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术创新网络的特征_第1页
建筑技术创新网络的特征_第2页
建筑技术创新网络的特征_第3页
建筑技术创新网络的特征_第4页
建筑技术创新网络的特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技术创新网络的特征建筑技术创新网络,就是在建筑行业这个大背景下的技术创新网络, 它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自身的行业需求。长期以来,包括一 些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受到建筑业技术进步缓慢的困扰,建筑 行业的技术进步贡献率都大大低于其他行业1。其中一个原因是 施工技术创新组织的临时性和分散性不同于制造技术的创新,建筑行 业普遍使用项目作为生产组织模式的基本单位,这种组织模式造成了 技术创新活动的临时性和分散性,为知识的创新与交流带来障碍。而 网络这个名词的出现,为技术创新带来了曙光。建筑技术创新网络, 就像一张网,将参与建筑项目的各个成员联结起来,增强彼此间的信 息共享与知识交流,使技术

2、创新活动由分散的组织成员变成一个整体, 大大提升了技术创新的效率,推动了建筑行业技术的进步。而技术创 新网络是由多个合作创新组织通过一定的关系连接而成的、松散耦合 的动态开放新型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实行了研究。李志刚等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研究发现创新网络的密 度、互惠性、稳定性、联系强度、居间性和资源丰富水准等因素都对 企业创新绩效存有着正向影响。曾德明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弱联结、疏 松的网络结构与探索式创新搭配,强联结、密集的网络结构与利用式 创新搭配,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网络中心度与利用式创新绩 效呈正相关关系,与探索型创新绩效之间有倒U型关系5。李玲 的研究表明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间联合依

3、赖与不对称依赖的水平会影 响到企业在合作过程当中的开放度及企业的合作绩效6。施杨发 现团队知识扩散的深度和广度与组织成员的中心性有明显的正相关关 系认为企业在技术创新网络中的中心度可用来衡量企业充 当网络中心枢纽的水准和对资源获取与控制的水准。通过对文献具体 回顾分析发现,关于技术创新网络的网络节点特征及创新网络绩效的 研究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是具体结合建筑行业这个大环境,相关 项目合作成员的节点特征研究还不是很多。基于此,本文借助阳京沪 高铁澄湖桥段的项目合作数据,把项目合作方作为研究对象,将理论 分析与具体项目工程案例相结合,使用ucinct软件绘制网络图, 得出各网络节点的网络特征(中

4、心性、凝聚子群、核心 边缘结 构),并分析产生这些网络特征的原因,有助于建筑企业结合自身的 综合实力认清自己在创新网络中的地位及重要性,积极寻找有益于自 身的项目合作伙伴,搭建合理的建筑技术创新网络,在最大水准上增 加项目的收益。这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理论分析1.1中心性通常来说,对网络成员的中心度指标实行研究有三种形 式,分别为点的度数中心度、中间中心度、接近中心度,如果一个点 与很多点直接相连,贝S该点具有较高的度数中心度9。中间中心 度测量的是行动者对整个网络资源的控制水准,即一个点在多大水准 上位于网络图中其他点的“中间”。除了上述两个中心度之外,还有 一个刻画

5、点的权力的指标,即接近中心度,如果一个点与网络中所有 其他点的“距离”都很短,则称该点具有较高的接近中心度。网络中 心性(nctworkccntrality)指的是一个企业或组 织在一个创新网络中所处位置的结构性指标,其中心性水准高,代表 这个企业在这个网络中的地位较高,而且网络成员中心地位与其创新 水平提升具有正向关系。周密研究发现网络成员中心地位对个人知识 在团队内转移的成效具有推动作用,汇聚点,集结各个创新主体的知 识信息,所以能取得较高的创新绩效。处于网络中心位置的企业能赢 得更多的信息和资源控制优势,因而获取更高创新绩效。1.2凝聚子群凝聚子群是指创新网络很多个企业之中某几个成员所

6、组成的小团体,能够理解为“派系”。与此比较接近的概念就是“子 群”、“成分”以及“圈子”等,也就是一般所说的相对稳定、人数 不多、有共同目的、相互接触较多的联合体。凝聚子群具有“较强、 紧密、经常以及积极”等关系的属性,所以凝聚子群的概念也不同, 一般从子群成员之间接近性或者可达性、关系的互惠性、关系的频次 等几个方面考察凝聚子群10。凝聚子群的出现在创新网络结构 里能够理解为一个行业中细化领域合作的表现,或者是基于一个地区 等环境的合作表现。在这个群体里各成员之间关系密切,具有一定的 凝聚力,当然也可能是整个网络组织出现了嫌隙14。理论,最初源于经济学,后来逐步被引入到其他研究中。而对于企业

7、 网络来说,技术创新所组织的企业网络也有核心-边缘的结构特点, 其中核心部分指具有技术核心、在技术研发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企业或 者企业凝聚子群,而对于技术创新的贡献比较小的企业或者企业凝聚 子群则能够被看做处于边缘地区10,15。对核心边缘的研 究主要体现在一些企业集中在某些项目上合作,而对于另一些项目不 感兴趣或者其他原因参与很少,对此实行统计和分析有利于发现各个 网络节点的优势,而为后期的合作提供参考价值。中心性、凝聚子群 和核心边缘结构分别反映了网络成员在网络中的中心地位、合作情况以及项目参与情况,这三个技术创新网络结构变量对于网络成 员在网络中信息和知识获取、与其他网络成员连接以及权力掌

8、控具有 不同的影响,决定了网络成员在网络中的位势,影响着网络成员的创 新效率16。2数据来源及分析2.1数据来源本文数据来源于京沪高速铁路阳澄湖桥段。京沪高铁 阳澄湖桥段的建设,一方面是作为京沪高铁的“铁路桥”,需要极高 的质量保障;另一方面所跨越的阳澄湖水质要求高,强调在建设过程 中的环境保护措施。为此在桥段建设中所面临的技术冋题主要有施工 工艺、建设材料的选择、施工安全技术这三个方面,其中“双排桩筑 坝围堰”施工方案就是其中的代表性创新,另外还有沉井施工、桩基 础施工。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所有技术创新参与单位是由中国铁道部 所设置的科技领导小组所领导,有各大高校和科研单位支持,设计院、 建设

9、单位、监理单位等密切合作所完成的。为了对该项目合作情况采 集数据,作者对相关施工技术项目创新合作关系实行了调查,步骤如 下:1)界定京沪高铁阳澄湖桥段建设中施工技术创新的网络节点范 围。本文根据所研究的京沪高铁阳澄湖桥段的建设施工技术的创新, 以在不同的施工阶段中和此类技术创新有合作关系所参与的企业和单 位作为删选标准,得到网络节点成员的名单。2)设计并落实项目调 查表。通过与中国铁路局所设置铁道部京沪高速铁路创优领导小组的 同意,对参与该次建设的企业和科研单位发放该项目调查表,对每次 技术创新实行准确有效地核实。项目调查表如表1所示。回收项目调 查表。如表1所示,本次调查涉及了京沪高铁阳澄湖

10、桥段建设技术创 新中的水上施工船全时通信等17项创新项目,这些技术的创新多则 得到几乎所有参与单位的参与,少则只有三个单位完成。将各个建设 安全技术创新项目按照表1的顺序由“项目1”“项目17”依 次替代。并根据项目的创新情况,以参与某个项目创新的为“1”, 未参与的设置为“0”,列出其网络联系表如表2所示。2.2数据分析根据项目的网络成员联系表,使用ucinct6软 件绘制得到相关的网络示意图,如下图1所示。由图1我们发现在京 沪高铁阳澄湖桥段施工技术创新中,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 铁十一局两个单位的中心性最强,这和他们具体的建设分工和责任有 直接的关系;江南大学、南京大学和铁道部京沪

11、高速铁路创优领导小 组的中心性较弱,这主要因为高等学校在技术创新中受到专业性和技 术实力的限制,而领导小组则无直接的技术性人员实行创新的支持。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节点中心度最高,其次为中铁一局和铁 四院。体现了它们三个在创新网络中有着非常的影响力,对其他节点 的控制水平较强。由图2能够看出,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度数 中心度最高,其次为中铁一局和铁四院。这是因为作为整个工程的 施工方,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对技术的创新和落实责任最重, 也是技术创新的落实方,所以有着最大的影响力;而中铁一局和铁 四院则因为其技术上的绝对优势而具备一定的影响力。江南大学、南 京大学以及铁道部京沪高速铁路

12、创优领导小组则在施工安全技术创新 中没有太多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这是因为他们所具备的技术较为薄弱, 参与度也不高。其他单位则根据其自身在工程中所具备的地位和技术 高度具有不同的影响力。例如,苏州大学阳澄湖分校则因其独特的技 术高度而具备了更多的影响力;中铁诚业监理公司则因为监理本身在 技术上的创新性不足而缺乏话语权;沃森公司虽然参与项目不多,但 因为涉及的项目比较重要,也是不可忽视的创新力量。根据图3的接 近性中心度的分析结果能够看出,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京沪 咼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和中铁大桥局名列前茅,可见它们拥有比较咼 的整体中心度,它们离整体的中心节点较近,这也侧面反映了他们的 重要水

13、准,这三家公司都在整个工程实施和技术创新中处于核心地位, 它们参与的项目不多,但具有一锤定音的地位。而铁四院、上海交通 大学、苏州大学阳澄湖分校则拥有较大的值,反映了他们整体中心度 较低,这直接反映了无论是参与项目的多少,它们都因为在项目创新 中多数只能起到参考的作用,所以受制于人。其他单位则因为自身的 专业性和责任承担的不同在不同的项目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比如铁 道部京沪高速铁路创优领导小组虽然只参与了一个创新项目,但因为 主导性强,所以也排在居中的位置;沃森公司则因为自身的技术强健, 在项目技术创新中有更关键的信心点;南京大学也因其较为专业的技 术优势有一定的技术创新水平。由图4可知中国交

14、通建设集团有限公 司、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和中铁十一局排在前三位,这说明三 者在实行网络合作时更容易受到其他相关单位的影响。对中国交通建 设集团有限公司来说,几乎参与了所有的创新项目,但作为施工建设 方,需要最终听从甲方的意见,所以最容易受到影响;中铁十一局相 对应的也作为服务方的角色出现,所以参与多但多为提供建议。铁四 院、上海铁路局以及铁道部京沪高速铁路创优领导小组则排在最后, 说明他们在实行创新网络的工作时很难受到其他节点的影响,其在实 行技术确认时拥有最后的决策权和最终的话语权。尤其是铁道部京沪 高速铁路创优领导小组,因为其只参与了一项阳澄湖段安全技术创新 的项目,所以其节点中心度

15、值为零。其他单位则根据其角色的不同, 参与项目的不同而拥有不同的中间中心度,比如武汉大桥局根据其专 业性参与某些项目的创新,在其中拥有一定的技术威信;苏州大学阳 澄湖分校也因为对当地地质比较熟悉在一些项目中拥有主导地位。由 图5所示的凝聚子群分析结果图能够发现,项目1和2、项目6与1 1、项目3与9与12、项目4与13与16、项目5与8与14、 项目7与17均为凝聚子群,因为这些项目的性质比较接近,它们各 自之间具有最为接近的创新企业成员的参与。比如项目1是水上施工 船全时通信技术,项目2是梅雨防汛警报技术,二者同为水上通讯技 术,项目性质比较接近。由表2可知,京沪高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交通

16、建设集团、中铁十一局、中铁四局、铁四院、铁一院、铁二院、 苏州大学阳澄湖分校参与了项目1,同时也都参与了项目2。其他几 个凝聚子群的情况大都如此,参与成员不是同一家单位就是性质相近 的单位。也正是如此,这些单位通过一些相似项目的合作,相互之间 的联系、交流增多,从而产生更强的凝聚力,形成了凝聚子群。核心 边缘特征的分析反映了某些单位在技术创新中的相对集中。图6则 反映了绝对的核心-边缘分析趋势,此分析图把整个创新区域分成了 四个部分,其中铁道部京沪高速铁路创优领导小组、京沪高速铁路股 份有限公司、中铁四局、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 中铁大桥局、铁一院、铁四院、武汉大桥、铁二院在项

17、目1、2、4、 5、6、7、8、9、10、13中比较集中,在另外的几个项目创 新中则表现为比较少的“共同性”。而上海铁路局、中铁诚业监理公 司、沃森公司、苏州大学阳澄湖分校、江南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 通大学在项目3、12、11、14、15、16、17中比较集中, 而在其余的项目创新中参与较少,这与它们的技术特点及项目本身的 需求相关。3结论和建议3.1结论1)通过度析各个项目参与单位的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成因, 使各参与方认清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在企业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建立适 合自身的发展战略,既可扬长避短也能够全面发展。2)参与项目建 设的各单位要结合自身的技术、实力,认清各自在项目建设中责任和

18、分工,以及在建筑技术创新中所起的作用,指导他们下一步寻找准确 的合作伙伴,有了明确的合作伙伴与合作目标,才能优质、高效地实 现建筑技术创新。3)本文对凝聚子群的分析也从一方面表明了一些 性质相似的项目的各合作团体其成员的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这能 够作为以后项目合作的借鉴。以之前合作过的项目作为参考,寻找相 对应的合作方,使建筑技术创新少走弯路、错路,为企业节约了一定 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进而提升企业的创新效率。4)通过对核心一 边缘结构的分析,政府部门能够发现哪些单位在建筑技术创新上比较 集中,然后以这些单位为领头羊带动其他技术相对薄弱的企业实行技 术创新,实现整个区域均衡全面的发展。3.2建议1)技术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源动力,而在建筑施工中,技 术的创新是随时需要和随时发生的,这也是施工持续性和施工进度的 需要。在我国建筑技术创新中,采用创新网络的方式能够更高效地获 得更为准确的创新方案,这种集中多个单位,集合多家之长,实行人 员和技术有效整合的方式不但能够获得技术方案最合理、效率最高, 其付出的成本也较低。所以值得在后期的建筑施工技术创新中继续推 行。2)在一些创新项目中各个参与单位在凝聚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