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例谈文言文文化内涵的挖掘 经典文言文的魅力不仅在于其文字精练典雅,更在于文言文字背后蕴含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典文言文的许多字词都值得细细品味,慢慢咂摸,深入体验,从而挖掘出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这不仅实现了文言文教学传承中华文化的终极目标,也改变了传统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只能机械接受、死记硬背的尴尬局面;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不仅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文化积累,还要积极开动自己的思维机器,在互动对话中感受文言文教学的鲜活气息,并最终经由“文言”之径通向“文化”的殿堂。当然,如何体验挖掘文言文字的文化内涵,因人因文因言而异,笔者下文所举几例意在提供思考,引起更多方家的共鸣。 一、
2、比较中思索 学劝学的时候,有学生提出,“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中“致”和“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中的“至”是不是一个意思啊?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他也好像是有备而来,我又顺势把问题抛了回去:“那你认为呢?谈谈你的理解。”他接着说:“第一个致字书中注释为达到,而第二个至字的本义是也是达到,如果两个字同义,那荀子何故用上这样两个不同的词呢?不是增加了读者理解的困难吗?”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是啊,这的确是一个问题。荀子绝不可能是随意用这两个字的,文字背后应该有更深的内涵。我肯定了这个问题的价值并鼓励学生说:“读文言文,就是要读出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而要读出文化内涵,大家要从文字的基本义入手,然
3、后结合语境探究其引申义、比喻义,直至领悟它的文化意义。”学生开始查工具书,并小声讨论。但没有结果。我接着引导:“新华词典中致字这样一条义项,引起,使达到。如致病就是使生病的意思。大家顺着这个义项看看有什么启发。”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理解了如果第一个致字解释为“使达到”表意就准确了。结合具体的语境,“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可以解释为: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跑得快,但是,车马使他达到了千里远的地方。这样解释,就突出了课文第二段的中心“善假于物”的重要作用。而第二句的“千里”不是借助外物使他达到的结果,而是自身积累“跬步”达到的结果。“至”解释为“达到”突出了课文第三段的中心:学习要靠自身的积累
4、。至此学生明白了,这两个字不是随意用上去的,而是与上下文的语境相符,有着深刻的内涵。 二、 关联中想象 学习赤壁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明月,水光接天,苏子飘飘欲仙,“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顺势提问:“同学们能结合语境赏析一下一苇二字的内涵吗?”马上有学生举手:“一苇字面意思是一根苇草,课文中用来比喻苇叶般的小舟。表现了苏子任凭小舟在茫无边际的江上漂荡,愉悦畅快。”应该说回答得不错。我肯定了他从文字的本义到比喻义来体悟文字内涵的路径,并继续推进:“实际上在古代用一苇来比喻小船并不是很常见,更多的是用一叶来形容小舟,如后文就有驾一叶之扁舟,大家看这里能不能换成纵一叶之所如啊?”
5、学生们讨论了一下,有人说行,有人说不行,说不行的居多,理由很简单:如果将“一苇”改成“一叶”,前后文就重复了,而苏轼这样的大文豪是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的。显然这个理由很肤浅,我继续引导:“体悟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不仅要注意文字的字面义、比喻义、引申义,还要注意一些文化现象,比如运用典故、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等,也许能帮助我们更深入理解文字的内涵。”学生继续思索、讨论,总算有人说,好像有个传说与“一苇”有关,说是一个什么人驾一苇叶渡江,但是语焉不详。 我亲自出马了:“佛教有一个传说叫一苇渡江,据说当年达摩祖师到东土弘扬佛法,他先是到了中国的南方,可是由于佛教主张不同,只能选择渡江北上,可是水域茫
6、茫既没有桥,也没有船,连个人影也不见。这怎么过江呢?达摩十分焦虑。正在无可奈何之际,达摩突然发现岸边不远的地方坐着一个老太太,身边放了一捆苇草,于是他迈步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向老人施了一礼,说道:老菩萨,我要过江,怎奈无船,请您老人家化棵芦苇给我,以便代步。老人抬起头来,仔细地端详达摩。见他两只突鼓的眼睛炯炯有神,形象端壮,仪表非凡。老人点头称许,遂顺手抽出一根芦苇与达摩。达摩双手接过芦苇,向老人告谢而去,及至江边,他把芦苇放在江面上,只见一朵芦苇花,昂首高扬,五片芦叶,平展伸开,达摩双脚踏于芦苇之上,飘飘然渡过了长江” 听完了传说,回到课文,学生有话说了:“老师,用一苇的好处在于体现了苏轼不
7、仅精通儒家,也精通佛家,而且还精通道家;正因为这样,他才能在谪贬黄州后泰然处之,才写出了这样的好文章。”我肯定了他的回答,并指出就问题本身而言有点牵强。又有学生回答:“用一苇两字不仅比喻小船的自由空灵,更重要的是折射出苏子此时的心情就像仙人一样,舒畅飘逸,超然物外,就如达摩渡江一样飘飘欲仙。”至此,学生的理解已经走向深入,由文字入手,关联想象,在更宽广的文化视阈内体悟出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 三、 咀嚼中深入 苏轼在后赤壁赋的结尾写到了一只鹤:“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学习到这个地方,和学生一起探讨作者写这只鹤的内涵,有学生很快就回答说:“主要是表现苏轼自己的孤独,因为他在文章中写的是一只孤鹤。”学生的回答是对的,但显然不全面,为帮助他们进一步咀嚼品味,我说:“如果只是突出自己的孤独,那不写孤鹤而写一只孤鹏甚至一只孤鸭不是也可以吗?”学生哄然大笑,继而从含有“鹤”字的词语入手,讨论明白了“鹤”在我国古文化体系中可是大有文章:首先“鹤”有孤傲、高洁之意,成语“鹤立鸡群”便表达了这个意思;其次“鹤”能表达一种潇洒自然从容,成语“闲云野鹤”就蕴含着这种淡泊;再次,“鹤”是道家的形象代言人,“骑鹤上扬州”,古代得到之士总是骑鹤遨游,“鹤”代表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辽宁抚顺市城建集团招聘拟聘用人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福建莆田市数字集团有限公司公开选聘11名专业人才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镇江丹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丹阳市妇幼保健院(第二人民医院)校园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菏泽牡丹区区直事业单位公开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2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聘用编实验室与保密安全员F岗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年宝鸡千阳县中医医院招聘(1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吉林长春市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高压氧科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福建漳州市漳浦县金瑞集团招聘2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广西河池市教师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56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年春季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引进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招聘29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课件
- 物业服务提升方案模板
- 不同茶叶的冲泡方法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练习含答案
- 信息科技风险安全
- 中建幕墙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 诊所中药饮片清单汇编
- 红木文化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广西大学
- 招标代理机构遴选投标方案(技术标)
- 吊车施工专项方案
- 肺栓塞患者护理查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