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罗氏沼虾常见疾病的发生与防治 摘要 主要介绍了罗氏沼虾在养殖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甲壳溃疡病、烂鳃病、固着类纤毛虫病、红腿病、肌肉白浊病的病原、病症和防治方法,以为提高罗氏沼虾养殖效益提供参考。 关键词 罗氏沼虾;疾病;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 s945.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8-0288-02 罗氏沼虾(macrobra chiumrosenbergiideman)又名马来西亚大虾、淡水长臂大虾、白脚虾、金钱虾、万氏对虾等,是一种大型淡水虾。原产厄瓜多尔沿岸,是世界上养殖量最高的三大虾种之一。其壳薄体肥,肉质鲜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它具有生长快、食性广
2、、肉质营养成分好、养殖周期短等优点。1976年自日本引进我国,现已在10余个省市自治区养殖,产量可达1 0501 500 kg/hm2,经济效益显著。为调优养殖品种结构,扩大名特优养殖规模,云南省近年来大力引进推广罗氏沼虾的养殖。该文总结了罗氏沼虾日常养殖中几种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技术,以期为今后罗氏沼虾的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 甲壳溃疡病 1.1 病因 病原菌主要是弧菌、假单胞菌、气单胞菌、螺菌、黄杆菌等多种细菌。病因主要有以下4种:上表皮先受到机械损伤,具有分解几丁质能力的细菌再从伤口侵入,引起溃疡,这也是我国对虾在越冬期间的甲壳溃疡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先由其他细菌破坏上表皮,然后具有分解几
3、丁质能力的细菌再侵入。由营养不良引起的。这一点在龙虾的甲壳溃疡病中已有证明。养殖水体底泥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导致虾慢性中毒,致鳃丝变黑1-2。 1.2 症状 对虾体表有许多黑褐色点,所以该病又称黑斑病或褐斑病。越冬期的亲虾,除了体表的褐斑以外,附肢和额剑也烂断,断面呈黑褐色。甲壳有黑褐色斑块,逐渐扩大成褐色的腐蚀区,溃疡边缘呈白色,溃疡的中央凹陷,严重时可侵蚀到几丁质以下组织,引起对虾死亡。 1.3 防治方法 1.3.1 预防措施。捕捞亲虾时减轻虾体损伤,加强日常管理。日常饲料要保证营养齐全。尽量保证水质不受重金属离子污染,池水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消毒。 1.3.2 治疗方法。用2025 mg
4、/l福尔马林溶液全池泼洒,泼1次后隔12 d再泼1次。用2.5 mg/l土霉素每隔24 h泼1次,连续泼洒57次。在用法或法的同时,将土霉素混入饲料中投喂,每千克饲料加0.51.0 g药物,日投饲量为虾体重的10%,连续投喂12周。 2 烂鳃病 2.1 病因 主要是由弧菌、假单胞菌、气单胞菌等引起。 2.2 症状 鳃丝肿胀,呈灰色,变脆,严重时鳃尖端溃烂,溃烂坏死的部分发生皱缩或脱落。有的鳃丝在溃烂组织与尚未溃烂组织的交界处形成一条黑褐色的分界线1-3。患此病的虾浮于水面,游动缓慢,反应迟钝,厌食,最终死亡,尤其是在池水溶解氧不足时,病虾首先死亡。 2.3 防治方法 2.3.1 预防措施。彻底
5、清塘,保持良好的水质,清除池底的淤泥,用生石灰或漂白精、漂白粉或其他含氯消毒剂进行清塘。定期消毒。定期泼洒漂白粉、二氧化氯等含氯消毒剂,对池塘进行消毒。 2.3.2 治疗方法。用0.20.3 mg/kg二溴海因或0.30.4 mg/kg溴氯海因全池泼洒,连用2次。在饲料中添加充足的vc或用氟哌酸、板兰根等药物拌饵投喂。 3 固着类纤毛虫病 3.1 病因 固着类纤毛虫,常见有累枝虫、聚缩虫、杯体虫、单缩虫、钟虫等。 3.2 症状 在体表大量附生时,肉眼可见一层灰黑色绒毛状物。感染严重的虾,可见虫体布满鳃丝,且经常与丝状细菌或其他原生动物同时存在。在虫体之间还黏附一些有机碎屑、单细胞藻类和污物等,
6、可见鳃部变黑,亦称黑鳃。镜检鳃丝,可见纤毛虫类 附着。患病的成虾或幼体,游动缓慢,摄食能力减弱,生长发育停止,不能蜕皮,更促进了固着类纤毛虫的附着和增殖,最终导致虾的大批死亡2-3。 3.3 防治方法 3.3.1 预防措施。保持水质清洁。放养前尽量清除池底污物,并彻底消毒;放养后经常换水;适量投饵,避免过量残饵沉积水底。育苗用水采取严格的砂滤和网滤外,可用1020 mg/l漂白粉处理,处理1 d后即可正常使用。卤虫卵用漂白粉或福尔马林消毒处理1 h,冲洗干净至无味后入池孵化。 3.3.2 治疗方法。养成期疾病的治疗:可用1015 mg/l茶粕(茶籽饼)全池泼洒。待虾蟹蜕皮后,大量换水,此法效果
7、较好。亲虾越冬期疾病的治疗:可用25 mg/l福尔马林浸洗病虾24 h。在越冬池中施药,可先将池水排掉1/31/2,然后按剩余池水体积计算福尔马林的用量。将所需福尔马林加水稀释后全池均匀泼洒,过24 h后换水并灌满池水。浸洗后虫体死掉并脱落,效果很好。对于虾幼体的固着类纤毛虫病,除了改善饵料、加大换水量、调整好适宜水温、促进幼体蜕皮外,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 4 红腿病 4.1 病因 属于细菌性疾病,由多种弧菌感染治病。 4.2 症状 虾附肢变红,尤以游泳足最明显;头胸甲的鳃区呈浅红色或淡黄色。病虾一般潜伏于岸边或在池边缓慢游动,行动呆滞,失去控制行动方向的能力,在水中上下垂直游动或旋转活动,停
8、止吃食,不久便死亡4。 4.3 防治方法 4.3.1 预防措施。彻底清塘。秋冬季清除池底淤泥,用生石灰或漂白精、漂白粉或其他含氯消毒剂清塘。定期消毒。夏秋高温季节,定期泼洒生石灰,根据底质和水质情况,大约667 m2水面可泼洒515 kg。定期调水。养殖阶段,定期泼洒微生物制剂、底质改良剂等改良水质。 4.3.2 治疗方法。内服抗菌药物。饵料添加0.05%0.10%氟哌酸或0.2%土霉素,制成药饵,连续投喂5 d左右;也可以投喂大蒜,按饲料重量的1%2%投喂,连喂35 d。外用消毒剂。在口服上述药物的同时,用氯制剂、二硫氰基甲烷、戊二醛、季铵盐类、碘等消毒剂全池泼洒。 5 肌肉白浊病 5.1
9、病因 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是新出现的疾病,有的地方又称白体病、白尾病等。该病主要是由环境 造成的。在高温、低氧的情况下,放养密度过大,水环境变化大,虾受惊跳动,肌肉损伤引起病变。饵料营养不全也会引起肌肉白浊。 5.2 症状 一般从蚤状幼体变态成仔虾34 d后开始出现症状。病虾初期尾部肉眼可见白色小斑块或者小斑点,此时仔虾游泳能力减弱。随后白色斑点扩大到虾体整个腹节,腹节肌肉一部分或全部呈白浊色,发白之处,肌肉均坏死,甲壳均变软,死亡前头胸部与腹部分离。此病可在较短时间内大量死亡,特别是高密度育苗池内,死亡率高达40%90%5-6。 5.3 防治方法 5.3.1 预防措施。选择自繁无病虾苗进行繁殖,并在年底回收用作亲虾。彻底清塘,加强饲养管理,保持优良水质,避免人为惊扰。 5.3.2 治疗方法。养殖期间,每15 d用药消毒1次,交替使用漂白粉(1 mg/kg)和生石灰(20 mg/kg)。每1 000 kg饲料添加23 kg痢特灵(或土霉素)投喂,连喂57 d。每1万尾虾苗用23 g红霉素拌饵投喂,连喂57 d。 6 参考文献 1 罗氏沼虾“南太湖2号”j.广东农村实用技术,2014(6):18. 2 何筱洁,刘继芳,曾峰,等.罗氏沼虾疾病综合防治研究j.水产科技,1997(5):24-25. 3 薛华.罗氏沼虾疾病防治j.中国动物保健,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气控制实操培训教材
- 中小学创新教育活动方案与案例分析
- 个人向企业借款合同模板
- 近五年专升本语文真题大全
- 小学英语Unit 6电子交友教案设计
- ERP系统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及应用解析
- 心理咨询室定期开放方案(3篇)
- 美容咨询室拍摄方案设计(3篇)
- 黄浦区上门健康咨询方案(3篇)
- 贵州心理咨询室建设方案(3篇)
- 马尾综合征的护理查房
- 胎盘早剥护理病历讨论
- 铝液安全培训课件
- 混凝土基础拆除方案
- 注塑机的培训资料
- 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课课练(全册)及答案
- 慢性心衰患者的麻醉管理
- 2024焊接工程师考试考生试题及答案
- 量子力学判断试题及答案
- 专利百科手册 2025-智慧芽
- 《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