拴在琴凳上的十年人间FM_第1页
拴在琴凳上的十年人间FM_第2页
拴在琴凳上的十年人间FM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拴在琴凳上的十年 人间 FM图 | CFP 今天重温一篇颇受欢迎的文章,这也是我们与荔枝 FM 合作 的新栏目“人间FM的第一期。“人间”希望以更多形式将真的 好故事呈现给大家,声音必然要占上一席,诸多尝试,为的 还是那句话和你们一起,干一件创造人间的事儿。直到 很多年后, 如果有人问起, 我也只能说: “是的,我会弹琴。 好像只是一个普通的技能,会游泳、会写字、会说英语 会弹琴,这听上去并不是一件多么大不了的事情。可惜一开 始,妈妈并不是这么想的。 我生长在大西北沙漠边缘的油田小镇,从爷爷辈的第一 代油田人建起它,到所有人在我十来岁时陆陆续续搬离,那 里都是相同的模样。小镇自成一个“王国”,

2、我和我所有的同 学一样,在小镇医院出生,在小镇中间的幼儿园玩耍,然后 从一样的小学读到高中毕业。所有人似乎都认识所有人。于 是,“顾老师给她家姑娘买了钢琴”、“人家慧子比贝贝小,都 开始学琴了”大概也就是这样的理由, 足以支持妈妈做出 “一定要让女儿学琴”这个决定。 更何况, 弹钢琴是多么“高贵” 的一件事: “你看电视里,公主们在晚餐后总是坐在客厅的钢 琴前面弹琴, 穿着精致的大裙子, 多美。 ”那年,茜茜公主 的电影刚刚热播,存留在妈妈内心深处的公主梦,被描绘得倍加诱人,可在那个家里孩子还要为了吃饱饭而打架的年代, 这些怎么可能实现呢?“我还记得自己上中学时, 就为了能摸 一下音乐老师那架

3、脚踏的风琴,每节课之前争着抢着要去帮 老师抬琴。 多按了一下, 心中就能幸福好久!”琴键上满溢着 妈妈少女时期的梦。 “弹钢琴”就是妈妈心中的公主梦 网 络图那年我四岁半,幼儿园肄业,被“夹带”进小学学前班, 坐在小课桌前,脚还踩不到地下;妈妈 29 岁,和爸爸月工 资加在一起也就三两百元。家里存款两三千,一架钢琴怎么 说也要近万元。妈妈说服爸爸,两人开始频繁地坐公共车去 银川看琴,直线距离近 100 公里,那时候柏油路都还没修好, 单程近四个小时,道路坑坑洼洼,路两边是连天的戈壁、露 天煤矿和零零星星的土坯房。这条路在往后的日子里,我们 又走过无数遍。 “我当年真喜欢那个一万二的苏联进口的钢

4、琴 啊,你爸就在旁边劝,说借的钱太多,家里还要存钱买冰箱 电视,就太困难了。”“我觉得我的琴已经很不错了。德国原 厂的产线, 晚几年就都国产了, 远不如我的呢。 ”长大后我这 样安慰妈妈。“恩也行吧。” 钢琴搬回家的场景我还记得。春夏之交,窗外的阳光还蒙着春天连绵的沙尘暴过后 的黄白色,爸爸和他七八个年轻的朋友轰轰闹闹地把一个巨 大的、沉重的、被严严实实包裹的大家具抬上三楼。小小的 家里围了很多人,包裹层层打开,黑色的钢琴漆在阳光下明 晃晃的,刺人眼睛。妈妈像是对着全世界宣布:“贝贝,这是你五岁的生日礼物。你以后要好好学,听见没?”“恩!”后来 我明白,永远不要轻易答应自己完全不了解的事情即便

5、 当时明白又如何, 我没有选择的权利。 随着钢琴搬进家门的, 是一些铁律:所有作业必须在下午放学前完成,每晚七点到 九点固定练琴两个小时。妈妈会坐在我的旁边,从开始的音 阶,到每一首曲子的每一个音符和节拍,全程监督。中途只 能上一次厕所,喝水一次,时间严格固定;弹错音会打手。 从钢琴进门到我初中毕业, 每天最少两小时, 几乎全年无休, 重大考试、比赛前练琴时间会尽可能延长。 10 年周而复始, 一直到我考完业余 10 级的考试。许多孩子一路学到五六级 就放弃了, 他们曾是我妈妈买琴的动力。 “这不过是一个兴趣 爱好嘛! ”他们会这样自我安慰, 只有妈妈带着我, 一路考到 我能考的最高级。 “妈

6、妈,为什么慧子她们都不学了, 我还要 学?”“这是你答应我的。答应的事情就要做到。”90 从年代“学琴潮”开始,城市周末的大街小巷,太多太多的琴童 在家长的带领下背着提琴(还好,没看到过背着钢琴的)和 琴谱,像是去完成一项特殊的使命。不乏如朗朗父亲一样的 家长,带着儿子背井离乡,租住在北京的小破房子里,就是 为了儿子能在中央音乐学院找“最好的音乐老师”,考音乐附 小、附中, 从此走向“钢琴家”之路。当然,朗朗只是个例。 “找 个好老师, 这太重要了! ”作为高中老师的妈妈, 从来就对此 坚信不疑,“海顿教出了莫扎特,莫扎特教出了贝多芬。”可小镇上会钢琴的成年人,也就是学校的三两个音乐老师,自

7、己都远谈不上专业,怎么教小孩呢?只有去市里。百公里的 土路,单程近四个小时。银川的钢琴课每周一次,周日早晨 七点整,妈妈拖着我坐上去市里的公交车,为了省钱,只买 一个座位,客满的时候就一路抱着我。中午将近十二点到银 川南门老汽车站,坐 3 块钱的人力三轮车,半个多小时到文 化街的歌舞团大院, 下午四点原路返回, 晚上到家早已天黑。 路上的近八个小时只为一个小时的“专业课”。下课之后,母 女俩同吃一份“露露快餐厅”的 5 元餐,当年它的对面还是新 华照相馆。从小镇到银川的公路,是后来才修好的 ( 作者供图)冬 天好冷,常常开始上课了,我的手仍像冻坏的胡萝卜,没有 那么多时间用来浪费,手指在僵硬的

8、弹奏过程中才慢慢恢复 知觉。连钢琴老师都有些不忍,倒杯热水让这对大风里来的 母女俩先暖一暖。 夏天好闷, 母女两昏昏沉沉的挤在公车上, 我满身都起了痱子。我很羡慕那些住在离老师家不远的市里 的孩子,“他们条件真好啊!”母女俩总是如此感叹。每当拉 着妈妈的手走在银川宽阔的马路上, ,我总是什么都想要 一切都那么好看、那么新鲜,但到头来也什么都没买。 妈妈的理由不容置疑:“学费一次 50 ,(还有)吃饭、来回车 费,我们要把成本控制在一次 100 以内。”偶尔路过鼓楼的 新华书店我们会去看看书、 琴谱和磁带, 只有和钢琴相关的, 妈妈才会额外通融。 很多年过去, 在某个饭局上, 有人说: “你知道

9、以前马家滩有个疯女人。 每周带着娃娃去银川学钢琴。 简直是疯了。 ”我和妈妈听了大笑不止, 可是转过身去, 我莫 名的就想流眼泪。 因为学琴的成本太高,练琴就需要 加倍努力。挨打变得很频繁,后来我还问过爸爸,你为什么 从来不进卧室看我弹琴?你不喜欢吗?爸爸故作神秘地悄 悄对我说:“太惨了,我实在是看不下去啊!”伴随琴声的欢 笑声寥寥无几,似乎这件“高贵”的兴趣爱好无法让任何一个 人从中获得“轻松”与“喜乐”常。常伴随着的, 是抽泣声和严厉 的训斥声,每首曲子想过关都需要巨大付出。被撕过琴谱, 被打红过手,似乎还有几次被拉下琴凳爸爸偶尔回来劝 两声,但多半都是沉默的,他当然也“救”不了我,我知道

10、。 有时候,妈妈也会很温柔巴赫的曲子太难,考级又非要 考,我学得太吃力, 妈妈也会抱怨, “这个世界为什么会有人 写出这么复杂又不好听的曲子。 ”两个人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 “读”,好不容易弹顺了,都会觉得如释重负。在往后的很多 年中, 每当有人问我“你喜欢弹琴吗?”“喜欢。”这个答案就只 是说给妈妈听的。怎么会有小朋友喜欢这件枯燥、乏味又痛 苦的事情呢?那时候的我着实难以理解。爸爸妈妈不在家的 时候,我会被反锁在家里,要完成当天的“任务”。有的时候 只是锁一个晚上,寒暑假的时候会是一整个早晨或者下午。虽然寂寞,却是我难得的休闲时间。在闭锁的空间里,我弹 五分钟琴,转悠五分钟,翻翻童话书,和自己

11、说说话。电视 是不敢看的,因为电视机会热;玩具也没什么好玩,拆来拆 去不过就是那么几个。 有那么一两个暑假, 也有同学来找我, 我没有钥匙出不去,她也进不来,两个小姑娘就坐在地下, 隔着房门聊天,我不时看看表,提醒她:“你得回去了,我妈 要回来了。 ”来外婆家过暑假的表哥们也会来找我, 但只是为 了拿我爸妈的“小霸王红白机”他们在门口求我偷出来给 他们玩, 我爬上卫生间的洗衣机, 打开卫生间高高的小窗户, 把游戏机盒子艰难地递给窗户外面叠罗汉式的两个哥哥,然 后羡慕地看着他们离开。更多的时候,我只是趴在阳台的窗 户上发呆,看着外面偶尔飞过的鸟,和更少的人从家门口像 是废墟一样的荒地上经过。沙尘

12、暴吹过的时候,闭上眼睛, 我总感觉自己听到了海的浪涛声, “沙漠的尽头就是大海呢! ” 我不止一次闭上眼睛,想象自己住在一栋海边的房子里,穿 着公主的纱裙,听见真正的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 每 一次在亲戚和朋友面前的“表演”,都会出大大小小的差错, 我很紧张,我讨厌弹琴给别人听。每一次想要在小镇另一头 的外婆家和表姐再多玩一分钟,都会被妈妈拉上自行车后座, 满含着不舍和泪水离开。每一次被钢琴老师指责曲子出错太 多或不够熟练时,就像负担了某种沉重的罪名。离开老师家 的那一刻,我知道无休止的责骂又要开始了;极少数的,在 课上受到了夸奖,我总是小心翼翼地观察妈妈的表情,如果老师关上门后,妈妈说:“今天

13、还不错。但老师说的其他问题, 你还是要注意”这才代表我真的可以露出轻松的表情了。想来,这个过程我们都很辛苦,可哪儿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轻 松获得的呢? “疯女人带着娃娃去银川学琴”的故事延续了五年,我 家终于搬到了银川。考过六级,妈妈再也认不清愈发复杂的 五线谱,我也不再需要她从头盯着我弹到尾。八级的曲子很 好听,九级好难,十级我不太有把握这些问题随着初中 青春期的叛逆变得非常模糊。忽然有一天,钢琴老师在妈妈 数次征询意见之后,明确地说:“这孩子不适合搞钢琴专 业!”“太让我失望了!我觉得自己过去近十年的重心完全放 错了位置。”妈妈无比惋惜,“女孩子学个艺术,多好!又轻 松又温柔!”我的手太小,即

14、便付出比正常孩子多达数倍的努 力,同样的曲子我依旧弹得非常吃力。 “肖邦的九度都够不到, 怎么学专业的。”这是我的“硬伤”。妈妈一直忽略了这一点, 最终我偏离了她的规划上音乐学院附中、考上北京或者 上海音乐学院钢琴表演系,那样的话,既不像妈妈学理科那 么辛苦,又不像爸爸学文科那么枯燥。 我在妈妈的失望中“仓 皇”地读了高中。不记得从哪一天开始,钢琴课也就这么停了。 高一时,一次我有机会在全校同学面前弹悲怆 。下面很 吵,所有人几乎都在聊天,对于我的曲子似乎毫无兴趣。我 记得自己还化了妆,一直很紧张,感觉每一双眼睛都在批评自己,感觉总有某一个乐句我没有处理好。 这种感觉很糟糕 事实上,那天难得地

15、没有出错。 后来的故事大概是这 样的“妈妈,我发现学校的钢琴放在什么地方了! 竟然在 一个阶梯教室里面,晚上偷偷去弹琴,合唱团的师姐问我, 要不要来合唱团当钢伴, 我想去呢! ”“妈妈学,校钢琴比赛, 我进复赛啦。”“妈妈,钢琴比赛我被刷掉了有个师姐弹 了肖邦那首特别难的练习曲,好好听啊!”“妈妈,我在教会 当了司琴。有人在教堂结婚,我弹了婚礼进行曲!”“妈 妈,公司附近的琴房都好远,我好久没去了。”“妈妈,我想 弹琴。 ”在我意识不到的某一年的某一刻, 我忽然和以前的生 活和解了。我无比感激童年的每一首钢琴曲的学习从维 也纳古典乐派到浪漫主义,让我在往后学习文学、艺术、历 史中,不断彼此影响

16、和融通; 感激童年无数枯燥乏味的练习, 让所有的技巧成为我的肢体与记忆不可磨灭的一部分;感激 那些独自在家的日子,让我早早地不那么惧怕孤独和别离, 并在往后的生活中一直充满浪漫与幻想。这种和解,或许也 像我当初学琴一样,是无可选择的。可不和解又能怎样?我 完全没法想象,抛弃了这段童年或者说几乎是整个童年 的全部我会是什么样子。 当我如此向妈妈“告白”的时候, 她只是说: “小时候管你弹琴管的太严了, 我现在都觉得自己 好傻。你会不会怪我?” 陪伴了我整个童年的钢琴 (作者供图)大学毕业到北京工 作,我租的房子里一直没有钢琴。在过去的两年中,我只学 会了一两首新曲子, 是趁每年回家的那几天, 断

17、断续续学的。 旧钢琴一直摆在新家的书房里,上面铺着雪白的蕾丝花布, 琴身依旧闪着黑色的耀眼的光芒。我最后一次给外婆弹琴是 大一的暑假,我弹了德彪西的月光 ,外婆说:“真好听, 好温柔啊! ”那时候她正饱受癌症的煎熬。 我忘记最后一次弹 琴给爸爸听是什么时候,大概去香港读书前,和他在厨房做 饭的时候,我忽然跑回书房弹了我新学的曲子。厨房开着油 烟机,我想他未必能听得到。写这篇文章之前,我“采访”了 妈妈,视频里面母女俩还没讲多久,眼泪就流了下来,这是 我自己不管怎样都没法解释和安抚的情绪。我快 29 岁了。 如果我有一个女儿,我想自己未必能有勇气和毅力像妈妈这 样,付出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十年,日复一日地为女儿的一 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