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编编 号号 大大连连工工业业大大学学艺艺术术与与 信信息息工工程程学学院院 毕业设计 (论文) 题目:题目: 大连大豆出口贸易遭遇的问题及 分析 学 号: 2011420208 宫明柱 孙玉丽 二一五年四月 摘摘 要要 1950 年以前中国不仅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同时也是世界大豆出口量最多的 国家。随着从出口量的增加,为我国带来的巨大的利润,也为农民带来了很大的实惠。 大豆外贸特别是出口贸易的发展,对东北乃至全国经济的提升,日益显出更为重要的作 用。但是,近年来,由于国际国内市场的不断开放,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的各 个行业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农业也不例外。在新的竞争环境中,大豆
2、贸易发展却 并不尽如人意,因此,对于大豆的出口贸易发展新战略的研究己经刻不容缓。笔者采用 条件分析法、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等,对大豆出口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 找到大豆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得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大豆出口贸易的 持续性、健康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起到一些作用。 关键词关键词:大豆;出口贸易;问题;对策 abstract 1950 years ago in china is not only the worlds largest producer of soybeans, and most of the worlds soybean exports. with t
3、he increase of exports from, for our country to bring huge profits, as well as farmers has brought great benefits. soybean,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export trade, foreign trade, to the promotion of the northeast and even the national economy increasingly show a more important role. however, in
4、recent years, due to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market constantly open up, especially after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chinas various industries are faced with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agriculture is no exception. in the new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the soybean trade development is no
5、t very desirable, therefore, for soybean export trade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 is of great urgency. the author uses the condition analysis,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method and so on, analyzed abou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oybean export trade, on this basis to find proble
6、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ybean trade, and targete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the sustainabl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oybean export trade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have some effect. keywords: soybean; export trade;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目目 录录 摘 要.i abstract.ii
7、 目 录.i 第 1 章 绪论.1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 1.2 研究内容.1 研究目的和方法.1 1.3.1 研究目的.1 1.3.2 研究方法.1 第 2 章 理论基础.3 大豆出口贸易的特性.3 贸易商品集中.3 产地或市场集中.3 2.1.3 价格波动幅度大引起出口收入波动.3 2.2 大豆出口贸易的理论支撑.4 2.2.1 比较优势理论.4 2.2.2 贸易保护理论.4 2.2.3 竞争优势理论.5 第 3 章 我国出口现状和面临的突出问题.7 3.1 我国大豆出口现状.7 3.2 技术壁垒日趋苛刻.7 3.3 国内外市场需加强拓展.8 3.4 传统农业生产的弊端制约出口规模化
8、经营.8 3.5 经营成本增加较大.8 第 4 章 我国大豆出口贸易良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10 4.1 建立健全大豆出口贸易的全方位政策体系.10 4.2 积极推进农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10 4.3 重点培育农产品出口的龙头企业.11 优化大豆出口促进产业升级.11 第 5 章 结论.12 5.1 结论.12 5.2 不足之处和展望.12 参考文献.13 致致 谢谢.14 第第 1 章章 出口贸易相关理论概述出口贸易相关理论概述 1.1 出口贸易定义出口贸易定义 出口贸易是将本国所生产或加工的商品(包括本国拥有的劳务)输往国外市场进行销售 的对外贸易活动。随着各国间相互开放的加深,出口贸易对一
9、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也逐渐 加大。出口贸易不但可以增加外汇收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放松进口品的外汇约束, 它还可以加强信息交流、刺激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增加国内就业、增加国民收入、提高 人们生活水平等。所以各国都十分注重出口贸易的发展,通过各种措施来增加出口,提 高出口贸易。出口贸易可以从三个层面上进行考察:第一是国家层面。一个国家总体的出 口贸易不仅说明了该国参与国际贸易的程度,它也决定了出口贸易对国内生产和生活的 总体影响。如果一国的出口贸易较好,它就能充分利用世界市场来扩大生产和就业,增 加国民收入;第二是产业层面。在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的情况下,一个国家不可能使其所有 企业和产业在国际上都具有竞
10、争优势,往往只在某些产业上具有竞争优势。第三是企业 层面的。企业作为基本的生产和经济单位,是出口贸易的最终载体。无论是国家层面的 出口贸易还是产业层面的出口贸易,最终都要取决于企业出口贸易的好坏。三个层面的 分析着眼于不同的角度,国家层面是从宏观角度进行的分析,产业层面是从中观角度进 行的分析,企业层面则是从微观角度进行的分析。本文的江苏省出口贸易的主要着眼点 是中观层面的出口贸易。 1.2 出口贸易的出口贸易的 在对我国大豆出口现状以及出口中存在问题诸因素分析的情况下,对我国大豆出口 存在的技术壁垒日趋苛刻、经营成本大幅上升2、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国内外市场需加 强拓展、传统大豆生产的弊端制
11、约出口规模化经营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制 定促进全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从多个方面来实现我国大豆出口的持 续增长。 研究目的和方法研究目的和方法 1.3.1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大豆出口贸易的背景、现状分析,在借鉴国内外大豆出口贸易 相关理论及实践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对我国大豆出口贸易进行有益探索,提供一些 合理化建议,希望能从多方面来实现我国大豆出口贸易的增长和出口体系的完善。 1.3.2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农产品出口贸易研究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需要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发展战略等 诸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相结合。所以,本文在研究中主要应用一下几类方
12、法: (1)统计分析的方法。除广泛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外,本文的研究立足于对有关统计 数据和资料的收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有关职能部门分析系统,收集了系列的电子出 版物和统计资料。在研究中通过对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理论 总结。 (2)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国内外很多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收集、阅读及整理,以不同 的方式对各种理论进行比较和分析,经过比较和分析,提出具有可行性的理论研究思路。 (3)系统分析的方法。本文将大豆出口作为整体系统战略来统筹研究,同时结合考 虑了影响农产品出口的系列因素。以战略理论分析为基础,设计大豆出口战略举措,从 而使我国大豆的出口战略理论研究更加系统全面3
13、。 (4)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本着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将经济学、管理学的相关理 论知识运用于大豆出口战略实践;将得到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具体应用到我国大豆出口 的战略实践中,试图对我国大豆出口的增长提出有针对性和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第第 2 章章 理论基础理论基础 大豆出口在所有出口贸易项下的产品中,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农业历来是国 民经济的基石。改革开放的 30 多年来4,我国对外贸易高速发展,但是大豆贸易的发展 相对滞后于对外贸易整体发展速度,大豆出口在对外贸易出口中比重持续下降。加入世 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大豆的进口关税大幅降低,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全面提升。 中国农业在加入 wt
14、o 谈判中争取的后过渡期从 2005 年开始,基本结束,中国已成为 世界上农产品市场最开放的国家之一,对农业的保护力度继续削弱,但以“碳关税”为 代表的隐性绿色壁垒等制约因素的影响正逐步显现。同时,由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 在动荡中加速变化和“二次探底”忧虑的增加,也使得中国大豆贸易面临着许多新的机 遇与挑战。 关于大豆出口贸易,我们要具体分析考察其特性,从而了解整个贸易流程。它主要 是指农产品的跨越流动,这种流动是在不同的行政管理范围内进行,有的是主权国之间, 有的是在主权国和某些具有独立权利的地区之间(如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大豆属于农产 品,与工业品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大豆是植物,自然
15、环境对其生长有很大影响,所 以季节性很强,地区性和分散性也是其特性。第二,大豆在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扮演 着重要角色,很难有替代品,所以供应和需求相对没有弹性。基于这两项特点,大豆的 收购、包装、运输和保管及销售等项目都有比较高的硬性指标,这些特定的设施设备花 费巨大,风险也不小5。 这一特点是指多数欠发达国家农产品出口的品种是有限的。例如,巴西主要依靠咖 啡出口;加纳的主要出口物资是可可6;孟加拉和印度主要出口黄麻;斯里兰卡和肯尼亚 主要出口茶叶;橡胶是马来西亚主要的几种输出物资之一;阿根廷和泰国主要依靠粮食 出口。换句话说,欠发达国家的贸易主要依靠出口少数几种主要农产品。 大豆贸易因为大豆
16、的自然特点,生产地区和交易、消费地区都相对比较集中。美国、 巴西和阿根廷是大豆三个主要生产国,总产量占据世界总量的 80%还多。这种实际情况 使得大豆贸易的价格掌握在几个主要生产国手中7,对于生产国的自主定价有利。但是, 如果其中一个主产国的经济出现问题,其他生产国的经济特别是大豆贸易也会随之受到 波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所以,产地或市场集中既有优势,也有劣势。 2.1.3 价格波动幅度大引起出口收入波动价格波动幅度大引起出口收入波动 因为大豆产量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所以,大豆贸易的价格波动也比较频繁,幅度也 非常大,甚于普通制造业产品价格。通过世界主要国家的大豆贸易价格统计数据来看, 大
17、豆的价格波动在农产品类居于前列。这种价格波动带来的后果很多,不仅对发达国家 经济影响较大,对欠发达国家的经济特别是出口收入,也有很大的影响。我们所知道的 出口收入=出口价格出口数量。在生产规模相对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出口大豆的单价就 成为影响出口收入的主要因素8。在国际贸易中,由于价格的制定主要掌握在发达国家手 中,他们是剪刀差的操纵者和实施者,欠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实力弱,产量又有限,只能 被动地接受低价格,被迫接受这种价格垄断。 2.2 大豆出口贸易的理论支撑大豆出口贸易的理论支撑 2.2.1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 作为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比较优势理论随着国际贸易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多样化, 也
18、在不断更新早期的定义,扩展其研究范围,影响要素一直在不断地丰富完善。其理论 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阶段一典型的比较优势理论。它的理论核心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在一定的 贸易条件下,不同的国家之间存在专业化的分工。按照“两优之中取最优、两劣之中取 次劣”的标准,两国充分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达到压缩成本、提高劳动生产力的目标; 第二,在两国生产成本存在相对差异的条件下,会产生互利贸易。最先的比较优势理论 仅从供给的角度对双边贸易进行分析,其决定因素是劳动生产率9。 (2) 阶段二要素禀赋理论,也就是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 瑞典著名的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其学生俄林又扩充了理论内容。从
19、本质上说,要素禀赋 理论集中在三方面的问题:首先,各国的要素禀赋都是不同的,具体表现在一个国家有 的物产和资源丰富,有的物产和资源则比较贫乏;其次,一种商品所赋予的比例不同, 不同要素比例就形成了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最后,一 个国家商品的要素比直接决定了该国的国际贸易结构,也就是,一个国家用于出口的商 品尽量选择劳动密集型,再是资本密集型,后为技术密集型,而进口产品则相反。 (3)阶段三现代国际贸易理论。这种理论对于国家的综合实力进行评估,认为国 家的优势不仅有资源和劳动力,更体现在产业国模方面。有了比较大的产业规模,成本 的降低就成为自然而然的结果。而且规模扩大也
20、就意味着产生利润的扩大。 2.2.2 贸易保护理论贸易保护理论 (1)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所谓的典型贸易保护主义理论,李斯特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 体系是这一理论产生的来源。而且还首次对保护幼稚工业学说详细阐述。第一,该理 论批评了古典派的自由贸易学说,极力主张由国家主宰对外贸易。该理论将国家的经济 利益置于很高的地位,为了实现国家的经济利益,可以适当对国民经济活动实施干预和 加以限制,甚至是实施贸易保护行动;第二,将农业和新兴的工业排除出贸易保护的对 象范围,主张对幼稚工业进行保护和干预,最高时限为 30 年,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变化适当调整。实行贸易保护不是简单的政策行为,可以伴随经济行为。禁
21、止输入商品 和对商品征收高关税,而对高端机器类则免征关税或者少征税。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李 斯特的贸易保护理论其实质是自由贸易。为了实现自由贸易,需要国家机器在一定的时 间和政策上予以倾斜和照顾,通过良好的适应期,从而达到自由贸易10。 (2)贸易保护的特征。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为了实现本国的利益,新贸 易保护主义成为新的表现形式。主要表现为五个主要方面:第一,国家纳入保护范围的 商品种类增加较多,不仅有传统的主要出口商品,农产品甚至有高附加值的工业产成品 和劳动力。第二,不再将关税壁垒作为主要控制进口的方法,而是转向了其他领域。第 三,先进的技术被逐渐合法共享。第四,鼓励出口是每个国
22、家积极攻克的难题,因为出 口的增加直接意味着进口的减少。为了限制进口,征收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 2.2.3 竞争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 二十世纪,以迈克尔波特为首的战略管理学派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理论认为,企 业通过采取差异化或低成本等竞争战略,从而获得了竞争优势。竞争优势理论从企业视 角解释了国际贸易现象,拓展了比较优势理论在微观领域的研究,并一举成为当代国际 贸易理论的核心。 (1)两类竞争优势 在国际贸易中,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存在,如何利用好自己的竞争优势应对对方的竞 争劣势,从而在整个竞争中打败对手。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有类似的阐述, 企业竞争的关键一是低廉的生产成本而是优质的产品性能
23、。而企业要想实现这种优势的 长期性保持,就必须不断在这两点上努力作为,要么不断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要么 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所以,总结起来,竞争的优势就是两类:一类是质量相同的产品价 格较低,一类是质量相差较大,这两类都能带来企业的竞争优势11。 (2)钻石模型(michael porter diamond model) 迈克尔波特认为,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是一个国家兴衰的根本所在,国家整 体竞争优势的取得,取决于四个基本要素和两个辅助要素。 (3)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竞争优势和战略 根据波特的理论,竞争力的绩效指标对一个战略有效,对其他战略没有效果。他认 为,市场份额指标或许不是竞争优
24、势的一个合适测度指标,尤其是在一个企业追求集中 战略的条件下。财务指标如投资回报率、资产回报率,对于成熟产业的成熟企业而言, 是最好的指标,但是对一个进行大量投资启动运营或刚刚进入市场的企业,上述指标就 不能反映企业的绩效。生产力指标同样也是如此,在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生产力或许 是一个好的绩效指标,但如果企业最广为人知的资产,是它本身的产品设计和质量,那 劳动生产力指标就无法反映企业竞争优势的方面。对于低成本战略,成本是主要考虑的 因素,因此也是唯一的绩效指标。但是,如果企业在追求差异化战略,成本就不能作为 企业绩效的衡量指标。可以说,波特在企业或产业层面重新建立了定义竞争和竞争力的 基础。
25、波特的竞争优势模型重点关注竞争力的来源,而不是竞争力指标,并且具有较强 的解释力,因此,钻石模型是解释竞争力最好的理论模型12。 第第 3 章章 我国出口我国出口现状和现状和面临的突出问题面临的突出问题 3.1 我国大豆出口现状我国大豆出口现状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大豆出口贸易额从 1980 年的 4.56 亿美元,发展到 2012 年的 150.3 亿美元,增长了 40.3 倍,占全国农产品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达 24%。 与此同时,出口企业队伍迅速壮大。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进出口经营资格门 槛不断降低,我国大豆贸易经营队伍,尤其是外资和民营企业队伍迅速成长壮大。外资 和民营企
26、业已成为支撑我国大豆贸易的主要力量。2012 年,民营企业进出口 200.3 亿美 元,同比增长 21%,占全国农产品贸易总额的 54.7%,较去年提高 5.9 个百分点;外资 企业进出口 151.6 亿美元,占全国农产品贸易总额的 41.4%;国有企业进出口 14.3 亿 美元,仅占全国农产品贸易总额的 3.9%。 2003 年2011 年我国大豆出口情况图(单位:亿美元)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图 3-1 2003-2011 年我国大豆出口情况 图 3-2 2012 年我国企业大豆出口比重图 3.2 技术壁垒日趋苛刻技术壁垒日趋苛刻 当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和国际贸易自由化趋势深
27、入演进,高筑关税 壁垒以保护本国产业的做法已被 wto 原则所约束13。事实上,世贸组织各成员国自乌 拉圭回合谈判以来,已经较大幅度消减了农产品进口关税,取消了数量限制措施。但发 达国家的贸易保护却并未因关税减让而消失,而是改头换面,以形形色色的技术壁垒面 目出现,并且呈现愈演愈烈趋势。2005 年 1 月起,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实 施了新的食品安全法,提高了对进口本国大豆的技术质量标准;同年 7 月,多哈回合谈 判全面中止,进一步说明了世界大豆贸易保护主义已升级恶化,大豆贸易面临的环境更 趋严峻复杂。 从技术壁垒的关注重点来看,逐渐从生产加工环节向种植养殖环节转移。由于我国 出口食品
28、生产加工企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国外技术壁垒的关注重点更多地放在了食品的 种植养殖环节,农兽药残留问题已成为困扰我国食品出口的难题之一。加强食品安全管 理特别是种植养殖环节的管理已迫在眉睫。 3.3 国内外市场需加强拓展国内外市场需加强拓展 我国大豆出口市场仍然相对较为集中,一直以日本、韩国、欧盟、美国等国家为主, 尤其是日本,2012 年全省对其大豆出口 47.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2.5%,出口额占全国 农产品出口总额的 31以上。这些国家对大豆进口政策的变动对我国大豆的出口带来很 大影响,特别是日本于 2006 年 5 月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 是非常苛刻的检测标准。 技术标准的提高对大豆
29、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出口的困难。传统市场中除日本, 2012 年我省对韩国出口 14.8 亿美元,同比增长 2.1%;对欧盟、美国出口 22.7 亿美元、 13.4 亿美元,同比下降 10.1%、2.9%。四大传统市场合计出口 98.7 亿美元,同比增长 2.7%,占全国出口总额的 65.7%。对俄罗斯、南北洲、中东、南亚、非洲、大洋洲等新 兴市场的大豆出口市场开拓力度不够。 3.4 传统农业生产的弊端制约出口规模化经营传统农业生产的弊端制约出口规模化经营 目前,虽然我国绝大多数大豆企业的产业规模整体偏小,直接影响了企业向更高层 面发展。截止 2012 年,全省有大豆出口实绩的企业达 39
30、71 家,5 家企业出口过亿美元, 35 家企业出口过 5000 万美元,373 家企业出口过千万美元。尽管我国大豆出口企业队伍 在进一步扩大,龙头企业拉动作用明显,但全国出口企业平均出口额仅为 378 万美元。 根据调研显示,我国大豆出口企业存在制约出口规模化经营的共同特点有以下几点:一 是企业普遍组织化程度低,规模小,实力弱,抵御国际出口贸易市场风险以及突破技术 壁垒能力不强。二是大部分大豆企业走外延式发展道路,与跨国外资农产品企业相比, 无论是在规模、实力上,还是竞争力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三是由于大豆生产企业规 模普遍偏小、门槛标准低,企业队伍膨胀迅速,导致全国农产品出口竞争秩序混乱,
31、严 重损害我国大豆出口的整体行业利益。 3.5 经营成本增加较大经营成本增加较大 我们要认识到这样的现实情况,目前的大豆出口企业面临着严重的成本压力。主要 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劳动力附加值的增加,工资不断上涨,大豆加工企业又需要大量 的人力,工资压力不断增加;二,农用物资价格增加幅度较大,直接带动大豆生产的原 料价格迅速攀升,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三,出口检验方面的直接成本上升,关卡设置 更加严密,通关时间延长。特别是由于现行的肯定列表制度实行之后,检验项目增多, 我国的通关时间增加 7-10 天,日本增加到 7 天左右,直接延长了企业的货物变现和资金 周转周期。四,某些国家的肯定列表制度对应的
32、产品标准提高,特别是日本。这对我国 目前大豆的加工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是大豆的农药残留指标等,为此,企业的 科研经费和技术投入就要相应增加,因为不同国家的不同标准,这使得我国大豆的加工 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风险和挑战14。 第第 4 章章 我国大豆出口贸易良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我国大豆出口贸易良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国际大豆出口大国的形势变化,这也影响到了我国的 大豆贸易。各种频发的疾病不断在提醒我们加强食品安全,而经济形势又要求对本国的 农业加大保护,这种矛盾的情况随着技术提高难度增加而愈演愈烈。在我国,大豆贸易 的形势也刻不容缓,人民币升值导致的出口形势越来越难
33、,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 又称为长期的趋势15。为此,我们考虑对大豆出口贸易的良性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从而改善目前的不良局面。 4.1 建立健全大豆出口贸易的全方位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大豆出口贸易的全方位政策体系 我们在参考我国大豆生产的实际国情,经济社会的变化情况,特别是关于农业的生。 产和销售经验,进一步做好大豆的出口贸易,拟建立健全大豆出口贸易的全方位政策体 系。首先,财政政策的扶持和支持力度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为此,设立专门的大豆出 口资金项目,对一部分出口能力较强的企业重点帮扶,帮助建立有示范作用的全产业链 的生产基地和产业园,针对食品安全问题进一步提高科技投入和人才投入,从而
34、从根本 上提高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其次,在资金信贷方面加以扶持,放宽贷款的准入机制,为 大豆出口企业争取更多的商业信贷机会,增加信用额度。利用小额贷款灵活性的特点, 适当向一些信誉和能力较好的企业倾斜16,分批次贷款,无息贷款,各种形式的专项贷款, 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再次,积极拓展海外参展机会,与国际接轨,加快国 际认证的通过,建立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大豆出口的保费补贴,增加保险评级,建立预 警机制,推动大豆出口的顺利进行。最后,对大豆企业的相关出口检验工作予以支持, 帮助做好食品安全检验和通关环节工作。“大豆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和“出口示范基 地”的放心企业可以适当减少检疫次数,减免
35、收费,甚至在手续上可以相应简化,对大 豆出口的外部环境进行全方位的改善,努力开展“绿色通道”服务。 4.2 积极推进农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积极推进农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 我们要大力扶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在国内外比较专业的商品展销会上打响自己的 知名度,从而打开大豆的出口渠道。在我们已经建立的合作伙伴的基础上,不断拓宽新 的合作对象,实现销售对象的差异化和全方位,特别是新兴市场的拓展。主要集中在东 盟、南亚、拉美、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对原有的合作伙伴,制定更加详细的服务标准, 满足其要求。特别是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实行之后,提高国内企业的食品安全标准。如 果标准的达到与实际成本上升矛盾不可调和17,可
36、以适当拓展其他市场予以弥补。针对不 同的市场要求,开发不同的产品种类,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消费者的消费要求。企 业的销售和市场部门负责开拓市场,信息部门搜集相应的市场信息,汇总后集体讨论今 后的消费需求,制定企业的下一年生产计划,并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生产计划,从而 生产更加符合市场要求的产品。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利用国家的政策扶持,参与大豆产 品的推荐会,拓展销售渠道。随着国际交易的日益频繁,电子商务形式成为新的营销手 段和营销模式。通过网络能够及时发布新产品信息,了解国外的产品信息和销售情况, 特别是国外的相关法律措施,关税政策,对我国大豆的差异化销售有很重要的参考和借 鉴价值。此外,企业
37、竞争的实质也是人才的竞争,我们还要培养优秀的销售人才,拓展 销售渠道,对常驻国外的人员予以补贴,对海外回归的技术人才实行政策和资金补贴。 这些措施共同帮助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良性发展。 4.3 重点培育农产品出口的龙头企业重点培育农产品出口的龙头企业 我们要搞活整体的国内大豆贸易市场,就需要重点培育龙头企业,以点带面,共同 实现全面发展。重点企业不仅在技术上占据优势地位,有着高精尖的设备,良好的合作 伙伴,稳定的销售渠道,还有一些政策的扶持和稳定的产品基地18。这是中小企业无法比 拟的优势,我们就要充分发挥和扩大这种优势,将分散化的经营联合起来,形成集约化 的产品供应模式,整
38、个产业链从原材料的搜集、加工,到精深加工,副产品的处理和销 售,再到售后服务等等。全产业链的建立健全,不仅能够增加企业的竞争砝码,还给消 费者增加了购买的信心。而企业自身面临的产品变现和资金周转周期长等问题,也需要 政府相关部门予以帮助解决,银行可以设立专门的贷款业务窗口,专款专用。同时,开 拓海外市场业务,与企业配合开展,帮助企业规避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既有利于银行, 又有利于企业,实现两者的业务双赢19-22。 优化大豆出口促进产业升级优化大豆出口促进产业升级 大豆是目前公认的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农产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实用价值。而 我国又是传统的大豆的生产国,大豆生产历史悠久,传统产业优
39、势比较多,但目前的国 际形势不断变化,对我们的传统产业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立足原有的产业基础,结 合新型的技术的产业优势,加快产业升级和优化,增加大豆的附加值,进一步做好大豆 的精深加工。品牌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通过自主品牌的培育和宣传,既要发挥传统品 牌的优势,又要对新兴品牌加大宣传,特别是现在国际新的认证标准的出台。这对我国 的大豆出口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不仅要全面改善升级原有的设备和技术,还要针对性 地开展生产和销售。绿色无公害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食品要求,我们要借助于这一需求, 做好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运输和销售、储存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创立真正有国际竞争 力的绿色品牌。打开销售渠道,建立
40、销售的优势客户铭牌,评价消费等级,从根本上将 粗放的生产模式转变为集约型的生产模式。还有,对中小企业实行差异化销售,开发属 于自己的专属品牌和专属产品,形成独特的竞争力。同时,做好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 建立完善相关法律,做好外部环境建设。 第第 5 章章 结论结论 5.1 结论结论 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大豆贸易方面的研究,对当前我国大豆贸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 剖析和解读,从创新完善农产品出口政策支撑体系、积极推进农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 重点培育一批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巩固提升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水平等四 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5.2 不足之处和展望不足之处和展望 由于本人能力和时间的限制,在
41、论文写作中还存在资料收集不够全面、对国际宏观经 济形势的把握不够准确、对国际大豆市场行情的分析不够深入等问题。所以,在今后的学 习和工作中,希望有机会进一步丰富相关资料、跟踪大豆外贸市场行情的变化、加深对国 际大豆市场影响因素的挖掘,希望在经过长期的努力后,能准确把握国际大豆市场行情变 化的趋势,为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吕在模1978-2008 山东外经贸成就与展望j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11 2 山东省商务厅山东商务年鉴 2003-2011山东省商务厅,2004-2012 3陈佳贵,李洋2012 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j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
42、12 4 山东省商务厅山东省商务发展“十二五”规划j山东省商务厅,2013 5 山东省商务厅,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山东省农业厅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 示范区发展规划(2011-2015 年)山东省商务厅,2012 6王金南,夏友富,罗宏,葛察忠绿色壁垒与国际贸易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23033 7张灵光标准化是促进农产品扩大出口的战略选择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48-53 8单宝以农业标准化战略提升我国出口农产品竞争力科技管理研究 2011(12): 2126 9卢荣忠国际贸易北京:高等教育出版杜,2013246330 10谢识予经济博弈论10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1371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氟比拉嗪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平幅连续轧染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机械用辊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五上语文标点真题及答案
- 全职主妇互助协议书
- 临时工人安全协议书
- 全国煤炭交易协议书
-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及其经济效益优化策略
- ppp投资协议合同
- 位安全培训合同范本
- 热力公司安全检查表
- 2025年宁东基地管委会公开招聘党建指导员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宁都县源盛公用事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招聘员工9人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中远海运集团介绍
- 阳城消防比武活动方案
- 2025年基层社会治理教育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运用PDCA循环提高全麻患者体温检测率
- GB/T 18380.11-2022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11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试验装置
- DB4113T 021-2022 南阳艾 艾绒标准
- 冬季安全生产培训PPT冬季安全生产注意事项PPT课件(带内容)
- 电焊机验收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