用。第二课时矮课时目标1 .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2 .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3

8、.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母教具准备1 .教学课件2 .模拟称象的演示道具,如装水的玻璃缸、塑料肥皂盒盖、玩具象(要有一定的重量)、小石块等。行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1. 当小老师,抽读生字卡片。2. 复习词语:柱子 做秤杆 站出来 果然 七岁 上船 曹冲议论砍倒重量官员为止一条线(课件出示10)(1)指名学生认读生词。(2)开火车认读词语。3.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谁能把这个故事简 单地给大家讲一讲?请学生讲一讲故事大概,其他同学补充。4. 继续学习4曹冲称象。(板书:4曹冲称象)二、分步细读,重点感悟1 .指名

9、朗读第一自然段。2 .学习第二自然段,感悟大象“又高又大”(课件出示11大象图片)感悟大象“又高又大”。(1)指名朗读(2)学生画出写大象又高又大的语句,互相交流再出示(课件出示12大象又高又大的语句)“这头象又高.乂大,身 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这个句子,指导朗读,体会大象“又 高又大”。(3)激发想象,发展思维和语言:(课件出示13)大象的身子像(一堵墙)【设计意图: 通过比较读, 体会到加点 字的好处,去 掉了就没有 了这种表达 的效果。】大象的身子还像()。腿像(四根柱子)腿还像()。(4)(课件出示14)出示并比较两个句子:大象有多重呢?大象到底有多重呢?(第二个句子好,加上“到

10、底”起到强调的作用。)指导朗读,提示学生读出惊奇、疑问的语气3 .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官员们的称象办法(1)四个同学一组,分角色练习朗读,再互换角色朗读(2)思考、讨论:官员们提出了什么称象办法?他们的办法 好吗?为什么?(板书:官员们造大秤)4 .学习第四自然段,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1)自由朗读,要求读熟。(2)曹冲称象的办法需要几个步骤?分别是什么?(共四步。分别是:赶象上船一一在船舷上做记号一一把大 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一一称石头的重量。)(课件出示15/16 图文)演示曹冲称象的过程图。曹冲赶象上船,船舷上画一条线 一一赶象上岸,装上石头一一称石头(板书:曹冲赶象上船画一条线赶

11、象上岸装上石头称石头)(3)为什么要在船舷上画线呢?(是为了记下大象的吃水 位置,即大象的重量)(4)石头为什么要装到船下沉的地方为止?(石头装到船下沉的地方,才和大象的重量相同。)(5 )实验演示指名学生上讲台,一边说一边通过道具实验演 示曹冲的称象办法教师提醒全班学生认真观察。(6)教师出示先再然后”等表示承接关系的 词语,让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再指名学生说,师生 共同评价,看是否把曹冲称象的办法说清楚了。(7)思考、讨论:曹冲的称象办法好吗?为什么?(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一用船代替秤,解决了没有大秤 的问题;二用石头代替大象,让大象丝毫无损,从而认识到曹冲 称象办法的巧妙)5

12、 .指导朗读最后一段,注意“微笑着” “果然”这两个词的 语气。三、升华认识,拓展思维。1 .一头大象,官员们想不出好办法称它的重量,小曹冲怎么 会想出这么个好办法呢?(曹冲善于观察、肯动脑筋、善于联想)2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你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呢?(可以用士兵来代替石头称象。)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各自见解,进行互相评价。【设计意图: 实物的演示, 一目了然,更 直观、形象, 符号低年级 的认知能 力。】【设计意图: 通过提问“还 有没有更好 的办法来称 象呢? ”的方 式引起学生 思考的热情, 果然有意外 的收获。】3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司马光砸缸救小朋友的故事, 今天 又学了曹冲

13、想出好办法称象的故事,那么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 什么难题,想了什么办法解决呢?还有什么难题,现在没有想到 解决的办法,说出来吧,大家帮你想办法,好吗 ?书海扬帆,助你一臂之力 助力教育学生提问题,其他同学解决问题 课外作业新设计1 .比一比,冉组词。止()重()议(正()量()蚁(2 .用下列词语写句子。(1)才(2)到底3 .试着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一说 曹冲称象的过程。答案:砍(砍树)吹(吹气)接着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赶象上岸装上石头称石头1 .止(停止)重(重量)议(议论)正(正反)量(分量)蚁(蚂蚁)2 .(1)才 我的弟弟今年才两岁。(2)到底你到底去还

14、是不去呢?3 .曹冲先赶象上船,再在船舷上做记号, 最后称石头的重量。)板书设计:曹冲称象官员们造大秤曹冲:曹冲赶象上船画一条线【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 .课文第四自然段是本课的重难点,我重点指导学生读好这段。在教学第四 自然段时,用实物道具和课件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曹冲当时是如何称象的。 注 意指导学生抓住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先然后再最后” ,描述称象的 过程。2.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结尾处我安排了 口语拓展这一环节, 我想进一 步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我说:“你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呢? 学生 的情绪又高涨起来,有一名学生兴奋地站起来,提出了他的新方法:我用士兵来 代替石头称象。一名

15、士兵的体重只有一百多斤,用士兵代替石头称,误差要小得 多。士兵们跑到船上去,不费吹灰之力。最后,只要每个士兵称出自己的体重, 全部加起来,就可以知道大象有多重了。这样称不是更快更容易吗?不足之处:对学生鼓励与赞赏不够。我们每一位教育者也要多给予学生掌声与喝彩, 少责难与批评,使学生成为 勇于尝试,敢于探索,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气馁,并且有积极健康心理的开拓型 人才。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曹冲称象本课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七岁的小曹冲想出称象的好 办法,称出大象重量的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平时多观察,遇事多动脑筋,就 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1 .曹冲简介:曹冲,(196

16、年-208年),字仓舒,曹操之子。曹冲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 深受曹操喜爱。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的意思。不过曹冲还未成年 就病逝,年仅十三岁。2 .曹操简介: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 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占据兖州,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份,编为“青州兵”。 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 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

17、后封魏王。子曹丕称 帝,追尊为武帝。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书海扬帆,助你一臂之力助力教育定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 、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 武帝集,已佚,有明人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课后作业由础积累大巩固一、看拼音,写词语。r n h du zh n l i su i yu e zh u zi ddo di、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五

18、、把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列,在括号里标上序号。() 石头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把大象赶到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上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称一称船里的石头。阅读能力大提升.六、课文整体梳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大象又 又,身子像,腿像四根。2、“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官员们一边()一边()。七、重点段落品析。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 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 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曹操听了直摇头。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先把大象赶到一艘 大 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 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 重,大象就有多重。”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