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07学年潍坊昌乐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检测_第1页
2002007学年潍坊昌乐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检测_第2页
2002007学年潍坊昌乐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检测_第3页
2002007学年潍坊昌乐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检测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八年级语文试题(90分钟,120分)第一部分积累与应用(20分)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农历猪年的清明节刚刚过去,我们走进了新年的 春天。“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 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3分) “清明”后的连续两个节气是 、 。 请你写出两句描写春天的古代诗歌,用最工整的字写在下边的书写方格内。2、根据下面的注音,写出句子。(2分)y u w en shi ji ch u xu ek e, w o men y ao gu ang f an yu

2、e d u q in y u j i lei.3、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2分)查无消息()脑羞成怒()历兵秣马()精通时是()4、填空(7分)藤野先生选自,作者是,原名,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家、革命家。第六课雪选自。上学期我们还学过他的一篇记人叙事的课文是。 ,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病树前头万木春。 但愿人长久,. 人生自古谁无死, 。5、名著阅读(2分)杜牧在赤壁一诗中写到的古战场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提到的之战,请你再写出你所熟知的一个人物和与这个人物相关的事件:人物: 事件:6、选作题(从下面几首诗中,任选一首默写下来)(4分)(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陆游书愤、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第

3、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40分)(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 7 11题(11分)雨冯剑华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春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华。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不觉间,她轻轻悄悄地走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她的裙袂飘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 昏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 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赠给大地。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洒出一个美 丽的天地。“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江南

4、”,何等淡雅;而“小楼一夜听风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春雨,遍体芬芳的少女,爱美写美的画师。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干净还带着几分泼 辣的中年妇女。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几分温柔和文静,可你知道,她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她是一 位多子的母亲。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补充营养, 以丰腴自己的身躯。 被太阳烤得口干舌燥的大地渴望着她 的滋润。田野上的庄稼禾苗,山坡上的树木果林,像一群群嗷嗷待哺的孩子,急盼着她的乳 汁。年复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喂饱了结实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 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才有

5、果实,才有收获,才有万种生物的生生不息。夏日的雨,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亲。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妇人。她见过了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她曾经年轻过,辉煌过。如今,桃花梨花 谢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该做的要做的都已做过,便显得有几分落寞。更有那喜欢悲秋的 写出“冷雨敲窗”的诗句,发出“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抱怨。可她是宽容的,豁达的。她知 道,人们不会忘记她的过去,不会忘记她做过的一切。她并不落寞,她正在描画“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秋之图。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姗姗而来。7、阅读全文;按要求填空。 (2分)作者把春雨比作少女,写出了她“文静、温柔、清

6、新、羞涩”的性格特征;把夏雨比作,写出了她的性格特征;把秋雨比作,写出了她的性格特征。&春雨手执神奇的画笔,描绘出许多美丽的图画。请从文中找出其中的三幅。(3分)9、 仔细研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2分)(1)作者为什么开篇强调“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2)为什么说秋天的雨“阅尽沧桑”“并不落寞”?10、 请指出文中划线句子所用的修辞,并结合具体语境说说运用修辞的作用。(2分)11、 文中直接引用写雨的诗词达到6处之多,为文章增色颇多。 请你选择所引用的一处写下来,并写出作者和诗歌的题目。(2分)(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 12 17题(13分)甲文就在这时,我们的小燕子,一只

7、,二只,三只,在海上出现了。它们仍是隽逸的从容的在海面上斜掠着, 如在小湖面上一样; 海水被它的似剪的尾与翼尖一打,也仍是连漾了好几圈圆晕。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么?不会遇到暴风疾雨么? 我们真替它们担心呢!小燕子却从容的憩着了。它们展开了双翼,身子一落,落在海面上了,双翼如浮圈似的 支持着体重,活是一只乌黑的小水禽,在随波上下的浮着,又安闲,又舒适。海是它们那么 安好的家,我们真是想不到。在故乡,我们还会想像得到我们的小燕子是这样的一个海上英雄么?海水仍是平贴无波,许多绝小绝小的海鱼,为我们的船所惊动,群向远处窜;随了它们飞窜着,水面起了一条条的长痕,正如我们当孩子时之

8、用瓦片打水镖在水面所划起的长痕。这小鱼是我们小燕子的粮食么?小燕子在海面上斜掠着,浮憩着。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选自郑振铎海燕乙文狂风吼叫雷声轰响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了!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选自咼尔基海燕12、 填空:高尔基是前苏联无产阶级革命作家,他的小说有自传体三部曲。海燕是高尔基在 1901年 3月写的“幻

9、想曲”_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2分)13、 在甲文中作者是怎样描写小燕子的飞姿的?用文中的词语作答。(2分)14、在乙文中歌颂的对象是海燕,为什么还要写大海、狂风、乌云呢? (3分)15、 甲文和乙文分别运用了 、写作手法。(2分)16、 仔细阅读甲、乙两段话,说说作者写海燕分别是用来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7、 仿句练习:如果高尔基海燕是奔腾咆哮的大江,那么郑振铎海燕则是;如果高尔基海燕是 ,那么郑振铎海燕则是小桥流水的江南。(2 分)(三)阅读下列文段,回答 18 25题(16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

10、砚冰坚,手指不可曲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 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 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 肥滋味之享。,? ? ?。盖余勤且艰若此。18、 宋濂,字 ,号潜溪,浦江(现在浙江义乌)人, 朝文学

11、家。(1分)19、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无从致 书以观()四支僵劲不能动()或遇其叱咄()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20、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以”字的用法。( 2分)以衾拥覆()以中有足乐者()俯身倾耳以请()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21、翻译下面句子。 ( 2分)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盖余勤且艰若此。22、在文中横线处,填上原文。(3 分)(乙)蜀鸡与乌鸦宋濂豚泽(地名)之人养蜀鸡,有文而赤翁(红羽毛) ,有群余鸟(小鸡)周周鸣。忽晨凤(一种鸟)过其上,鸡遽翼诸余鸟,晨凤不得捕,去。已而有鸟(乌鸦)来,与余鸟同啄。鸡视之兄弟也,与之上下,甚训(温驯)。乌息衔其余鸟飞去。鸡仰视怅然,似悔为其所卖也。2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有文而赤翁。()鸡遽翼诸余鸟。()晨凤不得捕,去。()已而有鸟来。()24、翻译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