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在斜屋面工程施工中的应用_第1页
高支模在斜屋面工程施工中的应用_第2页
高支模在斜屋面工程施工中的应用_第3页
高支模在斜屋面工程施工中的应用_第4页
高支模在斜屋面工程施工中的应用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支模在斜屋面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高支模在斜屋面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展开了探讨,通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高大模板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设计方案作了详细的阐述,并给出了一系列相应的质量措施,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支模;斜屋面;应用 所谓的高支模,是指支模高度大于或等于5m 时的支模作业。目前,高支模在工程模板支撑体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斜屋面的工程施工中。由于高支模的施工属于一定的高空作业,因此,为了保障工程的施工和安全,就需要采用有效对策进行施工,以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1 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采用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二层,建筑总

2、高度为19.80m,建筑面积约为2694.24m2。屋面采用斜屋面,呈金字塔形。本工程屋面为两个互相垂直的斜屋面,平面尺寸为46m24m,结构平面布置呈t形。二层楼面设计标高7.2m,坡屋顶脊顶标高18.75m,层内最高为11m(模板支撑的最高搭设高度),最低为6.4m;屋面板在屋脊两侧左右对称,为三段折线形式,坡度最大为45,斜板厚为120mm。由于该工程斜屋面形式较为复杂,坡度较陡,屋面高差较大(最大为5.15m),屋面梁板模板支撑高度超高(最高达11m,最低为6m以上),针对该斜屋面,提出以扣件钢管模板高支撑施工方案。 2 高大模板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设计方案 本工程考虑到施工工期、

3、质量和安全要求,故在选择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1)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 (2)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3)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见通用、可周转利用、便于保养维修; (4)结构选型时力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升降搭拆方便、便于检查验收。 2.1 支撑体系 (1)斜屋面支撑系统采用48mm3.5mm钢管满堂模板支撑架搭设。 (2)梁支撑架立杆沿梁跨方向间距0.9m,梁两侧立杆间距1m,板底承重立杆排距(间距)0.9m,步距1.5m。钢管支架底部支撑在二层楼板上,纵横向的水平拉杆每高1.5m设一道,

4、全部钢管支撑水平设钢管拉杆,底部设纵横扫地杆。 (3)满堂模板支架外侧四周连续设置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连续设置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对于16m跨的屋面,纵向设置三道,横向每隔10m设置一道;对于6m跨的屋面,纵向设置一道,横向每隔10m设置一道。在两个屋面的两端和中间设置水平剪刀撑,分别沿立杆顶部、中间和扫地杆处设置三道,剪刀撑夹角为45(图1图3)。 2.2 斜屋面结构构件支撑设计 (1)斜板:面板使用18mm竹胶板面板,双面模板搭设。考虑到施工方便,每段斜板沿屋面纵向每隔600mm留一300mm300mm混凝土浇注孔。面板下排一层50mm100mm的木枋,木枋间距

5、300mm。 (2)梁:梁底板和梁侧板用整块18mm厚的竹胶板制成。梁侧模板采用钢管作为外楞,支撑间距500,采用2道m12普通穿墙螺栓加固,水平间距500mm。梁底板用50100木枋支承,木枋间距为300mm。 (3)屋面板外侧悬挑部分:该处面板因施工工艺原因采用二次浇筑,其模板形式与斜板相同,支撑架采用分段挑架搭设。 2.3 支撑结构计算 支撑结构计算包括模板面板及其支撑体系的计算。主要计算内容为承载力及变形验算。主要计算指标为水平构件的抗弯强度值、最大挠度值,竖向构件的稳定应力值。主要计算构件包括斜屋面斜板模板及其支撑木枋、托梁、立杆、梁侧模板及其内外楞、梁底模板及其支撑木枋、梁的支撑立

6、杆。 按照最不利设计原则,取15.7518.75m斜板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以及脊顶框架梁高支撑架进行计算。 2.3.1 15.7518.75m斜板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 模板面板按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m=0.043knm,抗弯强度计算值f=0.885n/mm2 2.3.2 脊顶框架梁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 梁侧模板按受弯构件计算,最大弯距m=1.15105nmm,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f=2.130n/mm2 以上计算表明,采用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结构计算,其承载力及变形完全能够满足要求。同时加强构造措施,如剪刀撑的连续设置,就能够保证整个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及安全性。 3 施工方法 3.

7、1 模板搭设 (1)按设计斜面坡度要求拉一条斜线,先沿屋脊梁开始排立杆,离梁边200mm排第一根立杆,每间距900mm立一根立杆,并扣上扫地杆,扫地杆离地200mm。搭设完钢管支撑后,钢管上放置木枋,木枋沿梁轴线方向。然后调整梁底钢管高度,使梁底板调至预定高度,铺梁底板,固定梁底板,梁底板装好后再装梁侧板和楼面模板。 (2)支撑体系要求在底部上200mm位置设置一道钢管拉杆,纵横各一道,以保证整体性及稳定性。在立杆顶部下100mm纵横各扣一道钢管拉杆。立杆从底部的水平拉杆起每高1.5m设一道水平拉杆,水平拉杆要通长设置,纵横方向均设,交接处用钢管扣件扣住,水平拉杆与楼板外侧四周框架柱连接。在外

8、侧和中间设置45交叉剪刀撑,竖向剪刀撑由下至上连续设置,剪刀撑杆件的底端与地面顶紧,水平剪刀撑在水平方向内通长设置。 3.2 模板拆除 根据混凝土7d及28d抗压试件试验报告,当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要求后,再安排拆除模板;对板、梁部分,以及悬臂部分,拆模强度均要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模板拆除时,先松顶托,把顶托除下,利用原支撑体系做脚架,拆卸梁及楼面模板,最后拆除支撑体系。 4 质量安全管理措施 (1)严格安全技术交底工作,让专业施工人员细致理解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掌握具体施工程序和工艺。施工技术人员现场监控指导作业,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2)严格按方案施工,注意控制线的施放。立柱就位前应

9、放出控制线,使立杆尽量在同一直线上,以便与水平拉杆连接及使其满足间距要求。 (3)认真听取专家意见,严格按施工验收规范执行验收工作。尤其是水平拉结施工时应做到每完一层即验收一层,检查其拉结是否牢固到位,以防“虚结”。支撑系统施工完毕后要经验收合格后方可铺板。内模板安装高度超过2.5m时,应搭设临时脚手架。沿高度方向每隔3m设置一道水平安全网。 (4)所用的木料,尤其是木枋,必须于使用前严格检查其完好性,严禁使用虫蛀、腐蚀严重的枋材。在选材中,施工人员和材料人员严格对进场材料进行检测把关,对不满足施工要求的材料坚决不允许上架使用。 (5)在4m以上高空拆除模板时,不得让模板、材料自由下落,更不得大面积同时撬落,操作时必须注意下方人员的动向。正在施工浇捣的楼板其下一层楼板的支顶不准拆除。 (6)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高支模的施工属于一定程度的高空作业,因此,为了保障其在斜屋面工程中的施工质量,我们就必须要重视工程的施工,并要建立健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