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_第1页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_第2页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_第3页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_第4页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程力学练习册学校学院专业学号教师姓名第一章静力学基础1-1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 A,构件AB, BC或ABC的受力图,未标重力的物体的重量 不计,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a)A17(e)1-2 试画出图示各题中 AC杆(带销钉)和 BC杆的受力图(a)( b)( c)(a)1-3画出图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所有摩擦均不计,各物自重除图中已画出的外均不计。(a)(b)(c)(d)(e)(f)(g)第二章平面力系2-1电动机重P=5000N,放在水平梁 AC的中央,如图所示。梁的 A端以铰链固定, 另一端以撑杆BC支持,撑杆与水平梁的夹角为 30 。如忽略撑杆与梁的重量,求绞支座A、B处的约束反力

2、。题2-1图解得:Fa=Fb=P = 5000 N2-2 物体重P=20kN,用绳子挂在支架的滑轮 B上,绳子的另一端接在绞车 D上,如 图所示。转动绞车,物体便能升起。设滑轮的大小及轴承的摩擦略去不计,杆重不计,A、B、C三处均为铰链连接。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求拉杆 AB和支杆BC所受的力。题2-2图解得:Fbc3.732PFab 二 2.732P题2-12图2-3如图所示,输电线 ACB架在两电线杆之间,形成一下垂线,下垂距离CD=f=1m,两电线杆间距离 AB=40m。电线ACB段重P=400N,可近视认为沿 AB直线均匀分布,求电 线的中点和两端的拉力。题2-3图以AC段电线为研究对

3、象,三力汇交2-4 图示为一拔桩装置。在木桩的点 A上系一绳,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点 C,在绳的 点B系另一绳BE,将它的另一端固定在点 E。然后在绳的点 D用力向下拉,并使绳 BD段 水平,AB段铅直;DE段与水平线、CB段与铅直线成等角:-=0.1 rad (弧度)(当:很小时, tan 口常a)。如向下的拉力 F=800 N,求绳AB作用于桩上的拉力。题2-4图作BD两节点的受力图联合解得:Faf2tan -:100 F =80kNF 1和F2,,机构在图示位置2-5在四连杆机构 ABCD的铰链B和C上分别作用有力平衡。求平衡时力 F 1和F2的大小间的关系。题2-5图以B、C节点为研究对

4、象,作受力图 解得:300和600倾角的光滑斜面上,求平2-6 匀质杆重W=100N,两端分别放在与水平面成 衡时这两斜面对杆的约束反力以及杆与水平面间的夹角。题2-6图2-7已知梁AB上作用一力偶,力偶矩为M,梁长为I,梁重不计。求在图 a,b,两三种情况下,支座 A和B的约束反力。(a)( b)(a) Fa = Fb =M(注意,这里,a与B处约束力为负,.表示实际方向与假定方向相反,结果应与你的受力图一致,不同的受力图其结果的表现形式也不同) (b) Fa = Fb2- 8 在题图所示结构中二曲杆自重不计,曲杆AB上作用有主动力偶, 其力偶矩为M ,试求A和C点处的约束反力。题2-8图作

5、两曲杆的受力图,BC是二力杆,AB只受力偶作用,因此 A、B构成一对力偶。即 Fa = Fb2- 9 在图示结构中,各构件的自重略去不计,在构件BC上作用一力偶矩为 M的力偶,各尺寸如图。求支座 A的约束反力。题2-9图1作受力图2、BC只受力偶作用,力偶只能与力偶平衡3、构件ADC三力汇交2-10 四连杆机构 ABCD中的AB=0.1 m, CD=0.22 m,杆AB及CD上各作用一力偶。 在图示位置平衡。已知 mOkN.m,杆重不计,求 A、D两绞处的约束反力及力偶矩m2o题2-10图2-11 滑道摇杆机构受两力偶作用,在图示位置平衡。已知OO1=OA=0.4m , m1=0.4kN.m,

6、求另一力偶矩 m2。及O、O1处的约束反力。题2-11图2- 12图示为曲柄连杆机构。主动力F =400N作用在活塞上。不计构件自重,试问在曲柄上应加多大的力偶矩 M方能使机构在图示位置平衡?2-13 图示平面任意力系中R = 402 n , F 80N , F3 = 40 N , F4mm。求:(1)力系向YO2-14某桥墩顶部受到两边桥梁传来的铅直力F1 =1940kN , F2 =800kN,水平力 “F3 =193kN,桥墩重量P =5280kN,风力的合力F = 140kN。示。求力系向基底截面中心O的简化结果;如能简化为一合力,求中标出。2-15 试求图示各梁支座的约束反力。设力的

7、单位为 的单位为m,分布载荷集度为 kN/m。(a)图所线位置并在图-题2-12图长度(b)kN,力偶矩的单位为M =2000N mm。各力作用位置如图所示,图中尺寸的单位为 点简化的结果;(2 )力系的合力并在图中标出作用位置。受力分析如图:受力分析如图:2-16在图示刚架中,已知 q =3kN/m , F 2kN , M =10kN m,不计刚架自重。求固定端A处的约束力。2-17 在图示a, b两连续梁中,已知 q, M, a,及二,不计梁的自重。求各连续梁在 A, B,C三处的约束反力。口厶2-13 在图示a, b两连续梁中,已知 q, M, a,及日,不计梁的自重。求丿各连续梁在 A

8、, B, C三处的约束反力。(a)(b)题2-13图题2-16图1作受力图,BC杆受力偶作用2对AB杆列平衡方程FAxtan所以:M A 二 M1.以BC为研究对象,列平衡方程1.以AB为研究对象,列平衡方程2-18 如图所示,三绞拱由两半拱和三个铰链A,B ,C构成,已知每个半拱重 P=300kN,l=32m, h=10m。求支座 A、B的约束反力。题2-15图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对称性知:以BC半拱为研究对象2-19 图示构架中,物体重1200N,由细绳跨过滑轮 E而水平系于墙上,尺寸如图所示, 不计杆和滑轮的重量。求支承A和B处的约束反力以及杆 BC的内力Fbc。题2-19图以整体为研究

9、对象Fax M200NFb 二1050N以CDE杆和滑轮为研究对象解得:FB = -1500N2-20在图示构架中,各杆单位长度的重量为300N/m,载荷P=10kN, A处为固定端,B,C, D处为绞链。求固定端 A处及B, C为绞链处的约束反力。显然:R =1800N 巳= 1800N 巳= 1500N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以ABC杆为研究对象 以CD杆为研究对象 Md(F) = O,Fcy 4 P2 1 二 P 2 (式 4)由1、2、3、4式得:2-21试用节点法求图示桁架中各杆的内力。F为已知,除杆2和杆8夕卜,其余各杆长度均相等。题2-21图2-22平面桁架结构如图所示。节点D上作用一

10、载荷F,试求各杆内力。题2-22图2-23桁架受力如图所示,已知Fi-10kN,F2二F3=20kN。试求桁架4,5,7,10各杆的内力。2-24平面桁架的支座和载荷如图所示,求杆1,2和3的内力。(提示:先截断 AD、3、2杆, 用截面法分析;再取 C节点)2-25 两根相同的均质杆 AB和BC,在端点B用光滑铰链连接,A,C端放在不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当 ABC成等边三角形时,系统在铅直面内处于平衡状态。求杆端与水平面 间的摩擦因数。题2-25图以整体为研究对象以AB杆为研究对象2-26 图示两无重杆在B处用套筒式无重滑块连接,在AD杆上作用一力偶,其力偶矩 Ma=40Ne,滑块和A

11、D间的摩擦因数fs=0.3。求保持系统平衡时力偶矩Me的范围。题2-26图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显然水平和铅直方向约束力分别为f,p以AD杆为研究对象 以BC杆为研究对象 Mc(F) =0,Mc二Nb1丄I =60 10.39 =49.61N m2当摩擦力反向处于临界平衡态,如b图所示,则 以AD杆为研究对象 以BC杆为研究对象2-27 尖劈顶重装置如图所示。在B块上受力P的作用。A与B块间的摩擦因数为 fs(其他 有滚珠处表示光滑)。如不计A和B块的重量,求使系统保持平衡的力F的值。题2-27图以A滑块为研究对象,分别作出两临界状态的力三角形2-28 砖夹的宽度为 25cm,曲杆 AGB与GCE

12、D在G点铰接。砖的重量为 W,提砖的合力F作用在砖夹的对称中心线上,尺寸如图所示。如砖夹与砖之间的摩擦因数fs=0.5,试问b应为多大才能把砖夹起(b是G点到砖块上所受正压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题2-28图2-29 均质长板AD重P,长为4m,用一短板BC支撑,如图所示。若AC=BC=AB=3m, BC板的自重不计。求 A、B、C处的摩擦角各为多大才能使之保持平衡。题2-29图第三章空间力系3- 1 在正方体的顶角 A和B处,分别作用力 Fi和F2,如图所示。求此两力在 x,y,z 轴上的投影和对x, y, z轴的矩。并将图中的力系向点 0简化,用解析式表示主矢、 主矩的大 小和方向。题3-1图

13、3-2 图示力系中,Fi=100N,F2= 300N,F3= 200N,各力作用线的位置如图所示。将力 向原点0简化题3-2图3- 3 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板,用六根杆支持在水平面位置如图所示。若在板面内作 用一力偶,其矩为 M不计板重,试求各杆的内力。题3-3图3- 4 如图所示的空间构架由三根杆件组成,在D端用球铰链连接,A、B和C端也用球铰链固定在水平地板上。今在D端挂一重物P=10kN,若各杆自重不计,求各杆的内力。题3-4图3-5 均质长方形板ABCD重W=200N,用球铰链A和蝶形铰链B固定在墙上,并用绳 EC维持在水平位置。求绳的拉力和支座的约束反力。题3-5图3-6 挂物架如图

14、所示,三杆的重量不计,用球铰链连接于0点,平面BOC是水平面,且OB=OC,角度如图。若在 O点挂一重物G,重为1000N,求三杆所受的力。题3-6图3-7 一平行力系由五个力组成,力的大小和作用线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小正方格的 边长为10m m。求平行力系的合力。题3-7图3-8图示手摇钻由支点 B、钻头A和弯曲的手柄组成。当支点B处加压力F x、Fy和Fz以及手柄上加力 F后,即可带动钻头绕轴 AB转动而钻孔,已知Fz=50N,F=150N。求:(1) 钻头受到的阻力偶的力偶矩 M ; (2)材料给钻头的反力 Fax、FAy和Faz; ( 3)压力Fx和Fy。题3-8图3-9 求下列各截面

15、重心的位置。1. 建立图示坐标系(a)(b)题3-8图3-10 试求振动打桩机中的偏心块(图中阴影线部分)的重心。已知r2 =30mm, r3 =17mm。题3-9图3-11试求图示型材截面形心的位置。= 100mm,第四章材料力学基本概念4- 1何谓构件的承载力?它由几个方面来衡量?4- 2材料力学研究那些问题?它的主要任务是什么?4 - 3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是什么?均匀性假设与各向同性假设有何区别?能否说“均匀性材料一定是各向同性材料”?4 - 4杆件的轴线与横截面之间有何关系?4 - 5试列举五种以上不是各向同性的固体。4- 6杆件的基本变形形式有几种?请举出相应变形的工程实例。第五章杆

16、件的内力5-1试求图示各杆1-1、2-2、3-3截面上的轴力,并作轴力图。题5-1图5-2试求图示各杆在1-1、2-2截面上的扭矩。并作出各杆的扭矩图。2kN m题5-2图5- 3在变速箱中,低速轴的直径比高速轴的大,何故?变速箱中轴传递的扭矩与轴的转速呈反比,低速轴传递的扭矩大,故轴径大。5-4某传动轴,由电机带动,已知轴的转速n =1000 n min (转/分),电机输入的功率P = 20kW,试求作用在轴上的外力偶矩。5-5某传动轴,转速n = 300Vmin,轮1为主动轮,输入功率 R = 50kW,轮2、轮3与轮4为从动轮,输出功率分别为 F2二10kW, F3 = P4 = 20

17、kW 。(1)试画轴的扭矩图,并求轴的最大扭矩;(2)若将轮1和轮3的位置对调,轴的最大扭矩变为何值,对轴的受力是否有利。题5-5图对调后,最大扭矩变小,故对轴受力有利。5-6图示结构中,设 P、q、a均为已知,截面1-1、2-2、3-3无限接近于截面 C或截面D。试求截面1-1、2-2、3-3上的剪力和弯矩。题5-6图题5-6图5- 7设图示各梁上的载荷 P、q、m和尺寸a皆为已知,(1 )列出梁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2)作剪力图和弯矩图;(3)判定Q 和M 。maxmax题5-7图题5-7图题5-7图题5-7图5- 8图示各梁,试利用剪力、弯矩与载荷集度间的关系画剪力图与弯矩图。题5-8

18、图题5-8图题5-8图题5-8图5- 9已知梁的弯矩图如图所示,试作载荷图和剪力图。题5-9图题5-9图5- 10图示外伸梁,承受集度为q的均布载荷作用。 试问当a为何值时梁内的最大弯矩之值(即|Mmax| )最小。题5-10图为保证梁的最大弯矩值最小,即最大正弯矩等于最大负弯矩第六章杆件的应力6- 1图示的杆件,若该杆的横截面面积A = 50mm2,试计算杆内的最大拉应力与最大压应力。题6-1图6-2图示阶梯形圆截面杆,承受轴向载荷R=50kN与F2作用,AB与BC段的直径分别为d =20mm与d2 =30mm,如欲使AB与BC段横截面上的正应力相同,试求载荷P2之值。题6-2图6-3题6-

19、2图所示圆截面杆,已知载荷R=200kN,P2=100kN,AB段的直径d1 =40mm,如欲使AB与BC段横截面上的正应力相同,试求BC段的直径。6- 4设图示结构的1和2两部分皆为刚体,刚拉杆 BC的横截面直径为10mm,试求拉杆内的应力。题6-4图1做受力图2列平衡方程求解解得F=6kN, FN=3kN, AB杆的应力为:6-5某受扭圆管,外径D =44mm,内径d = 40mm,横截面上的扭矩T = 750N m , 试计算距轴心21mm处圆管横截面与纵截面上的扭转切应力。6-6直径D =50mm的圆轴受扭矩 T =2.15kN m的作用。试求距轴心 10mm处的切 应力,并求横截面上

20、的最大切应力。6-7空心圆截面轴,外径 D = 40mm,内径d = 20mm,扭矩T =1kN m,试计算距 轴心20mm处的扭转切应力,以及横截面上的最大与最小扭转切应力。6- 8图示简支梁,求跨中截面 a、b、c三点正应力。题6-8图6- 9图示圆轴的外伸部分系空心轴。试作轴的弯矩图,并求轴内最大正应力。题6-9图6- 10均布载荷作用下的简支梁如图所示。若分别采用截面面积相等的实心和空心圆截面,且D40mm,dD3 5,试分别计算它们的最大正应力。并问空心截面比实 心截面的最大正应力减小了百分之几?题6-10图6-11图示梁,由Nq22槽钢制成,弯矩M -80N m,并位于纵向对称面(

21、即x-y平面)内。试求梁内的最大弯曲拉应力与最大弯曲压应力。题6-11图查表得:6-12 求图示T形铸铁梁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题6-12图1作梁的弯曲图= 55.6MPa最大负弯矩处:2. 截面关于中性轴不对称,危险截面为最大正负弯矩两处 最大正弯矩处综合得:巧_92 5MP 3010314210 二6-13均布载荷作用下的简支梁由圆管和实心圆杆套合而成,164.5如图所示,变形后仍紧%max=164.5MPa2.5尸心密接触。圆管及圆杆的弹性模量分别为E1和E2,且巳=2E2。试求两杆各自承担的弯矩。题6-13图由梁的两部分紧密接触知:两者变形后中性层的曲率半径相同,设圆管和圆杆各自承

22、担的弯矩为M1和M2,抗弯刚度为E1I1和E2I 2即:6-14梁截面如图所示,剪力 Q= 50kN,试计算该截面上最大弯曲切应力。题6-14图第七章应力状态分析7- 1单元体各面应力(单位 MPa )如图所示,试用解析法求解指定斜截面上的正应力 和切应力。题7-1图(a)(b)题7-1图(c)(d)7- 2已知应力状态如图所示,应力单位为MPa。试用解析法和应力圆分别求:(1)主应力大小,主平面位置;(2)在单元体上绘出主平面位置和主应力方向;(3)最大切应力。题7-2图(a)(b)题7-2图(c)(d)7- 3图示木制悬臂梁的横截面是高为200mm、宽为60mm的矩形。在A点木材纤维与水平

23、线的倾角为20。试求通过 A点沿纤维方向的斜面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题7-3图7- 4图示二向应力状态的应力单位为MPa,试作应力圆,并求主应力。题7-4图解法二:(解析法)7- 5在通过一点的两个平面上,应力如图所示,单位为MPa。试求主应力的数值和主平面的位置,并用单元体草图来表示。题7-5图7-6试求图示各应力状态的主应力和最大切应力,应力单位为MPa。题7-6图(a)(b)(c)7-7列车通过钢桥时,用变形仪测得钢桥横梁A点(见图)的应变为 、=0.0004,= -0.00012。试求A点在x和y方向的正应力。设 E =200GPa,亠-0.3。题7-7图解得:二 x =80MPa,;y

24、 =07-8图示微体处于平面应力状态,已知应力匚x=100MPa,匚y=80MPa, x =50MPa ,弹性模量E =200GPa,泊松比- 0.3,试求正应变;x, “与切应变xy , 以及=30方位的正应变;30题7-8图7-9边长为a =10mm的立方体铝块紧密无隙地置于刚性模内,如图所示,模的变形不 计。铝的E =70GPa,亠-0.33。若P = 6kN,试求铝块的三个主应力和主应变。题7-9图建立图示坐标,由刚性模知口6000仆且”-z2 60MPa由广义胡克定律:0.012解得:;x 二;二-29.55MPa第八章强度设计8-1现有钢、铸铁两种杆材,其直径相同结构中两种合理选择

25、方案是(A )1杆为钢,2杆为铸铁1杆为铸铁,2杆为钢1、2杆均为钢1、2杆均为铸铁8-2 有 A、B、性模量E大,曲线C三种材料,其拉伸应力(A )材料的强度高,曲线(C )材料的塑性好。8-3轴力越大,8-4脆性材料的压缩强度;杆件越容A易被拉断 因此轴力的大小可以用来判断杆件的强度。B极限远大于拉伸强度极限,8-5低碳钢试件在拉伸屈冃艮时,其表面力有关。8-6图 )故宜于作承压构件。8-78-8F=100kN为d =可值F钢材经过冷作硬化以以材料的伸长率与试件的尺寸有关。题8-245。方向的滑移线,这与最大切应C图示一正方形截面的阶形混凝土柱。设混凝土的密度为 用应力匚=2MPa。试根据

26、强度条件选择截面宽度%BCa ; 杆-BC 为入A节点为研究得:(1 )试设/(2 )若该33? =2.04 10 kg/m,a和b。4m由AC和BC二杆组成。杆 AC由两根No.12b的槽钢组成,许用应力 一根*.22;6勺工字钢,许用应力为d =100MPa。求荷载F的许* a-4,列平衡方程:乡已知圆轴受外力偶矩二题8-8图“殳计实心圆轴的直看CkNm,材料的许可切应力 马=60MPa。F亥轴改为,d/D=0.8的空心圆轴,式设计空心圆轴的内、外径 d2、D28-11示传动轴,2主动轮:俞入功率题 P1=!68kW, 从动轮A,C输出的功率分别为P2=147kW, P3=221kW,轴的

27、转速 n=500r/min,材料的 G=80GPa,许用切应力!. l=70MPa ,试设计轴的直径。轴的最大扭矩为7028Nm8-12阶梯形圆轴直径分别为di=40mm,d2=70mm,轴上装有三个皮带轮,如图所示。己知由轮 3输入的功率为N3=3kW,轮1输出的功率为 Ni=13kW,轴作匀速转动,转速8-13n=200r/min,材料的许用切应力=60MPa,试校核轴的强度。n=300r/min ,l=40MPa,试根据强度条件计算两种截面的直径:(1)实心圆截面的直径d;(2)空心圆截面的内径 d1和外径d2(d1/题8-12图d2=3/4)。8気一矩形拱面的简支木q=2kN/m ,弯

28、时木木材的许用正应力,梁上作用有均布荷载, 已知:I =4m , b=140mm ,h=210mm ,B】=10MPa,试校核该梁的强度。简支梁的最大弯矩在中点处题度满足所以,8-15图示简支梁上作用两个集中力,|已 1 =6m ,年15kNb F2=21kN,如果梁采用热 轧普通工字钢,钢的许用应力t J=18-0M|a,试选择工字钢的型号。作梁的弯矩图由强度条件:查表后选用A20a号工字钢8-16简支梁AB如图所示。l = 2m,0.2m。梁上的载荷q=10kN/m , =200kN。材料的许用应力为!I -160MPa, !.)-100MPa。试选择适用的工字钢型号。由对称性知: Fa

29、=Fb =210kN,Mmax(x =处2选用 22a 号工字钢,W =309cm3, A =42.1校核弯曲切应力:_3Qmax二3 210000”max2A242.128 汇 10厘P尸74.8MPa 可a =21=45kNm01-2001-02弯曲切应力强度满足,综合后选用22a号工字钢,W舅。816!% =42.128cm:8- 17图示槽形截面悬臂梁,F=10kN , Me=70kN m,许用拉应力沪35MPa,许用压应力=120MPa ,lz=1.02 108 mm4,试校核梁的强度。作弯矩图,脆性材料且截面关于中性轴不对称,故危险截面为C+截面最大正弯矩处,上压下拉C-截面最大负

30、弯矩处,上拉下压C+和C-两处由于max只 1r -二 c 二 75.3MPa二 cmax二 47.3MPat梁强度不足8- 18 T”字形截面铸铁粱尺寸及载荷如图所示,若梁材料的拉伸许用应力为 t拉=40MPa,压缩许用应力为 t压=160MPa,Z轴通过截面的形心,已知截面对形心轴Z的惯性矩lZ =10180cm4,h=9.64cm,试计算该梁的许可载荷F。题8-18图作梁的弯矩图,脆性材料且截面关于中性轴不对称,故危险截面为最大正负弯矩两处最大正弯矩处,上压下拉最大负正弯矩处,上拉下压所以:F 44.2kN8-19图示结构承受均布载荷,AC为10号工字钢梁,B处用直径d=20 mm的钢杆

31、BD悬吊,梁和杆的许用应力-1 - 160MPa。不考虑切应力,试计算结构的许可载荷q。件:由梁的弯矩图知,危险截面3Wz =49cm由梁的强度条由杆的强度条件:所以:q乞15.68-21A=35.5cm解:分析8-20矩形截面简支梁由圆形木材刨成,已知F=5kN,a=1.5m,- 10MPa,试确定h题8-19图此矩形截面h的最优比值,使其截面的抗弯截面系数具有最大值,并计算所需圆木的最小b直径do3工字钢制成。其抗弯刚度 Wz=237cm,横截面面积:.-125MPa。试校核横梁 AC的强度。AB为平面弯曲与压缩组合变形。中间截面为危险截面。最大压应力发生在该截面的上边缘压缩正应力最大弯曲

32、正应力所以,横梁强度满足。1.2 mD/ _8.22 一折杆由两根圆杆焊接而成,如图所示。已知圆杆直径匕J = 90Mpa,试校核其强度。题8-21图=30Mpa,1DUN解:由对称性知将力Fa按静力等效分解力图,知截滑轮A安装在工字8-23图示= 4kN,FN 10x0 51.C:相对BA二的扭转角(这里米用的是叠加法,也可以采用分段计算法rad题9-4图题GI p 80 心09 汇厶(0.14 0.084)9-6图示悬臂圆轴 AB,承受均布外力偶矩 m的作用,试导出该杆B端扭转角的计算公式。800400p9-3图4009-7 一为实心、一为空心的两根圆轴,材料昂空心轴外径D2、内径d2,内

33、外径之比 a两轴重量一样,,试求两轴最大相对d1,2/匸扭转角之比。9-4设横梁ABCD为刚体,横截面面积为P=20kN,试求C点的垂直位移。设刚索的 E =177GPa。1.5m9- 5 空心圆轴,外径 D=100mm,内径 d=80mm , AB=BC= l=500mm ,题9-2图 m2 =4kN m , G=80GPa,求C截面对A、B截面的相对扭转角。题9-5图二 x * I_9-8传动轴的转速为 n=500r/min,如图所示,主 /s,从动轮2、3 分别输出功率 N2=147kN m/s, N3=221kN m/s。己知 匕=1,题 9G=f0GPa。 试确定AB段的直径d1和B

34、C段的直径d2。d.o 若AB和BC两段选用同一直径,试确定直径 主动轮和从动轮应如何安排才比较合理?计算外力偶矩,作扭矩图AB 段 T =7028.06Nm,由刚度条件:-Ix180 B(b)1Llq*A勺(b” “EI9-12求图示变截面.梁自站端的挠度和转题图/9-13如图所示的超静定梁,试求B处的约束反力19-10J I 2172变形协调关系:解除BL dI2Cl1题9-12图1(b)题9-11图题9-13图第十章压杆的稳定性10-1图示正方形桁架,各杆各截面的弯曲刚度均为EI,且均为细长杆。试问当载荷为何值时结构中的个别杆件将失稳?如果将载荷F的方向改为向内,又为何值?1.杆件编号,

35、分别以 A、C节点为研究对象,显然有:F1 C由于结构的对称性:所以:= F2i 2-F,F5 二FI4545D题10-1图B45-F-455杆为压杆,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二2EIr _2(%)2=1,15 二、21冗2EI2 ,压杆将失稳2I2弹性模量E=200Gpa。试用欧拉公式计算其临界荷载。l=1.0m;l=1.0m。F =Fcr10-2图示两端球形铰支细长压杆, 圆形截面,d=25mm ,矩形截面,h=2b=40mm,(1)(2)(1)Fcr -2ei(田)2J =1,丨=1Fcr =37.85kN10-3图示铰链杆系结构中,、两杆截面和材料相同,为细长压杆。若杆系由 ABC平面内失稳

36、而失效,试确定使载荷P为最大值时的B角(设0 0 n /2)于在解剋静力平衡条件硅钢制成得两杆径压力分别为m,外常量E=210Gpa , p =100。试确定活塞杆的临界载荷。9尸.大长度 l=1m,弹性模h题10-2图理兀2.12F2E 所以压杆为大柔度杆,Pcr1 -A卜-_-10-5图示矩形截面压杆,有三种支持方式。杆长l=300mm ,截面宽度 b=20mm题10-4图Ih=12mm ,弹性模量 E=200Gpa , p =50 , s =20 ,C度中柔度题创图界应力公式为:Ccr =382MPa - 2.18MPa,。试计算它们的临界载荷,并进行比较。(a)Pcr12 JI(b)巳

37、r2(c)3.46=173人p,为大柔度杆2 200 109仃320.02巴I1竺 =86.5为大柔度:3.46二 2 200 10986.52(c)咒 0.02%0.0)2=63.$kN巴I 0.5 沢 30043 25、3.46p题10-5图为中柔度杆巳3 = (382 2.18 3) A = (382 2.18 43.25)0.02 0.012 = 69kN10- 6图示连杆,用硅钢制成,试确定其临界载荷。中柔度杆的临界应力公式为Ccr =577MPa - 3.74MPa 60 _ _100。在 x-z 平面内,长度因数0.7 ;在x-y平面内,长度因数-z =1.0。题10-6图在x-

38、z平面内,最小刚度平面叫.y = , iyiyAy10 303 2121334石 30 5 =45.3 10mm,厂 7.77mm长度系数 -0.7, y72x-y平面内,最大刚度平面Jl .,iz izI1313234z, I z 5 30(30 102030 10) 2 = 256.25 10 mm ,、A 1212=1.0, iz =18.5mm, z =43.24以柔度大的计算临界载荷,y = 72 60 : y 100,属于柔度杆,二 cr =577MPa - 3.74MPa,=307.72MPa10-7试检查图示千斤顶丝杠的稳定性。若千斤顶的最大起重量F=120kN,丝杠内径d=52mm,丝杠总长l=600mm,衬套高度h=100mm,稳定安全因数nst = 4,丝杠用Q235钢制成,中柔度杆的临界应力公式为10-8图示托架,实心圆截面杆=235MPa - 0.00669MPa2 :123BD的直径为d=32mm ,长度l=1m,两端可视为球铰,材料为Q235 , E=200GPa,匚$ = 240MPa ,5 =100 ,=60,临界应力经验公式为二 cr 二a b,其中 a=310MPa , b=1.14MPa。(1)试按杆BD的稳定性条件求托架的临界力P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