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品包装设计与民俗文化浅析_第1页
礼品包装设计与民俗文化浅析_第2页
礼品包装设计与民俗文化浅析_第3页
礼品包装设计与民俗文化浅析_第4页
礼品包装设计与民俗文化浅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礼品包装设计与民俗文化浅析 一、民俗文化影响之下,当代礼品包装设计的误区 1.外形结构过大 纵览中国的消费市场,商家为了让自己的品牌脱颖而出,过度追求大这一形式成为了包装结构设计上的主要误区之一。拿某高档茶叶来说,首先,在其最外层是一个皮质的手提袋,接着第二层是一个雕花木盒,掀开木盒盖子,里面是两个铁质密封盒镶嵌在红色的绸缎上面,而绸缎下面是用以固定商品位置的塑料泡沫。最后,揭开两个密封盒之后,里边分别仅放着6袋小包装的茶叶。同样,在近些年的月饼包装中也出现了过度包装的现象,繁杂的包装一层又一层的打开之后看到寥寥无几的月饼。由此不难看出:包装体积和产品含量的强烈反差,不仅为礼品带来了名不副实的

2、负面影响,而且过于厚重的铺垫,也犯了功能过剩、包装过度的设计错误。而通观中国的礼品市场,诸如此类这番层层叠叠、保护过甚的礼品包装设计,可谓上是比比皆是、不一而足。 2.高档材质大肆使用 除了包装结构上的假、大、空现象,包装设计的另一个主要现象便是大肆使用高档材质。例如,在琳琅满目的酒礼品中,实木、陶瓷、银帛等高成本材质已经成为了诸多高档酒的外衣。此外,在诸如工艺品、酒、茶等礼品的包装中,为了体现产品的尊荣品质,也不乏金银玉帛等材质的装饰性应用。 3.资源浪费 从消费心理和馈赠角度出发,强调精美的包装设计不为过错。然而,礼品结构过大以及高档材质的大肆应用,致使产品包装与产品价值成反比也同样是一个

3、不争的事实。而从宏观角度出发,此种行为既不符合低碳环保、可持续性发展的社会总形势,也为社会带来了重重负担。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轻易发现:过度追求奢华的礼品包装设计,不仅会降低礼品自身价值,从而影响企业发展,同时它也不利于节约社会的建设。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恶性蔓延,2007年年末,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出台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在这一法则的保驾护航之下,如何在礼品包装设计中凸显内仁外礼的文化理念,同样是值得我们探索的。 二、礼品包装设计中恰当体现民俗文化的正确途径 古语有云:礼之用,和为贵。不难看出,馈赠这一民俗之所以在中华文化中生生不息,是由于它能够维持和规范人际关系,保障社会和谐。在当今社

4、会,和谐离不开绿色、低碳、可循环等字眼。所以,以人为本、绿色环保,摒弃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的传统奢侈式包装设计才是顺应这个时代的礼品包装设计。而为了做到这点,首先我们就应当从美学角度去寻求突破口(包装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实用美学),并结合包装设计的表现技法去探索创新性的礼品包装视觉元素,同时还应当加强无污染、易回收、可降解的材质使用。在这一系列的设计流程之中,配合不同的馈赠环境、节日以及对象,加入民俗文化理念,将其适当地融合其中。 1.视觉元素实现途径 著名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每种艺术品都有属于它的时代和民族。而礼品包装设计作为一种实用与艺术共存的文化形式,同样如此。五千

5、多年的文明发展,中国有着缤纷多彩的民俗文化,而将这些艺术因子充分应用于当代礼品包装的造型、色彩、图案等视觉元素之中,不仅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而且还特别切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并产生共鸣。 2.造型实现途径 包装造型的设计首先要依据产品的要求、消费者方便使用为最基本的原则,在这个基础上突出个性、具有强烈的视觉效应是造型设计的关键。礼品包装要兼顾视觉美感以及实用性和安全性。在结构上要保证包装内物品的完整性,并适当的对产品进行展示。牢固的内部结构可以使包装内的物品安全并完整地交到消费者的手中。在外部造型上出于消费者追求高档这一心理考虑,借鉴中国封建王朝的皇家艺术是一个现下市场上较为普遍的办法

6、,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给设计者提供了大量的素材。通过这类素材所设计出来的礼品包装使受赠者可以感受到馈赠者的敬意。而世面上诸如此类的成功案例也是数之不尽的。譬如,汉帝茅台酒的外包装造型就是设计者通过应用象征无上权利的玉玺印构造而成的,同时再配搭金碧辉煌的汉字体和金龙等雕刻图案,还为商品增加了霸气天成的高贵效果。另外,中国民间艺术自然婉约的艺术效果,也是值得借鉴的。诸如,酒鬼酒就是通过在古代酒瓶造型外加一层麻布,产生了悠然自得、古朴天成的视觉效果。北京烤鸭的包装则以北京天坛为主要的设计元素来进行表现,充分体现了产品的产地文化并使其和同类产品得到有效的区分。中国民俗节日也可在包装造型上提供灵感,民俗节日

7、背后通常都伴随着美丽的传说或是感动的故事,这些元素都可以运用到礼品的包装设计中来,例如,端午节的粽子包装就有以龙舟的造型出现的,巧妙精致并且使产品更加贴近节日的气氛。 3.色彩实现途径 有人曾说:色彩是看得见的声音。经验告诉我们:色彩能够首先引起别人的注意力。在礼品包装的色彩设计上,首先应当体现商品的性能、用途,此外还要考虑使用者的审美观。自古以来,红色由于其热情、喜庆的色彩语言,深受国人爱戴;黄色作为古代帝王的专用色,也被国人看作辉煌、权威的象征;同时橙色作为红色和黄色的过渡色,并具有阳光、积极的色彩语言,也同样颇受国人喜爱。所以,使用红、黄、橙色是节庆礼品外包装不错的色彩选择。此外,由于道

8、家无色而五色成焉的审美理念极为吻合当代男性和青年人的审美心理,故而在这一群体的礼品包装设计上,可以采用青色、黑色、白色等色彩。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民俗文化背景,基于本民族的文化背景下选择出的色彩搭配不但可以凸显民族特色,在市场上也会使消费者产生亲切感使之更具有亲和力,从而使得消费者较快地接纳该产品。春节是中国的一大民俗节日,人们在度过节日的时候张贴对联、放鞭炮、派发压岁钱,满眼看到的都是红彤彤的景象,这寓意着兴旺和吉祥,因此,在此时的礼品包装多以红色为主配以金色等热情的颜色。 4.图案实现途径 俗话说:远看色彩,近看花。在礼品包装设计中,图案是体现礼品文化性的主要形式。在中国民间有彩绘吉利、讨

9、人欢喜的民俗习惯。所以,将龙凤图案等象征吉祥的团形图案运用到节庆礼品中,是礼品体现民俗文化的途径之一。例如,西凤酒就通过凤鸟纹样作为其包装设计的主体图案和标志,不仅为该品牌增添了雍容华贵的质感,而且也向消费者诠释出了美满、和谐的真谛。同时,祥云图案也是较为常用的一种,唐代的赵彦昭就有祥云应早岁,瑞雪候初旬的诗句传达出吉祥平和的美好寓意。因此,祥云作为礼品包装的一种设计元素尤为适合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出现。它在实际的运用中造型变化多样,可以适应各种包装的外形搭配。图形在礼品包装中的选择还应注意其所要馈赠的对象,针对年轻人群多以简约时尚的花纹、图案搭配,而对象是长者的产品则应多以稳重并附有一定内涵的

10、古典纹样为主。具有亲和力的礼品包装往往更能得到消费者的亲睐。 5.文字的使用 文字的使用方法种类繁多,在礼品包装中大多选择装饰性文字,它通常以一种既是画又是字的形式出现。在设计中弱化了商品信息的传达和表述的功能,强化了对产品包装的装饰效果。在礼品包装中大量的应用在画面的底纹或是背景,通过字体的选择加强对产品风格的定位。例如:荣华老婆饼,传统美食的包装应用古典纹样搭配中国书法,文字以一种图片的形式与其他设计元素相呼应,是包装整体感觉亲切,富有人情味。在具体的设计之中,造型、文字、图案和色彩共同构成了每一个礼品包装的整体,它们四者是统一、和谐的关系。通常,造型设计应建立在了解产品类别、价值等特征之

11、后,而文字、图案和色彩设计是为了体现产品价值和丰富造型。所以,成功的礼品包装设计中,文字、图案和色彩设计要为造型所服务,与此同时,色彩的应用还要准确传达出图案所要表达的意境。 6.环保材质的使用 毋庸置疑,造型、色彩和图案等视觉元素,是礼品包装设计中凸显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途径。而将民俗文化延展到当代的礼品包装选材上,则要以保护自然环境、创造和谐社会为前提。例如,玻璃制品包装应当使用pkt或是可循环利用的玻璃材质。再如,在使用木制品包装时,可使用生长周期短、无毒无害、易回收的竹木。又如,纸品外包装应当舍弃无法循环利用的一次性纸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并结合个人经验,就民俗文化影响下的当代礼品包装设计所存在的误区以及如何在礼品包装设计中实现中国民俗文化的正确途径进行了简要的阐述。自古以来,礼品一直是中国民众社交的必需品。礼品有别于一般的产品,通常消费者购买都会配合一定的节日和特定的时间,民俗节日是礼品消费的高峰,而此时的礼品必然要和节日有一定的互动才可以使消费者产生共鸣从而购买,此时的礼品包装就担当着这一重任,因此,恰当地在礼品包装中融入民俗文化元素是礼品包装设计的关键。同时,由于高档的礼品能够满足送礼人送礼有面子的需求,所以它一直被国民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