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库-地基与基础_第1页
试题库-地基与基础_第2页
试题库-地基与基础_第3页
试题库-地基与基础_第4页
试题库-地基与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一、名词解释1. 液限2.塑限3.塑性指数4.液性指数二、填空题1. 土是由固体土颗粒、水和 气体三相组成的2. 土的灵敏度越高,其结构性越强,受扰动后土的强度降低就越二3. 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可通过颗粒分析试验得到。对于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可用_筛分法测定;对于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则用_比重计法测定。4. 土中液态水可分为_结合水_和自由水。5. 在土的三相比例指标中,三项基本的试验指标是 -土的重度 、 土粒比重 、 土的含水率。它们分别可以采用 _环刀 法、 比重瓶 法和烘干_法测定。5. 土的密度,土粒相对1. 水,气体;2.多;3.筛分法,

2、比重计4.结合水;密度,含水量,环刀法(灌砂法),比重瓶法,烘干法(烧干法,炒干法);三、选择题(4)相对密实度1. 下列指标可用来评价砂土密实度的是一一 含水量;(2)孔隙比;(3) 土粒比重;2. 颗粒级配曲线很陡时说明一一。(1) 颗粒分布范围较小;(2)颗粒分布范围较大;(3)颗粒形状为扁平状;(4)颗粒形状为针状。3. 粘性土的塑性指数越大,说明一一。(1) 土粒比表面积越大;(2) 土粒吸附能力越强;(3) 土的可塑范围越大;(4)粘粒、胶粒、粘土矿物含量越多4. 不同状态下同一种土的重度由大到下排列顺序是。(1) 丫 sat丫丫 d 丫 ;(3) 丫 dYY sat 丫;5. 不

3、均匀系数的表达式为。(2) 丫 sat丫丫 丫 d;(4) 丫 dYY sat 丫。必0T10必0c/30 甜ESO(1)Cu=:.;(2)Cu=丿工 3-;(3)Cu=二;(4)Cu=6. 某原状土样处于完全饱和状态,测得含水量 W%, 土粒相对密度ds=,液限WL坯,塑限Wp坯,则 该土样的名称及物理状态是一一。(1) 粘土,软塑; 粉质粘土,可塑;(3) 粉质粘土,硬塑;(4)粘土,硬塑。7. 已知A和B两个土样的物理性质试验结果如表 1 1 1所示。裹1-1 1两土样物理性质试验结果土样WLWpWdsSrA3028B1426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1)A 土样比B 土样的粘粒含量多;

4、(2)A 土样的天然孔隙比小于 B土样;(3)A 土样的天然密度比B 土样大;A 土样的干密度大于B土样。(1) 密实; (2 ) 松散; (3) 不变; (4) 不能确定。9处于天然状态的砂土的密实度一般用一一来测定。(1) 三轴试验; (2) 现场十字板剪切试验;(3) 标准贯人试验 ; (4) 荷载试验。10 下列土的物理性质指标中,反映土的密实程度的是。(1) 土的重度;(2) 孔隙比;(3) 干重度;(4) 土粒比重。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 塑性指数表示粘性土处于可塑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2) 液性指数是判别粘性土软硬状态的指标;(3) 液限是粘性土由可塑状态转变为流动状态

5、的界限含水量;(4) 缩限是粘性土由流动状态转变为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 12下列土的三相比例指标中,属于试验室直接测得的指标是(1) 土的密度 ( 2) 土的有效密度(3) 土的孔隙比 (4) 土的孔隙率13某土样的 液限 L 46%,塑限 P =21,天然含水量 =26,则该土的塑性指数为()(1) (2) (3) (4) 2514. 土的颗粒级配良好,其不均匀系数 Cu至少应大于()(1).3(2).5(3).10(4).1515用粒径级配曲线表示土的颗粒级配时,通常用纵坐标表示小于某粒径含量百分数,横坐标( 按对数比例尺) 表示粒径,该曲线越陡,则说明 ()(1) 土粒级配越好 (2)

6、土粒级配越不好(3) 土粒越不均匀 (4) 土粒大小相差悬殊 答案1. (2)(4) ;2.(1) ;3.(1)(2)(3)(4);4.(1) 5.(1)6. (1) ;7.(1) ;8. (2) ;9. (3) ; 10.(1)(2)(3);1 1 .(1 )(2)(3) ;12.(2)(4) ;13.(4) ;14. (2) ;15.(2)四、计算 题1 某饱和土体积为97cm3所受到的重力为,土烘干后重力为,求该土的含水量,孔隙比e及干重度第二章 土的渗流一、名词解释1. 渗透性 2. 渗透力 3. 流土二、填 空 题1 饱和土体中发生从A点向B点的渗流,其原因是由于两点之间存在。 2渗

7、透系数是一个代表土的强弱的定量指标。 3实验室测定渗透系数的方法,从试验原理上大体可分为和变水头法两种。 4对单一土层来说,渗透变形主要是流土和两种基本型式。答案1. 水头差;2. 渗透性; 3. 常水头法;4. 管涌三、选 择 题1根据达西定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1) 土体渗水量与水力坡降成正比,且与土的透水性质有关 ;(2) 土体渗水量与水力坡降无关,但与土的透水性质有关;(3) 土体渗水量与水力坡降成正比,但与土的透水性质无关;(4) 土体渗水量与水力坡降成反比,且随土透水系数的增大而增大。 2下列关于渗透力的描述,正确的是。(1) 渗透力是一种体积力,其量纲与重度的量纲相同;(2)

8、渗透力的大小和水力坡降成正比,其方向与渗流方向一致;(3) 流网中等势线越密区域,其渗透力也越大;(4) 渗透力的存在对土体稳定是不利的。 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1) 管涌破坏一般有个时间发展过程,是一种渐进性质的破坏 ;(2) 管涌发生在一定级配的无粘性土中,只发生在渗流溢出处,不会出现在土体内部;(3) 管涌破坏通常是一种突变性质的破坏;(4) 流土的临界水力坡降与土的物理性质无关。 4下列土体中,渗透系数 k 值最小的是 ( ) (1) 砂土 (2) 粉土 (3) 粉质粘土 (4) 致密粘土答案1(1) ;2 (1)(2)(3) ; 3(1) ; 4(4) ;第三章 土体中的应力一 、名

9、词解释1. 自重应力 2. 基底压力 3. 基底附加应力 4.附加应力二、填 空 题1地下水位的升降会引起土中自重应力的变化, 地下水位升高则引起土体中的有效自重应力 减小 ,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土体中的有效自重应力增加。2计算自重应力时,地下水位以下的重度应取 浮重度 。3为了简化计算,基底压力常近似按 直线 分布考虑。4某均质地基,已知其重度 丫 =17. 6kN/m3,则地面下深度为3m处由上部土层所产生的竖向自 重应力为 kPa。5 .已知某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基础底面尺寸为3.5mx 5.0m,埋深d=2m由上部结构传下的竖向荷载F=4500kN,则基底压力为 kPa。P= (F+G /

10、A; G=rAd答案1. 减小,增加; 2.有效重度 (浮重度);3.直线; 4.; 5. 297。三、选 择 题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1) 地下水位升降对土中自重应力有影响;(2) 若不透水土层在地下水位之下时,该层土的自重应力应取 有效重度来计算; 应为浮重度( 3)当地下水位下有砂土层存在时,砂土层中的静水压力为零;(4) 地下水位下降会使土中的自重应力增大。2. 自重应力在均匀土层中呈分布。(1) 折线;(2) 曲线;(3) 直线;(4) 均匀。3 地下水位升高会引起自重应力一一。增大;减小;(3)不变;不能确定。4. 某柱下方形基础边长2m埋深d=1.5m,柱传给基础的竖向力

11、F=800kN地下水位在地表下0.5m 处,则基底压力等于一一。有效深度为1米(1)220kPa ;230kPa ;(3)210kPa ;(4)215kPa。5. 对基底压力公式p= 参数的解释,正确的是(1)丫为基础及回填土的平均重度;(2) d为基础埋深;(3) 丫为基础的重度;(4)A为基础底面积。6 地基中某点的总应力等于。(1).自重应力(2).附加应力(3).自重应力加附加应力le 7. 在偏心荷载作用下,进行基底压力简化计算,当偏心距6时,则基底压力呈(1).均匀分布(2).梯形分布 P39(3).三角形分布(4)应力重分布的三角形8. 在无限均布荷载作用下,地基中的附加应力分布

12、特点是()(1).曲线分布(2).正三角形分布(3).倒三角形分布 .沿深度不变1. (2)(3) ;2 . (3) ;3 . (2) 4 . (1)5. (1)(2)(4)6. (3) ;7 . (2) 8. (4)算题地面处由上部结构传来施加于基础中心的荷载四、计bx l= x 2m丫 =8 kN/m3,地下水水位距地表1m 土的饱和重度 丫 sat=的叫Am3rIm很深1. 某矩形基础的埋深d=2m基础面积为F=400kN地表下为均质黏土,土的重度 kN/m3,求基底附加压力。2. 地基土呈水平成层分布,自然地面下分别为粘土、细砂和中砂,地下水位面位于第一层土底面,各 层土的重度如图所示

13、。试计算图中1点、2点和3点处的竖向自重应力。自撚地回粘土-T!i-=l9.7kN7m, 3,题29图3. 某独立基础,底面尺寸I b 3m 2m,埋深d=2m作用在地面标高处的竖向荷载F=1000kN力矩M=200kN m试计算基础底面边缘处地基与基础之间的最大压力值pma$域29圈第四章 土的压缩性和地基变形一、名称解释1.压缩性2.压缩系数3.压缩指数4.压缩模量5.地基最终沉降量6.超固结比二、填空题1 压缩曲线可按两种方式绘制,一种是采用普通直角坐标绘制的ep曲线,另一种是采用半对数直角坐标绘制的曲线。2评判土的压缩性类别时,采用的指标是 。3. 若土的初始孔隙比为,某应力增量下的压

14、缩系数为 ,则土在该应力增量下的压缩模量等于 4按照土体前期固结压力与现有自重应力的关系,可将土分为 正常固结土、_超固结土 _和 欠固结 土 三大类。答案1. elogp ;2压缩系数 补23 . 6MPa 4超固结土,欠固结土; 3Es=(1+e )/a三、选择题1.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1)在一般压力作用下,土的压缩可看作土中孔隙体积的减小;饱和土在排水固结过程,土始终是饱和的,土的饱和度和含水量是不变的;(3) 土体在压缩过程,土粒间的相对位置始终是不变的;(4) 在一般压力作用下,土体的压缩主要是由土粒受压破碎产生的。2. 压缩系数a1 -2的下标1 2的含义是 。(1) 1表示自

15、重应力,2表示附加应力;(2)压应力从1MPa增加到2MPa(3)压应力从100kPa增加到200kPa;(4)无特定含义,仅是个符号而已。3.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_0(1 )e 一 p曲线越平缓,土的压缩性越高;(2) a1 -2叫的土属于高压缩性土;(3) 压缩系数值随压力的变化而变;(4) 压缩指数值随压力的变化而变。答案:1. (1) ;2 . (3) ;3 . (1)(4);四、计算题1.某基础底面尺寸为丨b 5m 3m,基底附加压力140kPa,基础底面标高处土的自重应力c1 地基为均质粘土层,厚度为,地基土的孔隙比 e随压力p的变化见表l,粘土层下为不可压缩的土层,已知不可压缩土层

16、顶面的自重应力c2 65kPa,受到基础作用产生的附加应力z 60kPa,如下图所示试计算基础的最终沉降量(注:计算时仅分一层即可)。2对某粘性土土样进行室内压缩(固结)试验,得到压力 p与孔隙比e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试 计算该土的压缩系数ai-2及与之对应的压缩模量Es(1-2)。P (kPa)e第五章土的抗剪强度一名词释义1.抗剪强度2.库仑定律二.填空题1. 根据莫尔库仑破坏准则,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包括和。2. 莫尔抗剪强度包线的表达式是。3. 排水条件对土的抗剪强度有很大影响,实验中模拟土体在现场受到的排水条件,通过控制加荷和剪坏的速度,将直接剪切试验分为快剪、和三种方法。答案1.粘

17、聚力,内摩擦角;2 . =c tan ;3 固结快剪,慢剪;三、选择题1. 建立土的极限平衡条件依据的是 。(1) 极限应力圆与抗剪强度包线相切的几何关系;(2) 极限应力圆与抗剪强度包线相割的几何关系;(3) 整个莫尔圆位于抗剪强度包线的下方的几何关系;(4) 静力平衡条件2. 土体抗剪强度指标为c,巾,则其剪切破坏时实际破裂面与大主应力作用面的夹角为 . =45o + 二;(2): =45o 2jnj(3) r =90o +二;(4)=90o - 0N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可用来测定土的_。(1)抗剪强度指标;(2)固结度;(3)压缩系数(4)灵敏度4. 下列试验中,属于现场原位测定抗剪

18、强度方法的是()(1).直接剪切试验(2).三轴压缩试验(3).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4).十字板剪切试验答案:答案:1. (1) ;2 . (1) ;3 . (1)(4) ; 4. (4);第六章地基承载力、土坡稳定性与挡土墙一. 名词释义1 .地基承载力2 .临塑荷载3.极限荷载。4天然休止角5 土压力6主动土压力7被动土压力二、填空题1.在荷载作用下,建筑物地基的破坏通常是由于承载力不足而引起的剪切破坏,地基剪切破坏的形式可分为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和冲剪三种。2. 典型的载荷试验p一s,曲线可以分成顺序发生的三个阶段,即压密变形阶段、局部剪损阶段和整体剪切_。3. 挡土墙的稳定性验算包括抗倾

19、覆验算和 抗滑移 _验算。4. 持力层主要由软弱土组成的地基称为软弱地基。答案1.局部剪切破坏,冲剪破坏;2.整体剪切破坏阶段3.抗滑移4.软弱地基三. 选择题1. 下列属于地基土整体剪切破坏的特征的是。基础四周的地面隆起;多发生与坚硬粘土层及密实砂土层;地基中形成连续的滑动面并贯穿至地面多发生与软土地基2. 影响无粘性土坡的稳定性的因素包括。坡高 坡角 坡向土的内摩擦角3. 有一粘性土坡,已知土的匚,c=1OkPa,: ,坡角B =18o,发现在坡顶出现张拉裂缝,该张拉裂缝的最大理论深度等于。 4. 大堤护岸边坡,当河水位骤降到低水位时,边坡稳定性发生的变化是_。边坡稳定性降低边坡稳定性无变

20、化边坡稳定性有提高难以确定5. 地基变形经历了弹性变形阶段、弹塑性变形阶段和破坏阶段的破坏模式属于.整体剪切破坏 .局部剪切破坏.刺入剪切破坏 .冲切剪切破坏6. 在直剪试验中,对试样施加竖向压力后让试样充分排水,待其固结稳定后,再快速施加水平剪应力使 试样破坏,这种试验方法属于().快剪 .固结慢剪.慢剪 .固结快剪7. 受偏心荷载作用的浅基础,持力层承载力应满足的要求是().pmaxw (2).pk fa 和 pk,maxw.pk fa 或 pk,max .pk w和 pk,max fa8. 下列条件中不属于朗肯土压力理论假设条件的是().填土为砂性土 .墙后填土面水平.墙背垂直于水平面 .墙背光滑9. 桩侧负摩阻力的产生,将使桩的().竖向承载力增加,桩身轴力加大 .竖向承载力减小,桩身轴力加大.竖向承载力减小,桩身轴力减小 .竖向承载力增加,桩身轴力减小10. 当软土地基上的高层建筑附近有低层裙房时,从减小不均匀沉降的角度考虑,施工顺序宜为().先低后高.同时进行.先高后低.不考虑相互影响,分别施工11. 端承型群桩基础,群桩效应系数n的值为(). . .12. 当桩产生负摩擦阻力时,桩相对于地基土的位移是().向上 .向下.相对不动.侧向13. 如果矩形底面基础的尺寸为 LX b=10mX 8m,在进行地基承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